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魚片怎麼吃
生魚片怎麼吃
生魚片怎麼吃,生魚片是一種特別出名的菜式,深受很多人的喜歡,其中最出名的地方就是順德和潮汕的生魚片,吃過的都說好,那麼生魚片怎麼吃?今天就由我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這一方面。
一、生魚片怎麼吃
1、順德魚生:
順德魚生一般以淡水魚為主,品質好的順德魚生以約750克的「壯魚」為食材,買回來後先放在山泉水餓養幾天,以消耗體內脂肪,令魚肉實甘爽。殺魚時在魚下頜處和尾部各割一刀,然後放回水中讓魚在游動放血,了無淤血的魚片便潔白如雪,晶瑩剔透,放血的程序若把握不好,魚肉帶紅色水分也多。片好之後要再放進冷凍一會,魚生才會爽滑和有甜味。進食時蘸以蒜片、蔥絲、洋蔥絲、醬油、花生碎、芝麻、香芋絲、炸粉絲,再加上油、鹽、糖混合成的調料。魚皮則可涼拌。
2、潮汕魚生:
多以養於沙塘中的草魚為食材,重三斤左右最為適宜。早上把買回來的魚放在清水裡養著,到下午才去魚鱗、開膛,掏出內臟後將一層魚皮削去,然後沿脊骨取下左右兩邊肉,切除肋骨和魚腹。擦乾血污,把魚放在比較通風的地方,讓魚被風吹至富有彈性。晚上就可以切片食用。佐料分咸甜兩種:鹹的是豆醬拌小磨香油;甜的則是三滲醬、梅膏醬,另備有一碟生切蘿卜絲或楊桃片。可謂色、香、味、型俱佳。通常在吃魚生會喝魚頭湯和吃魚片稀粥。
二、生魚片的功效
1、生魚片中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這種蛋白質非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因為這種生魚片的.肉沒有經過高溫的烹飪,所以相關的營養物質是更加容易分解吸收的。
2、生魚片中也含有比較豐富的微量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相關科學研究發現,很多的維生素在經過烹飪之後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流失,這種生魚片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三、魚品
1、鯉魚
鯉魚是最常用的魚膾材料。上面提到,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魚膾是生鯉魚片,而有文字記錄的最早進入飲食市場的魚膾也是生鯉魚片。辛延年的《羽林郎》詩,描敘西漢大將軍霍光的家奴調戲在酒店中打工的胡女,受到胡女嚴拒的故事。這首詩說明,在東漢時期,魚膾已經在餐館里出現。
2、鱸魚
名氣最大的魚膾材料是鱸魚。西晉未年,吳郡(治所在今蘇州市)人張翰在洛陽的司馬冏齊王府中任職。晉惠帝太安元年秋天,正是司馬冏權勢高漲,獨攬朝政的時候,張翰看到滿天飛舞的黃葉,忽然想起正是家鄉鱸魚收獲的季節,生鱸魚片搭配蒓菜羹下茭米飯的滋味何等鮮美,禁不住高歌一曲: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四、生魚片的注意事項
1、引發疾病
生魚片味道鮮美,但防疫專家提醒,生魚片寄生有華支睾吸蟲等多種魚源性寄生蟲;主要能引起的疾病有:華支睾吸蟲寄生蟲病、顎口線蟲病、肺吸蟲病、魚絛蟲病。
2、專家建議
專家表示,許多人認為,生吃魚片、海鮮等蘸點芥末就可以殺死各類病蟲,起到防治作用,其實不然,芥末可以消毒,但無法殺死寄生蟲。對於魚類身上的寄生蟲問題,俄羅斯醫學科學院的亞歷山大·布龍施泰因教授介紹說,無論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它們的身上都攜帶著寄生蟲,因此當人們大量食用沒有進行適當消毒的生魚片後,身體內是很容易被魚類寄生蟲感染的。衛生專家建議,人們在食用魚肉時最好將其煮熟,如果非常喜歡吃生魚肉,那麼事先應該把生魚肉冷凍到零下4攝氏度左右進行低溫消毒,這樣魚類寄生蟲就會被凍死,從而使得人們進食生魚肉變得更加安全、衛生
1、生魚片是什麼
生魚片又叫刺身,也稱為魚膾、魚生,是用新鮮的魚類生切成片之後食用。
2、芥末的作用
