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有足球隊嗎獲得過哪些成績
印度男足獲得的大賽冠軍:
賽事 次數 年份
南亞杯 4 1993,1999,1997,2005
印度足球的簡介:印度足球是由英國殖民者於本世紀初引進的。印度足球50年代是亞洲強隊。印度足球隊於1951年首屆亞運會和1962年第4屆亞運會分別獲得足球比賽的冠軍,1958、1970年兩次獲得第三名。
印度還獲得過參加1948、1952、1956和1964年4屆奧運會足球決賽的資格。1956年,印度隊在決賽階段比賽中戰勝了澳大利亞隊和保加利亞隊,進入了半決賽。印度隊還於1964年獲得亞洲杯賽亞軍。印度全國足球錦標賽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參加比賽的球隊除俱樂部隊外,還有一些地區代表隊。印度隊多次參加世界盃預選賽,未能獲得過出線權。1985、1997、1999年,印度隊三次獲得南亞運動會足球比賽冠軍。
印度國內加爾各達聯賽開始於1898年,德里聯賽開始於1948年,印度國家聯賽開始於
1996—1997賽季,杯賽開始於1977年,流浪者杯賽開始於1891年,足協盾杯賽開始於1893年,桑托什杯賽開始於1941年。印度國家男子足球隊從1948年開始參加國際、洲際足球比賽,印度國家女子足球隊從1990年開始參加國際、洲際足球比賽。
印度足球現在的世界排名是第147位
Ⅱ 印度 哪個女 摔跤 取得奧運冠軍
截止2019年3月13日,還沒有印度女子獲得過奧運會摔跤冠軍。
認為印度女摔跤運動員取得過奧運金牌應該是受到電影《摔跤吧!爸爸》的影響,電影Geeta的原型全名叫Geeta Phogat,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大女兒。1988年12月15日出生,2010年獲得的是英聯邦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比賽冠軍,而不是奧運會冠軍。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格的女摔跤手。
(2)印度體育有什麼冠軍擴展閱讀:
女子摔跤於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首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奧運會女子摔跤設立4個級別的比賽。女子摔跤,是第29屆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
女子摔跤的起源、沿革隨著奧運會在全球范圍內影響的不斷擴大,以及體育運動本身所體現的公平、公正、頑強、拼搏的特徵,女子體育運動在這一領域不斷地擴大和發展。過去被視為女子運動禁區的許多項目,相繼得以開展,女子摔跤便是其中之一。
1984年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FILA)承認女子摔跤運動。但女子摔跤只設立自由式一項,其規則幾乎和男子自由式摔跤一樣。1989年8月,在瑞士舉辦了第1屆世界女子摔跤錦標賽。從此以後,女子摔跤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錦標賽。
比賽前一天須稱量體重,時間持續30分鍾。在稱量體重前1個小時為常規醫務檢查時間。選手的體重須符合所報名參賽級別的重量,如體重不合格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參加稱量體重的運動員身體狀況必須良好,指甲必須短,不許留胡須,不能有汗,頭發要短,或者在裁判員的指導下向後梳並且系好,稱量體重時予以檢查。所有比賽,每個級別只進行一次稱量體重。摔跤手不能在身體帶汗的情況下進入摔跤墊;不得在身上塗油脂;不得佩戴任何可能傷及對手的物品,如戒指、手鏈和耳環等。
Ⅲ 亞運會男子標槍印度哪個選手奪金
雅加達亞運會田徑比賽,男子標槍決賽,印度選手切帕拉以88米06的佳績奪得冠軍,中國選手劉啟臻以82米22的個人最好成績摘得銀牌,巴基斯坦選手納迪姆第三名,中國另一位選手馬群排名第四。
第二輪,切帕拉因為犯規沒有成績,劉啟臻繼續穩定的發揮,不過成績並沒有超過首輪。第三輪,切帕拉再次大爆發,投出了88米06的佳績,進一步鞏固了領先優勢。馬群本輪也突破了80米,成績達到80米46,升至第三。
第四輪,巴基斯坦選手納迪姆投到了80米75,超越了馬群排名第三,前兩名依然是切帕拉和劉啟臻。第五輪,選手們體力有些下降,都沒有創造出更好的成績,前三位名次沒有發生變化。
最後一輪,劉啟臻未能提高成績,最終切帕拉以88米06的佳績奪得冠軍,劉啟臻以82米22的個人最好成績摘得銀牌,納迪姆獲名,馬群排名第四。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Ⅳ 印度板球所取得過哪些成績
男子方面
世界盃:
1983年世界盃冠軍
1987年世界盃半決賽
1996年世界盃半決賽
2003年世界盃亞軍
板球世界盃總戰績排名第三
Twenty20世界盃:
2007年 冠軍
ICC冠軍杯(ICC Champions Trophy):
1998年 半決賽
2000年 亞軍
2002年 冠軍(與斯里蘭卡並列)
亞洲杯:
1984年 冠軍
1988年 冠軍
1990/1991 冠軍
1995年 冠軍
1997年 亞軍
2000年 季軍
2004年 亞軍
2008年 亞軍
亞洲測試錦標賽(Asian Test Championship):
1999年 季軍
Australasia Cup:
1986年 亞軍
1994年 亞軍
女子方面
世界盃:
1978年 殿軍
1982年 殿軍
1993年 殿軍
1997年 半決賽
2000年 半決賽
2005年 亞軍
2009年 季軍
亞洲杯:
2004年 冠軍
2005年 冠軍
