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印度的四個國王的名字是什麼
古代印度國王太多了吧?隨便說說都有幾十個,戒日王、阿育王、優填王、三勇軍王、月護王、賓頭娑羅、達沙拉沙、三缽羅底、舍利輸迦、提婆伐摩、薩塔陀拉、巨車王、悉輸那伽、黑阿育王、大紅蓮難陀、達那難陀、十車王、堅車王、凈飯王、白飯王、斛飯王、甘露飯王、華友王、妙音王……
⑵ 印度現任國王
帕德馬納布·辛格,在他13歲的時候,時任國王的博瓦尼辛格病逝,而他膝下無子,只有迪婭 · 庫馬里公主一個女兒,所以就讓公主的兒子,也就是13的辛格繼承王位。
辛格自小就被當成是王儲來培養,他上最好的學校,而且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馬球、賽車,無所不能,甚至還成為一名馬球的職業選手。
除了這些履歷之外,辛格最令人羨慕的,莫過於他在自己18歲的時候,繼承了約合人民幣59億的財產,他也憑此進入美國福布斯榜單的最年輕億萬富翁的行列中。
在大家的印象中,印度國王是不是都像電影里一樣,圍著頭巾,留著又長又卷的鬍子呢?但是辛格的長相卻十分帥氣。
因為良好的外形,辛格也多次受邀各大時尚晚會,還去了時裝周走秀,國王、億萬富翁、T台明星多重身份疊加,連小說都不敢這么寫。
辛格居住的地方也很夢幻,是一座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城堡,這座城堡的外觀都是粉紅色的,而且被聯合國認證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現在辛格已經很少住在這里了,而是以1800美元每天的價格出租,賺得的錢全部捐獻給公益機構。
辛格雖然是沒有實權的國王,但是他體恤下層人民的心卻不會因為這樣而消逝,我想他現在更多的是站在一位年輕有為的慈善家的角度,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著別人。
⑶ 古印度國王叫什麼
因此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古印度有很多國王,但沒有誰能稱得上古印度國王。可以參考的國王:波斯王朝的大流士一世,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印度人),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笈多王朝的超日王(最後一個印度政權)
⑷ 1919年的印度國王是誰
喬治五世(英語: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喬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爾伯特(George
FrederickErnestAlbert),愛德華七世和亞歷山德拉王後的次子。1917年取消維丁(Wettin)姓氏,印度皇帝。現任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他的孫女。喬治五世(King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印度獨立後,喬治六世仍然保留印度國王 (King
ofIndia)達兩年,這期間的印度總督是路易斯·蒙巴頓和查克拉瓦爾蒂·拉賈戈巴拉查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
印度-希臘王國(Indo-Greek Kingdom)有時又稱希臘-印度王國
於公元前180年到公元10年間,建立在古印度西北部和北部的諸多國家,起源於希臘-巴克特里亞國王德米特里一世在公元前二世紀初年入侵印度北部,之後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印度部分與王國分裂,建立許多鬆散的且不同王朝的小國,並統稱希臘-印度王國。疆域橫跨今日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各一部分,而像是旁遮普的呾叉始羅、今日的錫亞爾科特和查薩達(Pushkalavati)
皆為當時的重要都市,印度-希臘王國歷任30多位希臘化君主,並且經常相互交戰。
經歷兩世紀的統治,印度-希臘王國在語言、符號、宗教藝術和建築上把古印度、古希臘兩個豐富文化融合一起,之後再擴散影響其他地區,時至今日仍可以感受到這種印度-希臘式文化,尤其在佛教藝術上。
⑸ 與佛陀教好的古印度國王都有哪些
佛陀在人間創立了佛教,後來得到印度諸多國王支持。比如當時的舍衛國國王波斯匿王,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以及後來的阿育王,迦膩色伽王等。
⑹ 印度第一任國王是誰
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盤散沙。即使是卧莫爾王朝也沒有建立起對整個印度的有效統治。真正把南亞次大陸統一的是英國。
所以人們常說,統一的印度,議會民主制和英式法律是印度從英國繼承的三大遺產。
⑺ 印度有哪些國王是以佛法治國的
阿育王就是其中一位
zt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約生活在公元前!世紀。在他統治時期,孔雀帝國達到極盛,其疆域在古印度歷史上也是空前的,整個南亞次大陸除了最南端以外已基本獲得統一。他能順應形勢的發展,摒棄窮兵黷武政策,注重休養生息,堪稱印度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世界文化史上,阿育王大力弘揚佛教,並使佛教越出印度國境,傳播到異國他鄉,最終發展成為一大世界性的宗教,對許多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產生過重大作用,從而名垂史冊。佛教為古印度釋迦族人悉達多·喬答摩創立,後來,悉達多被人們尊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通常被稱作「佛陀」(意為覺悟真理的人),他所創立的佛教即由此而得名。在釋迦牟尼生活的公元前"世紀下半葉,佛教只不過是古印度沙門思潮中的一個流派;到了阿育王時代,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在摩崖和石柱上銘刻敕令和教諭,大力宣揚佛法要義,積極推行所謂「正法」統治。