芥末的氣味有些嗆鼻,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的芥子油。它可以抑制食物中黴菌的生長,具有殺菌功效。
3、吃生魚片為什麼蘸芥末
因為芥末有助於開胃,而且還能幫助殺菌,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在吃生魚片的時候蘸取一些芥末。
4、能殺死寄生蟲嗎
芥末只能起到殺菌的作用,對於生魚片中的寄生蟲是沒有辦法殺死的。所以想用芥末殺死寄生蟲是無法實現的。
5、生魚片怎麼吃好
1、蘸芥末吃
芥末含有的殺菌成分,能夠殺死大腸菌、黃葡萄球菌等細菌,並抑制食物中黴菌和其他有毒細菌的生長。另外,據日本食物營養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芥末還能抑制引發癌症的物質活動,以及抑制肝臟內酸化酵素的活動。
所以在食用生魚片時,最好能蘸上芥末一起吃,但是,專家提醒,芥末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孕婦及有胃病、眼疾的人少吃為好。
2、醋泡生魚片
有相關機構調研顯示,近一半生食水產品及鮮凍水產品中被發現含有副溶血性弧菌,人體吸收後容易導致食物中毒。但有研究表示副溶血性弧菌對酸較敏感,在普通食醋中1—3分鍾即死亡。
所以食用生魚片可以先用醋浸泡,或者烹調海鮮的過程中加一些醋也可以有效殺滅副溶血性弧菌。此外,副溶血性弧菌也對溫度敏感,加熱到56攝氏度時5—10分鍾即可死亡,所以建議烹調海鮮時的時間不要過短。
❷ 生魚片怎麼吃
我是生魚片的重度愛好者,總是放不下他們的美味。聽說海魚中幾乎沒有寄生蟲,就算有也無法在人體環境中寄生,所以海魚可以生吃是真的嗎?
並不是。海魚中檢出寄生蟲的比例並不低,如最常作為刺身食用的三文魚,它就有可能攜帶異尖線蟲——一種常見於海魚的寄生蟲,而這種寄生蟲是可以寄生於人體的。
日本人大都愛吃鮮活、未經充分處理的魚生,所以每年都會有不少異尖線蟲感染的病例出現。海魚已經如此,淡水魚生往往更加危險。
那生魚片還能吃嗎?應該如何安全地吃生魚片?
通常A說,還是建議少吃或是不吃生魚片這類生食。當然,如果要吃,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餐廳,或是在正規、有保障的渠道購買。
特定水域規范養殖的海魚感染寄生蟲的概率會小很多,而國內正規的生魚片都會經過零下40度左右的冷凍運輸,這種超低溫冷凍可以有效殺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蟲並破壞蟲卵,也是符合我國與歐盟相關標準的生魚處理方式。
如果生魚片新鮮且來源正規,經過規范的冷凍處理,並且未在解凍過程中受到污染或發生變質,那基本可以放心食用。
❸ 印度人不殺生,那他們餐桌上的肉是怎麼來的
印度人為了能夠吃到動物的肉,會想到其他的辦法讓動物自己結束生命,這樣印度人就不算殺生,所以印度人餐桌上的肉都是印度人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讓動物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得到的,比如說印度人想吃魚肉的時候,不會自己拿著刀把魚殺死,相反他們會把一把刀固定住,然後拿著魚往刀上碰撞,這樣魚就會結束生命,雖然這樣做比較麻煩,但是印度人卻非常願意這樣做,他們認為不是自己取走了魚的性命。
其實印度人奉行不殺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我們平時的生活卻離不開肉類,如果沒有這些動物的肉,那麼人類就不可能健康的生長,所以在我看來適當的殺生,還是有必要的,如果說是一些珍貴的物種,那麼肯定不能夠亂殺,還要保護這些動物,尤其是一些快要瀕臨滅絕的動物。
❹ 印度人不吃豬肉、牛肉、魚肉,那印度人到底吃什麼肉
一、吃點雞肉或者是羊肉
在印度他們的國家裡邊,宗教是特別多的,為了照顧大家的一些宗教理念,避免了很多沖突,大部分人是不吃肉的,也是不吃魚的,想要吃肉的時候就是簡單的吃一點雞肉或者是羊肉,印度人死後會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河裡邊。
