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要裝飾車

印度為什麼要裝飾車

發布時間:2022-11-03 15:38:10

『壹』 印度軍隊為什麼要裝備摩托車

另外印度除了幾個大城市的路之外,其他地區的道路根本不足以讓轎車通行,才決定大量使用摩托,軍隊中都出現這種情況,民間也就一直學著,就造成了印度今天的摩托車大軍。

『貳』 印度為什麼喜歡翻新汽車零件

為了掙錢。
為了通過汽車零件的翻新,獲得新零件的收入,印度經濟不發達,而且製造業也不發達,只能通過修補獲得新的零部件,但是長期的翻新工作,使得印度的翻新手藝很厲害。

『叄』 印度人為什麼總喜歡掛在車外邊

咱中國春運人數多過印度,問題是印度沒有春運的,他們還那麼多,說明是因為火車太少了,交通太少了(譬如客車不夠用,或者沒有公路,或者其他原因),最主要的是人家天天坐火車,就好像中國人天天坐公交車
你看看中國建設鐵路的,建設交通的速度,再對比印度就清楚多了

每次擠公交車,我都會想印度來自我安慰一下,中國還是努力呀,什麼時候黃牛沒機會倒票,中國交通算是徹底搞成了

『肆』 印度欲購買美國的斯特賴克裝甲車,為什麼裝甲車成為了現代戰場的新寵兒

印度欲購買美國的斯特賴克裝甲車,裝甲車成為了現代戰場的新寵兒,是因為裝甲車是非常好的運輸工具,能夠將士兵和武器快速運輸到戰場,是非常重要的戰場運輸工具!

『伍』 為什麼印度的車頭要裝飾很多彩色的東西

比較容易被看見吧,

『陸』 除了牛糞晶元,印度居然還有牛糞汽車!畫面太美,不忍直視

這些造成了一系列問題,每年都有4萬頭牛無「家」可歸。但由於印度XIAN法禁止殺牛,所以這些牛隻能自生自滅。當你走在印度的大街上,甚至是首都德里的老城區,都能看到牛們悠閑地在大街上游盪。

總之,牛和牛糞在這個神奇的國度有著極高的地位。對於牛糞的再應用,他們也是積極而又執著地探索著。

或許有一天,印度還真會著手用牛糞造汽車,造飛機坦克大炮什麼的。

好了,別笑,他們是認真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印度卡車很多,但為什麼都是花花綠綠的

印度卡車花花綠綠的,這個完全要依賴於那些卡車司機,因為對於這些司機來說,卡車就是他們的第2個家,他們長時間都待在卡車裡面,所以對於自己的家自然要吸新的裝扮,而由於印度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說就會根據自己的內心以及自己的信仰隨意的發揮,這也是為什麼在印度的街道上,那些呼嘯而過的大卡車都花花綠綠的。

如果你去過印度,那麼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定可以看見非常熱鬧的景象,除了那些滴滴執教的小客車之外,還有那些轟轟隆隆的摩托車,講話的行人甚至會出現一群行動緩慢的動物,但是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些花花綠綠的大卡車。

由於卡車司機大部分時間都要進行長時間的工作,所以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會直接居住在卡車裡面,而這些卡車司機有不同的字信仰,比如說有的人信仰印度教有的信仰基督教,而不同的宗教信仰就會引發他們對於卡車不同的裝飾想法。所以很多人能夠通過卡車的裝扮來判斷這些卡車司機的身份。


再加上印度人向來喜歡鮮艷的顏色,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卡車的主色調都是花花綠綠的,而印度卡車會采文化已經有十幾年之久,他們不喜歡卡車灰暗的外表,所以就會通過自己的想像來使卡車重新煥發生機,而有了這些花花綠綠的外表,也可以給卡車司機吸引更多的貨源。

『捌』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如何防止汽車4S店不加錢就排隊 搭售裝飾、保險成「標配」

外國的策略咱們不知道,也不適用於咱們國家的。各地4S銷售政策不同的,誰家便宜就買誰的。

『玖』 印度車很有個性,為什麼印度的汽車都不裝後視鏡

印度汽車不裝後視鏡,其實這個問題說的有些片面,真實的情況並不是所有的汽車都不裝後視鏡,不過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在印度這個開掛的國家裡,很多事情可以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印度的馬路很多都是雙車道的,不僅不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而且兩邊還有望不到邊的佔道擺攤的。因為數量多,所以車和車之間幾乎擠到了一起。