當時,佛教徒認為阿育王是一位理想的國君,將他尊為「護法名王」。阿育王推行的「正法」統治,主要是對人民進行精神控制,他要求人們節制慾望,清凈內心,不殺生,不妄語,多施捨,尊敬父母和師長,並按照公認的社會道德規范善待親友和奴僕。這樣,人們的思想就被束縛在自我修養上,甘願受他的統治,不會反抗他的奴隸制君主專政。當時,阿育王帶頭皈依佛門,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的一切軍事、行政和司法等最高權力都集中在他的手裡。他的下面設有龐大的官僚機構,層層管理國家,直至村莊,還擁有六十萬步兵,三十萬騎兵和九千頭戰象的強大軍隊,維護他的統治。他自己的生活,極其奢華,據說在行獵時,伴隨他的是全副武裝的女獵手,有的駕車,有的乘象,如出征一般。在舉行宗教大典時,在宮廷的遊行隊伍里,有用黃金和白銀裝飾起來的大象;有四馬戰車;有拿著盛滿寶石的黃金容器的大批仆從;有許多被馴服的獅子、豹子等等。阿育王則通常被二十四頭大象保護著。這一切財富,都是他從全國搜刮來的。為了實現「正法」,鞏固統一,阿育王修築道路,建立驛站,經常派遣一些正法大官到各地巡視,還興辦各種公共福利事業。特別是他多次向佛教僧團施捨大量的土地和財物,廣泛修建奉祀佛骨的專用建築(俗稱舍利塔或佛塔),據說,當時在印度各地曾有八萬四千座佛塔,他還召集佛教高僧在華氏城舉行佛教史上的第三次集結(前兩次分別是釋迦牟尼死後不久和死後一百年),編纂整理經、律、論三藏經典。此後,他開始向國內邊陲地區和周鄰諸諸兄弟,正式繼承了王位,舉行了登基典禮。此後他發動了對外戰爭,統一了全印度。據說,他皈依佛門,是在佛教高僧的感召下決定的。當時,他對南印度羯陵迦國的遠征取得全勝,但是,在這次戰爭中,有十萬羯陵迦人被殘酷殺戮,有十五萬羯陵迦人被擄掠成為奴隸。他對此深表悔恨,從此,他的內外政策也出現轉折。他不再實行暴力統治,不再發動征服戰爭,並廢除了斗獸之類的血腥娛樂,限制傳統的殺生祭祀和宮廷狩獵活動。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國派遣許多佛門長老,把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敘利亞、埃及等地。
⑻ 印度現在還有國王嗎
現在沒有國王了
你所說的剛剛去世的那位王妃,叫 蓋雅麗·黛麗,是印度西北方加布爾大公的王妃,並非國王的王妃。
1947年印度獨立後,大約500名印度王室成員失去了他們的財產和政治權力。加布爾大公一系的情況比其他王室成員好,他們的宮殿被列入國家遺產被保護起來。黛麗關注貧窮女性的教育,三次在議會中連任議員。但1975年受到偷稅指控,被判入獄5個月。1970年,她的丈夫在打馬球的過程中突然暴斃。1997年,她唯一的兒子賈格特王子,在倫敦去世。
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憲法規定印度為聯邦制國家。印度採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
⑼ 在古印度的四大種姓中,國王被稱為什麼
第一種姓是婆羅門(Brahmana,意即梵天所生)。他們主管宗教祭祀,屬特權貴族階層。他們壟斷了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權力,而且其中一些人參與政權。
第二種姓是剎帝利(Ksatriya,權力意思)。他們是從「羅舍尼亞」發展而來的軍事行政貴族集團。他們的
第三種姓是吠舍。他們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平民,主要從事農、牧、工商,吠舍中有富人,也有窮人,他們在政治上無特權。
第四種姓是首陀羅(Sudra,可能是「小人」或「陷入悲哀處境的人」之意)。主要由被征服居民組成,但也有一些失去公社成員身份的雅利安 人,這一等級的人主要從事農、牧、魚、獵及各種低濺的職業,他們不受法律保護,不能參加宗教儀式,屬於「一生族」,即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而前三個等級屬 於「再生族」。
在四個種姓中,前兩個等級是統治階級,後兩個等級是被統治階級;前三個等級有公民權,後一個等級無公民權。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為什麼念念有詞 的婆羅門是第一等,而掌握軍政實權的剎帝利是第二等呢?這是由於婆羅門是「王者師」,一個婆羅門可以是幾個國王的顧問,帶有國際性,而剎帝利只是一國之 主。另外,婆羅門念咒、占卜等方術也影響著國王的行政及軍事行動。此外,首陀羅也不等於是奴隸,也有僱工等。所以種姓制度不是階級劃分,而是一種等級制 度。
國王是屬於婆羅門種姓的。。。
⑽ 印度國王叫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印度的歷史,只可惜堂堂印度居然沒有可靠的歷史資料可查。我們可能已經習慣對本民族幾千年來不間斷的文字記載,但事實上除中國以外,你很難找到其他地區有像樣的歷史記錄。關於印度歷史最可靠的文字來自《大唐西域記》,此外就是二十五史中的西域部分以及佛經一些文字紀錄。
其次,印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可能我們習慣了大一統的中央政權,而印度大一統的時代是被英國殖民時期。
最後,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被外來民族輪番征服的歷史。比如1950年以前印度國王,就是英國女王。因此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印度有很多國王,但沒有誰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印度國王,可以參考的國王:
波斯王朝的大流士一世,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印度人),
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
笈多王朝的超日王(最後一個印度政權),
德里蘇丹的卡爾吉王,
莫卧兒王朝的阿克巴,
然後就是殖民地時期。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