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有什麼美食
看了印度人吃的「美食」,才明白啥叫賣相差,難怪很多人不敢吃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去印度旅遊過的人,往往印象深刻的就是印度當地的各種「美食」,不管什麼樣的食材,經過印度人之手,准能做出讓人驚奇的食物,他們重鹽、重辣,在烹飪食材時,總會加入十多種調味料,調味料往往用的比食材還多,加之他們「令人著迷」的烹飪方法,做出來飯菜的賣相實在讓人難以接受,總是黏糊糊的一團,難怪印度「美食」在旅行者眼中不是那麼受歡迎。
印度常吃的早餐
炸面球PaniPuri
早飯是兩種不同的脆餅,叫做Roti,是米糊做得,蘸著旁邊小碟里的醬汁吃,一碟咖喱汁,還有一碟老酸奶。
這是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其實就是空心的油炸面球,小販用手指在上面按出一個洞來,填上土豆、洋蔥、番茄、豆類等等,再澆上一種特有的印度酸汁,最後撒上鹽和印度香料,吃的時候必須要一口解決掉,不然會流出滿手湯汁來。
印度的午飯
塔利Thali
塔利是印度常見的美食,由一個金屬盤子托著幾個小碗,碗中裝著各種各樣的配菜,如菜泥、豆泥、燉菜、印度酸奶、甜品等食材,都是爛乎乎的一團,也搞不明白吃進去點啥。主食為米飯或者餅,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格,如南印度在吃塔利套餐時並不使用盤子,而用芭蕉葉代替盤子。
炒飯Tawa pulao
Tawapulao其實就是一種很家常的炒飯,相當於我們的快餐,用長粒米和蔬菜,加入多種香料用平底鍋炒制而成,因為加入過多的香料,辛辣味已經掩蓋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使炒飯充滿了辛香味。
燒烤Tandoor
在印度,肉類基本為雞肉、羊肉,Tandoor是印度對燒烤一類食物的統一稱呼,如烤雞、烤羊肉等,但他們的烤肉,毫無意外地用了大量的醬汁來腌制,即便是烤好以後,外面還是黏糊糊的,而且還要配上類似於酸奶的蘸料,和我們吃的傳統燒烤區別很大。
印度的晚餐
印度和我國一樣也有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北方主食以面居多,而南方則以米為主食。
印度烤餅Naan
Naan是在印度常見的烤餅,用麵粉團成面團,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再用拋轉的手法將面團製作成型,甩進烤爐中,烤好後的Naan用兩只長叉盛出來,因為它是烤出來的,表面經常會粘有黑乎乎的炭灰,但是並不影響它筋道的口感。當然,在印度不管吃什麼,一份不知道是什麼的蘸料是少不了的。
「咖喱」飯
印度人偏愛各種糊糊狀的美食,「咖喱」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選用雞肉、洋蔥等食材打成糊糊狀加入各種香料,煮成粥狀,不管男女老少,統一用手抓著拌米飯一起來吃,但是這樣的賣相實在令人難以下口。
印度小吃
1、酸奶
印度人偏愛的味道真是令人「折服」,比如酸奶,雖然酸奶有著多種味道,不過一般也是草莓味酸奶、藍莓味酸奶、芒果味酸奶等果味酸奶,但是有印度的酸奶與眾不同,他們的酸奶居然分為酸奶、咸酸奶、辣酸奶等,種類是挺多,但衛生條件著實不怎麼樣。
2、口香糖
茴香加冰糖在印度被稱之為口香糖,茴香味已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樣與冰糖組合在一起,會達到口氣清新的效果嗎?
——老井說——
印度人善用香料,各種香料多的你想都想不到,尋常印度家庭會有幾十種香料的粉末一點也不奇怪,將很多種香料混合在一起,烹飪大部分印度美食都能用上,而我們常說的「咖喱」,其實也就是幾十種香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的統稱
❷ 印度美食種類不遜我國,為何印度美食依然上不了檯面
說起印度的美食相信很多的外國人是不能接受的,也只有本國人才能吃得下這樣的美食呢,不僅外觀不好看,味道也是不怎麼樣,看到最後你會覺得印度人愛吃的美食簡直跟我們自己吃的不能相提並論,差距太大。都說印度的食物讓人提不起食慾,但是看完下面這幾種印度食物,你覺印度食物讓你有食慾嗎?
Samosa
沙摩沙是三角形的咖哩炸餃,它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印度街頭快餐。它的餡是由土豆、扁豆、洋蔥、乳酪碎羊肉、雞肉等製成的,再搭配香菜醬和羅望子醬,就變成了印度人們喜歡的食物。
看完你還覺得印度的食物沒食慾嗎?
