㈠ 恆河水突然變綠,印度民眾陷入恐慌,這水還能喝嗎
五年前去過恆河,河邊都是燃燒的屍體,你可以親眼看見人是怎麼被火燒成灰的那些骨灰又是怎麼飄進河裡的,河邊除了各種各樣的垃圾,恆河還是所有印度人的洗澡水,每天早上他們都會穿著底褲在恆河裡洗澡洗頭,還會在裡面洗衣服,所以到底有多臟呢,我不太愛戴口罩,都在恆河帶起了口罩,因為燒屍體那個味道太重了,滿天的灰塵,牛的糞便。
印度人有較強生命力,實際上是恆河中噬菌體的作用,所以印度人堅信這是他們的神賦予了恆河神奇的力量來保護印度人民。因此印度人恆河沐浴以及喝牛尿健身不是沒有原因的,還真有點科學根據。為了健康,來,幹了這碗恆河水!
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政府啟動了一項名為「Namami Gange」的清潔計劃,以實現河流污染的有效減少、保護和復興。為此,政府共撥款2000億盧比(27.4億美元)。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成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檢測結果,每100毫升恆河水中,存在著幾十種病菌,其中大腸桿菌的數量高達10萬之多,比500的污水檢測安全線,超出200倍。污染最嚴重的時候,在河流的中下游,把手伸進恆河,手會變得黏黏的,因為河面上浮著一層火化屍油和工業廢油混合而成的油狀物,而恆河豚、恆河鯊、恆河鱷這些當地特有的物種,也因為污染已瀕臨滅絕。
「恆河浮屍」而最近,印度正遭遇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擊,由於火葬場屍滿為患,再加上火葬費用太高,木柴不夠用,很多印度人開始將屍體扔到恆河裡,「恆河浮屍」更是一度引起全球人的關注。
印度的恆河水水流源之於我們的西藏高原,印度只有那麼一條河流,他們稱之為恆河,這條肥沃的清澈的水源貫串整個印度的土地平原,被印度稱為恆河平原,印度全年天氣所亞熱帶氣候全年就是夏天季節,印度用於恆河水種植水稻,一年三熟制,因此印度人口已經超過13億之多,他們不會挨餓肥沃的恆河平原土地種植水稻用恆河水灌溉,稱之為水稻之鄉。所以說印度恆河水流發源地中國的青藏高原,不會再流向中國境內。
㈡ 印度疫情大爆發,背後原因是什麼
印度疫情大爆發,背後原因是沒有健康意識。
1.疫情期間百萬人聚會恆河,這是沒有健康意識的表現;
2.沒有任何防疫政策,這是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
3.信念高於生命導致付出生命的代價。
印度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之間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信任,這就導致了面對疫情很多地方做出防控政策完全不一樣。印度疫情大爆發,背後原因還是沒有健康意識,沒有把生命當成一回事。疫情期間為了自己的信仰百萬人在恆河聚會,這完全是沒有健康意識的表現,這種行為讓人感到震驚,這是沒有防疫政策的表現,這也是信念高於生命導致付出的代價,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三、印度基本上沒有任何防控這是疫情大爆發的主要原因
正常情況下,國家對於恆河這種幾百萬規模的聚會肯定都會阻擾,但印度並沒有這么做,這說明印度的防疫政策有問題,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任何防疫政策,這才導致印度疫情大爆發。
㈢ 疫情惡化,印度同時挑釁中巴尼,哪裡來的自信
正是因為疫情惡化,印度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把禍水外引,開始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當然,印度前幾年經濟不錯,國際環境很好,買了很多武器,開始膨脹了。下面分別說下印度膨脹和挑釁的原因:1.國際環境好
印度自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在國際上備受拉攏,美國、英國等認為印度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吹噓它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得意洋洋。
蘇聯為了對付中國和向印度賣武器,也極力拉攏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從建國以來到現在,印度的國際環境一直很好,讓印度自我膨脹的厲害。
2.美國、日本的挑撥
美國、日本為了遏制中國,牽制中國,建立圍繞中國的包圍圈,所以對印度也是百般拉攏和投資,讓印度覺得自己身價非凡。
3.經濟發展不錯
最近十年,印度經濟發展的相當好,個別年份的增長率超過了中國,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萬國造,從大炮到子彈,從航空母艦到坦克,從飛機到潛艇,都有先進國家賣給他。
這些世界強國哪一個不吹噓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這么多國家的先進武器武裝了自己,印度軍隊一定可以碾壓鄰國。
5.建國以來,打敗周圍幾乎所有國家,除了中國
印度建國以來,除了中國,打遍周邊無敵手。
比如打敗巴基斯坦,把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並錫金,控制尼泊爾、斯里蘭卡,真是一時風頭無兩,自以為天下無敵了。
6.一心要報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著中國三年自然災害,趁火打劫,想著侵佔中國領土,不料人民解放軍是如此的英勇善戰,以少打多,打敗了印度的精銳部隊,要不是中國後勤跟不上,會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來是個內部差異極大,矛盾重重的組合體,但是自從1962年之後,全國上下以1962年戰敗為奇恥大辱,一心報復。
我去過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對1962年的恥辱,就好比中國人對甲午戰爭之恥是一樣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只要鄰國有天災人禍,只要本國內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動的想把禍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確診已經三十多萬,又自不量力的同時向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挑釁。
好笑的是,一個便宜也沒撈著,處處碰壁,四面楚歌。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接連和巴基斯坦、尼泊爾以及我國,在國與國邊界、或者實際控制線發生緊張對峙、甚至還發生了多次沖突。
