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戶一青壯年男兵終身兵制,是印度的制度嗎
終身兵?印度12億人口,就算他6人一戶,2億兵?
印度才100多萬軍隊。
⑵ 印度過去15年自殺率為何增加兩成
據外媒6月21日報道,2018年印度國家健康檔案數據顯示,自2000到2015年15年來,印度自殺人數增加了23%,其中30-45歲年齡段死亡人數最多,其次是18-30歲年齡段的青壯年。
專家表示,社會文化、歧視以及高薪工作競爭壓力等問題是導致印度青年人群自殺的主要原因。缺乏診斷和治療心理健康的體系使問題更加棘手。
印度最近制定了一項心理健康政策,旨在通過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和相關的基礎設施解決這些問題。
來源:環球網
⑶ 印度人口無限制增長到底是禍還是福
很有可能有很多網友覺得怪異,中國在幾十年來一直在控制人口增長,而印度的則是自由讓人口增長。特朗普政府沒有限制人口增長身後到底有什麼原因呢?最先,印度人口多,國家不採取任何方法,通常是多管齊下能夠辦大事。上個世紀50、60時代,中國並不是也曾經年青人數量眾多,當時就搞起來了規模性基礎建設。這在科技進步落後地區的年代,人比較多確實能辦完多事,當初大家中國曾經我也共享過人多的紅利。
短期內看,喜憂參半。印度的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趨勢中國家之一,經濟發展每年都維持在5%以上經濟增長速度,印度經濟之所以能維持這般快啊增長速度,跟印度的人口收益有很大的關系,由於人口總數多,尤其是年青人力資本多,拉低了勞動力成本,也等同於變向減少了商品成本,從而使得印度的商品在外貿交易更具有競爭能力。從這個層面講,印度的人口增長還是有好處的。
⑷ 印度人口會超中國嗎
當然會,印度人口目前已經無限接近中國,人口超過我們國家只是時間問題,估計也就這三五年時間。
眼下印度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人口紅利期,在印度13.5億多的人口中,有差不多四成人口是13歲到35歲的青壯年,這些年輕人群正是印度政府“引以為傲”的資本,相比人口老齡化已經非常明顯的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印度大量的青年人口無疑對國家經濟發展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人口的高速發展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也不能忽視,貧困的加劇、工作機會的減少和文盲率高的反沖下,印度國內的不少有識之士也在考慮人口計劃生育問題。早在2016年,印度中央邦議員帕特爾就在議會中提出“二胎法案”,規定在法案有效期內,任何人不得生育超過兩名子女。
不過,二胎政策雖然在印度國內呼聲很高,但政府並不支持,眼下,人口紅利期給經濟帶來的刺激越來越明顯,在經濟發展至上的國家戰略框架下,二胎政策的實施並不現實。
因此,印度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較高的人口增長,由於與中國人口數量已經無限接近,預計在2025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⑸ 印度人口這么多為什麼他把這個當成優點
人口增長意味著勞動力。勞動力在特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為生產力的。
但是很多所謂的「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故意的忽略了勞動力向生產力轉化的必要條件,因此生產出了「人口紅利」的巨大謬論。
這個謬論影響極大,危害也極大。
以印度為例。
我們知道,勞動力首先是要吃飯的。一個青壯年勞動力需要消耗的資源遠比沒有勞動能力的兒童和老人要高。
那麼印度的現狀是,和中國一樣,各種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幾分之一。糧食產量只有中國的40%,人均糧食消耗量不到中國的一半,甚至與朝鮮不相上下。雖然有人替印度辯解說他們有素食傳統,但事實求是的說,以印度的農業現狀,要想讓大多數印度人平時能夠吃到肉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因為這樣,印度雖然號稱為每個學生供應午餐,但是兒童的營養不良情況仍然比中國高好幾倍。
雖然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可以依靠進口糧食,但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卻根本不可能。因為在世界糧食市場上交易的全部糧食加起來都不夠中國人吃兩三個月的。
印度國土面積比中國小,總體資源也不是很豐富,特別是能源資源不足。然而中國在最近三十年之內已經把各種資源價格拉高了近十倍,這就間接提高了印度發展的資源成本。
印度的工業化程度遠低於中國,但印度的恆河受到的污染程度卻不亞於中國的主要河流,那麼在印度將來工業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壓力也會遠大於中國。
誰來養活中國,這是一個讓中國人認真思考的問題。但是哪個印度人思考過誰來養活印度?