❸ 優格和優酪乳有什麼區別
答: 對乳酸菌的不斷研究讓很多消費者對於它的健康益處越來越了解,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食用乳酸類產品。不過大家可能對乳酸產品只有概念上的認識,而非從本質上區別市面上的一些產品。
我們在市面上通常見到的產品主要有優格、優酪乳、乳酸飲料和酸性乳制飲品。我們沒有把酸性乳飲品作為對比的主要原因是它本身不含乳酸菌,只是含有酸味的普通乳制飲品,所以沒有增加乳製品本身的營養價值。 而大家比較容易混淆的產品主要還是優格、優酪乳和乳酸飲料。首先我們說說優格,它是英文單字YOGURT的翻譯字,在中文裡,也經常把優酪乳翻譯成為YOGURT。但實際上,我們要把這兩個產品分開,主要是從它們的製作方法和乳酸菌含量上進行區分的。
優格作為食品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印度時期,當時的食譜中就有優格的存在。它的製作方法就是在牛奶中添加活性乳酸菌,在特定溫度內發酵,然後成為優格。這個方法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今日,依然是眾多營養學者和食品專家一致推崇最好的製作方式。根據科學檢定,利用這種方式發酵的優格,每克的活性乳酸菌含量可以達到10億個以上。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和人們對乳酸產品需求的增加,為了能夠大規模生產這類產品,歐洲國家開始推出現代所稱的優酪乳產品。他們在傳統發酵方法的基礎上,經由添加凝稠劑、穩定劑及一些其他配料,把優格產品稀釋成可以流動裝瓶的新型食品,大大滿足了市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但由於是採用工業大量製造的方式,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當中活性乳酸菌的減少,同時也添加了一些額外的工業食品添加物。按照台灣CNS國家標准,工業優酪乳的出廠要求是每克含有乳酸菌不少於1000萬(中國國家標準的要求,則不少於100萬)。依此數據來看,傳統方式製作的優格和現代方式生產的優酪乳,在原理上大致相當,但是由於製作方法的差異,在乳酸菌含量上的距離有非常明顯的差別。
普通牛奶和優格的主要營養價值的區別在於優格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活性乳酸菌,同時它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為葡萄糖及乳酸,更加有利於人體吸收。所以如果產品中的活性乳酸菌含量低,自然影響到產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和真正的銷售價格。 為了能夠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要,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乳酸飲料,也就是在優格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果汁,稀釋成為飲料。除了含有活性乳酸菌以外,還能夠成為不同味道的飲料,使消費者的選擇更為多樣化。 不過我們還是要進行一個合理的比較,主要是看當中主要的活性乳酸菌含量。按照市面上現有的產品進行比較計算,100克優格在製作完成後最高乳酸菌含量達到1000億個/100克的水準。普通的優酪乳其乳酸菌含量大約在1億個/100克的水準;而乳酸飲料中的某日本名牌產品,其產品標示100億個乳酸菌/100毫升。消費者自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做一個明智的選擇。 最後,還是要提醒追求健康的消費者,所有的乳酸菌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按照實驗研究顯示,乳酸菌在常溫下的壽命大約在5天左右。所以生產後的乳酸菌數量在達到最高峰以後就不斷減少,所以必須冷藏以減緩這個衰減過程。然而工廠大量生產的乳酸產品由於流通環節甚多,運輸條件限制等問題,其乳酸菌數量會在流通過程中明顯減少,消費者在實際購買食用時,出廠時所號稱的乳酸菌含量僅能供參考而已。所以選擇新鮮的乳酸菌產品是至關重要的。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在家製作優格,因為製作簡單,價格合理,乳酸菌含量高以及無人工添加成分等優點,優格又重新成為人們健康食譜中一個重要的角色。
❹ 印度食物有哪些啊
1、印度飛餅
印度飛餅來源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孟加拉灣大山脈,當地居民常年以筋面,椰槳,黃油,煉乳等製作食物,是享譽印度的一道名小吃,是用調和好的麵粉在空中用「飛」的絕技做成, 其風味獨特,製作神奇,薄如蟬翼,外酥里嫩,松軟可口,色澤金黃,品種繁多。
2、奶茶
