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是怎樣的
阿瓊主戰坦克是印度耗費三十多年,花費數十億盧比,研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的一種有可能先進坦克。
1972年,印度陸軍提出用新型主戰坦克替換正在生產中的勝利式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戰車研究院即開始新型主戰坦克方案研究。1973年5月中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議會決定自行研製一種新型主戰坦克。
阿瓊主戰坦克是印度自行研發和製造的第三代(自稱)坦克。起初命名為MBT80,後以印度教神話中戰神的名字改稱為「阿瓊」。印度曾經自稱「阿瓊」坦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三種坦克之一,另外兩種是美國的M1A1和法國的勒克萊爾坦克。「阿瓊」坦克的設計得到以製造「豹1」和「豹2」坦克而聞名的德國克勞斯·馬菲-韋格曼公司的幫助,然而性能上與豹式坦克有著天壤之別。印度為「阿瓊」坦克專門研製了一種「坎昌」裝甲,號稱性能直逼英國的「喬巴姆」裝甲,但最終也證明只是號稱而已。
印度正式批准研製該坦克的時間是1974年3月,該研製計劃同時得到第一次撥款為1.55億盧比,預研工作自此開始。
該坦克重50號,主要部件例如發動機、傳動裝置、120毫米線膛火炮及其彈葯、先進的裝甲和火控系統均要求在印度生產。
直至1984年3月第一輛阿瓊式坦克樣車製成時,該項計劃已支出3億盧比。1985年3月,對外展出了該樣車。到1988年年底,印度擬製造20輛阿瓊坦克樣車以便對武器、火控系統、發動機及傳動裝置和懸掛裝置等部件進行廣泛試驗。然而截止1987年年底,才製成10輛樣車,其中6輛交給印度陸軍試驗,其餘4輛留在戰車研究院供院方試驗和改進發展。
該坦克正式研製以來計劃一再延期,時過15年仍未完成,原來確定的1990年裝備部隊的目標至少要推遲到90年代中期。研製經費一再追加,已達29.20億盧比,是第一次撥款的20倍,其中,對外交流費用為8.936億盧比,約占總經費的三分之一。僅戰車研究院1986年3月以前的開支就達到6.882億盧比,其中對外交流費為3.286億盧比。
印度陸軍對阿瓊坦克的評價不高,在樣車鑒定報告中指出:「試驗結果表明,阿瓊坦克在設計和性能方面不能滿足用戶的驗收條件」,「最糟糕的是發現設計阿瓊坦克時未考慮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養性」。
2008年4月16日,印度國會的防務委員會提交的第29份報告中,引用一名印度軍官的話說,「我們進行了冬季測試,這款坦克表現很差,共有4台發動機出現故障」。印度斯坦時報的文章說,「阿瓊」坦克正遭受一系列問題的困擾,包括火控系統、懸掛系統,機動性也很糟糕。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阿瓊」坦克,經過30多年的研製仍然沒有達到預定的指標,不僅在時間上創造了3代主戰坦克研製周期的世界之最,而且性能上甚至不如某些二代主戰坦克,足以哂笑大方。
到1991年底,印度陸軍參謀長對「阿瓊」大為失望,要求中止整個計劃。然而已經騎虎難下,印度陸軍只好降低了的技術要求。但1995年的試驗表明,「阿瓊」連降低了的要求也難以滿足。印度陸軍稱「阿瓊」為「不適宜上戰場」,只能訓練時使用。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貳』 vt4坦克是真正的好坦克嗎
VT4不算是性能閹割版的,坦克,VT4的前身是VT1,是重新設計的新型坦克,雖然VT4使用了99A的部分技術,但是是兩種設計型號都不同的坦克,不存在閹割版嫌疑。不過由於是外貿坦克,不可能給它使用最好的技術,畢竟要防止技術和參數泄露。
不過平心而論,VT4即便不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製造,依舊是一塊真正的好坦克,真正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標配無人武器站,多通道光學設備,獨立熱成像通道車長周視鏡,配有圖像穩定的跟蹤制導炮長瞄準鏡,支持炮射導彈,雙穩火控一應俱全,1200馬力的動力包和可選配的主動防禦系統,自動擋變速箱。防護,動力,穿深都相當可觀,絕對算得上真正的好坦克。
『叄』 印度的坦克性能怎麼樣
印度的坦克的性能還可以,在世界上可以排在前列。
