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反導彈有哪些

印度反導彈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31 06:07:00

Ⅰ 印度買下的長釘反坦克導彈有多厲害

導彈名稱:長釘-SR反坦克導彈
最初的長釘家族被稱為NT家族(NT是希伯萊文Nun Tet的字頭縮寫,意為反坦克),包括三種不同型號的反坦克導彈——吉爾(Gill)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2500米,199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第一次公開展示)、長釘(Spike)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4000米,1999年由以色列陸軍解密)和丹迪(Dandy)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8000米,1999年11月首次公布)。2002年,為了出口統一品牌,加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拉菲爾公司宣布將原來NT家族更名為長釘反坦克導彈家族,其家族成員的名稱也相應更改為:長釘-SR、長釘-MR(MR是英文Middle Range的字頭縮寫,意為中程,也就是原來的吉爾反坦克導彈)、長釘-LR(LR是英文Long Range的字頭縮寫,意為遠程,也就是原來的長釘導彈)和長釘-ER(ER是英文Extended Range的字頭縮寫,意為增程型,也就是原來的丹迪反坦克導彈)。
智能長釘
拉斐爾公司地面系統分部在研製長釘導彈之前曾對美製陶式反坦克導彈和標槍反坦克導彈做了詳細研究,因此長釘導彈在氣動外形上與陶式頗有幾分相似。首先都採用2組矩形彈翼,其中彈尾的為固定式彈翼,主要用於飛行控制。彈體中部的彈翼尺寸上稍小一些,平時呈折疊狀態,發射後自動彈出。導彈從前到後分別為導引頭、前戰斗部、飛行姿控發動機、電池組、主戰斗部和主發動機。
作為導彈最關鍵部分的導引頭,以色列人採用了固體狀態攝像機這一圖象轉換裝置。20世紀60年代後期,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發明了電荷耦合裝置(CCD),固體狀態攝像機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由分布於各個像元的光敏二極體的線性陣列或矩形陣列構成,通過按一定順序輸出每個二極體的電壓脈沖,實現將圖像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目的。輸出的電壓脈沖序列可以直接以RS-170制式輸入標准電視顯示器,或者輸入計算機的內存,進行數值化處理。CCD是現在最常用的機器視覺感測器,機器視覺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光電轉換裝置,即將感測器所接收到的透鏡成像,轉化為計算機能處理的電信號。光電轉換裝置主要在晝間、較好的天候條件下使用,拉菲爾公司之所以選擇這種光電圖象轉換系統,而放棄了其他國家反坦克導彈常用的毫米波雷達、激光駕束等制導體制,主要是考慮到與其光纖數據傳輸鏈路配合使用。這一點我們將在後文詳細論及。除了光電圖象轉換裝置,長釘的導引系統還包括一個紅外成像導引頭,以色列方面並沒有公布該紅外導引頭是否為焦平面陣列,但強調了其具備很高的靈敏度,對背景熱量掩蓋下的目標有很強的分辨能力。這種雙重體制導引頭保證了長釘導彈極高的命中概率和全天候作戰能力。
長釘家族的所有型號全部採用串聯戰斗部,拉菲爾公司研究人員認為,隨著爆炸式反應裝甲的廣泛使用,單戰斗部的反坦克導彈已經很難擊穿坦克裝甲,串列雙重戰斗部是未來反坦克導彈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長釘反坦克導彈的前戰斗部將引爆坦克上附加的爆炸式反應裝甲,而主戰斗部將緊隨其後,撕開坦克主裝甲。為了更有效的打擊重裝甲目標,長釘家族反坦克導彈均採用了高拋物線飛行彈道,接近目標時做俯沖攻擊,不僅避開了主戰坦克厚重的前裝甲,而且高拋物線彈道使長釘導彈受地形障礙的影響更小,能更有效的在山地、丘陵地形作戰。雙重串列戰斗部加上攻頂模式使長釘導彈成為目前穿甲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導彈之一。
拉菲爾公司最得意的地方還是長釘導彈的光纖數據傳輸鏈路。光纖制導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最新制導技術,優點眾多,基本可以概括為3點:比普通導線更好的延展性和更小的體積、高效的數據傳輸能力、不向空間輻射電磁波帶來的隱蔽性。第一個優點可以賦予導彈在相同載荷和動力下更遠的射程。長釘-ER的射程可達8公里就是此優點的體現。高效的數據傳輸能力是光纖制導最具革命性的優點,它賦予了導彈更多的作戰模式和任務彈性。
長釘-SR/MR/LR三種型號都採用了雙重戰斗模式,其一為發射後不管模式,在發射後不管的模式下,射手激活導彈並將瞄準線鎖定目標後即可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將自主制導飛向目標,無須射手做追蹤瞄準,這也是當前各國新一代反坦克導彈的共有特性。射手在發射導彈後可以迅速轉換發射陣地或進行再裝填(長釘家族的再裝填時間均低於15秒),由此獲得了更高的戰場生存力。其二則是發射+觀察+修正模式,此模式與早期線導反坦克導彈攻擊模式相仿,但由於光纖數據傳輸鏈是一個自封閉的系統,外界無法對其實施干擾,因此其作戰效率要高得多。此外,光纖數據傳輸鏈路不僅能將射手獲得的目標信息傳輸給導彈,使其精確攻擊目標(由於光纖數據傳輸的高效性,射手甚至可以在中途改變目標,我們還可以設想這樣一個情況來體會其優越性:蹲伏在茂密灌木叢林里的長釘射手,發現大約4公里外的空曠平地上有一輛坦克,他瞄準後便開火,但當導彈正對准目標時,射手突然意識到目標是假的。這時他通過長釘導引頭傳回圖象發現藏在附近掩體下的一輛真坦克,於是他重新輸入目標信息,使其攻擊真正的目標),它還能將導引頭獲取的實時戰場景象傳回給射手,用拉菲爾公司反裝甲武器營銷總經理——尤素福·伯格的話來說——「那就像是射手自己在飛向目標一樣」。圖象回傳能力使長釘導彈的使用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攻擊畫面, 從而實現遠程殺傷效果評估。而且這種能力最大的潛力是實現網路中心戰的理念,即將每部導彈發射系統通過戰場區域網與其他作戰單位和高級指揮機構聯結起來,導引頭攝下的戰場實時畫面不僅可以傳回給射手,還可以通過網路實現與其他作戰單位和指揮機構的數據共享,從而使戰場態勢更加透明化。2003年10月,以色列國防軍與拉菲爾公司簽定了研製生產長釘C4I系統的合同,目的就是使長釘導彈系統具備網路戰能力。在這個系統內,長釘的發射系統將與各種不同類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士兵攜帶型電腦和甚高頻數據鏈聯為一體。
不僅如此,在長釘-LR/ER型中,還增加了第三種戰斗模式——發射並全程操控(Fire and Steer)模式。這意味這射手無須在發射前鎖定目標,而可以先將導彈放出去,巡弋至目標可能出現的區域,通過光纖數據傳輸鏈傳回的圖象信息搜索目標,如果發現目標便通過光纖傳輸數據控制導彈攻擊目標,射手也可在確認目標後切換至發射後不管模式。目前,這種非瞄準線操縱模式已經運用在了歐洲導彈集團研製的「獨眼巨人」導彈上,它也是美國未來反坦克導彈系統准備採用的技術。
上述種種使長釘導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反坦克導彈,正如尤素福·伯格所說的那樣:「長釘導彈就相當於把神風特攻隊飛行員的大腦裝在導彈裡面——只是你無須為了任務去犧牲一個人而已!」

