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尼西亞分離出的國家叫什麼
叫「東帝汶」
『貳』 被地球赤道分割成兩半的國家有哪些
被地球赤道分割成兩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諾魯、吉里巴斯、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加彭、剛果 (布)、剛果(金)、烏干達、肯亞、索馬里、馬爾地夫。
赤道,地理學術語,是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其半徑為6378.2km,周長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它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劃分緯度的基線。赤道的緯度為0°,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同時,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赤道經過的國家:印度尼西亞、諾魯、吉里巴斯、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加彭、剛果 (布)、剛果(金)、烏干達、肯亞、索馬里、馬爾地夫。
『叄』 印度尼西亞在什麼時候開始淪為哪幾個國家的殖民地
印度尼西亞自16世紀開始淪為葡、荷、西、英等國的殖民地。在西方列強的激烈角逐中,荷蘭殖民主義者的勢力日益擴大。
『肆』 印尼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聯邦
1949年12月27日,在海牙協定的簽署結束之後,印度尼西亞的主權由荷蘭轉移到了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該聯邦共和國由16個國家和自治地區構成.其中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管轄爪哇島的約一半和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而且人口也占聯邦共和國4600萬中的3100萬.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以外的構成國家大部分都是獨立戰爭時,荷蘭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樹立的傀儡國家.但到了獨立戰爭末期,這些國家都受到了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影響而萌生了"離開荷蘭"的想法.1950年1月,巴巽丹國解體,並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同年3月,其他11個國家也並入了共和國.同年8月15日,聯邦共和國解散,所有國家並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伍』 在20世紀里世界上分裂的國家有哪些
「國家」是一個動態概念,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也。這里沒有明確是自古以來的大一統國家分裂(大一統國家不多,只有幾個文明古國),還是若干國家合並後又分裂(這類國家很多)。另外分裂後又統一的算不算(如越南、德國)。
歐洲:
蘇聯(1922年成立,1991年解體為15個國家)
南斯拉夫(1918年成立,1991年解體為5個國家,將來塞、黑、科索沃還可能繼續分裂)
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成立,1992年解體為捷克、斯洛伐克兩國)
英國(1801年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1年愛爾蘭獨立,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亞洲:
中國(古國,1921年外蒙獨立(事實上的分裂),1950年中蒙建交(法理上的分裂))
巴基斯坦(1947成立,原為東巴、西巴,1971年東巴獨立為孟加拉國)
朝鮮(1945年分裂為南、北朝)
馬來西亞(1963年成立,1965年新加坡從中退出獨立)
塞普勒斯(1960年成立,1975年北部獨立為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但未獲國際社會承認,屬於事實上獨立)
非洲: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58年成立,1961年敘利亞退出阿聯,1971年阿聯改名埃及)
衣索比亞(古國,1993年厄利垂亞從中獨立出來)
先分裂後統一的國家:
德國(1949年分裂分東西德,1990年兩德統一)
越南(1945年分裂,1975年統一)
『陸』 2戰後東南亞獨立的國家有哪些
菲律賓--1946年獨立;
1950年以後,政府開始限制消費品進口,實行外匯管制,鼓勵發展替代進口商品的工業;
20世紀60年代後期,採取經濟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
菲律賓的外項型工業比較發達.
越南---1945年獨立;
1976年宣布全國統一;
1986年實行改革開放;
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著名的稻米產區,從越南出口的產品來看,大多都為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屬於欠發達的農業國.
寮國---1945年獨立;
1975年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1988年以來,推行革新開放路線,對內調整經濟結構,對外實行開放.
柬埔寨--屬於落後的農業國;
1998年以後將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現在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泰國---屬於典型的農業國;
1961年起,實行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計劃;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擴大出口,引進外資,改變單一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較快,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
1997年,爆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999年下半年,經濟開始恢復;
1991年起,實行汽車業自由化,發展很快;
泰國是世界首位出口大米,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盡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海產國.
緬甸---1948年獨立;
1987年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9年,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增速;
近年來,私營經濟發展較快;
1997年以後,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其它因素,經濟遭遇困難.
緬甸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都很豐富;
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出口國.
