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唐僧怎麼聽懂印度話的

唐僧怎麼聽懂印度話的

發布時間:2022-11-14 02:21:22

Ⅰ 唐玄奘到印度時怎麼知道人家說什麼啊

真正的佛語也就是梵語,佛教最初傳到我國時,是沒有翻譯文的,唐僧同學當然會說梵語了,去取經也很正常。

Ⅱ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呢

為什麼去印度取經的玄奘能聽懂本地語言?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現代歷史學界對玄奘身份的定義時,會經常將他定義成一個翻譯家,也就是說玄奘本人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大翻譯官。

中國古代會外語的人也很多

其實中國最早出現翻譯的年代非常久遠。早在周朝時,就有關於翻譯的記載了。古籍《冊府元龜》里記載:

周公居攝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譯而朝。”

意思是周公攝政的時候,越裳國派了三個口譯員(象胥)來朝貢,並且說因為路途太遠,山川阻隔,所以派三個翻譯官,一個傳一個地翻譯,翻譯三次才能翻譯成周公能聽懂的語言,完成朝貢的使命。這就是儒家經典《尚書》里“重譯獻雉”的典故。

而到達印度之後,有了語言環境,玄奘的梵文水平自然還會突飛猛進,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更多。玄奘西行總共歷時17年,這么長時間,而且以玄奘法師的高智商,在他回國時,其梵文水平達到母語水平估計沒有任何問題了。所以玄奘回國之後,為中原佛教翻譯了大量梵文佛教經典,對佛教在中原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因此被後世視為傑出的翻譯家。

Ⅲ 為什麼唐僧去古印度取經,能聽懂本地語言

在真實版本的取經中,玄奘才是齊天大聖。今天的我們,用著翻譯軟體,也不見得有太多人,敢隻身一人去多個國家。

但是,玄奘敢,而且這些國家說的還是小語種。玄奘沒有車,就是一個人,有的時候有點基礎的輔助設施,比如馬和駱駝一類,在大唐明令禁止出國的情況下,偷偷出去,沒有任何外援。

法師在東土大唐一躍成為得道高僧,即使法師不從事佛教專業,只當翻譯的話,也是大唐的頂級翻譯,很可能沒有之一。畢竟印度那一片區,沒有人梵語說得比他好!

法師V5!

Ⅳ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

這就跟當時唐朝開放的環境有關系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朝代。唐朝的長安城,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國際之都“。那時的長安城內各國的商人,使節雲集。

而大量的佛經又被翻譯成波斯語,傳到了中國。所以玄奘法師前往印度之前,好多僧人必須看得懂波斯語,才能看懂佛經。(玄奘前往古印度,就是為了避免多次翻譯帶來的錯誤。)另外,從長安到古印度必須經過波斯地區。如果不會波斯語,沿途的交流也會很困難。

到了印度的玄奘甚至還為當地的僧人講佛學,可見其梵語程度,基本與母語無異。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真經後,自己又將這些經文翻譯成中文。玄奘法師為中國的佛學發展可謂是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Ⅳ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

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很多佛經是音譯加義譯,就是根據讀音和含義翻譯,玄奘閱讀了很多佛經,常有不理解的地方,固生西行之念。所以他對梵文應該掌握了一些詞彙。而且唐代文化商業交流。會有來往商旅和掌握雙語的人,也就是導游或翻譯性質的人。這種情況在漢代通西域就有。而且聰穎好學的語言天分較高的人也會學的快。

Ⅵ 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經過那麼多國家,為何能聽懂當地語言

其實現代歷學界對玄奘身份的定義時,會經常將他定義成一個翻譯家,也就是玄奘本人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大翻譯官。

幸運的是高昌國王信奉佛教,聽說玄奘要去天竺取經,給他配備了四個和尚,還有隨從和馬隊,後來過雪山的時候,還有隨從和兩個和尚不幸遇難。一年之後玄奘團隊來到印度那爛陀寺,玄奘在印度高僧戒賢大師坐下學習佛法17年,最後多次和印度僧人辯經獲勝,可見其對梵文和佛經的熟悉程度。公元641年,玄奘團隊攜帶657部經書,150粒舍利子和7尊佛像回到大唐。這時候唐太宗才知道有這么個了不起的人物。於是專門在皇宮內建了一座寺廟,專門讓唐玄奘團隊翻譯佛經。

Ⅶ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

我感覺這個問題還是非常容易回答的,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可能各地之間的交通都不是那麼方便,特別是不同國家之間的交通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如何在艱難的交通條件之下進行一定的文化交流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我感覺在這種情況之下,像唐玄奘這樣的人去西天求取真經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按照地理情況來講他要是去印度求取真經的話可能要經過很長的一段距離,在這個距離當中呢,他們需要克服的東西非常多。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積極討論。

Ⅷ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

唐玄奘到印度取經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著名的《西遊記》就以唐玄奘取經的故事為原型創作的。但是,關於唐玄奘取經的路線,許多人都頗有疑問。在古代,最佳的交通方式就是乘船,因為乘船速度較快,同時也特別輕松。而唐朝時期,中國和印度洋各國有海上絲綢之路聯系,乘船到達印度是比較容易的。那麼,為什麼唐玄奘不是乘船去印度,而是不遠萬里繞道西域呢?

