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印對持,看印度人怎麼評判,印度學者,說出了大
中印對持!看印度人怎麼評判!印度學者,說出了大實話!
2017-07-26 18:38 印度
近日,中印邊界對峙一直穩居國際新聞熱點位置。日前,印度火線網站記者就此視頻采訪了印度觀察家基金會資深學者、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委員會前成員、印度政府智囊團成員馬諾吉·約什。馬諾吉·約什在采訪中終於說清了誰才是理虧的一方。
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在采訪中,約什以翔實的史料和自己的研究向記者解釋了印軍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事件的原委。
印度學者給印度觀眾講明白了一個道理,印度現在的無理取鬧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其所謂的說辭也完全站不住腳,印度政府和媒體自然是無話可說了。
現在印度明知錯了,還拒不認錯,越往後,越沒有台階下。約什在最後奉勸,印度現在除了默默撤軍,還有別的路可走嗎?選一借口,悄悄撤回去……
但或許連約什也沒想到,這次長篇訪談在轉化成火線網站文字稿時,竟被冠以如下標題:一個尼赫魯主義者是如何成為中國特工的?該文章質疑,為何約什的說辭與中國外交部如此一致?
那是因為,如果講道理,只有一種推導結果:那就是印度絕對理虧!
來源綜合:環球時報 人民日報
B. 中印、中越、中緬三次自衛反擊戰之後,國內外的媒體都是怎麼評價的呢
中印、中越自衛反擊戰!!!
中印反擊戰,歐美一致聲討包括前蘇聯也是,後來中國自動撤軍,而且歸還繳獲裝備羞辱了印度一番,但是失去了收復藏南的大好機會。
中越反擊戰,前蘇聯力挺越南,但是在歐美壓力下蘇聯也沒有干預。當時正處於中國和歐美的蜜月期,並且歐美傾向於讓中國出口削弱前蘇聯在東南亞的勢力,所以他們是支持的。
中緬沒有,2003年倒是有個中緬作戰。
C. 印度撤軍真像現在印度撤軍了嗎給印度三天撤軍
說起來也搞笑,本來莫迪是想借中印危機轉移內部矛盾,卻不料國內形勢急轉直下。再不撤軍,內外兩重壓力之下,印度定然走向崩潰!
D. 中印戰爭印度人怎麼評價
我有一本英國記者 馬克思威爾寫的 《印度對華戰爭》 ,1964 年版 。
書中說道 ,一天的早晨 ,內政部長夏斯特里在機場發現人們在交頭接耳地談論什麼 ,一打聽 ,才知道中國已經突然撤軍了 ,報業托拉斯的報紙迅速報道了這個消息 。
沒有一點跡象 ,沒有一點風聲 !
人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
與其說是鬆了一口氣 ,倒不如說是大吃一驚 !
買了一份報紙 ,夏斯特里 急忙去見尼赫魯 。
尼赫魯精神疲憊的坐在沙發里 ,眼睛裡布滿血絲 ,茶幾上的茶水已經不冒熱氣了。
夏斯特里遞上報紙 ,尼赫魯看完了 ,吼道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簡直是開玩笑 !」
秘書送過來一封電報 ,說美國的航母戰斗群得知中國撤軍 ,就中途返航了 。
尼赫魯不說話 ,馬上准備上午議會的發言稿 。
在議會里 ,尼赫魯還是使用慣用的發問方法 ,表示不理解 ,中國人到底想干什麼 ?
中國大使適時地送來照會 ,表示中國還是願意通過談判解決邊界糾紛 。
尼赫魯氣暈了 !
