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梵天腳下的泥土是印度什麼階層

梵天腳下的泥土是印度什麼階層

發布時間:2022-10-29 13:35:08

『壹』 印度人為何要分三六九等得從那場戰爭說起

印度的等級制度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在印度,人分三六九等,等級森嚴,不同階層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甚至高階層的女人不會嫁給低階層的男人,即使他們結婚了,生下的孩子,也被叫著雜種姓。

因為,印度的這種等級制度,稱為種姓制度,兩個階層,也就是兩個不同的種姓,兩個不同的種姓結婚生子,當然就是雜種姓了。

當然了,低階層的女人要想嫁給高階層的男人,得付出高昂的嫁妝,這也導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出現為了嫁妝謀殺妻子的現象。

印度民眾

都說投胎是門技術活兒,在中國,你可能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可能偶爾會抱怨為什麼沒投胎在有錢人家。

但生在中國已經很幸福了,雖然出生在窮苦人家,但只要肯努力,也能夠走上人生巔峰,引娶白富美。

在印度,投胎那才真的需要技術,一旦出生在下流階層,一輩子都難以改變這種身份,一錘定音,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印度電影《起跑線》剛開始的時候,在服裝店內,老闆拉吉對店員說:「我說過很多次了,喬圖,你要了解顧客,在介紹前要先了解她們的階層,她們老家是什麼地方,她們喜歡什麼款式,哪裡顏色適合他們,這個時候再拿出商品,她們的防範之心就融化了。」

電影《起跑線》劇照

這部電影看似在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但實質上是在探討印度森嚴的等級觀念,且不說影片中拉吉與太太米塔的女兒面臨的上學問題,就連買個衣服也要分等級。

在中國,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如果考上了名校,那麼他將很快融入那個圈子,成為天之驕子。

而在印度,就像電影《起跑線》講述的那樣,低層階級孩子,別說很難進入名校,就是進去了,也基本不可能融入進去。

電影《起跑線》劇照

從2006年起,印度教育部宣布大幅提高"保留配額"比例,以便增加社會低種姓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在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以及全印醫學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將來自低種姓家庭的入學名額從原來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學則提高到27%。

此舉竟然引發了高種姓學生抗議逆向歧視。

相比起來,中國的高考,那真是公平得不能再公平了。

那麼為什麼印度會有這么森嚴的種姓劃分呢?

這事兒還得從頭說起。

第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

雅利安人原來是活躍在東歐中亞一帶的草原游牧民族,他們主要以馴牛為生,並隨著牛車慢慢游移,這也是後來牛在印度地位崇高的起因。

後來他們遇到了蒙古人,學會了馴馬,開始成為了馬背上的戰斗民族。

「雅利安人」的稱呼最早出現在印度的祭神聖典《梨俱吠陀》之中,原意為「高貴的人」。

從這個自大又自戀的稱謂上,就能看出人們的等極觀念是與生俱來的。

《印度歷史》:公元前15世紀,雅利安人一路南下,四處尋找牧場,有的到了希臘,有的去了小亞細亞,其中一支到到了伊朗。

他們在伊朗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一部分經阿富汗,越過阿姆河、興都庫什山脈及帕米爾高原山口,進入了南亞次大陸西北部。

他們在這里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吠陀語,後來的印度吠陀文化也就以此命名的。

進入印度五河地區以後,雅利安人和當地的土著進行長常的征戰,最後雅利安人勝出。

他們俘虜了大量的土著,並將其稱為「達薩」,也就是後來種姓中的一種。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印度進入了吠陀文化時代。

《印度歷史》一書中說:「在吠陀文化時代早期,印度基本也就兩個社會階層,一個是雅利安人,另一個就是奴隸達薩。」

那個時候,雖然是父系社會,但女性的地位很高,有著和男子平等的社會地位,有權利參與家庭管理、宗教祭祀和社會活動。

《梨俱吠陀》記載,雅利安人以血緣關系為基礎進行部落居住,氏族內部平等,但氏族之間已經有等極劃分了,弱小的氏族的愛強大氏族統治。

隨著部落長久定居,政治組織開始慢慢形成,在部落之上有了大王,一個大王管理一個地區的幾個部落。

但王不是世襲的,也不是終身的,屬於選舉制,其下還有部落民眾大會和部落長老議事會,大王必須在聯合會中宣誓後方可被承認。

直到到「十王之戰」,也就是由十個弱小的部落部落組成的聯盟,共同討伐強大的婆羅多部落。

「十王之戰」以強大的婆羅多部落取勝告終,從此之後,國家這一機構開始慢慢形成,階級社會正式開始出現,君權神授思想開始出現,世襲制出開始了。

《阿闥婆吠陀》中說:「領土由王據有。」

這個時候,婦女的地位由原來的男女平等,變成了家庭的包袱和不幸的根源。

女子無財產繼承權,不得參加祭祀典禮或政治事務,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童婚和殉葬習俗也開始了。