我們的地球不可能允許13億中國人過上3億美國人的生活,何況再加上12億印度人?
勞動力是需要教育的。
根據印度自己的報道,印度目前有3億成年人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印度目前的教師總數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根本不可能為全體印度青少年提供完全的基礎教育;這就意味著雖然印度號稱擁有比中國更好的教育系統,但是想要在三十年內真正改變印度基礎教育極度落後的現狀是絕對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印度目前就業的這一代勞動力,正在進入就業年齡的下一代勞動力,再加上正在接受基礎教育的再下一代勞動力當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可能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都不可能滿足現代化高技術產業(例如印度引以為傲的軟體)的要求。而只能從事初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沒有得到教育支持的情況下,「產業升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勞動力是需要就業的。特別是像印度這樣大量的低級勞動力,就業更是困難。
印度和中國一樣是一個高度落後的農業大國,7億印度人在以現代技術只需要不到1000萬人就能耕作的土地上勞動。農業技術一旦發展起來,就意味著需要產生幾億人的剩餘勞動力。這樣規模的低級勞動力,靠服務業,軟體,制葯是絕對不可能容納起來的。只有依靠勞動密集型的大型工業企業,就像中國一樣。印度試圖依靠與中國不同的跳躍式發展,需要付出的代價只能是龐大的令人發指的失業大軍和貧困人口。
基礎設施是就業的基本保障。印度是一個幾乎沒有高速公路的國家,那麼是不是說印度已經發展到完全不需要高速公路的程度了呢?這當然不可能。不說別人,單說那些土地被徵用的地主和農民,他們自己需要高速公路嗎?
中國經常遇到拆遷問題,但印度的問題是根本就不修公路,不拆遷。強拆固然不對,但乾脆不修公路難道就對了嗎?這不是民主的問題。人民需要高速公路,這毋庸置疑。要高速公路就需要拆遷,就需要補償和協調。政府的任何決定,只要做,就會對部分人的利益產生影響,就需要協調利益,需要撫平影響。政府不就是用來干這種事情的嗎?做的不好是一回事,不做事是另一回事。印度政府為了避免自己的麻煩,逃避責任而選擇不作為。這樣的情況我們已經見識得多了,印度人民需要公路嗎?需要鐵路嗎?需要電力嗎?需要自來水嗎?需要水利工程嗎?需要糧食嗎?需要教師嗎?需要醫生嗎?為什麼不去做?因為「民主」!印度的民主選出的是明哲保身,只說空話,不做實事的政府。
勞動力是需要保障的。
印度人沒有身份證,而在沒有身份證背後是一個連基本的公民身份管理系統都不具備的國家。中國人在沒有身份證的時代至少還有戶口本。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全民公費醫療的國家,但是在一個連公民身份都沒有法定文件進行證明的國家,如何對公民進行社會保障呢?更不用說印度所擁有的醫療資源根本不能滿足全社會的需要。印度的公費醫療在理論上或者文件上或許能夠做到,但人均壽命卻比中國低近10年,這就是事實。
沒有資源,沒有教育,沒有就業,沒有保障。勞動力越多社會的負擔就越重,社會就越不能發展。大量的勞動力剩餘,比人口老齡化可怕的多。
我們說中國未富先老,我們現在這一代人的社會負擔很重。但這並不是計劃生育的後果,而恰恰是解放後人口過度增長的結果。如果中國的人口得不到控制,我們下一代人會比我們更加難以就業,更加沒有社會保障,需要負擔更多的老人和孩子。現在是以我們這一代人的艱辛還上幾代人欠下的債,並換取下面幾代人的幸福。
⑹ 印度不是吃素嗎為什麼胖子那麼多呢
首先,印度人的確普遍吃素,平均肉類消費水平在全球僅高於孟加拉國而已,胖不胖跟吃不吃素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其次,按照《柳葉刀》公布的數據,印度的肥胖率僅為5%,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僅高於肥胖率3.4%的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相反,印度有46%的人口營養不良,身高與體重均低於正常數值。
當然,因為印度本身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即便比例很低,但印度的胖子人口數量仍舊超過七千萬,位居全球前列。
