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8月印度發最近發射探月衛星先進在哪裡
主要還是完成印度國內航天科技的突破和獲得第四個落月的頭銜,相比中美俄三國並不先進。
⑵ 印度發射的探月衛星和中國常娥比,哪個更前衛些
前衛?
印度衛星有一個很大的噱頭,那就是撞月。所謂把國旗插在月球上....
但是,大白話說,這個技術含量很低。我們說探月三部曲是「繞落回」,其實其中還漏了一步,那就是撞月。撞月其實是美國和蘇聯探月的第一步,最簡單的一步。只不過中國跳過了這一步而已。
印度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功率只有700瓦,中國和日本的探測器至少都在5000瓦以上。你可以想像一下,700瓦能幹什麼?還有,嫦娥號重2.35噸,帶24件儀器。印度的月船號523公斤,帶11件儀器。中國的火箭和衛星全部是國產的,印度的11件儀器有6件是別人的。順便說一下,中國這次使用的火箭是240噸級的長征3號甲,印度使用的是300噸級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中國的火箭要輕但是打到月球上的重量卻重幾倍。
補充兩點。
嫦娥工程總投資14億人民幣。月船號造價8300萬美元。
請注意,一個是工程總投資,另一個是造價,僅僅是衛星的造價。
⑶ 為什麼印度能在中國之前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
印度能在中國之前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不能代表技術成熟。在火星探測方面,印度強在時間早七年,但也僅僅是時間早,技術含量並不高。Mangalyaan的重量只有1.35噸,屬於小型探測器,而且只能繞火星運行,並不能夠著陸;而天問一號重約5噸,能登陸巡視進行科研探測。
除此之外,Mangalyaan發射成功也實屬僥幸。印度的發射模式與其他國家不同,由於其火箭技術比較落後,推力不足,以至於探測器升空後,速度達不到要求,只好啟動探測器上助推器加速,在地球軌道上多繞了幾個圈後,才成功奔向火星。
印度火星發射探測衛星的歷史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成立於1969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於1962年2月16日成立的印度國家空間研究委員會。
早在1963年11月21日,印度第一枚探測火箭成功發射,標志著印度太空計劃的開始。
1975年4月19日,印度的第一顆衛星從前蘇聯發射升空。它以印度著名的天文學家命名,在印度設計和建造,由蘇聯火箭發射。
2008年10月22日 印度的第一個探月任務啟動。印度使用其輕型火箭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了第一艘月球任務「月球飛船1號」。飛船繞月球飛行,但沒有降落在月球表面。
2013年11月5日下午5點08分,"Mangalyaan"號在斯里赫里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印度航天
⑷ 印度計劃在明年6月發射第三次探月任務「月船3號」,此舉將有何影響
如果此次探月飛船能夠發射成功,那麼標志著印度的確已經開始進入了航天時代。但是在這之前,印度發射的所有探月衛星,基本上都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航天科技的發展程度,可以直接說明一個國家的航天科技以及綜合實力是否有所提升。我國在航天技術方面的領域,可以說已經取得了領先的地位。並且我國已經開始全面建設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航天站,截止目前為止,中國航天站的建設成功已經初步完成。所以中國在航天領域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畢竟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
印度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國度,一直以來都將自己標榜為世界軍事強國。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印度的所有軍事裝備都是通過向其他國家購買。尤其是在航天領域方面,印度計劃在明年的6月份發射第3次探月任務,也就是幾年前的月船3號。
⑸ 印度的航天實力如何都是本國技術嗎
ISRO這個縮寫想必大家並不熟悉,它就是印度的空間研究組織,是印度的航天局。說起印度,人們總會想到雜耍式的閱兵式、直飲恆河水、火車開外掛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情,但是要說起印度的航天實力,大家可能會投以懷疑的目光,認為印度航天的實力應該不怎麼樣吧,其實,印度航天的實力雖比不上美俄中歐,但也算是世界航天第二梯隊中的頂尖選手。
印度目前最厲害的運載火箭是2014年12月18日發射的GSLV MK3運載火箭,其實這次發射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為它的芯二級發動機工作延誤,最後載重只是到了亞軌道。
印度對於本國航天的投入,在近些年看來一直是增長的趨勢,並且他們還制定了“15年願景、7年戰略、3年行動計劃”等重要舉措,著力改革航天發展,同時印度大力培養航天人才,國外一些著名的航空航天大學及學院中來自於印度的留學生,每年都在增加。
印度對於航天是有很大遠見與抱負的,切莫小瞧他們,他們有自己的運載火箭,有獨立的探測器研製技術,技術確實是他們自己的技術。並且印度民眾對於他們的航天事業非常支持,可以預見,印度將在較短的時間內追趕上來,也邁入到太空探索俱樂部的第一梯隊中來。
⑹ 印度數次推遲後終於成功發射月船2號,印度航天算什麼水平
印度航天水平只能說是中上水平印度從去年4月就說要發射月船2號探測區,但一直推遲到7前兩天才終於發射出去。
這次發射這是印度的第2次探月之旅,印度媒體爭著報道庫咱印度的航天水平。專家說,如果這次的任務順利完成,那麼印度可能會拿下某方面的第一。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這次印度媒體發射探測器,政務的意義大於科學的意義。
那我們再來反觀一下中國的航天事業,中國的神舟號發射是為大眾所熟知的。中國在1970年發射了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是世界上第5個可以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現在的中國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個地方建立了航天發射場。圓滿的完成了各種飛行實驗,人造衛星的發射任務。已經具備了可以和國際商業發射伺服器開展貿易的能力。