我們想要去什麼地方旅遊,一定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他們的飲食,如果是不方便去這里飲食的話,最好是不要去,不過到哪裡去旅遊都要適應哪裡的環境,我們才能到各地去旅遊,因為想要到各地看美麗的風景,一定要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才能更好的旅遊。
❺ 歪果仁的飲食到底有多簡單
我們很多人對外國人起居飲食的了解大多停留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的情節中,在屏幕中他們吃著好看漂亮的西餐,手拿刀叉優雅地咀嚼著,有很多都是我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食物,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有很多外國人的日常飲食並沒有我們國家飲食這樣豐富,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相比其他國家,我認為我們國家的食物種類豐富,食材多元化,我們國家的傳統美食不在少數,所以,為我們是中國人而感到幸福吧。
❻ 生魚片怎麼吃
導語:說起生魚片,我想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很陌生,生魚片是一種很有名的日本料理,也是由中國傳入日本,並開始在日本流行起來的一道美食,生魚片通常是由一些很名貴的,如金槍魚,鯰魚,比目魚等一些很名貴的魚製作而成的,生魚片好吃而又有營養。可以說生魚片就是一道非常不錯的美食。
因此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都非常喜歡吃生魚片,同時我們也知道生魚片的吃法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那麼喜歡吃生魚片的朋友要如何做生魚片,吃生魚片又有哪些講究呢?
材料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魚,多數是海魚。常見的是金槍魚、比目魚、鰹魚、多春魚、魚參魚、魚師魚、鱸魚、鯔魚,等等;也有鯉魚、鯽魚等淡水魚。在古代,鯉魚則是刺身的上品。還有一些特殊的魚類,如章魚、魷魚、墨魚、鯨魚也是常見的材料。鯨魚可以片成較厚的魚片,但章魚、魷魚和墨魚卻不能片成魚片,而是利用這些魚自身的體形切成不算太薄的魚塊,當然也可以算成魚片。除了魚片,還有整魚,一些長不大的微型魚,如果生吃、活吃的話,也就是一種美味的刺身。魚肉之外,還有生魚子,也可以成為刺身。至於香港人食用的生魚翅,在日本人看來也是一種刺身。但刺身並不限於使用魚,所用材料的范圍很廣,有螺蛤類(包括螺肉、牡蠣肉和鮮貝),有蝦(一種紅色的甜蝦)和蟹,有海參和海膽,還有雞肉(sasami,雞胸脯嫩肉)等等。
做法
原料 :新鮮的加吉魚、三文魚、金槍魚、北極貝,裙帶菜,白蘿卜,切成均勻的細絲,調味品:綠芥末、日本醬油製作: 1.把蘿卜絲碼在盤子底下,把裙帶菜碼一些在蘿卜絲上。 2.把海鮮切成長約5cm、厚約1cm左右的細條,鋪在蘿卜絲上。
要點 :1.蘿卜絲可用專用工具切出。2.要想蘿卜絲看上去亮一些,可將切好的蘿卜絲放在涼水中泡一會兒。3.海鮮可以上自由市場去買,這樣比在超市節省很多錢,而且比較新鮮。4.所有的用料均不需再放任何作料,吃的時候蘸綠芥末和日本醬油即可
1.刺身的.材料和形狀。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魚,多數是海魚。常見的是金槍魚、鮭魚(三文魚)、鯛魚、比目魚、鰹魚、多春魚、魚參魚、魚師魚、鱸魚、鯔魚,等等;也有鯉魚、鯽魚等淡水魚。在古代,鯉魚則是刺身的上品。但刺身並不限於使用魚,所用材料的范圍很廣,有螺蛤類(包括螺肉、牡蠣肉和鮮貝),有蝦(一種紅色的甜蝦)和蟹,有海參和海膽,還有雞肉(sasami,雞胸脯嫩肉),甚至有我們想像不到的但又很貴重的鹿肉和馬肉。是不是就到此為止了呢?不,居然還有我們俗稱“魔芋”的植物“蒟蒻”。至於早期,據說還有蔬菜,也可以作為刺身的材料。