印度人吃素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印度教的影響,印度人並不吃牛肉,與此同時也很少聽說印度人吃羊肉或者豬肉,而事實上印度人確實很少吃肉。 目前,印度國內純粹的食素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40%以上,如果再加上經常吃素極少吃肉的人群,那麼比例能夠接近75%,這個比例相當驚人 。
僅佔印度總人口一成半左右的穆斯林,會經常食用羊肉, 而大多數的印度人,不吃牛肉的同時也幾乎不吃羊肉、豬肉之類的國際主流肉類,在印度,人們主要獲取的動物蛋白來自於雞肉和魚類,還有其他的水產品。
在印度教傳統文化中,認為吃肉是不潔的,會帶來業報, 種姓制度之下,越是高種姓或者地位越高的人越是純粹的吃素,而低種姓群體也並不會經常吃肉,一是因為吃不起肉,二是因為印度人認為吃肉會帶來罪,會導致來世無法轉世成人而淪為動物,所以印度的低種姓群體也會經常吃素,希望祈求福報。
印度的大小城市,幾乎都有完全提供素食的餐廳,甚至印度城市的住宅區,純粹的吃素人口與非吃素人口的居住區域也是分開的, 在印度,吃素不僅是一種習慣,一種文化傳統的延續,更加是一種地位與身份的象徵,印度的富人認為吃素象徵著 健康 與高貴,而印度的窮人認為吃素能夠為來生積累福報與幸運。
整體來說,印度大多數人吃不飽近幾年,印度一舉超過傳統的稻米出口大戶泰國與越南,連續蟬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寶座,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印度一邊在大規模出口稻米,另一邊國內的飢餓情況越來越重。
由於印度的土地大多私有,絕大多數的印度農民辛勤勞作卻無法完全擁有處置生產的糧食,而糧食的處置權在擁有土地的少數高種姓群體的手中,加之印度的糧食價格遠遠低於國際糧食價格,擁有大多數土地的高種姓自然選擇將糧食出口 。
印度的農民,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來自於土地,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而他們為了換取必要的生活生產物資,只能用有限的糧食交換,這么一來,那麼手中的糧食數量就會相對減少很多,無奈之下,很多的印度農民只能勒緊褲腰帶。
正因如此,印度真實的情況是,有相當一大部分人處於吃不飽、營養不良的狀態,按照不完全統計,印度五歲以下的兒童與育齡婦女之中,超過一半都貧血,印度16到35歲的青壯年人口之中,有過半體重和身高發育低於正常水平 , 可以說,印度大部分人非但不胖,反而體重過輕營養不良,處於完全相反的狀態 。
印度真正胖的是富人還有士兵由於生活條件的巨大差異,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窮人處於吃不飽的狀態,可印度的富人當中有很多卻營養過剩,而印度主要的肥胖人群,也來自於富有的群體。
雖然印度的富人大多是吃素的高種姓,但他們的生活條件優渥,油脂、乳類蛋白和糖類攝入量都非常高,而這些都是很容易發胖的高熱量食物。
除了富人之外,印度的士兵尤其是有一定職位的士官都是比較胖的。印度的財力雖說捉襟見肘相當缺錢,但在購買裝備建設軍力這方面印度倒是不遺餘力。印度的士兵群體的飲食條件遠遠好於印度的普通人,加上訓練不足等緣故,印度軍中的肥胖率非常高 。
虛榮之心,印度的窮人另類增肥正常來說,影響胖瘦的主要因素,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飲食結構與是否暴飲暴食。在印度,長得胖不胖被視作反應生活水平高低的最直觀標准,而印度有些窮人,為了讓自己看上去「生活條件好一些」,所以就採取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辦法。
比如,印度有些窮人,會經常直接喝黃油,這么做的確會使得人在短時間內迅速長胖,印度人雖然極少吃肉,但乳類消費量位居亞洲頂級水平。
此外,有些地方的印度飲食為了保證熱量充足,往往多油炸類食物,而且會加很多的糖,這些食物過度攝入會使得人短期內處於一種另類的肥胖狀態,尤其是腹部,這也是為何很多印度人身上其他地方很瘦,可卻有個挺大的肚子。
我們從媒體報道中發現,印度軍隊中確實有許多肥胖者。
印度軍隊中確實有很多胖子。這在印度軍隊中很常見。那麼,為什麼在印度軍隊中有那麼多胖子?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它是由兵役制度造成的。印度實行徵聘制度和服役年限:士兵為17年,中士為21至28年,低級委任官(海軍和空軍的准尉)為26至33年。