⑺ 人類航天史上最低成本的登月工程,印度「月船二號」真的能成功嗎
我不是很看好它的未來,自從人類發展航天工程開始登月成為了一個國家是否成功的標准,所以個一直在研發各種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大國實力。俄羅斯,美國,蘇聯,中國相繼都有探月探測器成功發射,而在2009年的7月22日,印度的月船2號再次升入天空,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月船1號早在2008年就發射了,但是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後來又在2013年准備發射月船2號,但是由於設備的各種問題一直沒有成功發射,一直到今年7月22日,印度月船2號才成功發射。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這個月球探測器發射能夠受到如此多關注的原因。
雖然成本比較低,但是印度方面表示這一次的月船2號將會軌道探月著陸登月集為一體,它的復雜程度要比中國的嫦娥2號和嫦娥3號還要復雜一些。雖然成本低,但是任務重,不知道月船2號會不會在月球上成功地完成任務?但是其他很多國家的科學家表示,印度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一口吃成胖子。雖然計劃比較美好,但是想要實現這樣的計劃是有一些不符合實際的。
⑻ 同是探月任務,為何印度探測器偏要多飛幾十天
在歷經波折後,印度的第二艘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終於在當地時間22日,由自家的GSLV MkIII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印度的第二次探月任務。一旦取得成功,印度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成功實現航天器月面軟著陸的國家
對於美中俄這三個航天大國來說,實施月球或行星的探測任務時,一般會將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的探測器分開設計、製造和發射。一方面,為了獲得豐富和精確的科研成果,執行某一類探測任務的航天器的重量就已經到達了火箭運載能力的上限,需要分開發射。
另一方面,環繞探測無需著陸,而著陸、巡視探測還要在特定點實現軟著落,任務實施過程的復雜程度較高,將這兩類探測任務分開進行,可以規避任務設計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降低風險、提高可靠性
⑼ 印度月船2號,登陸月球失敗,失敗原因可能是什麼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是怎麼回事?9月7日凌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月船2號」登陸月球不成功,並且著陸器與地面失聯。令人遺憾的是,月球2號此次登月距離月球表面僅剩2.1公里,就差那麼幾秒鍾。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
此前,在因技術問題而幾經拖延後,印度的「月船2號」終於在7月22日發射升空。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中國之後,成為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也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實現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的國家。
印度此次登月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專家分析過後指出了印度探測器的硬傷所在,那就是發動機。月船2號的設計和技術水平較低,而月球登陸器使用的發動機系統機器復雜,操控技術更高,特別是在整個減速軟著陸過程中,對於發動機的精確控制極為重要。印度月船-2號飛船有個最致命的缺陷,月船-2號的反推主動力由5個推力800N的液體燃料主發動機,以及周圍環繞的8台50N姿控發動機組成。然而即使擁有8台發動機,也抵不上我國嫦娥四號的一台,嫦娥四號直接使用了一台7500N的大型可變推力發動機,能夠在1500N-7500N之間隨意調節推力,所以嫦娥四號的登月之旅才會如此順利。
⑽ 印度曾成功登陸過火星那為何登月失敗
印度無法獨立完成探月任務,尋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譜,導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終失敗。
「月球2號」項目總耗資約1.4億美元,由於俄羅斯未能按照承諾交付著陸器,促使印度推後了這個計劃的實施時間。這個項目包含了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月球車3個模塊,攜帶了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車,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為25公斤,它將攜帶兩個分光計用於探測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包括等離子體層以及像氦-3這樣的同位素的數據,後者是未來核聚變能量反應堆的潛在燃料。
「月球2號」的攜帶的軌道飛行器所攜帶的水測繪儀同樣讓人期待,因為太陽風中的質子會產生羥基離子,這些離子會漂向月球的兩極,在那裡它們會被隕石坑中的水冰俘獲,而水測繪儀將會對這些水冰展開探測。如果成功,這將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藉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並如期開展探測工作。
著陸的前15分鍾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降,當海拔大概減至30公里時,它開始發動4座引擎緊急減速,只不過在距離陸地僅剩2.1公里時,意外發生了:Vikram偏離了預定軌道,就此「失聯」,任務失敗了。
巴基斯坦聯邦科學和技術部長法瓦德·喬杜里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術,諷刺印度「月船2號」的著陸器是在印度孟買買的「玩具」。
兩天後,9月8日,在月球軌道上的「月船2號」傳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團隊最終未能與它建立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