Ⅱ 印度毒蛇反坦克導彈有哪些主要特色

靈巧輕便是「毒蛇」的一大特點。在設計之初,「毒蛇」就吸收了當時技術水平領先的反坦克導彈的特點。比如導彈採取管發射形式,包裝筒兼作發射筒,有利於保養和攜行。為了減輕彈體重量,「毒蛇」導彈70%的彈體材料用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製成,具有強度高、重量輕、體積小的優點。彈體質量僅9千克,體積小,武器全長僅0.8米,便於士兵攜帶和肩扛發射。

通用性好

通用性好是「毒蛇」導彈的一大特色。目前發展的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陸地車載型,近日已經在載車上試驗發射成功。載車由印度梅達沃德南斯工廠製造,其實就是在BMP-2步兵戰車的底盤後面加了一對負重輪。它的迴旋式發射筒上安裝有四枚處於待發狀態的「毒蛇」導彈,另有四枚備彈,車上裝有自動裝填系統,車組成員不需暴露在車外就可以實現再填裝。另一種型號是直升機型。「毒蛇」導彈可安裝在印陸軍現役的各種直升機和正在裝備部隊的ALH國產直升機上。標準的配掛方式為八枚導彈,由兩具四聯發射筒裝載,分別掛在武裝直升機的兩個短翼上。直升機機頭裝有供導彈制導、火控使用的固定熱成像儀和激光測距儀。熱成像儀搜索發現目標,激光測距儀完成定位,駕駛員將目標數據輸人導彈,彈上導引頭比照數據自行引導導彈攻擊目標。