其次,由於宗教禁忌,印度通常不吃牛肉和豬肉,因此它們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主要吃咖喱飯,煎餅,各種混合湯和許多碳水化合物。此外,盡管印度的軍事支出占很大比例,但印度的軍事支出主要用於從發達國家購買武器,實際上很少使用士兵。該國貧窮,軍事支出低。目前,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83美元,居世界第139位。印度人喜歡吃咖喱,而印度教徒也提倡素食主義,多吃米飯。有條件的印度人在進食後喜歡喝碳酸飲料,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人容易浮腫。
印度人的血統比較復雜,但是許多人的白人血統更高,這種種族在中年時期更容易發胖。歐美白人的肥胖率很高,而實際上,普通的印度士兵相對 健康 ,身體強壯。
印度是世界上的一個主要國家,擁有130萬士兵,其中113萬為陸軍,12萬為空軍,5萬多名海軍。肥胖占軍事人員的大多數。
印度士兵受到宗教信仰體系的限制。他們不吃豬肉和牛肉。他們每天吃三餐麵包,咖喱,米飯和混合湯,如果吃純麵食,他們往往會發胖。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暴飲暴食,特別是如果您晚上進食太晚,很容易使胃部長大。在與印度人打交道的那些年裡,我吃了很多印度菜,養成了那種不規律的習慣,根據印度自己的數據,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軍隊患有與肥胖有關的不同程度的並發症。可以說這個比例很高。
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主要是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徒將牛視為神
按照常識,經常吃肉的人會發胖。印度人既不吃牛肉也不吃豬肉,那麼為什麼他們發胖呢?
印度軍隊主要使用咖喱湯和面條。還有很多糖和碳水化合物,它們很容易使人發胖。
因為印度軍隊的肉很少,所以它主要食用高蛋白食物來彌補肉的不足。
印度士兵的體重增加並不是因為食物豐富,而是因為營養不足。
盡管印度每年的軍事開支約為711億美元,但印度和軍隊擁有120萬現役軍人。此外,印度的錢中有相當一部分用於購買軍事裝備,而用於印度官兵的錢將很少。 軍隊中仍然存在大量腐敗,士兵吃不到肉,只能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印度軍官中肥胖的比例很高。
在印度軍隊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胖子,尤其是高比例的軍官,這是有原因的。印度軍隊的軍官通常由高種姓擔任。這些人享有特權,飲食良好,不運動。
印度的兵役系統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他們的國民以服兵役為職業。普通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軍官的服役期可以更長,可以服役的年齡可達50或60歲。
但是,印度軍方採取的措施收效甚微。印度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其次是自殺。
許多人可能認為印度軍隊的食物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印度,官兵不能一起吃飯。印度官兵一起吃飯是一種恥辱。
那些認為印度士兵吃得好的人的確是錯誤的,但是印度軍官的確吃得過飽,因為他們可以自己煮飯,扣士兵的薪水。
從根本上說,印度高度依賴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並且不十分重視士兵士氣的培養。大多數印度軍隊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主要是咖喱飯和一些炸面。盡管這些食物實際上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除了飲食外,印度軍隊也缺乏訓練。如果仔細觀察,您會發現印度的退伍軍人和軍官越多,越胖並且越嚴重。
第一,油脂太多。
第二,人種問題。
第三,富人不運動。
第四,印度主要是瘦子。但屬於大高個。
首先,由於不吃肉,印度人必須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身體能量
幾位印度同事。盡管他們不吃肉,但他們很少吃蔬菜。
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將被轉化為糖原,糖原將被轉化為脂肪,這是它們肥胖的根源。
每天吃高糖,高油和高熱量的東西,不發胖很奇怪!