好比如倒車影像,現在基本都會配置倒車影像,新手倒車可以說也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不比考場上,完完全全要靠後視鏡來判斷車輛的位置。而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假如你碰到沒有倒車影像的車,你完全不會倒車的,這是事實,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拾』 印度街頭,那些往來穿梭的奇葩汽車

「每次在街上看到這些車,都感覺眼睛收到了侵犯。」

這句話是一位印度網友,在 汽車 論壇上發出的吐槽,他指的並非某一款車型,而是目前在印度市場非常火的一類車——4米內小型三廂車。

之前只聽過印度街頭的奇葩小吃辣人眼睛,沁人腸胃,把街頭的 汽車 都上升到了眼睛受侵犯的程度,還是頭一回聽說,這讓我們立刻意識到有必要聊聊這個話題。

小夥伴們應該大都聽過日本的K-car政策,也就是車身長度不超過3.4米、寬度不超過1.48米、且發動機排量有一定限制的微型車。實際上,印度在過去十多年裡,也推行了針對尺寸和排量進行限制的刺激政策,即所謂的 sub-4 meter政策 (即「4米內」政策),但是它所催生出的 汽車 形態,和日本有著天壤之別。

印度獨特的 汽車 刺激政策,都催生出了怎樣的車型?為什麼有網友吐槽它們「辣眼睛」?今天這篇文章,車轍君就帶大家好好認識下印度市場上的那些奇葩車型。

如上所述,印度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後而人口密度奇高的國家,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燃油的依賴、同時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印度政府在2008年推出了一項針對4米內小車的刺激政策。

政策很簡單,車身長度超過4米的施以重稅,4米以內的車型大幅減稅,而除了尺寸之外,這項政策還包含了對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限制,排量在1.2升以上的汽油機和1.5升以上的柴油機車型,也會被施以高昂的稅費。

具體的稅費差距有多大呢?如果一輛車同時滿足長度和排量的限制,廠家只需支付8%的消費稅,而車長一旦超過4米,稅率就飆升到 20% ,而如果發動機排量也超標,則會進一步上漲到24%。

以本田兩款車型距離,City S和AMAZE S都採用了相同的發動機,但前者車長達到4.5米左右,起售價高達80萬盧比(約合7.6萬元),而車長卡在4米以內的AMAZE S,起售價只有50萬盧比(約合4.7萬元)。

看到這,大家應該明白印度廠商在推出新車時,受當地政策的影響有多大了吧。在這種政策下,印度市場最暢銷的車型,會是什麼樣呢?

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人口密度甚至比我國還要高,再加上整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道路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所以廉價的微型、小型車,就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車型。

具體都有哪些呢?我們看看2019年印度市場的 汽車 銷量Top 20榜單:

銷量前20名中, 瑪魯蒂鈴木 (鈴木在印度的合資公司)一家獨大,占據9席,緊隨其後的現代 汽車 有5款車型上榜,而在我國比較強勢的豐田、本田,各自只有一款車擠入前20,大眾則無一款車型上榜。

表格中的車型類別,按照的是我國的劃分標准,上榜車型中有兩廂車、有三廂車、有SUV也有MPV,但在這些車型中,除了現代Creta、瑪魯蒂鈴木Ertiga和豐田Innova Crysta之外, 其餘17款 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身長度不超過4米。

4米是什麼概念呢?以我國市場的車型舉例,大眾小型兩廂車Polo Plus,車身長度4053mm;寶駿最便宜的小車310,車身長度4032mm;吉利的小型SUV繽越,車身長度4330mm;已經停產的合資最便宜的三廂轎車賽歐,車身長度4300mm。

而印度市場銷量前20的車型中,無論是兩廂車、三廂車還是SUV,絕大多數的車型長度,都比上面這幾款車還要短。國內市場車長不超過4米的車型,基本上也只有奇瑞QQ、比亞迪F0以及鈴木奧拓這類已經停產、或瀕臨停產的微型車了。

看到這,聰明的小夥伴已經能察覺到不對勁了,如果說兩廂微車能做到4米內的話,印度Top 20車型中那些三廂車、SUV甚至7座SUV,是怎麼做到4米內的呢?

