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宗教為什麼這么憐眾生

印度宗教為什麼這么憐眾生

發布時間:2022-10-30 01:48:20

Ⅰ 佛教起源於印度,為何印度人不但不信仰佛教,反而視其為死敵

因為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是印度人大多數還是信奉印度教的,所以他們很不待見佛教,他們認為佛教違背了印度的種姓制度。

印度人幾乎都不怎麼信封佛教的,其實多數因為佛教要求的東西跟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有沖突,所以顯得印度教還有佛教一直在互相拉著信徒,信奉各自教派,但其實吧還是印度教有實力,知道後來的時候,在印度幾乎沒有人在信奉佛教了,都是信奉印度教,各位想想印度教在印度的實力。


所以印度人還是信奉印度教,覺得佛教改變了自己,因而特別不待見佛教,進而視他們為敵。

Ⅱ 為什麼佛教會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古印度社.會經濟的發展,階.級關系的變化,導致思想領域也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就是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現。釋迦摩尼創立佛教,它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但不反.對奴.隸制.度。宣揚忍耐順從,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Ⅲ 佛教對中國人影響至深,信佛基本都有慈悲心,可印度為什麼

佛教在印度遭遇過極大的破壞,在莫卧兒王朝,統治者強行要求印度人信奉伊斯蘭教,對佛教的傳播造成極大影響。後來莫卧兒衰敗,印度教卷土重來,其勢力大於佛教,且允許暴力,所以對溫和的佛教造成了又一次打擊。就是在唐朝唐三藏取經回來後不到百年的時間,印度教和佛教進行了一次大辯論,佛教完敗被趕出印度。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並不完全是由於密教的盛行,回教徒的入侵,也是主要的原因。在西元第十世紀後半期開始,回教徒從印度的西北攻進印度,所到之處,必將原有的佛寺焚毀,所有的佛教徒趕盡殺絕,僧侶倖存者則紛紛逃亡。到了十一世紀和十九世紀之末,回教在印度成立了王朝,佛教徒不改宗回教,便進入了印度教,因此,佛教便遭到了徹底滅亡的命運。

Ⅳ 為什麼在印度宗教十分重要

因為在他們那裡很信奉神明,然而他們也不知道信誰,所以宗教泛濫。信仰是要信真的,要不然信仰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和慾望。

Ⅳ 南懷瑾: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為什麼提倡眾生平等

任何一個文化思想,都要先了解當時的時代,譬如我們經常講民族要團結,可見這個民族不團結;尤其是在國外看到,兩個中國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見。一個人的時候,自己還對自己埋怨一番,吵架一下;或對鏡子砸茶杯,出出氣。所以說,人性的問題很嚴重。一個道德的時代,人性不懂教育,所以說要教育;有些國家標榜人道,可見是很不人道,所以才需要人道。凡是一種思想、一種主義,都是葯方子,某一種病吃某一種葯。孔子開的方子是仁義,老子開的方子是道德,諸子百家都在開方子;可是這個歷史永遠是毛病百出,各種方子幾乎都吃不好,這是人類的悲哀。

Ⅵ 為什麼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宣揚眾生平等,而印度古代卻又

起源於印度不代表佛教在印度就發揚光大,成為主流。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印度教。印度教的主要觀點就體現在現在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上,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閱讀全文

與印度宗教為什麼這么憐眾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個縣城不娶女不嫁 瀏覽:555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69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0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59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08
伊朗人與中國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613
越南女人怎麼吃豬血 瀏覽: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機票多少錢 瀏覽:426
哪個葯店買伊朗白斑膏 瀏覽:768
義大利披薩怎麼捏邊 瀏覽:150
遨遊中國倒車鏡怎麼放大 瀏覽:843
為什麼印尼不入侵東帝汶 瀏覽:231
中國為什麼噴子那麼多 瀏覽:39
宇宙和中國哪個偉大 瀏覽:124
伊朗有什麼好的飲料 瀏覽:468
嘉年華和義大利面哪個好 瀏覽:820
中國在疫情幫助哪些國家 瀏覽:637
英國坦克是什麼顏色 瀏覽:436
義大利潮牌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印度種姓性質怎麼樣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