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
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推出;
自然資源豐富;
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電子,汽車裝配,鋼鐵等部門,礦業以錫,石油,天然氣開采為主,農業以香蕉橡膠,可可,熱帶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
印度尼西亞-1945年獨立;
1968年以來,大力調整經濟和產品結構;
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
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外向型的製造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新加坡---1965年成立共和國;
建國後,在保持原有以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為主的經濟特色的同時,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來建立較合理的經濟結構.
製造業發展極為顯著,是僅次於休斯頓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糧食全部靠進口;
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五大經濟支柱:運輸,貿易,金融,製造業和旅遊業.
汶萊---其經濟支柱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
獨立後,積極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
東帝汶--2002年成立民主共和國;
經濟落後,基礎設施差,一些地區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柒』 二戰後亞洲有哪些民族獨立
二戰後獨立的亞洲國家在南亞地區的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分離);東南亞: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東帝汶(從印度尼西亞分離);東亞:朝鮮/韓國;西亞:敘利亞、黎巴嫩(以上兩國在二戰當中已獨立)、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科威特、葉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
『捌』 到現在為止,還有哪些國家沒加入聯合國
截止到2005年4月,聯合國共有會員國191個。其中亞洲39個,非洲53個,東歐及獨聯體國家27個,西歐23個,拉丁美洲33個,北美、大洋洲16個。另外,有2個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國:梵蒂岡和巴勒斯坦(地位高於梵蒂岡)。具體情況如下(國家前面加 * 號者為聯合國創始國,後面為加入日期):
亞洲國家(39個): 阿富汗 (1946.11.19)
巴林 (1971.9.21)
孟加拉國 ( 1974.9.17) 不丹 (1971.9.21)
緬甸 (1948.4.19) *中國 (1945.10.24) 塞普勒斯 (1960.9.20)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亞 (1950.9.28) *伊朗 (1945.10.24) *伊拉克 (1945.12.21) 以色列 (1949.5.11)
日本 (1956.12.18) 約旦 (1955.12.14) 柬埔寨 (1955.12.14) 科威特 (1963.5.14)
寮國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馬來西亞 (1957.9.17) 馬爾地夫 (1965.9.21)
蒙古 (1961.10.27) 尼泊爾 (1955.12.14) 阿曼 (1971.10.7) 巴基斯坦 (1947.9.30)
*菲律賓 (1945.10.24) 卡達 (1971.9.21) *沙烏地阿拉伯 (1945.10.24) 新加坡 (1965.9.21)
斯里蘭卡 (1955.12.14) *敘利亞 (1945.10.24) 泰國 (1946.12.16) *土耳其 (1945.10.24)
阿聯酋 (1971.12.9) 葉門 (1947.9.30) 越南 (1977.9.20) 汶萊 (1984.9.21)
大韓民國 (1991.9.17) 朝鮮 (1991.9.17) 東帝汶 (2002.9.27)
非洲國家(53個): 阿爾及利亞 (62.10.8)
安哥拉 (1976.12.1)
貝南 (1960.9.20) 波札那 (66.10.17)
布吉納法索 (60.9.20) 蒲隆地 (1962.9.18) 喀麥隆 (1960.9.20) 維德角 (1975.9.16)
中非 (1960.9.20) 查德 (1960.9.20) 葛摩 (1975.11.12) 剛果(布)(60.9.20)
象牙海岸 (60.9.20) 吉布地 (1977.9.20) * 埃及 (1945.10.24) 赤道幾內亞 (68.11.12)
* 衣索比亞 45.11.13 厄利垂亞 93.5.28 加彭 (1960.9.20) 甘比亞 (1965.9.21)
迦納 (1957.3.8) 幾內亞 (1958.12.12) 幾內亞比索 (1974.9.17) 肯亞 (63.12.16)