印度比中國人更愛喝茶,但他們不喝純茶。他們喝加半杯糖的奶茶。真的好恐怖我們單位的印度同事是三男兩女。公司每天為他提供四餐:早餐,早茶,中餐和下午茶。他們喝得最多的是加半杯糖的奶茶。印度人飲食不規律。一日三餐的時間太隨意了。與我們相對固定的時間不同,印度人通常在下午三點或四點吃午餐,然後晚餐時間通常會延遲到晚上十點。
印度士兵肥胖的一個原因是缺乏軍事訓練。如果嚴格的軍事訓練,無論吃多少,都會消耗掉,不會有那麼多胖子。印度軍方還意識到,肥胖的軍人不利於戰鬥力。它還採取了一些強制性措施。身體評估每年進行一次。印度軍隊每天提供最多的油炸食品。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類菜餚,都將在平鍋中將其油炸。這將使士兵感到飽而少吃些食物。印度實行招聘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中士官長的服役期為21至28年。
大多數普通士兵在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後仍可以保持相對良好的身體狀況,但是一旦缺乏有效的訓練,再加上通常不 健康 的飲食,就很難考慮不發胖。
特別是印度軍隊中的士官。當他們是普通士兵時,他們仍然可以通過訓練來保持姿勢,但是一旦他們成為了士官,訓練就基本消失了。
簡而言之,印度士兵肥胖的原因,一方面是飲食結構不合理,另一方面是軍事訓練不足的結果。印度士兵的第一死亡原因是心臟病,第二死亡原因是自殺。據說大多數患有心臟病的士兵都是肥胖的。肥胖是印度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
誰說印度人吃素,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幾乎什麼都吃,當然是能吃的。
印度的大胖子基層都是養尊處優的貴族。貧賤姓氏或者族群可沒有這個待遇。
吃素和胖不胖有什麼關系?又不是只有吃肉才會胖。吃米飯面條等高碳水化合物的東西也會胖啊
出於安全和方便的考慮,公司中國人基本都全選擇在公司附近一個社區租住,和印度人混雜一起,也因此,我有機會觀察到部分印度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
這里是一個非常高檔的印度社區之一,無論買房還是出租,價格都很高,所以,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觀察到的,應該算是印度中產階級以上的印度人生活吧。
這個社區很大,有20多棟14層高的小高層電梯公寓,電梯公寓旁邊是兩層樓高的獨棟別墅,除了社區大門門衛,裡面的每一棟電梯下面還有一個門衛,樓宇之間有眾多花園、草坪,還有排球、網球場、健身房、游泳池,隨時都有人維護,其實感覺和中國大型小區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只要是居住在里邊的人,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者,使用這些設施都是免費,不用再額外付錢。
我們只需要付房屋的租金,電費和氣費,水在我們小區是免費的,物管費則是房東自己支付。
可以這樣說,和中國比,相同的錢買的房子,在印度比在中國過得舒服。
剛來頭一陣,我最不習慣的是飲食,最開始好奇印餐,去了幾次餐館後夠了,除了咖喱還是咖喱,而且哪哪都是素食餐館,搞得我經常飢腸癆癆,並對國內朋友圈 美食 愛好者表示憤恨,可是我回國居然被朋友詬病說長胖了,真是冤枉得很。
哼,我不過是印度奶茶喝多了一點嘛。
我時常被好奇的國人問:他們天天吃素,怎麼還是長那麼胖?
因為有時我照片里的印度人,包括印度電影,真的多數是胖子。
通過對印餐和印度小吃的觀察,我發現,印度人雖然不怎麼吃肉,但他們尤愛喝奶,尤愛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甜度相當驚人,基本上所有的小吃無一不是油炸的。
還有我認識的幾個印度人,無論男女,無一不說自己最愛喝奶茶,早茶和下午茶必須喝,且要配各種小餅干,加上早中晚餐,不是一天五頓?!