印度的4米內政策一出,當地本土最大的 汽車 廠商 塔塔 ,馬上就作出了響應。

在2008年,塔塔基於Indigo車型推出了Indigo CS,它的定位介於三廂轎車與掀背車之間,最終還是被劃到三廂車類別中,而3998mm的車身長度,讓這款車成為當時全球最短的三廂轎車。

號稱小車之王的鈴木,也不甘示弱,它原本在2005年就推出了雨燕的三廂版,在印度命名為Swift Dzire,不過這款車雖然外形也有點奇怪,但它的誕生僅僅是為了滿足印度消費者對於三廂車的需求,並非為了4米內政策而研發。

不過到了2012年,瑪魯蒂鈴木推出的第二代Swift Dzire,就完全是應對政策的產物了。它的後備箱被硬生生砍掉一截,硬是把車長做到了3995mm,滿足了最低稅率車型的要求。

實際上,因為印度消費者大多每個家庭只能承擔一輛 汽車 ,對於後備箱的儲物需求也很大,所以和我國一樣,印度消費者也非常青睞三廂車。

於是,除了對現有三廂車的屁股進行切割,從而把車長做到4米內之外,一些車企也會在兩廂車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小屁股,從而打造小三廂車。

現代的Grand i10就是一個例子,這款兩廂微車原本的車身長度為3765mm,現代在這款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小"屁股",使得車長達到了3995mm,恰好滿足4米內的要求。

除了轎車之外,印度的車企也會在MPV上"動刀子"。例如馬恆達一台名為Xylo的8座MPV,本身車型就不大,長度只有4520mm,但為了享受4米內小車的稅率優惠,馬恆達在它的基礎上,把C柱之後的部位削掉一大截,長度做到了3985mm。

而就是這樣一台車長不足4米的車型,內部依然容納了7個座位。如何做到的呢?很簡單,就是在後備箱里放一對面對面的座椅:

實際上,馬恆達不僅推出了這種類似MPV的七座小車,就連SUV上,也在4米不到的長度里裝下了七個座椅:

Bolero是馬恆達生產的一款造型非常硬朗的SUV,看起來頗有賓士大G的風采,給人的觀感也像是一台中大型硬派越野車。而實際上,這款車的長度只有3995mm,比吉利繽越要短335mm,Bolero的寬度也只有1745mm,較比亞迪的元SUV還要窄10mm。

也就是在這樣一台車里,馬恆達依然給它塞進去了7個座椅。

看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這也沒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在後備箱里裝倆座椅嘛,車長不足4米,能像我們的MPV一樣做出三排正規的座椅,那才了不起。

實際上,還真有。

去年8月份,雷諾在印度推出了一台名為Triber的車型,單看圖片的話,大家應該覺得這是一台小型的SUV或跨界車,而它的定位是一台底盤稍高的7座MPV。它的內部結構,是這樣的:

沒錯,一台正兒八經的三排座MPV,如果看下面這張圖的話,大家可能會把它看成一台中型以上的MPV:

但是,這台車的長度比大眾Polo還要短,只有3990mm,寬度也只有1739mm。作為對比,比亞迪的緊湊級MPV宋MAX,車長4680mm,比Triber長了690mm;寬度1810mm,比Triber寬了71mm。

宋MAX的整體空間表現,已經比較局促了,印度市場上這台雷諾Triber坐進去有多酸爽,也就能想像出來了。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 汽車 市場,也會產生形態各異的 汽車 類型。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sub-4 meter政策和日本的K-car政策頗為相似,但催生出的 汽車 形態卻大不相同,尤其是不到4米長的小三廂車,在外觀比例上顯得很不協調,與日本市場呆萌可愛的K-car形成了鮮明對比。

背後的原因,和當地的經濟、習俗和交通基礎設施都有很大的關聯。看到印度市場上這些奇葩車型,你是否覺得身在中國是很值得慶幸的呢?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要裝飾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旅行哪裡好 瀏覽:628
人民幣9000對印尼多少錢 瀏覽:661
一塊印尼放點什麼都軟了 瀏覽:280
中國有哪些技術領跑全球 瀏覽:852
越南對外戰爭有哪些 瀏覽:588
義大利和西班牙哪個是主場 瀏覽:767
為什麼印度景色總是昏黃的 瀏覽:815
印尼產的摩托車怎麼能看出來 瀏覽:729
義大利商務男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63
越南當兵去什麼地方 瀏覽:235
印度紅犬什麼時候能長大 瀏覽:774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5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2
越南峴港古鎮有多少錢 瀏覽:982
為什麼中國是世界 瀏覽:703
印尼節能燈每年消耗多少 瀏覽:503
印尼客機墜毀前發生了什麼 瀏覽:74
義大利炮怎麼炸mc 瀏覽:96
中國冬奧會會場在哪裡 瀏覽:542
中國推拿流派有哪些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