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不舉辦f1

印度為什麼不舉辦f1

發布時間:2022-11-06 08:26:32

㈠ 印度空軍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軍演 興師動眾為哪般

印度將在2009年舉辦F1分站賽事,舉辦地點就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該消息是由印度奧林匹克協會主席卡瑪迪(Suresh Kalmadi)於14日公布的,卡瑪迪表示他們已經與F1商業推廣負責人伯尼簽訂了F1印度站比賽的承辦協議。 印度奧林匹克協會將著手建造一個F1賽車場,並在2009年前按時完工以承辦F1印度站比賽印度作為一個賽車運動並不發達的國家,在本國車手卡希基延進入F1之後,民眾的F1熱情被迅速地激發起來。雖然,今年已經29歲的卡希基延目前僅僅在威廉姆斯車隊得到一個試車手的位置,但是印度人對於他和F1的關注程度已經可以與印度的「國球」——板球相媲美了。

㈡ 印度的體育水平為什麼那麼落後

印度競技體育成績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首先,印度與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一樣,非常重視教育,印度的父母都希望兒女成為工程師、醫生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沒有多少父母願意讓子女去辛辛苦苦練體育。記者在與幾位認識的印度人交談時,他們坦言:讓孩子從事體育,在我們這兒很難有作為。

二、其次,氣候和地理條件也是印度成為體育大國的限制條件。印度地處熱帶,氣候極為濕熱,加上國家和民眾相對貧窮,沒有好的室內訓練條件,只能選擇室外訓練。這樣炎熱潮濕的氣候成了體育發展的瓶頸。難怪有人這樣半開玩笑地說:「這么熱的天,讓印度人上哪兒練體育去啊?」

三、第三,印度政府對體育不夠重視。相對於在經濟、軍事領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對競技體育發展的投入則顯得囊中羞澀、吝嗇不已,發展體育大國似乎根本沒有被納入印度政府的議程。這已經成為制約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第四,印度體育總體發展水平較低,教練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水平較高的運動員更願意到國外訓練,因為他們認為「同外國教練相比,印度教練往往缺乏訓練手段,他們並不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比這點更嚴重的是,在印度,教練的選拔也成為多種利益的較量。誰能當上教練不看其技術、訓練水平及能力,而是看誰的後台老闆硬。

㈢ F1賽車賽事起源於何時

F1——起源於歐洲的超豪華賽車運動

人所共知F1是以歐洲為核心的汽車賽事,除了因氣候原因將每個賽季一頭一尾的幾場比賽分布在澳大利亞,南美巴西和亞洲日本、馬來西亞、巴林、中國以外,其中主要的10場賽事全部在歐洲國家和地區舉行(中間2場比賽在加拿大和美國),就連比賽時間也要服從歐洲電視台為歐洲各國電視觀眾轉播F1收視效果而定。當然在歐洲全面禁煙和十支車隊一致要求削減費用的壓力下,F1正在快速向亞洲、中東以及南美國家延伸,以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客觀上講,近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心大幅度向亞洲傾斜轉移,遵循這一規律繼2004年中國上海和巴林舉辦F1比賽之後,2005年土耳其亦加入F1陣營。前不久有消息透露「F1皇帝」伯尼稱三年後印度也將舉辦F1大獎賽。然而美洲虎車隊被美國人買走、喬丹車隊讓俄國人接手,這些現象更加說明F1運動正在逐漸削弱和擺脫歐洲的核心地位。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畢竟F1是起源、發展、成熟於歐洲的「超豪華汽車賽事」,超豪華品牌汽車製造商,超級品牌全球大贊助商支撐著F1每個賽季的運作,極端的商業競爭和激烈的科技較量,使F1發展成為一個耗費大量資金的「黑洞」,國際汽聯多次改變競賽規則也無事於補,並沒有遏制「黑洞」現象的蔓延。2005賽季我們再也看不到世界第二大汽車廠商老牌勁旅的福特標志,他們退出了F1行列,就連頻頻奪冠的法拉利車隊也在「暗示」高昂的花費將使他們一樣面臨難以為繼境地。盡管2005賽季F1將照常舉行,表面上繁雜的紛爭暫停了,但是F1陣營當中企盼獲得金錢「慾望」與大量燒錢「能量」之間激烈矛盾並未平息,只要F1賽事仍在進行,上述矛盾必然進一步激化,何時再度爆發僅待時機而已。