印度官方和陸軍於新德里時間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後發布兩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稱「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軍官和兩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則稱,還有17人「受傷後死亡」。也就是說,僅僅這次沖突,印度就有20名軍人因此而死亡。
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爾也是主動出擊,形成兩個事實:
其實在此前,印度尼泊爾邊界還是一直很平穩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爾西部尼—中—印交界處卡拉巴尼地區局勢開始不斷緊張。
很顯然,這次是尼泊爾不再忍讓,主動接受挑戰!很讓人感嘆!
至於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上的摩擦幾乎從沒消停過!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仔細觀察印度近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操作,隱隱約約都可以感覺到,這應該是印度政府為了掩蓋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敗、經濟欲振乏力的一種欲蓋彌彰做法,無非是想轉移印度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說實在話,我們作為旁觀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綜合實力,連巴斯斯坦都沒敢言取勝,更別說與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三線作戰!
其實,印度之所以如此做,無非是基於如下幾點:
要我說,印度這樣的國家,在南亞稱一稱小霸還勉強湊合,要與我國鬥力,那差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數量級!我相信,印度總會有有識之士明白這個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時間的一系列騷操作,苦的還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們。
進入六月份以來,印度在邊境不斷的製造摩擦,挑起事端,不僅欺負小國尼泊爾,還與巴基斯坦重燃戰火,甚至在中印邊境還挑釁中國邊防部隊,但是,在與中巴尼三方的挑戰中,印度都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在印尼邊境,尼泊爾軍人硬扛印軍,絲毫不怯印度的挑釁;在印巴邊境,雙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沒佔到什麼優勢;在中印邊境更不用說了,連帶一名上校軍官在內的20名印度軍人喪命沖突現場,雖然我們沒有公布自己的損失情況,但從官方的回應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在此次沖突中,印度顯然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那麼,既然在三線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印度為什麼敢同時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
很多人都認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國的支持,加上最近這些年印度在經濟、軍事上的進步,讓他們有點自我膨脹了,但實際上這種觀點真的很不靠譜,就算印度最近發展的再怎麼好,他們的實力也不允許同時挑戰三個國家的,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別說是跟中國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夠他們焦頭爛額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舉動,顯然是另有目的。
我們在來看看這三場沖突的規模,印度跟尼泊爾的沖突是尼泊爾警方與印度人在邊境地區爆發的沖突,僅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傷,根本就算不上有多嚴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地區,這次所謂的激烈交火,也不過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傷,這種規模的沖突基本每年都會發生,可每次也都沒有大規模的交火。
最後,影響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國的沖突了,中印兩國因為領土爭議問題,也經常在邊境產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對印度侵略我國領土的有力回擊,自從那一戰之後,中印邊境雖然也經常爆發沖突,但是雙方也都比較克制,基本沒有發生過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邊境沖突,也是雙方士兵互擲石塊,拳打腳踢的規模。
印度目前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6天保持在1萬例以上。同時,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過2000例,增幅創最高紀錄。從單日新增死亡病例來看,印度的疫情已經相當的嚴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發布的情況更為嚴重,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因疫情導致的恐慌、不滿情緒勢必會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導不當,這些不良情緒肯定會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轉移國內民眾的焦點,打消印度人民的這種不良情緒,才能更好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時挑戰中、巴、尼三國,並非他們是因為實力有多強,背景有多深,只不過是印度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疫情防控的壓力,有意製造出來的「輿論熱點」,印度根本就不敢在邊境挑起大規模的戰爭!