賴索托 (66.10.17) * 賴比瑞亞 (45.11.2) 利比亞 (1955.12.14) 馬達加斯加 (60.9.20)
馬拉維 (1964.12.1) 馬里 (1960.9.28) 茅利塔尼亞 (1961.10.7) 模里西斯 (1968.4.24)
摩洛哥 (56.11.12) 莫三比克 (1975.9.16) 納米比亞 (1990.4.23) 尼日 (1960.9.20)
奈及利亞 (60.10.7) 盧安達 (1962.9.18)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75.9.16 塞席爾 (1976.9.21)
塞內加爾( 60.9.28) 獅子山 (61.9.27) 索馬里 (1960.9.20) * 南非 (1945.11.7)
史瓦濟蘭 (68.9.24) 坦尚尼亞 (61.12.14) 多哥 (1960.9.20) 突尼西亞 (1956.11.12)
烏干達 (1962.10.25) 剛果(金) (60.9.20) 尚比亞 (1964.12.1) 辛巴威 (80.8.25)
蘇丹 (1956.11.12)
東歐國家及獨聯體國家(27個):
阿爾巴尼亞 (55.12.14)
保加利亞 (1955.12.14)
*白俄羅斯 (1945.10.24) 波黑 (1992.5.22)
克羅埃西亞 (1992.5.22) 捷克 (1993.1.19) 愛沙尼亞 (1991.9.17) 匈牙利 (1955.12.14)
拉脫維亞 (1991.9.17) 立陶宛 (1991.9.17) * 波蘭 (1945.10.24) 馬其頓 (1993.4.8)
摩爾多瓦 (1992.3.2) 羅馬尼亞 (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斯洛維尼亞 92.5.22
亞美尼亞 (1992.3.2) * 烏克蘭 (1945.10.24) 哈薩克 (1992.3.2) 吉爾吉斯斯坦 (92.3.2)
烏茲別克 (92.3.2) 喬治亞 (1992.7.31) 塔吉克 (1992.3.2) 亞塞拜然 (1992.3.2)
土庫曼 (92.3.2) * 俄羅斯 (45.10.24) * 塞爾維亞和黑山 45.10.24
西歐國家(23個):
安道爾 (1993.7.28)
奧地利 (1955.12.14)
* 比利時 (1945.12.27) * 丹麥 (1945.10.24)
芬蘭 (1955.12.14) * 法國 (1945.10.24) 德國 (1973.9.18) * 希臘 (1945.10.25)
冰島 (1946.11.19) 愛爾蘭 (1955.12.14) 義大利 (1955.12.14) 列支敦斯登 (1990.9.18)
* 盧森堡 (1945.10.24) 馬爾他 (1964.12.1) 摩納哥 (1993.5.28) * 荷蘭 (1945.12.10)
* 挪威 (1945.11.27) 葡萄牙 (1955.12.14) 聖馬利諾 (1992.3.2) 西班牙 (1955.12.14)
瑞典 (1946.11.19) * 英國(1945.10.24) 瑞士 (2002 .9.10)
拉丁美洲國家(33個):
*阿根廷 (1945.10.24)
安地卡及巴布達(81.11.11)
巴哈馬 (1973.9.18) 巴貝多(66.12.9)
貝里斯 (1981.9.25) * 玻利維亞 (1945.11.14) * 巴西 (1945.10.24) * 智利 (45.10.24)
*哥倫比亞 (1945.11.5) * 多米尼加 (45.10.24) 多米尼克(78.12.18) * 哥斯大黎加45.11.2
*厄瓜多 (1945.12.21) * 薩爾瓦多 (1945.10.24) 格瑞那達 (74.9.17) * 瓜地馬拉 45.11.21
蓋亞那 (1966.9.20) * 海地 (1945.10.24) * 宏都拉斯(45.12.17) 牙買加 (62.9.18)
* 墨西哥 (1945.11.7) * 尼加拉瓜 (1945.10.24) * 巴拿馬(45.11.13) * 巴拉圭 45.10.24
* 秘魯 (1945.10.31) 聖露西亞 (1979.9.18) 蘇利南(75.12.4) * 委內瑞拉 45.11.15
* 烏拉圭 (1945.12.1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62.9.18 * 古巴 (45.10.24)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83.9.23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80.9.16)
北美、大洋洲國家(16個):
*澳大利亞 (1945.11.1)
斐濟 (1970.10.13)
* 紐西蘭 (1945.10.24) 巴布亞紐幾內亞 (75.10.10)
索羅門群島 (78.9.19) 萬那杜 (1981.9.15) 薩摩亞 (1976.12.15) 馬紹爾群島 (91.9.17)
帛琉 (1994.12.15) * 美國 (1945.10.24) * 加拿大 (1945.11.9) 密克羅尼西亞 (91.9.l7)
吉里巴斯 (99.9.14) 諾魯 (1999.9.14) 湯加 (1999.9.14) 吐瓦魯 (2000.9.5 )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93年1月1日分成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捷、斯於1993年1月19日同時加入聯合國。