2006年 冠軍
2008年 冠軍
Ⅳ 羽毛球印度公開賽男單冠軍是誰
羽毛球印度公開賽男單冠軍是桃田賢斗(日本)。
2016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印度公開賽鳴金收兵,中國隊只得到一項冠軍。魯愷/黃雅瓊直落兩局獲勝拿到混雙冠軍,李雪芮在女單決賽0比2不敵拉特查諾屈居亞軍。日本隊拿到男單和女雙兩項冠軍。
Ⅵ 印度哪個女摔跤運動員取得過奧運金牌
截止2016年第31屆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還沒有印度女子獲得過奧運會摔跤冠軍。
認為印度女摔跤運動員取得過奧運金牌應該是受到電影《摔跤吧!爸爸》的影響,電影Geeta的原型全名叫Geeta Phogat,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大女兒。1988年12月15日出生,2010年獲得的是英聯邦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比賽冠軍,而不是奧運會冠軍。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格的女摔跤手。
(6)印度體育有什麼冠軍擴展閱讀:
摔跤(Wrestling),可解釋為摔倒在地上、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兩運動員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現在摔跤選手不但出現在奧運會,還出現在各類的大型搏擊比賽,比如:UFC、K1、戰極、Strike Force、Dream等等大型的搏擊比賽。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女子摔跤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為了女子摔跤能進入奧運會,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FILA)做了大量的工作。最主要的手段是,減少男子摔跤的級別。最早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各有10個級別,後來各壓縮成8個級別,後來又各自減少一個級別,這樣各項就只有7個級別了,這才使得女子摔跤能夠進入奧運大家庭。奧運會女子摔跤只設立4個級別的比賽。
2013年2月12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決定將歷史悠久的摔跤剔除出2020年夏季奧運會。
Ⅶ 32年只有兩枚金牌,13億人口的印度,體育為什麼這么菜
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
美國39金第一,中國38金第二,日本27金第三,其他的大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都榜上有名。
自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卻熄火了,只有1枚標槍金牌,總共就7枚獎牌。要知道印度可是可是13億,這么一比,菜的沒邊了。
連人口只有3萬的聖馬利諾,只派了5個人參賽,還拿到了3枚奧運獎牌。
一向勇猛的印度,怎麼這個時候萎了呢,其實吧,印度 體育 不行是老毛病了。
01
1944年,尼赫魯被英國關進監獄,在獄中寫了一本書《印度的發現》,思考印度獨立後定位,尼赫魯是這么說的: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不得不說,在奧運會上,印度確實做到了銷聲匿跡。印度有13.24億等同於中國的人口,能在奧運會被完全忽略,也是挺厲害的。
印度最近幾十年瘋狂找找存在感,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主導全球供應鏈、超越中國、加入聯合國,成為世界第三強國。
有夢想是好的,但天沒黑就做夢純粹是想入非非。
看看一百來年的奧運會總獎牌數,排在前面的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
印度呢,排在50名開外,連朝鮮和衣索比亞都比不過。
體育 強盛和國家的發展是完全離不開的, 體育 強就代表人們生活水平高,畢竟吃不飽飯誰去搞 體育 。
所以奧運會的獎牌數,是非常好的一個側面,能反映國家的水平,印度連前50都進不去,還敢號稱世界強國,真是大言不慚。
我們來看看 體育 差等生印度,到底有多差。
雖然菜,但是印度身殘志堅,1920年到現在,每一屆夏季奧運會都按時到場。
但獎牌數量嘛,一言難盡,24屆夏季奧運會,100年時間,只拿到28枚獎牌,金牌僅僅只有8枚。(東京奧運會召開之前數據)
中國最近32年裡,光是金牌就201枚,是印度的201倍,獎牌總數471枚,是印度的16倍。這里咱們主要說的是夏季奧運會,冬季奧會印度更慘。
最近32年,印度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他金牌大多數都是在遠古時代拿到的,而且都是曲棍球團體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選手賓德拉終於在十米氣槍拿到個人項目金牌。
這個成績,成為了印度最轟動的一次,回國後受到了英雄版的待遇,引發的效果相當於是許海峰+劉翔+姚明+蘇炳添。
印度各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爭先報道賓德拉,印度總統帕蒂爾在德拉奪冠一個小時內,就親自發去賀電慰問,稱贊賓德拉是印度的驕傲。