在街邊經常能看到有的鋪面門口放著一口碩大無比的鍋,裡面文火溫著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還覆蓋著奶皮,非常香濃。旁邊有很多印度人排隊等候著,一旦牛奶開鍋就可以捧回香噴噴的奶茶。通常飯後當地人會喝一杯加了香料的印度奶茶,也叫馬沙拉奶茶。
3、印度手抓飯
手抓飯是印度人十分喜愛的食物,吃時用右手將飯菜反復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手抓飯只限於家裡或非正式場合。
4、拉西 Lassi
拉西即印度酸奶。舊德里賈瑪清真寺門口的小攤上,裝滿酸奶的土陶罐整齊地排列著,食客用完酸奶就砸碎陶罐,免除了攤主洗碗的麻煩,同時還很衛生。
由於印度菜的主菜多為羊肉、雞肉和海鮮類,而且每道菜里洋蔥和咖喱必不可少,在中國人眼裡有點油膩、不好消化,用牛奶製作的醇濃酸奶可以化解掉飯菜。
5、咖喱羊肉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二十多種調料合成的一種香辣調味品。咖喱羊肉烹調好後,放在餐廳門口一個個亮晶晶的金屬大罐中,下面施以文火慢燉並保溫,濃香也隨之緩緩溢出。
❺ 為什麼印度的「美食」,讓人看上去都沒有了食慾
有沒有到處找中餐館吃飯,我就這樣做過;因為以前“韓流”比較盛的時候,我在一些視頻上面看到很多人吃的韓國美食特別香,看著特別有食慾,我就抽空去韓國玩了一趟,可是我發現那裡的韓餐我根本就吃不習慣,不合我的口味,於是我就到處去找中餐館,吃到中餐的時候簡直是“淚流滿面”!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愛好,說不定我不喜歡吃的大家會喜歡吃呢!我覺得印度的口味真的是比較重的了,食品裡面添加的“特製”的東西也是相當的多,估計這也是眾多網友覺得印度食品“神奇”的地方吧!
❻ 印度酸奶怎麼做
咖喱的由來
關於咖喱的起源有諸多說法,而印度的確是咖喱的起源地。咖喱這兩個自的語源來字南印度,以南印度的泰米爾話來說,咖喱是醬的意思,這是綜合各種辛辣香料所製作的料理的名稱。有人說,第一位做咖喱的人為釋迦牟尼,在印度的傳說中,釋迦牟尼是首先教人如何用樹草的果實來調配以做長生不老的靈葯,並以釋迦牟尼當初傳教的地名「咖喱」作為這靈葯的名稱,而後人將靈葯當成料理的調料而廣泛地傳播開來。
咖喱的成分
只要冠上「咖喱」兩字,就代表由多種香料組成,最多可用20多種香料來成就一道菜,比如:豆蔻、丁香、茴香、小茴香子、肉桂、各色胡椒、辣椒、芥末子等,以及用來上色的黃姜粉,甚至是菠菜泥,這些香料均擁有其獨特的香氣與味道,各種辛辣、芳香、迷人的香味交揉在一起,根據搭配食材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香料組合,綻放出既沖突又協調的層次與極富變化的口感,是咖喱最令人為之迷醉傾倒的所在
咖喱的種類
咖喱的發源地在印度,所謂正統的咖喱,指的就是印度咖喱,香氣濃郁,顏色重,口味變化多,是一般人對咖喱的印象,而絕大多數人對咖喱的印象是香與辣,事實上,咖喱的口味千變萬化,而且正流的咖喱絕對不加麵粉,絕對少不了洋蔥。「辣」也絕對不是印度咖喱的重點,溫和,口感多層次,開胃,優雅,才是印度咖喱真正給人的感受。印度咖喱多使用丁香、黃姜粉、芥末子、胡荽子、小茴香與辣椒等香料,並經常在其中添加酸奶,使其散發濃郁的口感,另外,印度咖喱也講究食材與配色,如:雞肉用土黃色咖喱,羊肉用咖啡色咖喱,海鮮則用紅色咖喱,蔬菜則用綠色咖喱。
咖喱的功效
1、 增進食慾:因為咖喱中含有辣味成分的香辛料,它們會刺激唾液或胃液的分泌,進而加速腸胃蠕動,引起食慾。
2、 促進發汗:咖喱中的辣味香辛料一經人體吸收後,會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發汗的目的,而發汗可以使體溫下降。
3、 體內消毒:大部分香辛料與胃液中的酸液綜合後,具有消毒、滅菌的效果。
❼ 潤益特酸奶在哪買
潤益特酸奶在超市,網上旗艦店都可以
酸奶是一種健康食品,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人類製作發酵乳的歷史可追溯到數千年前,可能是游牧民偶然做成的,較早期的酸奶可能是游牧民族裝在羊皮袋裡的奶受到依附在袋的細菌自然發酵,而成為酸奶。印度在上古時代已有用乳製成各種乳製品的記載。
公認的是,保加利亞人較先研製出一套比較完善的酸牛奶製作技術,之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國賈思勰編著的《齊民要術》中較早記載了酸奶的製作方法。
酸牛奶是採用優質純鮮牛奶經超高溫滅菌後接入乳酸菌發酵後製成的一種發酵型乳製品。
❽ 印度的美食有哪些
下面是印度美食介紹,印度十大特色美食推薦。印度有什麼樣的特色美食,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印度當地的特色美食小吃吧。
印度飛餅
中國人所謂的「印度飛餅」,在印度稱之為「加巴地」,似乎更應稱作是一件絕妙的手工藝品。印度人做加巴地時,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個小圓團,再擀幾下,便放入小平鍋中加熱。在小平鍋旁邊還有一個簡易的小爐子,燃著藍色的火苗,可是上面卻沒有鍋。當平鍋中的餅快熟,有點脹起來的時候,廚師會利索...