再深入一步,即使是魚的刺身,除了用一般魚類所製成的生魚片之外,還有用一些特別的魚製成的刺身,例如章魚、魷魚、墨魚、鯨魚也是常見的材料。鯨魚可以片成較厚的魚片,但章魚、魷魚和墨魚卻不能片成魚片,而是利用這些魚自身的體形切成不算太薄的魚塊,當然也可以算成魚片。除了魚片,還有整魚,一些長不大的微型魚,如果生吃、活吃的話,也就是一種美味的刺身。魚肉之外,還有生魚子,也可以成為刺身。至於香港人食用的生魚翅,在日本人看來也是一種刺身,必須用刺身去翻譯指稱。
刺身的形狀不外乎片、塊、條,一般要根據材料而定。魚肉細膩的可切成薄片,也比較高級。一些大魚,肉質較粗的就切成較厚的片(幾乎可稱為“塊”了)或小長條。這些魚的皮一般都去掉,但是也個別魚的特殊做法是保留魚皮的,例如在鯛魚上澆熱水的一種刺身(名叫“鹿の子作り”,其做法叫“燒霜作り”)。至於章魚之類只能根據各部位體形切成各不相同的塊了。還有的刺身,如牡蠣、螺肉、海膽、寸把長的小魚兒、魚子之類,則就無須勞動快刀,可以整個兒地食用。
從上所述,我們翻譯成“生魚片”就其通常情況來說是可以的,生魚和薄片狀畢竟是最常見的形式。這樣的翻譯“雖不中亦不遠矣”。
2. 刺身的數量、佐料和盛器。
除了食物本身外,刺身的特點還可以從數量、佐料、器皿三方面去觀察。
刺身的量不會太大,僅僅是一次用餐里的一小部分,最初的原因是刺身比較貴,以後就成為一種規矩,以此顯示其身份。
刺身的佐料大致有這樣幾種:醬油,山葵泥(淺綠色,類似芥末,日語稱為wasabi),醋,薑末,蘿卜泥,酒(一種“煎酒”)。在食用動物性刺身時,前二者幾乎是必備的,後數者則視乎地區不同以及各人愛好和食肆特色增減。酒和醋在古代則幾乎是必需的。有的地方在食用鰹魚(katsuo)時使用一種調入芥末/芥子泥的醬油。在食用鯉魚、鯽魚、鯰魚(ayu)時放入芥子泥、醋和日本黃醬(miso,漢字“味噌”),甚至還有辣椒末。
盛刺身的器皿必須用淺盤,現在一般是陶瓷淺盤,形狀則五花八門。根據器皿質地形制的不同以及片切、擺放的不同,可以有各種命名。
國內目前較常見的刺身種類有:紅魽、鮭魚、鮪魚、鯛魚(迦納魚)、旗魚、龍蝦、蘆蝦等等。
怎麼樣了解了那麼多生魚片的吃法,你是不是對生魚片也有興趣了呢?那就在家或者到專業的日本料理店裡一起吃這種生魚片吧,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愛上生魚片,並享受生魚片獨有的口味和健康的。
❼ 印度人飲食
印度人因宗教關系氣候原因,食素者多,食葷者少。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以食羊肉為主,絕不吃牛肉,但允許吃雞蛋、黃油、牛奶,也可以吃雞、鴨、魚肉。有許多印度教徒從不吃肉,甚至連雞蛋也不吃一個,因為在他們看來,雞蛋也屬於有生命的東西。特別是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他們認為只有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
因此,在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伊斯蘭教徒以食牛肉為主,絕不吃豬肉。其他教團,如拜火教、基督教等對肉類無所禁忌。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菜餚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特別愛吃土豆,認為是菜中佳品。不吃菌類、筍類及木耳。