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說: 賓德拉的勝利是一個 歷史 性的偉大時刻,也是印度 體育 即將走向輝煌的開始。
鐵路部直接把賓德拉升級為VIP,可以終身免費乘坐鐵路局一等冷氣客車。此外各聯邦,紛紛發放獎金以示慰問。
總計43.9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07萬。以2008年的物價水平,可以在深圳買兩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賓德拉並不缺房子,因為他有一個五星級酒店。
射擊取得冠軍,給了印度極大的信心,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120名運動員參加,參數人員是有史以來最多。
賽前印度表示:射擊做好了迎戰中國隊的准備,基本可以確保獲得2枚獎牌,然後……中國隊楊倩就拿到了射擊首金。
印度本次奧運會的第一枚獎牌是26歲的女選手米拉拜查努,在49公斤級的女子舉重比賽獲得的銀牌,這是印度在該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印度人們舉國歡慶。
在采訪中查努表示自己想要吃披薩,達美樂披薩立即宣布為查努終身提供免費披薩。
目前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有11個,除了中國、俄羅斯、巴西,其他的像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墨西哥、衣索比亞、菲律賓一個比一個菜,其中最菜的就是印度,真的是菜到摳腳。
就連只有6萬人口的百慕大島,今年只派了2個人參加,就拿到了1塊金牌。人口只有180萬人的科索沃,派了11人參加,也拿到了2塊金牌。
印度13億的人口,乾的是幾萬人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都成這樣了,冬奧會熱帶的印度可怎麼辦啊,更是想都別想了。
02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以人口來衡量,不是人多就厲害,競技 體育 畢竟不是人海戰術。
但印度可能並不這樣認為,印度這么菜又這么自信,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發展水平。不可否認印度經濟發展確實小有成就,但能不能落在每一個印度人民身上,還是問題。
其實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繁榮是虛高,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實際上 社會 發展問題很多,極度的不平衡,老百姓都吃不起飯了。
就兒童營養率來說,印度有超過90萬,6個月至6歲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印度在107個國家中排名94位,14%的人口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率高達37.4%,屬於嚴重的吃不飽飯。
印度的達哈維貧民窟是世界上第二大、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僅有1.75平方公里,但居住著數百萬人口。
疫情導致印度有7800萬貧困人口每天收入低於兩美元,佔全球貧困人口增量總數的60%。
全球飢餓指數正向排名中國排第一,中國1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中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印度只是虛假的強國。
印度前1%的富人在過去25年中賺的錢比印度底層50%的人賺的錢多。
印度農村貧困人口,不吃不喝,800年才能掙到公司高管一年的錢。
體育 行業又是一個吃飽了才能乾的行業,老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營養不足,哪有精神搞 體育 鍛煉,更別提晉級 體育 的所需的食物、器材、裝備……
不過,印度還是有一部分不僅能吃飽,還吃得好的人,2020年印度億萬富翁有140人,百萬富翁21.9萬人。
疫情之前印度中產群體有9900萬人,疫情之後還有6700萬中產階級。
他們有錢有時間,如果10%的人去去搞 體育 ,印度都不至於這么拉胯,抵一個歐洲國家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呢,高貴的印度三哥們,完全不屑於 體育 運動。
對於他們來說,坐在沙發上收錢,挺好的,拚死拼活搞 體育 幹嘛,再說體力勞動是下層人的,不符合婆羅門高貴的身份。
印度教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種姓制度有三千多年 歷史 ,至今依然根深蒂固。
身材瘦小、膚色較黑的都是首陀羅和賤民,只能從事低等的體力勞動,在目前的印度約有1.6億賤民。
印度把食物分為三類,分別是水果、熟食、生食,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級或高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羅和賤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
印度高種姓的人占總人口不到1/10,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婆羅門、剎帝利出生的人歧視體力勞動,大老爺怎麼會下地幹活呢,他們不缺錢,不用幹活,又鄙視體力勞動,那干什麼呢?