印度敢於同時挑戰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國虎皮做大旗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可謂不擇手段,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國的哪個方向,只要能夠為美國所用,美國一概照單全收,即便中國和周邊鄰居沒事,美國想方設法也會在中國背後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對美國而言當然具有比菲律賓、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價值,如果印度能夠牽制中國,那無疑美國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度雖然也知道自己不過就是美國手裡的一枚棋子,但在充當棋子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多好處,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個角色。
有了美國撐腰,印度自然就開始自我膨脹了起來。印度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眉來眼去,服從美國的印太戰略,可謂一石三鳥,一方面可以從西方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打壓甚至吞並南亞小國,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過美國的支持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領土爭端、比如1962年慘敗的一箭之仇。對中國尚且不放在眼裡,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那就更不在話下了,一句話,因為投靠了美國,印度變得更加有恃無恐、自不量力。
二、大國美夢的吸引力印度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印度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導致政治野心的膨脹,印度一直希望能夠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和世界多級當中的重要一極。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那就需要首先變成一個區域大國,而區域大國的前提是必須擁有區域間足夠的影響力,而想要獲得這樣的影響力又必須先過中國這一關,所以只要有機會,印度就絕對不會放過。
2020年的這場病毒大災,由於美國對中國歇斯底里的甩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印度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所以才會誤判形勢,覺得中國在當前的形勢下,一方面會無暇顧及印度的騷擾,另一方面會出於穩定周邊安全形勢的需要選擇隱忍,正是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印度選擇了冒險,如果獲得成功,那印度的勢力和影響力無疑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盤。
三、報58年前慘敗的一箭之仇印度把中國當成最大威脅和假想敵,這是公開的秘密。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內心,這件事一直是他們一個隱隱作痛、不能忘卻的記憶,從印度媒體時常流露的情緒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心理,印度才會屢屢在邊境挑釁和碰瓷中國,即便今天的危機解決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歷史 的經驗教訓,類似的事情以後依然還會發生。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國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釁中國也必將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再次,巴基斯坦作為中國重要的友好兄弟國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勢變得危急,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裡,印度的圖謀同樣不可能得逞。
更讓印度沒有想到的是,尼泊爾不僅敢和印度硬杠,還趁機收復了大片被佔領土,印度這是偷雞不成還蝕了一把米。還有一點印度也應該覺醒,如果中國真的被美國遏制下去了,那下一個被遏制和打壓的國家就應該變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看,印度今天所採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錯誤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認識到這一點,改過自新,和中國相向而行,那這將是中印兩國人民共同的福音!
說實在的,印度的膽兒真的很肥,單從軍事覺度來說,它很我們中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他們完全以為我們中國奉行以和為貴,吃定了我們,確實如此,我們不願和周邊國家樹敵,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原則,沒有底線,超越了原則和底線,必定會讓對方付出代價,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對峙事件,印度已經有至少20名士兵因為各種原因死亡!