印度人吃飯,與許多國家不同,他們既不像西方人那樣用刀叉,也不像中國人一樣使用碗筷,他們大多使用盆子,用右手抓取。吃抓飯是印度人的習俗,他們用右手抓飯、接食物。在抓飯時,一般只用三個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他們的三個手指不但能吃米飯,甚至還能把菜湯同米飯一起攪拌,然後一一送進嘴裡,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入口中。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外,一般都用右手。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客人用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印度的食具別具風格,無論是盆、壺、罐,還是盤、碟,不少是銅製品,富貴人家還有不少銀器。廚房的各種大小炊具一般也都是銅製品。
印度人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所以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錫克教徒絕對禁酒。印度人大多喜愛喝紅茶。他們把茶葉放人銅制或鋁制的壺里煮沸,再加入適量牛奶和白糖,所以印度茶不帶苦味,香甜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印度的茶水呈稀粥狀,不像中國的茶水那樣清淡,兩者的味道也不大相同。有些印度人寧可不吃早點,也要喝上一兩杯奶茶。除飲紅茶外,印度人也比較普遍飲用咖啡、牛奶、涼水等。
❽ 魚片生吃怎麼吃
看看醫學院的研究就知道了,2001年,延邊大學醫學院發表了一篇文章——《簡單異尖線蟲幼蟲對調味品、抗蠕蟲葯和中葯的耐受試驗》,其中提到,在食醋中,異尖線蟲可以存活105小時;在蒜泥汁中,可以存活7小時;生薑汁中能夠存活10小時;在高濃度白酒中,存活時間較短,只有24分鍾。至於芥末的殺蟲能力在2006年寧波市疾控中心發布的《東海魚類異尖線蟲感染調查及其幼蟲對青芥辣的耐受研究》也有數據支持:在芥末液體中浸泡55分鍾才能殺死異尖線蟲!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就餐時做不到這么久的浸泡時間,並且由於魚片本身的厚度,即便蘸取調料,也只能保證魚片表面塗有,無法保證完全徹底殺死寄生蟲。
因此,在家中烹調魚的時候,一定要確保魚肉熟了,保證魚肉沒有任何半透明的跡象,另外,也不要把還沒煮熟的魚和其它食物混放,避免交叉污染。
還有人會拿日本人常吃生三文魚片來反對,孰不知,日本大部分三文魚是純人工飼料進行喂養的,食物中沒有魚類,以此來保證養殖的三文魚不會感染並產生寄生蟲。盡管如此,仍然還是有害怕有寄生蟲的人,甚至有人給自己規定,一年只能吃三次三文魚。但是防不勝防,日本報道人體感染異尖線蟲病例有14000多例,號稱世界之最。而且,在日本曾發生多起大腸桿菌0517集體食物中毒事件,輕則腹痛腹瀉,重則發展為溶血性尿毒,甚至引起死亡。這種大腸桿菌主要就是通過食物和水傳播,可見,為了健康,我們還是應該選擇熟透的食物。
其實不僅僅是生魚片,其它未加工妥當的食物,比如路邊售賣的冰鎮西瓜、半生不熟的烤串等等,我們都應該提防。這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如何控制寄生蟲問題?防蟲要從源頭做起,將寄生蟲扼殺在搖籃之中,舉個例子,對生魚片來說,在養殖魚過程中就加入一些葯物對付寄生蟲,或者在零下18攝氏度的環境下冷凍48小時以上,但這樣做非常影響口感,顧此失彼。權衡之後,還是將魚做熟了最省事。其它的食物也是一樣,防不勝防,那就在做菜的時候留點心:洗干凈、做熟了!
參考文獻:《慎對美味生魚片》,劉少偉、阮贊林 ,《質量與標准化》, 2015-03-25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張連敏
❾ 印度人每天的飲食都是什麼組成的,嘗起來味道怎麼樣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我們的鄰國。提到印度,大家可能會想到美麗的泰姬陵,但對於印度飲食卻始終不敢恭維,因為印度天氣炎熱,食物本身就容易腐敗,再加上印度的特色咖喱,總給人一種有味道的感覺。再加上網上流傳的印度飯菜的照片,讓人完全沒有食慾。
但據說印度飯菜看著丑吃著香,非常下飯,事實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