在我了解和研究F1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它與真正意義上的競技體育不同,強烈的商業氛圍使這項競技成為「金錢」和「科技」的較量,幾乎失去運動員(車手)在參與比賽當中「個人」能力、精神因素和體育道德本應起到的作用。每支車隊嚴謹的運作團隊,其成員來自不同國度的賽車精英,團結一致為車隊獲取更多「金錢」默契配合戰斗在一起,「金錢」至上在F1運動當中主宰、衡量、裁決所有人的行為。結論是,照目前趨勢發展下去,F1將逐漸演變成「發達國家」蠶食 「發展中國家」 經濟快速增長成果的「介質」,因為「F1皇帝」伯尼將後來的「發展中國家」F1參與者入門價碼抬得過高,使其難於從運作F1較短時間當中獲得收益。當然,運作中F1也為「發展中國家」帶去了國際化經營理念、商業信息以及商業機會。
1950年國際汽聯第一次舉辦了世界錦標賽(First FIA Drivers' World Championship)
,而且一直舉辦到今天。這段時間,是F1穩步發展的階段,姑且把它叫做F1的正史。本文不講這段正史,而講1950年以前的賽車運動,它是F1的基礎,稱它為F1的"史前史"。了解了它也就明白了F1是如何起源的,或者說找到了F1的源頭。

從歷史上首次汽車比賽的1894年(從巴黎到里昂)到1900年間,還沒有出現「方程式」(Formula)一詞。當時的汽車比賽很簡單,只是按燃燒方法(汽油機與蒸汽機)、座位數來分組比賽。在那時,汽車至少有兩個座位,直至1920年代末單座賽車才出現。後視鏡的發明促進了這項發展,它可替代"副駕駛"來提醒駕駛者有人要超車了。

1904年,FIA(國際汽聯)成立了,這個國際組織不得不制定規則,從而保證車手及觀眾的安全。同時,FIA指導賽車運動朝有利於道路汽車發展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汽車運動歷史上指定了比賽規則。從1907年至1939年,幾乎所有可能的規則都制定過,最小重量、最大重量、燃料消耗及氣缸口徑的限制,但自1939年之後,最常用的限制是發動機氣缸容積,此限制最早於1914年曾引人過。

「方程式」最早於1904年被FIA使用(限制最大重量),以區別於小型汽車,作為與小型汽車不同類型的另類賽車。但「一級方程式」一詞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出現。FIA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則創辦於1950年,屬於FIA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的第一場汽車賽是英國大獎賽,於1950年5月13日在英國銀石賽場舉行。

在沒有F1的時代中,賽車運動可以追溯到1894年,歷史上第一場賽車賽事,地點由Paris到Rouen。當時只要是車輛都可以比賽,不同的是車輛推進方式(汽油或蒸汽),以及座位的數量,通常至少要有兩個座位。直到1920年代末期才有人使用單座位車輛。後視鏡的發明對賽車發展而言是非常大的貢獻,從此之後車手可以由這項裝置知道有人想要超越。 真正的F1是在1950年被創造出來,而第一場以FIA『一級方程式』規則進行的比賽,是1950年5月13日的英國GP。

㈣ 印度力量車隊為什麼退出f1

一方面財政出現問題,另一方面花費太高金錢,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印度力量是收購了2007年的世爵車隊之後組隊參加2008賽季F1大獎賽的,本來拉爾夫參加此次試車是為了爭奪下賽季車手資格的,可是德國人的表現讓人失望。