而且他們喝的奶茶不是我們中國人刮油的泡茶,是大鍋熬煮出來的,裡面不僅加奶、加糖,還加姜,桂皮,肉蔻,甚至藏紅花等各種香料。
在這里,印度人和中國人最不相同的地方是吃飯時間。
我們中國人是嚴格按照中國時間早餐7點左右,午餐12點左右,晚餐6點左右。
印度人不一樣,早上10點,我所在樓層的樓道才會飄出加了各種香料的奶香,那是印度人開始喝早茶了;午後兩點會有麵粉的糊香,開始烙餅了;晚上九點或十點之後才會有炒蒜香和洋蔥香,開始做咖喱了,那是印度人的晚餐時間。
所以,在我們中國人六七點吃完晚飯出來小區散步溜達的時候,會看見很多印度人也出來活動,小一點的孩子在草坪上,游樂場各種 游戲 和瘋跑,大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做 游戲 ,更小一點的像跟班一樣尾著,大約是弟弟妹妹。
有趣的是這里男女有別,男孩子基本上跟男孩子玩,一起騎自行車,打球,女孩子基本跟女孩玩,躲一角跳舞,或坐一起說悄悄話,地上畫格子跳房子,姑且這樣稱吧,像極了我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童年。
我發現這里,和中國不太一樣的是,這個時候,很多大人是男人,爸爸在陪孩子玩耍,不像在中國大部分是媽媽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著玩。
而小區里,永遠都是自己帶娃的中國家屬們,那些媽媽們自我解嘲說:是啊,印度男人從不用加班,所以,他們永遠也趕不上中國嘛。
這時候的草坪上,早有人支起了很多椅子,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老爺爺們,穿著傳統紗麗,坐樹蔭底下開始各種唱頌,各種祈禱,祈禱完之後聊,我走過去豎起耳朵也聽不懂他們說啥,只好當他們聊家長里短和各種八卦吧。
這時候基本見不到中年女人,估計都在家准備晚餐吧。因為晚餐才是他們一天之中最正式的。
一般直到九點之後,草坪才會逐漸少人,該回家吃飯了。
吃完飯,睡覺了。
所以,雖然吃素,印度人胖是有充分理由的。
每天早上,小區里會從外面進來很多人,到各家各戶做家務,有花工,修理草坪,熨燙衣服的,擦車的,遛狗的,帶孩子的,做飯的......
印度富人的家務分工很細,這些事都是分別由不同的人完成,而且,價格低廉,工人們一天跑好幾家做活才養得活自己,所以,早上小區相當熱鬧。
有時真不明白所有活兒都請下人幹完了,那印度人自己幹啥呢?
除了上班,他們大概熱愛鍛煉身體,印度霧霾如此嚴重,每天早上照樣有人拼著老命,戴著口罩,圍著花園跑步,走路,當然也有游泳,健身房鍛煉的,最常見的就是瑜伽了,在夏天早上,七點不到就有人練習瑜伽。
天氣好時,我也會早起跑步,看見他們拿一個瑜伽墊子坐在草坪上,還有人專門坐在一個高台上教大家,大家跟著他練習,也有人在其他一角,自己練習,也有人一直要等到太陽出來之後,沐浴著陽光練瑜伽,總之,練習瑜伽就像咱們的廣場舞一樣,是普遍狀況。
我們小區內部干凈整潔,小區之外是馬路,一步之遙就是灰塵遍地,沒有綠化帶,沒有行道樹的街道,大門外稀疏幾棵小樹也是灰撲撲的,到處是牛,坐卧自由,一眼看上去就是兩種極致,有時真不理解這樣的文化。
據說,印度人的房地產商,不像中國那樣,政府要求修房子先修好周圍環境,印度是必須在房產商選定的區域內再劃一塊空地,留給窮人蓋房。
政府美名其約為是為了方便將來住在小區里的富人,窮人不至於跑太遠的路來為富人服務。
政府有時會在這些空地蓋一些廉租房,有時就空著,有窮人自己蓋也可以。
據說我們小區房產商就把那塊空地給自己用了,被政府狠狠罰了一下,罰的後果聽說是游泳池修好後不允許富人們使用,兩年後才開放。
當然,有一點還是很欣賞的,就是社區里印度人的慈善行為。
小區有一棟樓里有一套空房,那裡是專門為小區工作的工人,就是那些保安哪,花工之類的人的孩子們,專門設立的一個名為圖書館的房間。
在孩子們午後兩三點放學後的時間里,由小區里的婦女們組織,給他們額外輔導和補習功課,(印度教育也是競爭厲害,孩子們讀書同樣很辛苦)孩子們不用交錢,甚至他們上學的費用,都是小區里這些婦女的家庭里給他們出。
小區里的富人,大多數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包括女人,我認識一個叫姬塔的印度女人,她自己的孩子都長大成年,所以,她每天下午就像上班一樣,去給孩子們上課。
還有就是,每周在小區大門口,有一餐免費午餐,小區或周圍附近的窮人都可以來吃。煮,采買當然都是住在小區里印度人。每周都有,我有時遇到,看著無非就是一些咖喱糊糊和一些餅,但量比較多,看到來吃的人排成長隊,分食的人,都心平氣和的,不卑不亢也不趾高氣昂。
關於印度,當然離不開歌舞。