搞精神修行唄,各種宗教,瑜伽到處都是。
2019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帶著4.5萬人一起做瑜伽,全國上下從邊防哨所到航空母艦上,都在做瑜伽。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里對性的崇拜長此以往,閑來無聊的上等人就發明出來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性交姿勢,這些性交體操,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瑜伽。
做著瑜伽,喝著咖啡就把錢掙了,誰去搞 體育 啊。
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上層階級的追求,與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截然相反。
底層吃不飽沒精力搞 體育 ,吃飽的上層跑去打坐修行,這樣的國家 體育 能搞起來就怪了。
印度上層人,忙著把孩子培養成醫生和工程師,每年大約有250萬幼兒准備參加醫學和工程考試。
體育 高付出,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完全不在考慮范圍內, 體育 被視為一種愛好,而不是一份好職業。
印度退役運動員連飯都吃不飽,1952 年第一位印度個人獎牌獲得者KDJadhav,最終因缺錢買葯而去世。
03
有人說,不是還出了一個射擊冠軍賓德拉嘛,但是呢,賓德拉獲獎後,他父親直接把20億盧布的五星級酒店送給了他。
對沒錯,賓德拉其實是印度的人上人,父母的公司每年收入5個億人民幣,關鍵公司還是做射擊器材的,明白了吧,印度的 體育 終究還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項目。
賓德拉在美國讀的MBA,在德國學習的射擊,跟印度完全沒什麼關系,如果不是他父親提供的機會和地位,賓德拉也許現在還在街頭賣咖喱炒飯,參加奧運會?想都別想。
雖然菜,但印度的舉辦奧運會的心,倒是沒停過。
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後,印度加大發展 體育 事業,2014年開啟了 「目標奧運領獎台計劃」,之後6年時間,印度政府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獎學金。
但是,資源調配不透明,規劃一塌糊塗,加上官僚體系腐敗內斗,運動員的生活補助都不知道發到哪裡去了。
2024年、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在巴黎和洛杉磯,2032年的奧運會被澳大利亞拿下,印度的申辦請求,國際奧委會直接拒絕。
中國有60萬個 體育 館,印度的 體育 館六千個都不到,而印度 體育 局直接訓練的運動員也只有13000人左右。
設施不足就算了,花錢可以彌補,但印度那個臟亂差的衛生形象,我不說,大家都有畫面了,新德里被被調侃「德里肚」,什麼牛尿、恆河水都往肚子裝......