武威

到達涼州之後,玄奘又在這里進行了講法,於是河西走廊一帶的群眾紛紛前來聽講,許多商人將玄奘要西行的事情傳到了西域,西域各國都准備迎接玄奘的到來。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走廊,從這里出國是十分容易的。當時玄奘一是要選擇走法顯的路,二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如果走海路,將沒有足夠的資金),因此只能選擇從西域繞到印度。

但是,此時唐朝和西突厥的戰爭就要爆發,玉門關不準人們通行。時任涼州都督的李大亮得知玄奘要處境,擔心出問題,於是不準他出國,並且讓他返回長安。幸好,涼州的佛教領袖慧威法師暗中派兩名弟子偷偷幫助玄奘夜行到了瓜州(酒泉),這里距離玉門關很近了。瓜州刺史獨孤達信仰佛教,於是優待了玄奘,並且給玄奘講述了從西域到達印度的路線。之後,涼州又派遣人員追捕玄奘,沒想到涼州刺史也信仰佛教,他拜訪玄奘後,撕毀了公文。

酒泉

玄奘對西域的路線並不熟悉,幸好在瓜州塔爾寺遇到了胡人石磐陀,此人就是孫悟空的原型,他多次往來於西域,對西域路線十分熟悉。聽到玄奘講解佛法後,石磐陀被感化,於是成為了玄奘的土地。於是師徒二人就夜渡葫蘆河,欲闖過玉門關,越五峰,入西域。但是途中生變,石磐陀又想殺玄奘大師滅口,但是最終沒有下手,但是放棄了西行。於是就剩下玄奘一人。

還好的是,玄奘在高昌國(吐魯番)受到了國王的禮遇,與高昌王結拜兄弟,高昌王派遣一些隊伍護送玄奘,到達了西突厥之地。西突厥可汗也十分欣賞玄奘,於是派遣翻譯人員跟隨玄奘,最終使得玄奘安全達到了印度。《西遊記》中將唐玄奘的支持者改為了李世民,並且一路上帶著唐朝的公文書,認為是唐朝的國威在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實際上,玄奘西行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是西域民族普遍信仰佛教。

唐玄奘在印度學習了大乘佛法之後,就踏上了回國的歷程。按理說,這時候他可以乘船回國了,當年的法顯也是乘船回國的,而玄奘之後也有義凈法師從海路到達印度。但是,玄奘西行的過程中曾經答應高昌等國王要回來待三年,他不能毀約。於是,他還是選擇從西域徒步回去。

Ⅸ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呢

Ⅹ 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他為何能聽懂當地語言

說到唐僧其實大家也知道這個人對於中國佛教的重要性,他去印度取經也真的是超級辛的,前前後後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年,最後艱難回國,那麼有的人要問了,他去古印度取經最後是怎麼能聽懂當時當地的語言呢?難道唐僧懂古印度語?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玄奘在語言上的天賦被他的佛學光環掩蓋了。玄奘取回佛經之後是親自組織經書翻譯校勘的,玄奘在天竺各大寺廟(雖然當時佛教在次大陸已經開始呈現頹勢,那爛陀幾乎也真的「爛」了,但還是有許多信眾教徒)里開壇數年之久。玄奘精通波斯語的程度不好說,但梵語之於玄奘,幾乎等同於母語無二。

有史書記載,玄奘早年就曾經跟隨來華的西域僧人學習梵文。既然是西域僧人,那麼玄奘所學習的應該就不僅是印度的梵文了,恐怕還會有一些西域國家的語言。而玄奘西行之後,也曾經先到了今天克什米爾地區的迦濕彌羅國進修梵文,所以玄奘真正到達印度的時候,梵語應該已經說的非常流利了。

閱讀全文

與唐僧怎麼聽懂印度話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4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6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59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4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1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59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6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7
中國去巴域怎麼走 瀏覽:389
中國石化加油站如何開發票 瀏覽:531
在英國讀什麼最賺錢 瀏覽:359
中國女排奪冠評分是多少 瀏覽:301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麼地方玩 瀏覽:527
印度芋頭怎麼炸好吃 瀏覽:855
伊朗宗教集會什麼時候 瀏覽:5
越南哪裡買工業設備便宜 瀏覽:118
巴厘島6個人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07
緬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