奶茶
在街邊經常能看到有的鋪面門口放著一口碩大無比的鍋,裡面文火溫著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還覆蓋著奶皮,非常香濃。旁邊有很多印度人排隊等候著,一旦牛奶開鍋就可以捧回香噴噴的奶茶。通常飯後當地人會喝一杯加了香料的印度奶茶,也叫馬沙拉奶茶。
印度手抓飯
手抓飯是印度人十分喜愛的食物,吃時用右手將飯菜反復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手抓飯只限於家裡或非正式場合。
拉西 Lassi
拉西即印度酸奶。舊德里賈瑪清真寺門口的小攤上,裝滿酸奶的土陶罐整齊地排列著,食客用完酸奶就砸碎陶罐,免除了攤主洗碗的麻煩,同時還很衛生。由於印度菜的主菜多為羊肉、雞肉和海鮮類,而且每道菜里洋蔥和咖喱必不可少,在中國人眼裡有點油膩、不好消化,用牛奶製作的醇濃酸奶可以化解掉飯菜
咖喱羊肉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二十多種調料合成的一種香辣調味品。咖喱羊肉烹調好後,放在餐廳門口一個個亮晶晶的金屬大罐中,下面施以文火慢燉並保溫,濃香也隨之緩緩溢出。
塔里(Thali)
塔里是印度最傳統的一種套餐,將米飯、面餅、酸奶、咖喱、蔬菜、甜點等裝進圓形鋁盤里。 Thali裡麵包括:Kheer(有米香有牛奶的甜點)、Chapati ( 全麥餅) 、Salad (色拉)、Kadhi ( 豆腐) 、Paneer vegetable(乳酪蔬菜)
印式套餐 India Thali Platter
塔利(Thali)是一種印度特色的套餐,大概是印度最便宜的大餐了。印度每個省都有屬於自己風格的塔利,塔利的通常樣式就是在一個圓盤里放上咖喱的蔬菜或是肉、豆子湯、綠色小菜、酸奶、脆餅、調料醬和米飯。古吉拉特邦的塔利的特色是復雜以及甜中略帶辛辣,古吉拉特還是耆那教的大本營,因此那裡的...
波亞尼燉飯 Biryani
波亞尼燉飯是以長米搭配羊肉、雞肉、牛肉火彩燉成的飯,也有純素的。菠菜芝士 Palak Paneer這是將菠菜搗碎後加上印度自製的鄉村芝士,是北印度最受歡迎的料理之一。
炸三角 Samonsa
這是一種咖喱餡兒的炸食,形狀呈三角形,餡料是用土豆泥、豌豆、茴香、辣椒等混成的,有點辣,街邊就可以買到。
恰巴提(Chapati)
恰巴提Chapati是印度最普遍的全麥面餅之一。其採用沒有發酵的面團製作。吃起來口感較干,比較筋道。大街小巷最常見到的一種面餅。
❾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准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鏈接介紹的更詳細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❿ 印度美食文化
雖然牛肉在印度屬於禁忌食品,但印度對於牛奶製品情有獨鍾,比如印度乳酪就是隨處可見的素食食品;還有印度人每天必喝的奶茶內也是使用牛奶作為原料。酸奶也是印度常見的食品之一。
印度的主食以米飯和麵食為主,印度南部偏愛米飯,而北部常見麵食。用手吃飯是傳統印度人必不可少的習慣。
麵食常見種類有:較厚的發面餅——饢、帶餡的酥油餅、全麥無發酵小餅和南方常見的帶餡薄餅——杜莎等。食用麵食時,大部分印度人喜歡將餅類撕成小塊,卷著豆湯或其他菜式食用。
印度的菜式口味偏重,無論青菜還是肉菜都會使用很多種調味料烹制。咖喱毋庸置疑是印度使用最多的一種調料。除了咖喱,辣椒、胡椒、肉桂、丁香等等調料都是印度菜式必備的調料。
印度文化特點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
宗教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此外,印度有數以百計的民族和眾多的部落,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均採取兼容並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成分,又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