對於印度的挑釁事件,我們外交部對此已經發聲,同時我們外交部長也與印度外交部長通話,要求印度保持克制,並調查相關責任人,差不多可以說造成印度人員死亡事件責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給我方造成了一定傷害,具體沒有說我們傷亡情況,可能是不願意將事態擴大,更或者我們傷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列印度!
關於第一個問題,近來,為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重要共識。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印雙方正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有關問題進行密切溝通。
目前以和為貴任然、和平談判是我們處理邊境問題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不能讓步的,不管你背後站的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撐腰,或者自以為是,可以天下無敵,我們改出手時必出手,而且會讓你覺得如果好好談談,大家都有趕出,否則吃虧的會是誰,倒可以試試!
目前印度更應該與周邊國家睦鄰相處,國內疫情肆虐,著力解決疫情擴散問題,就目前尼泊爾突然的舉動印度可能都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再同時與三個不算弱的鄰居做對,最後撿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轉移國內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產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塗也不會糊塗到同時挑釁三家。那麼,有可能印度國內反對派搞事,給莫迪老仙出難題,或趕莫迪下台。
簡單地說這是印度政府為抗疫失敗,經濟嚴重下降而對國民轉移視線的唯一手段。其實印度這個國家不是什麼自信,而是在玩小聰明,一是尼泊爾力量小不會主動和対印度反擊。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會全面對印度發動反擊。三是盡管中國有實力列印度,但中國歷來講究以和為貴,以鄰為善,吃點小虧無所謂。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沒問題,同時提高國內的民族主義。
沒有什麼,我可以坦然的說,印度對巴,尼也許有些底氣,對中國絕對是心虛的,無非就是利用各種矛盾和條件打一點擦邊球,搞一點小摩擦,所以我認為局勢可控,不會發生大的爭端。
對於印度要在適時的時候狠狠的教訓教訓它,一是讓印度再長點記性,不要忘了 歷史 的教訓。二是給美國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邊不本分的國家。想侵佔中國的領土、領海絕沒有好下場。
㈣ 印度出現「神秘熱病」,這種病有何症狀
目前全球的疫情問題仍然是備受關注的,當疫情席捲全球時,讓大家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現在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剛剛從疫情的恐慌中走出來,印度這又傳來了壞消息,印度出現了一種“神秘熱病”,消息一出,難免讓大家又多了一份擔憂。
在此提醒大家,在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盡量的不要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免被感染,同時要注意居家通風,做好個人衛生工作。
㈤ 印度孟買恐怖襲擊事件是怎麼回事啊
http://news.sina.com.cn/pl/2008-11-27/133716737296.shtml
反恐專家張家棟:印度為何恐怖襲擊不斷
作者:張家棟
【新民網評】2008年11月26日夜到27日凌晨,印度最大城市孟買再次陷入混亂與恐慌之中。一批批攜帶沖鋒槍和手榴彈的武裝分子突然出現在孟買街頭,當地各類重要目標隨之遇襲,就連孟買警察局也未能倖免。到目前為止,已經統計出至少16起襲擊事件,至少100人死亡、超過900人被送往醫院,傷亡人數已超千人。連當地警方反恐行動負責人赫曼特·卡爾卡里也在戰斗中犧牲,這在世界反恐怖史上是罕見的。筆者在為孟買恐怖活動死難者悲傷的同時,也在思考:為什麼印度這么一個得到西方國家大力贊揚的國家,會成為恐怖活動的溫床?