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是世界最著名坦克之一。雖說印度軍工一直被全世界嘲笑,但其堅持不懈發展國產的努力還是很值得尊敬的。阿瓊主戰坦克作為印度堅持不懈的典範,現在已經進入印度陸軍服役。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宣稱阿瓊坦克已經成熟,性能排在世界第三(前二為美國M1A1和法國勒克萊爾)。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軍隊FMBT(未來主戰坦克)項目中提到,其要研發一款輕量化(相對於重度肥胖的阿瓊而言)、高速機動的新型坦克,採用雙人制坦克布局,炮塔為無人自動化設計,藉助於該坦克內部的自動化設備,取消了炮手和裝填手的編制。
『肆』 國產的99主戰坦克是否能比過印度現有各型號坦克
作為世界上最強的主戰坦克之一,我國99A重型坦克表示:我是為了防守北面大規模坦克作戰而存在的,要是拿正眼瞧一下印度坦克就算我輸。
可以說印度陸軍的王牌裝備,現役的最強的T-90S主戰坦克,在遇到我國的99A主戰坦克時,就沒任何優勢可言。
『伍』 阿瓊坦克外型很像西方的三代坦克 造型也很美觀特別像德國的豹2A4和日本的90式 為什麼戰鬥力不強
評估一款坦克的戰斗性能有三方面:機動性,火力,防護
1.機動性 阿瓊坦克用的是德國的發動機,德國MTU公司的柴油機,功率為809kW(1100馬力)。因為訂貨時沒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條件,造成使用問題。印度試圖使發動機生產國產化,但國產發動機根本無法達到陸軍要求的1029kW(1400馬力)的標准,,這款發動機並不適合在印度那種高溫的環境下運行,所以在測試時經常出現發動機過熱的問題,大大影響塔克機動性能。並且印度一直希望國產化發動機,但是一直無法實現。
2.。火力 現代坦克的火力標准已經不僅僅是火炮的標准了,還抱過彈葯技術,火控技術,火力持續方面,火里方面為:120mm火炮×1門;7.62mm機槍(並列)×1挺;12.7mm機槍(高射)×1挺,可以說火力方面中規中矩,沒什麼說的,配用由印度火炸葯研究院(Explo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研製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榴彈、破甲彈、碎甲彈和發煙彈。因為這些炮彈用該院研製的新型高能發射葯發射,所以彈丸初速較高,穿甲彈的穿甲性能較好。但這種未和國際接軌的性能評測無法得到認可。注意了,阿瓊坦克的底盤是T72的,炮塔是西方化的,就是說一輛T72扛著一個豹式的炮塔,由於蘇式坦克和西式坦克的設計觀念不一樣,因此底盤和炮塔的結合上問題多多,造成工作不順暢是應該的。控系統由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研製,是在該公司為勝利式坦克研製的改進型坦克火控系統基礎上發展來的,由晝/夜熱像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及各種感測器組成。看到了吧~~火控方面也比較世界公認的獵殲火控系統差了一個等級。只能栓中等。
3. 防護 印度為「阿瓊」坦克專門研製了一種「坎昌」裝甲,號稱性能直逼英國的「喬巴姆」裝甲,但最終也證明只是號稱而已。
除外印度陸軍對阿瓊坦克的評價不高,在樣車鑒定報告中指出:「試驗結果表明,阿瓊坦克在設計和性能方面不能滿足用戶的驗收條件」,「最糟糕的是發現設計阿瓊坦克時未考慮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養性」。報告中提出的主要具體問題是: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1)炮塔和車體設計不適於順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駕駛員開窗駕駛時,炮塔轉動會碰到頭部;火炮處於正前方向時,駕駛員無法出入駕駛艙。
(2)火控系統的部件既未做到一體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3)炮彈裝填速度慢得無法接受,例如裝待發射彈一發需15s,裝非待發射彈的時間更長。
(4)裝填炮彈時火炮必須調到一定仰角,否則無法裝彈。
(5)高射機槍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操作高射機槍與裝炮彈不能同時進行。
(6)炮塔中只有3發待發射彈,陸軍要求至少有12發待發射彈。
(7)樣車炮塔結構不合理,容易卡彈。
(8)樣車重達52~60t,比原計劃的45t增加太大,嚴重影響坦克的機動性並造成鐵路運輸困難和超過橋梁安全通過標准。
(9)乘員工作環境對發揮乘員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調節量小、坐著不舒服、乘員不易接近操縱設備。
動力缺陷 (10)在的野外測試中,「阿瓊」主戰坦克上安裝的由德國製造的MTU838Ka-501發動機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國方面尋求幫助,以解決發動機方面暴露出來的缺陷。