他們甚至將婦女和酒、投骰子共同列為罪惡。

第二、種姓制度的正式確立

其實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時,已經有了三個階層,分別是武士、祭司和部落民。

但這算不上是種姓制度,確實的說,只是一種職業劃分,武士和祭司都不是世襲的,有能者居之,而且相互之間還可以通婚。

應該說,印度種姓制度出現的源頭,是「達薩人」的出現,也就是被雅利安人俘虜的土著。

雅利安人身形高大,白皮膚,高鼻樑,很帥氣。

而當地的土著幾乎個個都是扁鼻子,黑皮膚,和雅利安人比起來,可以說是醜陋。

《印度歷史》中說:當時雅利安人的氏族血緣關系尚未完全解體,為了保持自己純正的血統,又要將這些俘虜來的達薩人納入他們的社會中,於是出台了一項「瓦爾那」制度,也就是根本「色」和「質」將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區分開來。

《梨俱吠陀》中將雅利安人稱為「雅利安瓦爾那」,將非雅利安人稱為「達薩瓦爾那」。

隨著社會的演變,雅利安人內部也出現了階級分化,相應的社會勞動分工也已形成,於是瓦爾那制度有了新的劃分,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印度的發現》中也說:「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從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嚴格界限中開始的。」

為什麼要這么分呢?

當然是有依然的,而且還是神的旨意。

祭祀神典《普魯沙贊歌》是這么說的:「梵天大神從他的口中生出了婆羅門,從雙臂生出了剎帝利,從腿生出一吠舍,從腳生出了首陀羅。」

梵天大帝

很多學者都認為,這個故事婆羅門的僧侶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特權地位,後來加入這本書中的。

當然,除了梵天大神生出的四種等級之後,還有一種人,那就是野生的,也可以說是後娘生的,不是夢天大神的親兒子,屬於濺民。

第三、種姓階層的劃分

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這話一點都不假。

夢天大神生出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同樣是他的兒子,待遇卻是天差地別。

1、大兒子婆羅門:

他們的社會地位最高,是神權掌握者,思想高超,地位超然,主持宗教祭祀活動,同時又壟斷文化化和教育,不用納稅,不可殺。

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

他們不負責具體的國事,但卻是一主九鼎,有著最高的話語權,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絕對領袖,就連國王也要聽命於他們。

2、二兒子剎帝利

剎帝利說白了就是皇族及掌權者,相傳是由早期吠陀時代的王族演變而來的,他們是國家的軍政領導,握有實權,負責片戰和國家管理,不用納稅,但依舊得聽命於婆羅門的決策。

其負有保護婆羅門之責。

3、三兒子吠舍

《印度歷史》中說:吠舍當然於當今社會的普通民眾,是總人口中數量最多的,原指氏族部落成員,大多數人是村社的農民和小生產者,從事農牧商和手工等職業,少數人是富裕的城市工商業奴隸主。

他們擁有財富,地位僅次於剎帝利。

他們在政治上無權,必須納稅,是國家財政的主要貢獻者,是婆羅門和剎帝利的供養者。

4、四兒子首陀羅

這個最慘,都是一個媽生的,何必呢?

首陀羅是種姓制度中最後一個階層,他們屬於受奴役、壓迫和歧視的無權等級,大部分是由被俘虜過來的土著「達薩」組成,後來也加入了一部分雅利安人。

他們是社會中的主要勞動者,除了奴隸和僱工以外,也有獨立的小生產者,從事農業、牧業和手工業。

事實上,他們才是真正供養婆羅門人和剎帝利的人,是他們支撐起了整個國家的GDP。

但他們卻是最窮最苦最被人看不起的人。

梅堯臣>說得好:

陶盡門前土,

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

鱗鱗居大廈。

更有趣的是,這些從梵天大神腳上出生的人,在宗教儀式上,只能為高級種姓的人洗腳,因為他們是由生主神的腳創造出來的。

但是有一點,首陀羅雖然地位低下,但他們也是由夢天大神生出來,是婆羅門和剎帝利的親兄弟,所以除了一部分奴隸以外,人身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的活動。

但是有點是最悲催的,大哥二哥三哥這種享受完了,下輩子還能托生為人,被稱為「再生族」,而老四首陀羅就不一定了,他們被稱為「一生族」,意思是下輩子不一定能托生為人。

5、濺民(不可接觸者)

這類人比首陀羅還不如,因為他都不是夢天大神生的,是後娘生的,被稱為不可接觸者,即達利特,意思是接觸了就會倒霉。

據說,到了現在,某些依舊保守的印度農村,你會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著人,因為他們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帶著掃帚,邊走邊掃掉自己的腳印。

他們為這個村子的人工作,卻不允許住在村子裡;他們不能到村子的井裡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學也必須上專門的學校。

所以,電影《起跑線》中的男女主角才會想方設法的要把女兒送進高級學校,因為一旦擺脫了現有的階層,她將過上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後記:

有人說,印度的這種種姓劃分最開始是由分工來界定的。

這話也說得也一些道理,除了被俘虜的「達薩」,其它人都是雅利安人,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為何別人能成為首領而自己不行,還不是自己的原因。

就像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大家都一窮二白,大家都不富裕,貧富差距不大,為何到現在會出現這么大的貧富差距,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

大家都是人是吧?

當然了,這只是說的初期,在等級觀念還沒成形的時候,大家同處一條起跑線,每個人都有機會。

但一定這種等級成形了,或者說貧富差距已經形成了,再想改變,還是很難。

特別的印度的這種等級制度,發展到後面,也只能是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會打洞了。

要想改變身份,只能下輩子,而悲催的是,首陀羅下輩子還不一定能變成人。

對於印度的這種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你是怎麼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

『貳』 印度人五個等級分別是什麼

更加准確的來說,印度人五個等級是錯誤的,印度人應該是六個等級,這個應該是准確的,這六個等級分布是:

1、梵天:和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

2、婆羅門:僧侶貴族,壟斷文化教育,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祀特權,享受奉獻。

3、剎帝利: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負責征稅,軍政管理,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

4、吠舍:普通雅利安人,沒有特權,主要從事經商,必須以布施和納稅來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特權階層。

5、首陀羅:被征服的原印度土著居民,主要做僕人和工匠,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6、賤民:也叫達利特,Dalit,即不可接觸之人,傳統上認為他們是骯臟的,是社會的最底層,不能穿鞋,走路都要避開人,為村民服務,卻不能住在村子裡,孩子也不能跟其他人一起受教育,毫無地位。

『叄』 印度人有五個等級分別是哪五個,你知道嗎

最近很多人問這個印度人五個等級分別是哪五個,還有最高的那一個等級又是哪一個呢?對於這些問題也還是值得討論的,因為在印度出生是一件技術活,出生在高種姓制度那就好,出生在低種姓制度那就算了,你悲慘的一生就要開始了,所以還是非常的尷尬的,今天我們就簡單的來說說這個印度人五個等級吧。

在「吠陀」詩歌中記載,種姓制度的出現是神帶來的:

原始巨人普魯沙死後,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羅門,用他的雙手製成剎帝利,用他的雙腿製成了吠舍,用雙腳製成了首陀羅,而達利特是人類違反吠陀的產物,本就不該存在。

『肆』 古代印度的四個等級是拜託了各位 謝謝

第一等級 婆羅門:即僧侶,祭司 第二等級 剎帝利:即國王,貴族,武士 第三等級 吠舍:即城市手工業者,貧民(自由民) 第四等級 首陀羅:即奴隸 上述稱號為古代梵語音譯

『伍』 關於印度的種姓制度,請問有誰知道印度的四大種姓,其階級和其在印度神話中各出自於梵天的哪個身體部位

印度人口眾多,百分之八十二為印度教徒,其中分為不同等級的社會集團。種姓制度主要存在於印度教中,對伊斯蘭教和錫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剎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各種姓又派生出許多等級。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觸者」或「賤民」。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絕大部分為農村貧雇農和城市清潔工、苦力等。

種姓制度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的末期就開始萌芽。後來在階級分化和奴隸制度形成過程中,原始的社會分工形成等級化和固定化,逐漸形成嚴格的種姓制度。

