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能賣糧

印度為什麼能賣糧

發布時間:2022-11-16 02:17:22

『壹』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印度向全球出口糧食,而中國要滿世界買糧食

這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在2018年的統計中,中國人口13.95億,印度13億,中國比印度人口多一點點,中國在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下種植下,能基本上解決溫飽問題。這在世界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中國之所以還需要從國外進口糧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外國的糧食價格比較低,我們以最低的成本來解決溫飽問題,還能減少國內過分的墾荒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貳』 印度的飢餓指數全球倒數,為什麼還是世界大米出口大國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亞洲人口眾多的大國之一,該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卻相對來說懸殊較大。一些富裕地區的人們不乏世界前茅的富豪,而一些貧困地區的人們則連生活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都無法保證。在印度當地大部分農民的生活還是相當貧困的,正是因為該國家的工業發展遠遠落後於農業發展,所以才導致這些農民不得不出售自己生產的糧食,來換取生活中的必需品。這樣一來,他們自己的口糧就會被擠佔一部分,自然就會造成一些邊陲的貧困地區人民很容易陷入飢餓之中。

由於國家的產業結構出現了問題,居民的人均購買能力又很低,同時本國也難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帶動國內的經濟,這才導致了整個印度的平民和富人之間懸殊過大,讓社會階級和種姓的差別越來越明顯。全印度最好的資源都集中在少部分富人手中,而大部分的平民只能在田野間掰著指頭過日子。

『叄』 中國糧食產量比印度高一倍,為何我國要買糧食,印度卻能賣糧食呢

袁隆平產品研發雜交稻至今,克服了14億國人的溫飽問題。2020年,在我國糧食總產量做到6.69億多噸,穩居世界第一,但同時,在我國都是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出口國。依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20年全年度進口數據,2020年1-12月在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4262.1萬噸級,同比增長3117.5萬噸級,提高27.97%。

也許有人會問,印度農戶為何沒留著糧食作物自己吃呢?緣故前邊提到過了,印度很多農民全是佃農或雇農,種出來的糧食作物不是自己的。

印度有70%的土地歸屬於個人全部,而這70%的土地,又絕大多數集中在地主手上。大地主更喜歡願把糧食作物賣到國外,由於印度國內的平民,根本消費不起糧食作物。那也是印度本來好多人徘徊在貧困線上,卻很多出入口糧食作物的原因。

那麼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發表你的看法和想法!

『肆』 糧食產量僅中國一半,為何印度狂出口,中國狂進口

明明產量僅為中國的一半,卻始終加大馬力出口糧食,特別是大米,每年出口大米1000多萬噸,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這么說呢?可耕地面積這么多,怎麼糧食產量上不去,連中國的一半都不到呢?

第六,因為國際市場需求大。中國的小麥、玉米、大米三大基本口糧並不存在短缺問題,然而其他用途的糧食就很大程度需要進口了。算是大豆,中國大豆年消費量近90%需要依賴進口,而大豆又是重要的食用油製作原料,中國進口糧食另一部分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高端良品的追求。有需求自然會有市場,就比如說那香噴噴的泰國香米,又如製作高端麵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麥,國內產出的主要是低筋品種,需要依賴進口來彌補短缺。

第七,因為國際利益因素。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加入WTO時承諾每年需從國際市場進口糧食消費量5%的糧食,而且國際上日常會有低價亮的公映。

『伍』 都是人口大國,為何印度向全球出口糧食,而中國要滿世界買糧食

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國家人口總數量和中國不相上下(13-14億之間),具體誰是第一還有待新一輪的權威統計。但是同樣是人口大國,目前中國在糧食方面,仍然在選擇進口,反觀印度,早就已經成了世界上的糧食出口大國,造成如此之大的區別究竟是因為什麼,難道中國的糧食產量還不如印度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從整體上來看,印度和中國在糧食進口和出口的方面並沒有可比性,印度整個國家的糧食產量也只不過是中國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國要照顧到的人口遠遠要比印度多,畢竟印度是不需要理會底層「賤民的」,只要能夠滿足上層群眾,剩下的糧食都是「盈餘」。這就是為什麼同樣作為人口大國,印度仍然能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糧食的原因。