埃及和敘利亞均為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58年2月21日,埃、敘合並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成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獨立國家地位,同時恢復其聯合國成員資格。1971年9月2日,阿聯改國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73年9月18日同時加入聯合國。民主德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兩個德國合並為一個主權國家。
印度尼西亞於1965年1月20日宣布退出聯合國。1966年9月19日,印尼決定重新參加聯合國的活動。1966年9月28日,印尼返回其在聯大的席位。
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1963年9月16日,在接納新加坡、沙巴(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加入後,改國名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獨立。1965年9月21日,新加坡加入聯合國。
蘇聯為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91年12月24日,俄羅斯承續蘇聯在安理會和聯合國其他機構的成員資格。
坦噶尼喀於1961年12月14日加入聯合國,桑給巴爾於1963年12月16日加入聯合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成員國,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加入日期:1947.9.30)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加入日期:1967.12.14)和平成為一個成員國,稱為「葉門」。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加入聯合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45.10.24),其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成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0年11月1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聯合國。
2002年9月27日,東帝汶加入聯合國。
『玖』 解體過的國家有哪些至少得說出五個古近今都行
歐洲:
蘇聯(1922年成立,1991年解體為15個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南斯拉夫(1918年成立,現解體為7個國家:塞爾維亞共和國
黑山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馬其頓共和國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
科索沃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成立,1992年解體為
捷克、斯洛伐克兩國)
英國(1801年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1年愛爾蘭獨立,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亞洲:
中國(古國,1921年外蒙獨立(事實上的分裂),1950年中蒙建交(法理上的分裂))
巴基斯坦(1947成立,原為東巴、西巴,1971年東巴獨立為孟加拉國)
朝鮮(1945年分裂為南、北朝)
馬來西亞(1963年成立,1965年新加坡從中退出獨立)
塞普勒斯(1960年成立,1975年北部獨立為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但未獲國際社會承認,屬於事實上獨立)
非洲: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58年成立,1961年敘利亞退出阿聯,1971年阿聯改名埃及)
衣索比亞(古國,1993年厄利垂亞從中獨立出來)
『拾』 聯和國包括哪些國家
聯合國是一個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現有192個會員國。
【聯合國會員國】
要求加入聯合國的國家必須提交一份申請書,聲明接受憲章所載義務,由安理會推薦,經聯合國2/3多數會員國通過,即被接納為會員國。安理會對聯合國某一會員國採取防止行動或強制行動時,聯合國大會可根據安理會的建議中止該國行使會員國的權利和特權。安理會可以恢復這些權利和特權的行使。對一再違背憲章原則的會員國,大會可根據安理會的建議將其開除出聯合國。聯合國會員國在聯合國所在地設有常駐代表團,觀察員在聯合國設有常駐觀察員辦事處。截止到2002年9月27日,有會員國191個。其中亞洲39個,非洲53個,東歐及獨聯體國家27個,西歐23個,拉丁美洲33個,北美洲、大洋洲16個。另外,有2個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國:梵蒂岡、巴勒斯坦(地位高於梵蒂岡)。
截止到2006年6月,聯合國共有會員國192個。其中亞洲39個,非洲53個,東歐及獨聯體國家28個,西歐23個,拉丁美洲33個,北美、大洋洲16個。另外,有2個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國:梵蒂岡和巴勒斯坦(地位高於梵蒂岡)。具體情況如下:
亞洲國家(39)
國家前面加 * 號的粗體者為聯合國創始國,後面為加入日期