種姓是世襲的。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廣大農村情況還比較嚴重。

獨立後,印度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消除種姓歧視。首先是制定了有關法律規定。1948年國會通過了廢除種姓制度的議案。後來憲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應規定,保護低級種姓利益。政府還在教育、就業、福利等方面對低級種姓者提供大量幫助。

隨著社會的進步,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在發生變化。如種姓制度中的內部通婚制受到沖擊,如高種姓的女子現在也同低種姓的男子通婚了。人們對職業的看法也有所改變,衡量職業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為基礎,而以金錢、權力為基礎。在城市裡,各種姓人們之間加強了來往與交流。

『陸』 印度有五個等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吠舍主要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柒』 印度奴隸第一個被統治的階級是什麼

我想你問的應該是印度的等級制度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相傳首陀羅是梵天用腳創造的。首陀羅,梵語sudra的音譯,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奴隸制國家種姓制度的最低種姓.為貧民,僱工和奴隸,他們大多數是被雅利安國家統治著所征服的羅毗荼人,少部分是因破產而失去平民地位的雅利安人.首陀羅無任何政治權利,備受歧視.從事繁重的勞動,或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種姓服役.首陀羅仍存在於今日印度社會中.
你所說的第一個被統治的階級我想應該是吠舍
其來歷為: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種姓」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顏色」或「品質」。白膚色的雅利安人為品質高的種族,深膚色的達羅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為品質低的種族。此制度用以區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後隨工作和職業的分化的發展,出現了四姓(四個種姓)的劃分。最高的種姓是婆羅門(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階級,後來也可以當國王);其次是剎帝利(掌握軍政的國王、武士階層);吠舍(商人,手工業者,亦有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最下的種姓是首陀羅(農人,牧人,僕役和奴隸)。前三者為雅利安人,後者為非雅利安人。各種姓有它的世襲的職業,不許被婚姻混亂,尤禁首陀羅與其它的種姓混亂。對首陀羅男子與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種,特別訂有法律,給予一種賤名,例如首陀羅男子與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種名為旃陀羅。地位是最低賤的,不能和一般人接觸,被稱為「不可觸者」。這種人世世代代操著當時認為下賤的職業,如抬死屍、屠宰、當劊子手之類。種姓制度不僅訂在法律裡面,而且神聖地位不可動搖地規定於宗教教義與教條中。在婆羅門教勢力強盛的「中國」地方,種姓最為嚴格。

『捌』 代表古印度的吠舍和婆羅門,就社會平等問題展開討論

樓主的問題不完善啊。

種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種等級制度,種姓一詞為印度梵語「瓦爾那」的漢譯,歐洲人稱卡斯特,最初以區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故有雅得安種姓與達薩種姓之分。其實最為古老的、土生土長的印度文化早已被人遺忘,如今剩下的僅存幾處遺址。今日我們所熟悉的印度文化,來源於一個半游牡民族「雅利安人」。大約公元前2000年後期,雅利安人從中亞侵入印度,打敗了當地的土著居民,佔領其土地,毀滅其文化。而達薩初意為「沒落的人」後有了奴隸之意。當雅利安人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期間,形成了四大原始種姓,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教是由最初的吠陀宗教統一而來,該教以崇拜賀摩(梵天)而得名,他們認為梵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一切萬物皆由梵天所造。在其統治過程中,為了加強最高種姓(婆羅門)的政權,捏造了所謂的不潔理論,聲稱「人體至肚臍以上,被宣布為較為干凈的部位,而口則被認為最為清凈的部位」,而婆羅門正是由梵天的口所創造的,即「生來與梵天一體」,便理所當然的自認為是人類中最優秀、最高貴的人,享有世上的一切。第二等級:剎帝利,由梵天雙手創造,即王公貴族與武士集團。一、二等級掌握著國家的祭祀與軍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由梵天雙腿所造,屬於普通的勞動者階層,包括商人、手工業者、自由農民等,享有一定的自由權利,並負有向國王納稅的義務。第四等級為沒有任何特權的首陀羅,由梵天雙足產生的,是最不潔的。主要由雅得安人所征服的土著居民構成,從事奴隸與僱工等劣等、低賤的職業。雖然,首陀羅已是處在最低的社會階層,但有相當一部分人地位更可憐、更悲慘,這便是隨著勞動分工的進一步發展,而派生出的亞種姓與雜種姓人(旃陀羅),他們被稱之為「不可接觸的賤民」意為嚴格禁止與各種種姓成員發生任何肉體上的接觸,在最極端的時期,甚至不能進入某些人的視線。他們只能從事被認為不潔的行業,如劊子手、屠夫、掘墓人、清潔工等,因為這些行業玷污了宗教的某些儀式。
以上說明,種性制度是存在於古印度的一種極度不平衡的社會制度。其嚴格規定了公民的等級,並且以等級高低為依據劃分了社會權利和義務,是屬於統治階級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對處於被統治階級的吠舍和首陀羅的統治手段,與當今社會倡導的平等嚴重的不符。