Ⅲ 印度有什麼防空導彈巴基斯坦呢

印度防空導彈品類比較多,比如蘇聯俄羅斯產的薩姆導彈系列,以色列的巴拉克導彈,法國的紫菀,還有自己設計生產的藍天導彈等。巴基斯坦的防空導彈多采購或仿製自中國,比如紅旗系列的外銷型號。

Ⅳ 現在世界上有過戰果的反艦導彈有哪些

俄羅斯的冥河,以色列的加百列 ,美國的魚叉,法國的飛魚和中國的小蠶和C-802。

因此,加百列導彈贏得了很多名聲。台灣的雄風一號導彈是加百列導彈的模仿品。然後是法國飛魚導彈的舞台馬爾地夫戰爭。盡管阿根廷只有幾個飛魚導彈,但它給英國遠征艦隊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它擊沉了驅逐艦謝菲爾德和運輸船大西洋號,炸毀了驅逐艦格拉摩根。不僅如此,在1988年的伊拉克-伊拉克戰爭中,飛魚還意外發射,擊中了美國海軍佩里級的史塔克號護衛艦。

Ⅳ 布拉莫斯反艦導彈有哪些研製過程

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合資公司由印度20家軍工企業和俄羅斯10家軍工企業組成,印度總統卡拉姆直接參與領導,於1998年積極展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研製開發工作,導彈組裝在印度哈伊塔拉邦進行。

導彈的研製工作進展較為順利,自2001年6月進行首次導彈試射,至2005年10月,已進行了10多次海基、陸基等飛行試驗。各類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研製生產,都取得了進展。

布拉莫斯反艦巡航導彈1998年,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開始研製,首先在俄羅斯白瑪瑙/寶石反艦導彈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

1999年,由俄羅斯提供研製生產所需的技術資料與備件,在完成導彈的工程研製工作後,開始進行樣彈的生產。2001年6月,首次在陸上成功進行了導彈的發射試驗。2003年2月,在孟加拉灣進行了第三次飛行試驗,即首次在艦船上成功發射了艦載型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2003年12月,印度海軍開始實施為期10年的導彈武器裝備計劃。2004年4月,進行了第十次導彈飛行試驗,也是布拉莫斯反艦巡航導彈第一次攜帶彈頭的靶試,取得了成功。當時,印俄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總裁皮賴說:我們正在為印度海軍生產這種導彈,它已經基本上達到了要求。同年9月,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全面投產。

印度國防部長普拉般普·穆克傑曾在印度議會上宣布,印度海軍2005年將裝備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2005年11月,印度國防部長訪問俄羅斯,參觀了俄羅斯的導彈生產廠(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並進一步擴大了與俄羅斯的合作計劃。

計劃安排多艘印度海軍軍艦裝載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首先,准備在卡辛級拉吉普特號驅逐艦上裝備可攜帶核彈頭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為印度提供強有力的第二打擊能力。同時,還准備為新建的班加羅爾號驅逐艦裝備兩座8單元垂直發射布拉莫斯導彈武器系統。

布拉莫斯陸基巡航導彈2004年12月,印度首次進行陸基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的發射試驗,摧毀了位於印度拉賈斯邦沙漠的50厘米厚的混凝土掩體。

2005年11月30日,在位於印度奧里薩邦首府布巴內斯瓦爾東北部的錢迪普爾試驗場,又進行了陸基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的發射試驗,擊中了300千米處的目標。印度陸軍決定訂購60枚陸基布拉莫斯巡航導彈,於2007年裝備部隊,並希望在未來五年內,再購買200枚。

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導彈2005年2月,印俄公司總裁皮賴在班加羅爾宣布,印度將在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的基礎上,研製生產空射型布拉莫斯空地超音速導彈,准備將導彈裝載到圖-142海上偵察機和蘇-30多用途戰斗機上。

計劃在2006年完成導彈的機載試驗,2007年下半年進行11枚導彈的研製定型飛行試驗,其中有4枚裝載彈頭(3枚攻擊海上目標、1枚攻擊陸上目標)。定型後年產100枚,主要裝備蘇-30MKI型戰斗機。