由於駕駛自己並不熟悉的世爵2007款賽車,德國人在整個試車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兩次沖出賽道,還曾經因為賽車機械故障拋錨。

在測試結束之後,拉爾夫在20名測試車手中排名最後。



相關事件:

拉爾夫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對於2008賽季十分悲觀:「下賽季我想自己不會為印度力量效力,看上去這很可能是我最後一次駕駛F1賽車。

我現在必須為自己作出最好的選擇,或許意味著我將呆在家中。

當然我也不會拒絕所有的邀請,只要有人給出有價值的報價,我想我會認真考慮的。「

哥哥邁克爾退出F1車壇之後,弟弟拉爾夫也將極有可能告別F1賽場。



㈤ 為何印度有F1車隊而中國沒有呢

印度力量車隊(Force India Formula
One)是一支一級方程式賽車車隊,成立於2007年10月。印度力量車隊的前身為2006年成立的世爵車隊,該車隊在短短參賽一年後由於資金短缺,而由印度富商、箭魚航空總裁維傑·馬爾雅與世爵車隊前任執行長米歇爾·摩爾以8,800萬歐元的價格所收購,並於當年10月24日獲得國際汽車聯盟(FIA)的認可,將車隊名稱正式改為「印度力量」。

為何印度有F1車隊而中國沒有一句話有個有錢有勢的乾爸唄

㈥ 迪雷斯塔為什麼退出f1

印度力量官方的說法是迪雷斯塔想要轉投其他「大車隊」,所以退出F1,不過具體內情他自己沒有說。

自從2011賽季代表印度力量參加F1以來,迪雷斯塔的表現一年好過一年,已經成為積分區的常客。2013賽季,蘇格蘭人的成績十分優異,並且幾度有機會沖擊領獎台。加拿大大獎賽結束後,他在積分榜上排名第八,壓過了羅曼-格羅斯讓和簡森-巴頓。事實上,早在2013賽季開始前,蘇格蘭人就承認去年曾有一支大車隊接觸過自己。

印度力量代理領隊鮑勃-費恩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決定權在迪雷斯塔自己手裡,車隊不會阻止他追求更好的目標。費恩利說:「保羅(迪雷斯塔)與我們還有2014賽季的比賽合同,所以問題在於是否有其他人想招募他,而這由不得我們來決定。」

2014年賓士確認了迪雷斯塔回歸DTM的消息,這也意味著他暫別F1車壇。

車手履歷:

2003英國雷諾方程式(Eurotek車隊/JVA車隊),1次勝利,年度第7名;

2004英國雷諾方程式(Manor車隊),4次勝利,年度季軍;

2005歐洲F3錦標賽(Manor車隊),10次勝利,年度第10名;

2006歐洲F3錦標賽(ASM車隊),15次勝利,年度冠軍;

2007 DTM(個人名義參賽);年度第5名;

2008 DTM(賓士車隊);2次勝利,年度亞軍;

2009 DTM(賓士車隊);1次勝利,年度季軍;

2010 F1印度力量車隊試車手;

2011升任印度力量F1車隊正式車手,搭檔蘇蒂爾。

㈦ F1沒有成為奧運比賽項目,究竟是為什麼呢

真正的原因其實首先在於經濟和普及性。作為世界上最「高精尖」的體育賽事,F1這項運動涉及金錢的數目過於龐大,平均每輛賽車參加一站比賽,開銷就達到800萬美元。一輛賽車的造價又高達300萬美元,只是一站的費用,就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備戰奧運會的總預算。

此外奧運會項目都是以國家名義參賽,從當前情況看,有能力組建F1「國家隊」的只有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和日本這5個同時具備車手和賽車的國家。義大利當然會派出法拉利,漢密爾頓回英國隊,而像芬蘭的萊科寧、西班牙的阿隆索、巴西的巴里切羅……這些世界冠軍因為國家實力的原因,只能無奈的作壁上觀,過多優秀車手的缺席無疑會讓比賽質量大打折扣。