印度恐怖主義問題的根源
印度長期面臨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尤其是不同宗教群體、不同民族與種族之間的沖突,是長期困擾印度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鍵性因素。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和錫克教之間的沖突,富人與窮人之間的沖突,少數民族與主體民族之間的沖突,高種姓與低種姓之間的沖突,林林總總,形成了一個印度社會的沖突馬賽克。所以,這次事件雖然震驚世界,但是在印度歷史、甚至是孟買歷史上,既非空前,也難是絕後。兩年前的2006年7月11日,也在是孟買發生了連環爆炸案,造成大約200人死亡。並且,孟買的狀況在印度並不獨特。僅僅在2008年裡,印度已經有至少2322人死於種種恐怖活動。恐怖活動在印度已經是家常便飯,規模小一點,還真引不起人們的關注。
目標是否印度-歐盟峰會
這次恐怖活動發生時,正是新一屆「印度-歐盟峰會」即將召開之時。並且,恐怖分子重點襲擊一些場所,特別是一些高級賓館,也是歐盟議員的住所。有消息稱,一些恐怖分子沖進一家餐館後,立刻讓正在吃飯外國遊客起立排隊報出國籍,凡是自稱英美人的旅客一律就地槍決。從種種跡象來看,這次恐怖活動的直接目標可能是破壞印度-歐盟峰會,破壞印度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連環恐怖襲擊是誰乾的
據印度媒體報道,一個自稱「德干-聖戰軍」的伊斯蘭組織聲稱對印度孟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負責。據稱,這一組織與一個名為「印度伊斯蘭學生運動」的組織關系緊密。雖然目前這些消息沒有被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單從恐怖活動的規模和組織水平來看,這一事件大有背景,肯定涉及到一些實力雄厚的政治軍事組織。
結語:對印度的反恐怖機制和能力的反思
這次孟買發生的恐怖活動,已經超出了連環爆炸案這一概念。除了在很多地方發生的爆炸案件以外,還有襲擊、劫持等活動,是一次綜合型的連環恐怖活動,已經上升到小型武裝沖突的等級。而孟買本身既是多事之地,又值印度-歐盟峰會開幕前夕,安全保衛措施應該比平時更加嚴密。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居然出現了這么多的武裝人員、如此大規模的恐怖活動,孟買的安保網路和情報網路形同虛設,就像一個四處漏水的篩子,不能不令人對孟買警察和反恐怖部隊的能力與警惕性產生疑問。
從大的方面來看,印度長期面臨嚴重的恐怖主義威脅,本來應該在司法等方面強化反恐怖措施。但是印度受制於其黨派政治特徵,是否通過反恐怖法、是否建立反恐怖力量,不僅成為不同黨派間的斗爭議題,成為拉選票的手段,更經常成為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博弈的目標。不同黨派各唱各調,聯邦與地方有不同的政策,有些邦甚至將主要精力放在防止聯邦政府的「干涉」上。這使得印度的反恐怖政策,既軟弱無力,又沒有一致性和延續性,導致印度成為恐怖活動的溫床,死難不斷。(張家棟,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美國國務院訪問學者,「中歐安全合作對話」中方協調人;著有《恐怖主義論》和《全球化時代的恐怖主義及其治理》兩本著作,就反恐怖、非傳統安全等問題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
這是官方的分析,其實呢,不僅僅是這樣:
「這些人手持武器沖進一家餐館後,立刻讓正在吃飯外國遊客起立排隊報出國籍,凡是自稱英美人的旅客一律就地槍決。」
可以看出……自己想咯
㈥ 印度疫情急劇惡化的原因有哪些
變異新冠病毒的出現和加速傳播、在印度抗疫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人開始撂挑子、印度民眾執迷不悟地使用迷信抗疫方法都是印度疫情急劇惡化的原因。
據《印度斯坦時報》及「India TV」16日報道,在印度北方邦恆河河段出現浮屍的幾天後,岸邊的沙灘又出現近500具屍體。報道稱,這一幕發生在北方邦普拉亞格拉傑桑加姆地區,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恐慌。
據印度衛生部5月16日最新數據,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11170例,為近三周來最低水平,累計確診病例24684077例;新增死亡病例4077例,累計死亡病例270284例。