(11)在野外測試中,「阿瓊」主戰坦克底盤採用的油氣懸掛系統中的活塞桿也出現了失靈等故障。同時,「阿瓊」主戰坦克上的空氣過濾器的早期報警裝置也出現了故障。
總的來說,印度在研製阿瓊坦克時暴露了橫多決策,設計上的問題,在選擇發動機時居然沒有考慮到當地的高溫沙漠環境,居然選擇了一款不適合沙漠地區使用的發動機。我認為阿瓊坦克的性能底下不是由於武器系統決定的,而是由於印度在國防裝備的研究上不不健全,不完善,但是又好大貪多,急進造成的。在理論設計階段,並沒有對坦克的性能環境精心全面升入的了解,到後期發現許多細節上的問題,最後敗在細節方面。
『陸』 vt4坦克在世界坦克排幾名
現代的第三代坦克排名都是亂來的,只要不是印度阿瓊那爛貨,任何三代坦克對抽都能秒殺對方,基本不存在打不穿,打不中的問題,如果存在這個問題,140毫米坦克炮早就列裝了,排第幾名其實都是按照個人興趣來的,所以別太看重這個。
『柒』 阿瓊坦克到底怎樣
阿瓊坦克簡直是坦克當中的極品,阿瓊MK2更是創造了兩個世界之最,最貴和最重。每輛單價802萬美元,T90S才每輛250萬美元,美國對埃及趁火打劫出售的M1A1也不過695萬美元。阿瓊MK2還是用西方各國零件拼湊起來得,上面還裝了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所以是份量最重和價格最貴。還有點就是這坦克到底姓什麼還是未知,因為是用西方多國零件拼出來的。測試的時候評分員都被要求懷著愛國的心情打分,結果他們懷著愛國的心情給阿瓊MK2打出了不及格!阿瓊坦克這名字起得也很有意思,阿瓊用上海話可以理解為阿拉勞窮額,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很窮的。阿三給坦克起這種名字難道是為了說明自己表面很窮但這坦克的造價顯得他們很有錢的意思嗎!
『捌』 印度阿瓊坦克性能怎樣
印度曾經自稱"阿瓊"坦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三種坦克之一。另外兩種是美國的M1A1和法國的勒克萊爾坦克。"阿瓊"坦克的設計得到以製造"豹1"和"豹2"坦克而聞名的德國克勞斯·馬菲―韋格曼公司的幫助,然而性能上與豹式坦克有著天壤之別。印度為"阿瓊"坦克專門研製了一種"坎昌"裝甲,號稱性能直逼英國的"喬巴姆"裝甲。
另外性能存在很多缺陷:
炮塔和車體設計不適於順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駕駛員開窗駕駛時,炮塔轉動會碰到頭部;火炮處於正前方向時,駕駛員無法出入駕駛艙。
火控系統的部件既未做到一體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炮彈裝填速度慢得無法接受,例如裝待發射彈一發需15s,裝非待發射彈的時間更長。
裝填炮彈時火炮必須調到一定仰角,否則無法裝彈。
高射機槍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操作高射機槍與裝炮彈不能同時進行。
炮塔中只有3發待發射彈,陸軍要求至少有12發待發射彈。
樣車炮塔結構不合理,容易卡彈。
樣車重達52~60t,比原計劃的45t增加太大,嚴重影響坦克的機動性並造成鐵路運輸困難和超過橋梁安全通過標准。
乘員工作環境對發揮乘員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調節量小、坐著不舒服、乘員不易接近操縱設備。
動力缺陷
在的野外測試中,"阿瓊"主戰坦克上安裝的由德國製造的MTU838Ka-501發動機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國方面尋求幫助,以解決發動機方面暴露出來的缺陷。
在野外測試中,"阿瓊"主戰坦克底盤採用的油氣懸掛系統中的活塞桿也出現了失靈等故障。同時,"阿瓊"主戰坦克上的空氣過濾器的早期報警裝置也出現了故障。
『玖』 印度阿三的阿瓊坦克性能如何阿三說可以輕易秒殺99改主戰坦克兩者之間有什麼優劣點還是阿三吹牛的
我很直白的說了,不上什麼資料了相信樓主有查過資料。你要知道阿瓊是什麼時候上馬的東西,而且阿瓊到現在為止鬧了多少笑話?不說別的,開窗行進炮塔旋轉時能碰頭……待裝發射一枚炮彈要15秒,真心的想問他你們敢在慢點兒么?而且填裝炮彈的時候必須是仰角填裝……天吶!我真的不忍心說下去了。還有炮塔中只有3發待發射彈,而陸軍要求至少有12發待發射彈。另外高射機槍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操作高射機槍與裝炮彈不能同時進行……好吧三鍋能在神一些。總結起來,阿瓊是一個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完全脫離國家現狀的產物,阿三根本就沒有上進的心裡,坦克現在就算是服役也已經落後了,何況至今未服役。至於阿瓊坦克內部的情況,引用一位美籍軍官的話說,就是你可以做出一個想像,在一個真空的房間里放一個屁,然後關上十年的時間。然後你打開門,這個迎面而來的味道就是那裡的味道。