Ⅵ 印度毒蛇反坦克導彈是在什麼背景下研製的

在長期的印巴對峙中,印巴雙方都投人了大量的資金用於地面裝甲部隊的建設。上世紀90年代以前,印度從蘇聯引進的T-72坦克足以與巴方的美製M-60相抗衡。隨著印巴斗爭的持續深入,形勢卻發生了逆轉:巴基斯坦引進了烏克蘭的T-80UD和中國的85-IIAP坦克,使得其地面裝甲部隊的作戰性能特別是裝甲防護能力大為提高;巴中合作研製生產的「哈利德」主戰坦克綜合採用了新型復合裝甲、爆炸式反應裝甲和間隙裝甲技術,其防護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巴方裝甲部隊的強大使得印陸軍處於斗爭的不利地位,為了扭轉不利局勢,抵禦巴基斯坦日益龐大的鋼鐵洪流,供印陸軍選擇的路有兩條:一是發展更為先進坦克;二是發展先進的反裝甲武器。而印度長期寄予厚望的「阿瓊」坦克遲遲無法列裝使得第一條路走不通,所以印陸軍不得不在反裝甲武器尤其是反坦克導彈上想辦法了。但是,印陸軍現裝備反坦克導彈大部分仍是AT-2,AT-4和AT-5等蘇聯六七十年代生產的第一、二代反坦克導彈,體積龐大、制導方式和自動化程度低,射程近,抗干擾性能差,其破甲能力遠不能對付反應裝甲和新型復合裝甲。「毒蛇」導彈的研製正是針對這些現狀而採取的有效措施。

與印度其他國產武器發展計劃一樣,「毒蛇」導彈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光電子技術上。除了1990年首次實驗時成功完成跟蹤外,「毒蛇」的制導系統問題頻頻。1997年9月9日,安裝了被動紅外熱成像導引頭的「毒蛇」第一次試射成功,接著「毒蛇」又出色完成了幾次試射後才進人了最後定型階段。1998年3月直升機發射型號在特製的米-17上進行試驗取得了成功。1999年,「毒蛇」在ALH直升機上實現了系統整合。1999年底,「毒蛇」通過使用白晝型的被動紅外熱成像導引頭成功測試了其「發射後不管」能力。2000年,「毒蛇」的熱成像儀系統進行野地測試時,它通過系統識別,在5000米范圍內鎖定了T-55坦克並在4000米的范圍內將其摧毀。之後「毒蛇」開始小規模生產。2004年6月10日,「毒蛇」在海德拉巴發射場進行了最後一次成功試射,計劃2004年年底開始批量生產。印陸軍在未來3~10年內,對「毒蛇」的需求量從1000多枚將增至2萬枚,從而成為印巴高原上名副其實的「毒蛇」。

Ⅶ 印度駑馬反坦克導彈的性能是什麼

駑馬反坦克導彈印度國防科學家們稱印度已經研製成功了一種新的超視距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導彈被命名為「駑馬」,它可以裝備印度的「阿瓊」主戰坦克。

「駑馬」導彈是通過坦克的120毫米炮發射的,可以在印度新近從俄羅斯引進的「T-90」坦克上使用,有效射程5到8公里。

導彈性能

印度國防研究與開發組織官員稱:「『阿瓊』主戰坦克的最大射程是6公里,最佳打擊范圍是2.5公里『駑馬』導彈的配備將會大幅增強坦克的作戰能力。『駑馬』可以通過高拋軌道打擊裝甲戰斗車輛,也可以通過平射軌道打擊直升機。坦克的火控系統包括晝/夜熱像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及各種感測器可以精確確定目標位置,同時還有目標指示系統配合其工作。」

印度國防研究與開發組織表示這種新研製的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已經於日前完成了戰場測試。測試中導彈是由「阿瓊」玉戰坦克發射的,導彈准確命中了2公里以外的目標。測試官員表示測試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彈頭的突破能力很強。

這種導彈是由印度戰斗器械研究與發展公司研製的。如何在坦克移動的過程中發射導彈曾一度困擾著導彈研究專家們,這個問題解決後研製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現在,印度軍隊中的主戰坦克數量很少,國防部計劃再生產125輛坦克。要據最初的計劃,這些坦克將在明年初正式服役。