阿富汗 (1946.11.19)
巴林 (1971.9.21)
孟加拉國( 1974.9.17) 不丹(1971.9.21)
緬甸 (1948.4.19) *中國 (1945.10.24) 塞普勒斯 (1960.9.20)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亞 (1950.9.28) *伊朗(1945.10.24) *伊拉克 (1945.12.21) 以色列 (1949.5.11)
日本 (1956.12.18) 約旦 (1955.12.14) 柬埔寨 (1955.12.14)科威特 (1963.5.14)
寮國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馬來西亞 (1957.9.17) 馬爾地夫 (1965.9.21)
蒙古 (1961.10.27) 尼泊爾 (1955.12.14) 阿曼 (1971.10.7) 巴基斯坦 (1947.9.30)
*菲律賓 (1945.10.24)卡達 (1971.9.21) *沙烏地阿拉伯 (1945.10.24) 新加坡 (1965.9.21)
斯里蘭卡 (1955.12.14) *敘利亞 (1945.10.24) 泰國 (1946.12.16) *土耳其 (1945.10.24) 阿聯酋 (1971.12.9)葉門 (1947.9.30) 越南 (1977.9.20) 汶萊(1984.9.21)
大韓民國 (1991.9.17) 朝鮮 (1991.9.17) 東帝汶 (2002.9.27)
非洲國家(53)
阿爾及利亞 (62.10.8)
安哥拉 (1976.12.1)
貝南 (1960.9.20) 波札那 (66.10.17)
布吉納法索 (60.9.20) 蒲隆地 (1962.9.18) 喀麥隆 (1960.9.20) 維德角 (1975.9.16)
中非 (1960.9.20) 查德 (1960.9.20) 葛摩 (1975.11.12) 剛果(60.9.20)
象牙海岸 (60.9.20) 吉布地 (1977.9.20) * 埃及 (1945.10.24) 赤道幾內亞 (68.11.12)
* 衣索比亞 (45.11.13) 厄利垂亞 (93.5.28) 加彭 (1960.9.20) 甘比亞 (1965.9.21)
迦納 (1957.3.8) 幾內亞 (1958.12.12) 幾內亞比索 (1974.9.17) 肯亞 (63.12.16)
賴索托 (66.10.17) *賴比瑞亞 (45.11.2) 利比亞 (1955.12.14) 馬達加斯加 (60.9.20)
馬拉維 (1964.12.1) 馬里 (1960.9.28) 茅利塔尼亞 (1961.10.7) 模里西斯 (1968.4.24)
摩洛哥 (56.11.12) 莫三比克 (1975.9.16) 納米比亞 (1990.4.23) 尼日 (1960.9.20)
奈及利亞 (60.10.7) 盧安達 (1962.9.18)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75.9.16) 塞席爾 (1976.9.21)
塞內加爾( 60.9.28) 獅子山 (61.9.27) 索馬里 (1960.9.20) * 南非 (1945.11.7)
史瓦濟蘭 (68.9.24) 坦尚尼亞 (61.12.14) 多哥 (1960.9.20) 突尼西亞 (1956.11.12)
烏干達 (1962.10.25) 剛果民主共和國 (60.9.20) 尚比亞 (1964.12.1) 辛巴威 (80.8.25)
蘇丹 (1956.11.12)
東歐國家及獨聯體國家(28)
阿爾巴尼亞 (55.12.14)
保加利亞 (1955.12.14)
*白俄羅斯 (1945.10.24) 波黑 (1992.5.22)
克羅埃西亞 (1992.5.22) 捷克 (1993.1.19) 愛沙尼亞 (1991.9.17) 匈牙利 (1955.12.14)
拉脫維亞 (1991.9.17) 立陶宛 (1991.9.17) *波蘭 (1945.10.24) 馬其頓 (1993.4.8)
摩爾多瓦 (1992.3.2) 羅馬尼亞 (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斯洛維尼亞 (92.5.22)
亞美尼亞 (1992.3.2) *烏克蘭 (1945.10.24) 哈薩克 (1992.3.2) 吉爾吉斯斯坦 (92.3.2)
烏茲別克 (92.3.2) 喬治亞 (1992.7.31) 塔吉克 (1992.3.2) 亞塞拜然 (1992.3.2)
土庫曼 (92.3.2) * 俄羅斯 (45.10.24) * 塞爾維亞 (45.10.24 )黑山 (2006.6.28)
西歐國家(23)
安道爾 (1993.7.28)
奧地利 (1955.12.14)
* 比利時 (1945.12.27) * 丹麥 (1945.10.24)
芬蘭 (1955.12.14) * 法國 (1945.10.24) 德國 (1973.9.18) * 希臘 (1945.10.25)
冰島(1946.11.19) 愛爾蘭 (1955.12.14) 義大利 (1955.12.14) 列支敦斯登 (1990.9.18)
* 盧森堡 (1945.10.24) 馬爾他 (1964.12.1) 摩納哥 (1993.5.28) * 荷蘭 (1945.12.10)
* 挪威 (1945.11.27) 葡萄牙 (1955.12.14) 聖馬利諾 (1992.3.2) 西班牙 (1955.12.14)
瑞典 (1946.11.19) * 英國 (1945.10.24) 瑞士 (2002 .9.10)
拉丁美洲國家(33)
*阿根廷 (1945.10.24)
安地卡及巴布達(81.11.11)
巴哈馬 (1973.9.18) 巴貝多 (66.12.9)
貝里斯 (1981.9.25) * 玻利維亞 (1945.11.14) * 巴西 (1945.10.24) *智利 (45.10.24)