總統 拉達克里希南出面善後 。
國防部長梅農辭職 ,被安排在議會的末排 。
考爾將軍辭去軍職 ,在尼赫魯的關照下 ,進了一家公司 。
老百姓開始拆除街壘 ,政府大樓前的沙袋也運走了 。
生活又是平平靜靜地進行著 ,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 。
對華戰爭的失利 ,嚴重地損害了尼赫魯的健康 ,印度人民不再把尼赫魯奉為神人 。印度的國際聲望迅速下降 。
又過了一年半 ,尼赫魯死了 。
E. 印度撤軍為什麼中國丟面子
在國際媒體上,真正丟面子的是印度,得里子的是中國。國內太多自媒體煽風點火,也只有那些沖動無腦的軍盲才會給輕易挑撥。
F. 國防部怎樣回應印度撤軍
針對印方已將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的印軍人員及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今日作出回應,他表示,我們提醒印方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推動兩國兩軍關系健康發展。
吳謙稱,8月28日14時30分許,印方已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到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國軍隊將保持高度戒備,堅定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吳謙指出,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事關地區和平穩定,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們提醒印方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推動兩國兩軍關系健康發展。
吳謙進一步指出,天下並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中國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印度認清了形勢,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G. 怎樣看待印度突然撤軍
印度稱北京在存爭議地區修路,中國駁斥印度這一站不住腳的主張。要求新德里不要脫離發展雙邊關系的共識。三泰虎http://www.hushinm.com/ydjs/20170703/23456.html
H. 如何看待此次印度撤軍,此次撤軍印度國內會有如何的
印度這次的事情上,抓到了好時機,完全可以非常下流無恥的擺中國一道(坦白講,我一直都沒想到印度有這個眼力),結果自己玩砸了。
究其本質,很多人的觀點是莫迪政府輸出內部改革的社會應力,我並不完全贊同,主要是認為印度不會這么蠢,轉移應力應該是針對巴基斯坦。所以這次的事情,印度的目標的確是指向中國向西轉移的戰略,也就是一帶一路戰略。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應該向中亞輻射影響力,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將會讓印度夢基本破滅。
我之前的一些答案里,提出過我對中國後勤的顧慮,因為三哥的確很可能折騰兩周就撤了搞談判,但真的沒想到,這貨竟然給中國足夠的後勤時間。
現在中國發話了,官方語言是 印度必須單方面無條件撤軍,翻譯成白話就是 你不動手你就是孫子。印度現在被架在火上烤,想走也走不掉。
現在不走,中國會趕在大雪封山之類的借口成熟前就動手。打得過么?呵呵,莫迪政府會成為印度獨立以來最恥辱的一屆政府。
現在走,莫迪政府就會被煽動起來的民族情緒反噬。現實版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印度民間已經非常狂熱的認為,這次要痛扁中國,成就霸業。但政府高層心裡清楚真打起來是什麼後果。
I. 印度媒體怎麼報道的這次中印邊境沖突
印度時報:印度軍隊准備在洞朗進行長期對峙
2017年7月9日,下午2:12
軍隊投下了帳篷,表明他們不太可能退縮。現場的士兵正在維持穩定的供應,不丹三國交匯點附近的對峙已經拖了三個多星期。
新德里:盡管中國譴責印度要求撤軍的言辭,印度軍隊已經准備好在不丹三國交界附近的洞朗地區執行任務。部署在有爭議地區的印度士兵已經投下了帳篷,表明除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人員在錫金部分高度約一萬英尺的高處結束對峙之外,他們不可能撤退。
官方消息人士說,這個地點的士兵們正在維持穩定的物資供應,這表明印度軍隊不會遭受中國的壓力。同時他們也相信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過去的邊界沖突問題,尋求外交解決方案。
雖然中國一直在積極主張,它沒有做好任何「妥協」准備,「球在印度那一方」,但在這里的安全局面看來,不能有任何單方面的方法來消除緊張局勢。兩國已同意在2012年通過各級磋商解決邊境爆發的機制。目前這種機制目前還沒有奏效,因為中國在戰略重要地區建設一條道路所引發的不丹三面交匯點附近的對峙已經拖了三個多星期。新德里已經向北京轉達了這樣的一個行動,將會對印度的「嚴重」安全隱患造成重大的現狀改變。道路連接可能給中國在印度的主要軍事優勢。
中國和不丹正在就解決該地區的爭端進行談判。印度認為,由於這是涉及三國的交匯點,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發言權,特別是在2012年兩國特別代表達成的協議的背景下,迄今已經進行了19次會談。
不丹與中國沒有外交關系。作為一個親密的朋友和鄰居,不丹享受印度的外交和軍事支持。在距離查謨和克什米爾至阿魯納恰爾邦的3,488公里長的印中界之間,距錫金市僅有一段220公里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