國際奧委會想了想那個畫面,還是算了。
中國舉辦奧運會花了3000億元,超過了整個三峽工程開支。希臘花了150億美元,直接虧損到虧損破產 ,10年才緩過來。倫敦花費了100億英鎊,里約奧運會投資了200億,虧損了80億。
印度有這個經濟實力辦嘛?總不可能指著那些億萬富豪慷慨解囊吧。
所以,目前看來,印度的奧運夢,至少在目前的幾十年裡,沒啥可能了。
除非奧運會加入摩托車雜技和瑜伽,印度肯定妥妥的第一名。
但好巧不巧,今年奧運會閉幕式前一天,印度還真搞的一枚金牌,尼拉傑·喬普拉獲得了標槍金牌,還是德國名將發揮失常才讓喬普拉撿了便宜。
但這個消息傳回印度,不得了,印度人舉國歡慶,揚眉吐氣,喬普拉的待遇不比賓德拉差。
印度田徑聯合會把8月7日奪得奧運會金牌的這一天被定為「全國標槍日」,總理莫迪發推特祝賀,親自打電話慰問。
喬普拉回到新德里時,在機場被幾千名印度粉絲包圍。
獎金肯定也少不了,奧運會前夕印度就宣布,授予金牌獲得者750萬盧比,相當於人民幣65.3萬元,運動員所在地區的政府也紛紛加碼。
喬普拉的家鄉哈里亞納邦給出了6000萬盧比的獎金,以及半價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印度靛藍航空還提供1年免費乘機優惠,本土車企馬恆達直接送了一輛 汽車 。
算上曼尼普爾邦獎勵1000萬盧比,旁遮普邦2000萬盧比,印度板球委員會1000萬盧比,金奈超級國王板球公司1000萬盧比,目前累計獎金約873萬元。
喬普拉比賓德拉好一點,不是富二代,全家共17口人,父親是農民,母親是家庭主婦。
喬普拉除了是運動員,更是印度步槍團的准尉,之所以能夠參加奧運會,是因為浦那陸軍 體育 學校的MOW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就為國家和國際比賽培養優秀運動員。
看來印度是想從軍人里找運動員啊,真是給逼的沒辦法了。
不過,一枚金牌代表不了什麼,印度 體育 弱的事實依然改變不了。
印度 體育 搞不起來的道理,很簡單,很明了。
但某些印吹和公知們,卻看不到。在他們眼裡: 印度是一個愛和平不尚武的國家, 體育 不強可以理解。
幾十年前,公知們就說: 中國人瘦小,不適合搞 體育 ,只有白人適合 體育 。
然後我們拚命把 體育 搞起來了,他們又說: 就知道花錢拿金牌,有什麼用,形式主義而已。
這種人典型的老雙標了,借口他們一找一個,但每次都被打臉,黃種人蘇炳添還不是照樣9秒83打破亞洲記錄,成為短跑決賽上唯一一個黃種人。
毛主席老人家,早就說了: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精神想要文明,應該先把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健康 ,這才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
世界強國一定是軟硬實力的結合,不只是拼人數而已。
印度,身體問題都沒解決,還想當世界大哥,豈不是痴人說夢。
最後說一句,公知們吃S去吧!
Ⅷ 印度在奧運會奪過幾次金牌,為啥
印度是參加奧運會比較早的國家,1900年就參加了巴黎第二屆奧運會,當時還代表英國人獲得了兩塊銀牌。
1928年,印度第一次以地區而不是英國人的身份參加奧運會,此後得過幾次曲棍球團體冠軍,但個人金牌一塊都沒有。
直到2008年,印度終於在北京贏得了好運,獲得歷史上第一枚奧運會個人項目金牌,金牌獲得者賓德成為了民族英雄。
印度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在電報中說印度新的國家英雄阿比納夫·賓德拉實現了11億人的夢想。印度總理辛格等也發了類似的賀電。
所以說,印度跟中國比經濟、比軍事、比外交、比基礎設施,卻從來不敢比金牌,就是因為太慘了,不要說金牌,拿一塊獎牌都非常困難。那麼為什麼印度體育賽場上那麼弱呢?其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Ⅸ 摔跤吧 爸爸說的什麼是印度那位體育運動員
說的是印度體育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
Ⅹ 印度歷史共奪得多少奧運會金牌
印度在奧運會中總共只拿了9塊金牌。在1980年之前,印度總共獲得過8枚金牌,無一例外的,這些金牌都來自曲棍球——印度最流行的體育運動。但在1980年以後,印度似乎就與奧運金牌絕緣。自那以後至今,印度只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一枚金牌,這枚金牌來自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選手為Abhinav Bindra。
奧林匹克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