印度駑馬反坦克導彈

Ⅷ 各國反導系統簡稱搞笑

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簡稱是TMD,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簡稱叫NMD。所以中國Chinese命名自己的反導系統也就非常簡單而又霸氣側漏,叫CTMD與CNMD,是不是完爆米國?這些新聞一度引發國內網友調侃熱評。而這些簡稱如此巧合,乍一看會誤以為又是國內網友惡搞杜撰出來的。事實如此才更讓人捧腹,TMD全稱是Theater Missile Defence,NMD全稱是National Missile Defence,而中國的反導系統CTMD全稱是Chinese Theater Missile Defense,CNMD全稱是Chinese National Missile Defence,後來天才的國內網友想到了俄羅斯老大哥Russian。老大哥的反導系統簡稱華麗登場——「RTMD,RNMD」,相信美國鷹派知道這些簡稱在中國國內的含義只能苦澀一笑了。

搞笑還沒有結束,以色列目前擁有的其中一套反導系統,該系統的名字叫做MLGB(Medium Laser Guided Bomb,中程激光制導炸彈)。未來如果中國也研製出這款反導系統,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叫做CNMLGB。俄羅斯老大哥的同類反導系統簡稱是什麼,相信各位網友已經哈哈大笑。

中國天網雙MD,是國內軍事環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攔截命中率在數據上比起西方反導系統毫不遜色。尤其隨著北斗衛星系統的逐步完整,整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會越來越完善,防禦並還擊能力越來越強大,更具威懾力。到時候面對西方惡勢力的惡意試探,眾網友可以大聲喊出心中的不屑和憤怒「CTNM CNMD」!

Ⅸ 印度「納格」反坦克導彈有哪些引導頭

「納格」反坦克導彈可配用三種不同的導引頭:基於CCD攝像機的晝用型導引頭、基於碲鎘汞(MCT)焦平面陣列的成像紅外導引頭、可用於全天候目標打擊的毫米波主動雷達導引頭。配用這三種導引頭的「納格」導彈除了用於「發射前鎖定」(LOBL)模式外,在不久的將來,還將具備「發射後鎖定」(LOAL)模式。在這三種導引頭中,盡管基於CCD攝像機的晝用型導引頭將最先進入生產,但是最初「納格」反坦克導彈將配用成像紅外導引頭。

「納格」反坦克導彈配用串聯聚能破甲戰斗部,包括用於起爆坦克披掛的爆炸式反應裝甲(ERA)的前驅裝葯以及250毫秒後起爆的主炸葯裝葯。

「納米卡」(Namica)導彈發射車可發射8枚待發導彈,並攜載4枚再裝填導彈。「納格」反坦克導彈的安全儲存期限為10年,無需任何維護。除接受主要的出口定單外,印度僅生產適量的「納格」反坦克導彈,滿足印度陸軍的需求。因此,該導彈的成本較高。

Ⅹ 印度有什麼防空導彈

印度防空導彈部隊:

於防空導彈,截至2008年末,印度空軍的6個防空導彈聯隊共下轄16個「薩姆-2」導彈中隊、24個「薩姆-3」導彈中隊和6個「薩姆-8」導彈中隊。防空實力已經明顯落伍。


早在2003年,印度空軍就聲稱要引進「安泰-2500」,但未見落實。幾年又打算斥資60億美元,從俄羅斯引進5套S-400地空導彈系統,但也未見交付(但是2018年末簽訂了合同)。印度空軍近年用國產「阿卡什」防空導彈系統,替換了一些老舊的「薩姆-3」。

另外,印度海軍(軍艦上)還有一些防空導彈,例如以色列巴拉克,俄羅斯施基利等!

閱讀全文

與印度反導彈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舞董老師如何下豎叉 瀏覽:821
中國哪個縣城不娶女不嫁 瀏覽:555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69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0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59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08
伊朗人與中國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613
越南女人怎麼吃豬血 瀏覽: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機票多少錢 瀏覽:426
哪個葯店買伊朗白斑膏 瀏覽:768
義大利披薩怎麼捏邊 瀏覽:150
遨遊中國倒車鏡怎麼放大 瀏覽:843
為什麼印尼不入侵東帝汶 瀏覽:231
中國為什麼噴子那麼多 瀏覽:39
宇宙和中國哪個偉大 瀏覽:124
伊朗有什麼好的飲料 瀏覽:468
嘉年華和義大利面哪個好 瀏覽:820
中國在疫情幫助哪些國家 瀏覽:637
英國坦克是什麼顏色 瀏覽:436
義大利潮牌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