也奇怪,印度其實很保守的,注重禮節,婚姻大多數由大人決定,基本不敢忤逆家裡的老人,我曾在小區里親眼見過本來眉飛色舞和同伴聊天的年輕人,看到一個老人過來,趕緊匍匐到跟前,跪下來親吻老人腳面,這個大白天少見的行為讓我驚呆了。
他們也尊老愛幼,比如地鐵里同樣有老弱病殘座。
印度穿著也是保守,可以露腰漏背就是不能露腿,天再熱也得套條印度版秋褲。
印度人的節日實在太多了,一旦遇到大節,諸如排燈節,撒紅節或各種各樣說不清楚的節日之時,小區里就會張燈結綵,擺攤賣各種小吃,晚上一定會有燈光舞會。
音樂一響,印度人完全變樣了,跳得那叫一個奔放和熱烈,這時候的中國人,就只有乾瞪眼了。
這時候,這才是真正電影里的印度人。
實際上,這里的等級觀念還是蠻重的,公寓里的電梯分主人和下人用,兩大兩小,分立在兩旁。
老實說,印度人對下人的態度,比我們中國人嚴厲得多。
進進出出,樓下門衛和我們打招呼,印度人基本當沒聽見,不像我們中國人往往要回個笑臉或答應一聲。
有一次在樓下,我親眼看見,平素那個見我非常客氣的門衛,對一個准備進主人電梯的印度工人呵斥著,雖然說的印地語我聽不懂,但表情看出來了,叫他走另外一邊下人的電梯。
印度社區,我也只看到一面,不過描述,只不過是一件記錄。
國內餐館通常有一種叫做「印度飛餅」的食物。不管是否做得正宗,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還有一點油炸的感覺。這是一種熱量過多的食品。但這是印度人的最愛。印度人幾乎每天都吃煎餅,他們的煎餅很少與蔬菜和雞蛋搭配。
吃很多肉很容易發胖,但是如果您吃很多主食和相對高熱量的素食,也會發胖。印度是世界上素食主義者比例最高的國家。在其超過13.5億的人口中,40%的人完全是素食主義者。如果加上偶爾吃肉且經常吃素的人口,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盡管許多印度人是素食主義者,但由於他們吃很多,所以他們每天消耗大量卡路里。素食者主要是印度教徒,約占人口的60%至70%。許多印度教徒吃肉,他們只是不吃牛肉。其餘的穆斯林和錫克教徒都吃肉,但每個人都有禁忌。
印度是南亞的大國。除了當地領土爭端和與鄰國的零星沖突外,印度長期以來沒有進行大規模行動。在和平時期,他們的訓練不是很強。
印度軍隊中仍有很多肥胖者,主要是因為有兩點。一個是印度軍隊的飲食結構不合理,另一個是印度軍隊的訓練量確實不足。
如果仔細觀察,除了士兵以外,印度軍隊中還有更多的肥胖軍官。這是因為印度軍隊的飲食非常不合理。
印度軍隊本身的訓練量還不夠,其軍事訓練體系也不是很完善,這使許多印度士兵和軍官變得肥胖。
長期以來,印度為了解決士兵的肥胖問題一直頭疼,但是沒有真正的辦法,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徹底改善士兵的食物和營養結構。
印度士兵與軍官之間的食物差異。普通士兵的食物受營養控制。他們吃飽了但是不容易發胖。此外,他們大多數是貧窮家庭的孩子,他們天生瘦弱,身體一般。由於這些軍官已經習慣於貧窮和挨餓,一旦生活條件改善,他們就想彌補過去的遺憾。他們可以吃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盡管印度軍隊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但油炸高熱量和高糖食品過多
印度人吃糖的能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印度軍隊的食物也是高糖和高油炸的。
⑺ 印度強硬和狂妄源自哪裡是哪些因素在支撐著印度的大國強國夢呢
印度被嘲笑為有帝國主義的病,卻沒有帝國的命。印度一向對自身的軍事力量自信滿滿,在處理與鄰國的關系與邊境糾紛時,常常表現出超乎常理的強硬,不管是對待軍事力量弱小的不丹、尼泊爾,還是軍事力量較強的巴基斯坦,甚至對陣世界公認的軍事大國中國,也照樣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印度的極度膨脹,除了對自身實力的認知差異之外,也不可否認,印度也有許多自信的資本。
所以,印度的軍事自信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和毫無根據,印度也確實具有令人羨慕和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和軍事裝備。對此,我們應有正確的認識,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刻意貶低,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好應對的戰略戰術和技術手段就好!“國雖大,好戰必亡”,印度在軍事上的過於狂妄自大,遲早會自食其果!