*哥倫比亞 (1945.11.5) * 多米尼加 (45.10.24) 多米尼克(78.12.18) * 哥斯大黎加(45.11.2)
*厄瓜多 (1945.12.21) * 薩爾瓦多 (1945.10.24) 格瑞那達 (74.9.17) * 瓜地馬拉 (45.11.21)
蓋亞那 (1966.9.20) * 海地 (1945.10.24) * 宏都拉斯 (45.12.17) 牙買加 (62.9.18)
* 墨西哥 (1945.11.7) * 尼加拉瓜 (1945.10.24) * 巴拿馬(45.11.13) * 巴拉圭 (45.10.24)
*秘魯 (1945.10.31) 聖露西亞 (1979.9.18) 蘇利南 (75.12.4) * 委內瑞拉 (45.11.15)
*烏拉圭 (1945.12.1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62.9.18) * 古巴 (45.10.24)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83.9.23)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80.9.16)
北美、大洋洲國家(16)
*澳大利亞 (1945.11.1)
斐濟 (1970.10.13)
* 紐西蘭 (1945.10.24) 巴布亞紐幾內亞 (75.10.10)
索羅門群島 (78.9.19) 萬那杜 (1981.9.15) 薩摩亞 (1976.12.15) 馬紹爾群島 (91.9.17)
帛琉 (1994.12.15) * 美國 (1945.10.24) * 加拿大 (1945.11.9) 密克羅尼西亞 (91.9.l7)
吉里巴斯 (99.9.14) 諾魯 (1999.9.14) 湯加 (1999.9.14) 吐瓦魯 (2000.9.5)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1993年1月1日分成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捷、斯於1993年1月19日同時加入聯合國。
☆埃及和敘利亞均為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58年2月21日,埃、敘合並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成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獨立國家地位,同時恢復其聯合國成員資格。1971年9月2日,阿聯改國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73年9月18日同時加入聯合國。民主德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兩個德國合並為一個主權國家。
☆印度尼西亞於1965年1月20日宣布退出聯合國。1966年9月19日,印尼決定重新參加聯合國的活動。1966年9月28日,印尼返回其在聯大的席位。
☆馬來西亞聯合邦於1957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1963年9月16日,在接納新加坡、沙巴(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加入後,改國名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獨立。1965年9月21日,新加坡加入聯合國。
☆蘇聯為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91年12月24日,俄羅斯承續蘇聯在安理會和聯合國其他機構的成員資格。
☆坦噶尼喀於1961年12月14日加入聯合國,桑給巴爾於1963年12月16日加入聯合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成員國,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加入日期:1947.9.30)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加入日期:1967.12.14)和平成為一個成員國,稱為「葉門」。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加入聯合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45.10.24),其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成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0年11月1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加入聯合國。2006年5月3日,黑山宣告脫離塞黑成為主權國家。塞爾維亞共和國隨後繼承了原塞黑國家共同體的國際法主體地位而成為主權國家。
☆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聯合國。
☆2002年9月27日,東帝汶加入聯合國。
☆2006年6月28日,第60屆聯大舉行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接納黑山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2個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