『玖』 婆羅門的印度社會階級

關於婆羅門,《中華佛家網路全書》:「【婆羅門】……為印度社會階級制度中之一階級。此一階級之人自認為是梵天的後裔。平素讀誦《四吠陀》,行祭祀,位居四姓(四種階級)之最上位……印度以婆羅門階級最具勢力,故該國又有婆羅門國之別稱。其民眾所奉之宗教,稱之為婆羅門教……《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曾為婆羅門作分類,謂有種性、名想、正行等三種婆羅門。種性婆羅門,謂生在婆羅門家者。名想婆羅門,謂假名為婆羅門者。正行婆羅門,謂能驅擯惡不善法者……在原始佛典中,曾列出釋尊對婆羅門階級的看法。他以為古代的婆羅門是一種各方面皆合乎理想的階級,但到釋尊之時,婆羅門階級已告墮落……」 《佛學常見辭匯》【婆羅門】婆羅賀摩拏的簡稱,為印度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凈行的種族。」可見,婆羅門是一個階級。其中,正行婆羅門則是「能驅擯惡不善法」的修行者。 然然則婆羅門果為何者耶? 其人也,不論其為誰某也,能證會「自我」不二者也。———《金剛針奧義書》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屬於瓦爾那之一,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
雅利安人相信,藉著苦修、祭祀奉獻,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賜福:婆羅門由於掌握神和人的溝通渠道,所以占據了社會上最崇高的地位。

『拾』 婆羅門社會階層是什麼

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中社會階層最高、地位最崇高的種姓,掌管宗教祭祀,主要從事祭司、僧侶、學者等工作。其中部分婆羅門也參與政治活動,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力。

1、婆羅門是祭司和學者的階級。為古印度一切知識核心人群。顏貌端正,清凈高潔,以習吠陀、司祭祀為業。依摩奴法典規定,四姓中婆羅門有六法,即學習吠陀、教授吠陀、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

2、婆羅門由於職責和地位的特殊性因此可以享受許多特權。他們可以免交各種稅。因為人們認為,婆羅門已經以自己的虔誠行為償清了這種債務,並且他們不得被處以死刑或任何類型的肉刑,因為婆羅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向婆羅門贈送禮物的人則會得到相應的祝福,他們將在今生或者來世,獲得一定的善報。最受歡迎的禮物是土地,它可以「解除贈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羅門佔有大量地產,常常是整座村莊。

拓展資料

婆羅門多數為素食者,但阿薩姆婆羅門有許多非素食的食物,其中大多是魚、雞、鴿、羊肉和鴨蛋(多數是祭神後的牲禮)。孟加拉的婆羅門吃魚。

除了祭司外,他們也擔任宮廷文士、科學家(星象家,數學家),教師和公務員。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婆羅門在某些領域政府職位佔75%。

閱讀全文

與梵天腳下的泥土是印度什麼階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69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0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59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08
伊朗人與中國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613
越南女人怎麼吃豬血 瀏覽: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機票多少錢 瀏覽:426
哪個葯店買伊朗白斑膏 瀏覽:768
義大利披薩怎麼捏邊 瀏覽:150
遨遊中國倒車鏡怎麼放大 瀏覽:843
為什麼印尼不入侵東帝汶 瀏覽:231
中國為什麼噴子那麼多 瀏覽:39
宇宙和中國哪個偉大 瀏覽:124
伊朗有什麼好的飲料 瀏覽:468
嘉年華和義大利面哪個好 瀏覽:820
中國在疫情幫助哪些國家 瀏覽:637
英國坦克是什麼顏色 瀏覽:436
義大利潮牌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印度種姓性質怎麼樣 瀏覽:359
印度跟中國哪裡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