⑻ 2011年印度人口達到多少億竟至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2011年,12億(11.97億),將來預計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並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人口金字塔形,青壯年人口多,老年人口少,人口平衡且均勻,潛力比較大,現在再進行人口普查不一定有印度多了,一個在衰退,一個還在上升
⑼ 印度人口數量 預計將達到12.8億人
印度作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與中日韓等國相比,其生育意願一直很高。但由於印度經濟狀況不好,人口眾多帶來的是不是優勢,所以將人口負擔轉換成人口優勢是印度面臨的問題。下面為你預計印度人口數量。
預計印度人口數量:1,280,300,000人
印度與中國人口總量對比
人口總數 1,240,000,000
人均國民總收入(PPP國際美元, )3,910
男/女出生期望壽命(歲, )64/68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每1000活產兒, 0年)無數據
15歲至60歲男/女死亡率(每1000人, )242/160
人均衛生總支出(PPP國際美元, )157
衛生總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4.1
中國與印度出生率對比
一、印度將於2050年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印度如今成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印度人口已經達到12億以上。雖然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在減少,但由於總量巨大,所欲推動式是發展將會導致印度人口是增長。而且印度沒有節育等政策的實施,所以人口總數依舊會增加。
而現如今的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的人口紅利時間即將過去,由於中國實行的政策以及國人生育意願的降低,將會導致中國未來人口的減少。而印度將會取代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預測2050年時,印度人口增至16億,取代中國的13億人口,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此外,數據顯示印度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目前,印度男性人口約為6.55億,占總人口的51.63%;女性為6.14億,占總人口的48.36%。也就是說每1000名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940。
二、印度貧民窟將增加1.04億人
據悉,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給印度帶來不少問題。《印度商業線報》發表的文章說:印度已經疲於應對超過12億的龐大人口。由於人口數量增多,印度的目前人口密度已經達到平均每平方公里382人,相當於中國人口密度的2.5倍。而由於分布不均,導致一些相對發達的地區人口過於密集。德里中央直轄區的人口密度最大達到11297人每平方公里。人口數量過多對資源造成龐大的壓力,也使印度在推行教育和其他服務方面的努力面臨巨大的挑戰。特別體現在就業方面。據統計,在處於工作年齡段的印度人中,只有15%的人擁有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人口普查數據還顯示在4個大城市裡生活在貧民窟中的人口數量之大,孟買大區高達41.3%,加爾各答為29.6%,金奈為28%,德里約為15%。
三、加強教育 轉變人口紅利
印度即將進入一個巨大的人口紅利期。對於這種觀點,印度社會科學院副主任羅伊博士給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人口的增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量年輕有活力的人口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創造力。這股力量將助力印度社會的發展。他說:“在歐洲和美國,有很多工作只有青壯年才能完成。但由於他們的人口增長緩慢,沒有足夠的年輕人口來從事這些工作。在這方面,我看到了的我們的前景。這是人口增長積極的一面。”
但他同時也表示,人口並不必然成為資源。如果不能對人口進行教育方面的投資,並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為日益增長的人口提供就業機會,那麼人口只能成為國家發展的阻礙:“很多人因為無法找到工作而成為無業遊民,這將釀成一場‘人口災難’。如果政府不能給年輕人提供一份適當的工作,不對他們加以管理,這一群體將會給國家帶來很多隱患。”
目前,印度政府已經實施了普及義務教育、職業培訓計劃等多項政策,希望通過這些努力把人口負擔變成可利用的人力資源。
推薦:美國人口數量 世界人口排名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⑽ 印度號稱有4億青年,中國現在有多少青年
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我們大概有14歲到30歲的青少年2.5億左右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