關鍵時刻,印度一頂級病毒學家辭職:
印度一名頂級病毒學家16日對路透社表示,他已從印度政府為監測變異新冠病毒而設立的一個專家咨詢組辭職。報道沒有提及這位專家辭職的具體原因,但提到幾周前他曾質疑印度政府對此次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的應對方式。
報道說,這位名為沙希德賈米爾(Shahid Jameel)的「印度冠狀病毒基因組聯盟」(INSACOG)科學顧問組主席拒絕給出他辭職的原因。
「我沒有義務給出(辭職)理由。」他在一條信息中說。但他補充稱,自己已於上周五(14日)辭職。目前,印度衛生部等相關政府機構暫未置評。
以上內容參考 北晚新視覺-關鍵時刻,印度一頂級病毒學家辭職……
㈦ 百姓紛紛逃向農村,交通擁擠致癱瘓,印度防疫為何會亂象叢生
因為印度人口密集,印度政府發布封鎖令後導致很多的工廠都停工了,便出現工人沒工作甚至沒收入,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無法保證,同時印度城市生活用品的瘋狂搶購,令很多印度人擔心後面會出現短缺的情況。於是大批失業的人被迫返鄉,從而出現了混亂的現象。
因為在交通極度擁堵的情況下,印度人民互相接觸的更多,同時也更容易傳播病毒,再加上印度的醫療條件並不是很好,所以對於很多的鄉下人來說,城市人的回鄉,更加增加了傳播的可能性,同時也給病毒留下了更多的機會。
而印度的火車和汽車上幾乎都爬滿了人,甚至就連車的頂蓋上也是站了人。據悉,印度畫家拉姆·巴哈楊·尼薩爾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返鄉,不過為了減少病毒的傳播性,尼薩爾選擇和妻子孩子徒步返回家鄉,不過,他的家鄉離他居住的城市新德里相距六百里。
㈧ 超220人被感染,印度現不明傳染性疾病!是否會造成新的全球疫情危機
超220人被感染,印度現不明傳染性疾病!這次傳染性疾病可能會造成新的全球疫情危機,具體的情況還需要等待專家分析,這樣才能夠查明疫情源頭。同時這次疾病出現在印度北部一個比較偏遠的鄉村裡,可以暫時將他們隔離起來,斬斷傳播源。
印度的醫療資源非常落後,貧困群體異常龐大,整個國家的貧富差距非常明顯。如果大家看過和印度相關的紀錄片或者是美食片的話,就會發現在吃飯的時候基本上不會注重飲食衛生。因此很有可能是水資源受到了污染,印度政府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更好的改善整個社會的環境中做起。這樣才不會再次遇見這種問題。
㈨ 印度衛生部門慌了,3000多例新冠病例失蹤,對疫情防控有何危害
印度的新冠疫情現在大概是全世界最嚴重的,由於新冠疫情惡化以及變異,也導致很多民眾的恐慌,印度出現了大量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這也就導致當地的醫療系統捉襟見肘,防疫形勢非常嚴峻,而最近印度卻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很多民眾感到非常恐慌。
現在印度已經派遣了很多警察去尋找這些失聯的新冠病人,希望可以通過強制隔離的方法,讓他們處在同一片地方接受治療,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到處亂竄繼續把新冠疫情傳染到正常人身上。
㈩ 印度上百科學家呼籲政府公開疫情數據,印度的疫情究竟是怎麼失控的
其實對我們來說,印度疫情失控有多種原因,因為印度國民普遍存在種族信仰,所以正是因為如此,他們認為一些宗教禮儀,所以反對科學防疫,另一方面政府考慮自身的政府威信問題,所以也選擇忽視,所以這又導致疫情監管不力,最終導致印度疫情爆發,所以正是因為如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待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是在印度疫情發展的今天,確實引發國際社會的重視,而印度本國上百名科學家呼籲政府公開疫情數據,也是為了意義情下的國民所考慮,所以這是因為如此很有必要及時公布數據,切實做到科學防疫挽救印度國民的生命。
印度上百名科學家呼籲政府公開疫情數據,印度疫情確實讓國際社會所擔憂,不可否認的是因為印度國民確實缺乏科學防疫的常識,而且大多數人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所以抵制科學防疫,這也就導致政府疫情防疫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導致疫情進一步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