『拾』 世界主戰坦克排行
第一名:M1A2SEP坦克
M1A2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美國人也自認為「天下第一」。該坦克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攻擊,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
美國陸軍於1979年推出了M1「艾布拉布斯」系列主戰坦克。當時這種新型坦克集高速、敏捷、火力和先進裝甲於一體,曾盛極一時。1984年,M1A1坦克定型,1985年開始生產,1986年正式裝備。M1A2坦克是M1A1的第二階段改進產品,首輛於1992年出廠,1993年開始裝備部隊。經反復實彈射擊試驗證明,其裝甲防護能力尤為突出。這種裝甲防護與驚人的快速性和機動性、核生化防護、自動滅火以及彈葯艙相結合,能後保證乘員絕對安全。它的支援能力、殺傷力和作戰性能堪稱為空前絕後的地面作戰系統。
第二名:「豹」2A6EX坦克
德國「豹2A6EX」是「豹2」的最新改進型,它繼承了「豹」式坦克綜合性能好,火力、防護力和機動力三大性能平衡的特點。它的公路最大速度72千米/小時,能闖過4米深的水障礙。
第三名:90式坦克
日本90式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坦克,其輪廓和框架是從「豹2」脫胎而出。該坦克採用日本自製的自動裝彈機、二沖程發動機和日本式復合裝甲,性能突出。
第四名:「梅卡瓦」4坦克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1982年問世後,即成為中東地區最優秀的坦克。它是聞著戰火硝煙味兒設計和改進的,「防護第一」是「梅卡瓦」發展過程中的原則,其裝甲防護技術一直令國際防務專家稱道。「梅卡瓦」4採用了新的材料和新的結構形式,裝甲防護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第五名:「挑戰者2E」坦克
在現今世界著名主戰坦克中,英國的「挑戰者」有著更多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首創「喬巴姆」復合裝甲,至今「喬巴姆」的結構仍然保密。「挑戰者2E」是「挑戰者2」坦克的發展型,在機動性、目標搜索和生存能力等主要方面都有加強。它增強了目標跟蹤能力,能夠更快速地攻擊運動目標。
第六名:T-80U改進型坦克
俄羅斯T-80U改進型坦克在防護技術上有革命性突破,它不單注意加強被動式的裝甲防護,而且採用主動式防護,配置了「競技場」主動防護系統和「窗簾」-l型光電對抗系統。「競技場」的效果神奇,在全天候條件下幾乎可以阻擊任何方向襲來的反裝甲火箭和反坦克導彈。
第七名:「勒克萊爾」坦克
法國「勒克萊爾」坦克擁有先進的火控系統和數據匯流排,可以從外部獲取威脅的變化情況、地形障礙特點、友軍位置、後勤供應地點等情報。它機動能力強,最大時速達72千米,越野時速達50千米。它還配有模塊式裝甲,可根據威脅情況進行改變,徹底改變了法國坦克防護能力差的狀況。
第八名:中國88C型坦克
又稱96式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准三代」主戰坦克,目前已經量產並列裝我軍主力裝甲部隊,坦克全長10。65米,寬3。3米,高2。3米,採用方形焊接炮塔取代傳統的蘇式半卵形鑄造炮塔。炮塔兩側各有6具煙幕發射器內側4具,外側2具,車體兩側有6對直徑為670毫米的雙輪緣掛膠負重輪和3對掛膠托帶輪,在炮塔尾部另有全套潛渡裝置,在車體尾部有2個200升附加油桶。該坦克乘員3人,戰斗全重約41。5噸,使用1000馬力V型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高公路時速57千米,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
第九名:T-72CZ坦克
捷克T—72CZ採用了義大利生產的穩像式火控系統,具有夜間和行進間以「獵/殲」方式射擊能力,首發命中率極高。它在行進間的有效射程為2000米,發現並識別坦克的距離,白天不小於5000米,夜間不小於4000米。
第十名:「阿瓊」坦克
印度「阿瓊」坦克外形酷似「豹2」,戰斗全重59噸,主要武器是一門120毫米線膛炮。「阿瓊」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全焊接結構,主要部位裝有印度自行研製的復合裝甲。不過,「阿瓊」坦克的火控系統在氣溫42攝氏度以上時就無法使用,發動機在高溫下的功率也會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