『陸』 其糧食產量僅才中國一半的印度,它憑啥還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國

印度的糧食產量很低,但是出口卻很高,是為了套取外匯,在犧牲本國民眾的利益,來實現印度的大國夢想,政府向群眾隱瞞了現實,讓很大一部分人掙扎在生存線上,卻把金錢用來購買武器裝備,這種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目前印度大約擁有10億人口,其中4億人在溫飽線上下浮動,每月的工資收入大部分用來購買食物,可以說這些家庭都完全處於赤貧狀態,但遇到大規模的社會動盪,這些人就會陷入到絕望之中。我國則與印度完全相反,每年的糧食產量在6.1億噸左右,處於世界最高的水平,但是每年糧食進口同樣是世界最高水平,不僅滿足了國內民眾的糧食需求,還進行了大量的糧食儲備,這樣的的觀念才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基礎。

『柒』 飢餓指數全球倒數的印度,為什麼還是大米出口大國呢

印度人之所以飢餓指數最高,是因為有許多的貧民沒有錢財去買米,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大米的滯銷,對一些商家來說,只能夠選擇將它出口到外國,這樣才能夠維持商店的日常經營。

1、印度是一個極品積弱的國家,大米的滯銷是將大米出口到外國的主要原因。所謂的資本家就是以個人的利益為主,他們哪裡會去管那些貧下農民的生活,只要能夠為自己謀得利益,管他是出口到哪國,至於那些平民餓著肚子,對於資本家來說是不足掛齒的一件事情,他們沒有能力餓著肚子,是他們咎由自取,這就是丑惡的資本家心理。

綜上所述,印度之所以將大米大批出口外國,主要是因為他們一來本身就富產大米,二來地廣人稀,對於大米的需求量本來就少。因此只有將這些大米出口給外國,才能夠維持國民的正常收入,這也是他們維持國體正常運營的一個重要手段。

『捌』 印度缺乏糧食卻為何還要依靠出口糧食賺錢呢

一般人都會認為只有一個國家不缺少糧食才會選擇出口糧食來賺錢,但是印度不僅缺少糧食,而且是嚴重缺少糧食,很多地方的印度兒童,都是因為飢餓而死亡的。雖然他們產出的糧食多,但世界排名在全球也是非常靠前,那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什麼會選擇讓自己挨餓,然後出口糧食呢?

所以他們不得不賣出很少的糧食來獲得一些其他東西,因此即使挨餓了要將糧食賣出去。

『玖』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印度能向全球出口糧食中國卻要到處買糧食

中國要到處進口糧食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中國國內可用於種植糧食的土地面積並不多,特別是在多山地的南方,難以實現機械化大規模管理種植。

其次是為了土地方面的環境保護,中國的耕地不應該再進一步開發了。再加上國外的大豆、玉米等糧食價格便宜,我們從外國進口相對省錢。

因此單從糧食的進出口上並不能體現兩國在糧食儲備上的區別。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之下,中國的糧食產量也是十分不錯的。

中國如今已經成為工業國,著力發展工業,而這時通過向其他國家進口糧食,來滿足自己國內的消費需求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0-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能賣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89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59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6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5
中國去巴域怎麼走 瀏覽:389
中國石化加油站如何開發票 瀏覽:531
在英國讀什麼最賺錢 瀏覽:359
中國女排奪冠評分是多少 瀏覽:301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麼地方玩 瀏覽:525
印度芋頭怎麼炸好吃 瀏覽:853
伊朗宗教集會什麼時候 瀏覽:5
越南哪裡買工業設備便宜 瀏覽:118
巴厘島6個人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07
緬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瀏覽:125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5
台灣什麼時候屬於中國的 瀏覽:872
中國糧倉儲備糧食夠中國人吃多久 瀏覽:743
中國到哪裡到國外是最遠的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