㈧ 印度為什麼不申辦奧運會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以目前的增長速度,很快將超過我國,成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但是印度這個國家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被網友戲稱為是開掛的國家。既然被稱為是開掛,那肯定與眾不同,匪夷所思,令人稱奇,確實印度在這方面將自己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以至於很多人去印度旅遊,就是想去看看這些開掛的一系列神操作。

其實以印度目前的實力,舉辦奧運會肯定沒問題,但是如果它不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國際奧委會是不可能讓它舉辦的,畢竟安全第一啊,因為印度的各方面真是太糟糕了,衛生環境不達標,空氣河流嚴重污染,公共衛生條件特別差,體育基礎設施幾乎沒多少。有人覺得,如果印度真的舉辦了,估計都沒人敢來了。印度未能成功舉辦奧運會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印度雖然是人口大國但卻是體育小國,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到現在,印度只獲得過一枚金牌,這么低的體育水平想舉辦奧運會還真有點難。

㈨ 印度為什麼不舉辦奧運會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能夠舉辦奧運會是非常榮耀的,因為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選拔或者是國家選拔可是非常嚴格的。就比如當初在2008年我國第一次申奧成功的時候,簡直是舉國歡騰,其實舉辦一次奧運會不僅僅是對於一個國家的最好證明,同時也能夠帶動國家的經濟,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國家都積極申請奧運會的原因。

對於印度來說,最近這幾年雖然發展的也是比較快的,而且獲得了不少的成績和改變,但是印度自身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衛生環境不達標,空氣嚴重污染,河流嚴重污染,公共衛生條件特別的差,而且公共衛生條件非常的不齊全。

同時印度的基礎設施也一直是特別落後的,以及場地建設方面更是不充足。對於這些原因,當然都造成了印度不舉辦奧運會的原因。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印度的種族方面問題和社會治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比較嚴峻的而且不可忽略的。

㈩ 2011年f1在哪個國家有賽事

F1掌門人埃克萊斯通10日接受一家義大利報紙采訪時說,印度站將被加入2011年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大獎賽賽程,這個亞洲國家將首次舉辦這個著名的賽車比賽。
印度奧委會去年表示,他們希望能從2010年開始舉辦F1大獎賽,但埃克萊斯通卻說印度的希望要推遲一年才能實現,而且俄羅斯也有幾個不錯的地方可以舉辦比賽。
2009年賽程上,阿布扎比是唯一的新面孔,而加拿大站的取消,意味著50年來F1首次沒有北美的比賽。
埃克萊斯通說,之所以放棄北美是因為雙方的思路不同.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不舉辦f1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月租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114
義大利語grigio是什麼顏色 瀏覽:389
印度酸梅湯怎麼做 瀏覽:334
中國都有哪些葡萄品種 瀏覽:22
越南紅酸枝正尺多少錢一副 瀏覽:671
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什麼 瀏覽:464
越南語解封怎麼說 瀏覽:411
英國紅茶配什麼搭配最好 瀏覽:939
英國每天生活都吃什麼 瀏覽:440
用越南服怎麼登錄真實視頻 瀏覽:159
越南人來中國要辦什麼證 瀏覽:466
紅的印尼哪裡有賣 瀏覽:148
印度尼西亞的物品是多少印尼 瀏覽:289
中國交通頻道怎麼直播 瀏覽:479
法國和義大利哪個城市化水平高 瀏覽:205
越南媳婦怎麼申請華僑 瀏覽:479
北京八中國際怎麼樣 瀏覽:559
有什麼軟體可以識別越南歌曲 瀏覽:360
中國人對越南的誤解有哪些 瀏覽:9
越南養殖什麼前景最好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