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有哪些社會問題
說到印度電影,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近些年來在中國影院上映的印度電影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
《知乎》
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持續火爆除了它具有印度特色,比如一言不合就跳舞。更重要的是,印度電影勇於反映印度的一些社會問題。那麼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來看,印度究竟有哪些社會問題。
01教育問題
印度跟許多國家一樣,有私立學校也有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在印度是主流。
印度的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可是無論有錢還是沒錢的印度人都不願意把孩子送去公立學校。
印度實行的是「自願性教育」,有些貧窮的家長甚至不讓小孩子去上學,讓他們在家裡做家務甚至送去做生意。可這一切在印度都是合法的。
那麼印度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呢?讓我們在電影《起跑線》的鏡頭里來一窺究竟。
《起跑線》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對暴發戶夫妻,他們有錢但是文化水平不高。
《起跑線》
他們同天下父母親一樣,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出錢又出力送女兒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希望女兒能被最好的私立學校錄取。不過他們卻屢屢失敗。
最後不得已他們為了騙取窮人的錄取名額,一家人搬到了平民窟。開始上演了一幕幕的鬧劇。
私立學校環境優美,基礎設施甚至不亞於五星級酒店。全空調教室,純歐式食堂。連游泳池都是恆溫的。
《起跑線》
學校功課安排多樣化,進行的是不完全以升學為目的的教學。
《起跑線》
他們不提倡死記硬背。平時都是通過唱歌跳舞來學習知識,非常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
《起跑線》
試問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哪個家長不擠破了頭把孩子們往裡面送啊!
反觀公立學校基礎設施尚待完備。有的孩子上學沒有凳子就坐在毯子上。一個老師就要負責班裡孩子全部的教學科目。
《起跑線》
基本的衛生問題都讓人很堪憂。學校廁所的條件非常差。
《起跑線》
印度公立學校的學生很少,教師也非常稀缺。而且這些上公立學校的孩子百分之百都是出自平民窟的孩子。
教育的兩級分化,導致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而富人的孩子依舊是富人。這使得印度的階級矛盾越發的嚴重。
02語言問題
在印度,英語的普及度非常高。人人都以會說英語為自豪。
英語在印度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
那麼如果印度人在印度不會說英語會被別人怎樣看待呢?讓我們從這部勵志大片《印式英語》來看看吧。
《印式英語》
女主莎希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會說英語。
她被丈夫嫌棄。
女主每天在家做沉重的家務,等待丈夫回家。
可是丈夫卻不願意跟她說說話。
《印式英語》
女兒也嫌。
學校開家長會,女兒寧願騙老師媽媽病了,也不願讓她出現在同學面前給她丟臉。
《印式英語》
有一次莎希口誤錯把「爵士」說成了「查茲」。
父女倆相視一笑,彷彿莎希是個外人似的。
《印式英語》
莎希為了幫親戚籌備婚禮,獨自來到了美國。她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想受到家人的尊重。她偷偷的報名了英語培訓班,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英語口語練好了。
當她在婚禮上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時,立刻引來了眾人的矚目。尤其是他的丈夫,簡直驚呆了。
《印式英語》
因為英語,她受人排擠;也因為英語,她受人尊敬。多麼諷刺?
一個人的價值難道就體現在他所使用的語言上面嗎?這讓人反思。
03女性問題
眾所周知,印度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
根據最新人口統計數據,印度全國平均男女比例是1000∶927。首都新德里的男女比例僅為1000∶819,而名流薈萃、富人雲集的新德里南部地區則是全印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的地方,男女出生性別比達到了1000∶762。
一個男女比例如此失衡的國家,會發生一些什麼荒誕的事情呢?
讓我們從印度電影《沒有女人的國家》來猜測一下吧!
《沒有女人的國家》
在影片的開頭就是一個殘忍的殺人鏡頭。一位父親親自將他剛出生的女兒放進了牛奶里,淹死了她。
《沒有女人的國家》
他這是謀殺!
在電影的這個村莊里,人們生下兒子就當寶貝養,生下女兒就殘忍的拋棄或者殺害。久兒久之女性越來越少。
村裡的男性娶老婆成為了一個家裡的頭等大事。財主老王五個兒子,各個光棍。後來財主老王用五萬元和五頭牛買了一個女孩子到他家裡來。這貌美如花的菇涼就同時嫁給了他五個兒子。
財主老王甚至自己獨享了女孩的初夜和第二夜,剩餘的五天就讓兒子們平均分配。
《沒有女人的國家》
這簡直不可思議啊!
然而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到惡心、痛恨的是,整個村莊的男子不約而同在牛棚里強奸了女主。
《沒有女人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強奸大國,在2012年印度發生了一件震驚了全球的「公交車輪奸」事件。全球人民開始關注印度強奸案的頻頻發生。
根據一項公開的調查表示,印度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男性和百分之五十五的女性認為:
家庭暴力在某些情況下是合理的。
引用知乎上一句奧巴馬的言論「不尊重女性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不尊重女性的國家是遲早要滅亡的,不尊重女性的人是不配被稱作人的。」
每個國家都會有相應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但我們仍然欣慰印度敢於直視社會問題,並用電影的形式來痛訴這些狀況。
印度電影在振奮人心的同時,也在悄悄的改變著這個世界。
勇於直視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印度更加美好的未來!
2. 在印度尼西亞旅遊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入境問禁,遵守印尼移民、海關相關規定。印尼為符合規定的中國公民提供免簽、落地簽政策,申請免簽或落地簽需在入境時提供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原件及返程或前往第三國的機票。入境後請勿從事與簽證許可不符的活動。
二、注意安全,平安愉快印尼行。在印尼期間請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尊重當地風俗、宗教習慣,隨身攜帶旅行證件以備印尼執法機關查驗。
妥善保管財物,在機場、酒店大堂、商場等公共場所及搭乘計程車時請注意保管好隨身物品;不在酒店期間,注意鎖門關窗,貴重物品盡量使用保險箱。謹慎使用交通工具,確保交通及人身安全。租車自駕的遊客請遵守當地交通規則,牢記右舵左行,確保行車安全。
三、審慎選擇,注意涉水安全。請通過正規渠道選擇符合資質的旅行社參團旅遊。進行涉水項目等有一定危險系數的活動時,應對個人身體狀況、當地地形地貌、天氣和水文情況做正確評估,不要在風大浪急的海邊遊玩、拍照。
務必攜帶救生設備,購買醫療、人身意外等必要保險,選擇有正規執照的教練陪同。審慎乘坐輪渡,避免乘坐危險船隻,並按規定穿戴救生衣和使用相關救生設施。
(2)在印度常見的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入境印度尼西亞的海關防疫注意事項: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攜帶的物品,除外交人員外,遊客的隨身及托運行李必須通過海關的X光機檢查。
根據印尼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總價值不超過250美元/人或1000美元/家庭,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煙或25支雪茄或1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的免稅待遇。入境攜帶超過1億印尼盾現金、動植物及其製品、影片、錄像帶、唱片等需申報。
如被查獲未申報將被視為違反規定,當事人將被依法處以罰款或物品沒收。毒品、槍械、利器、子彈、炸葯、色情書刊等禁止攜帶入境。
按中印尼兩國協議和印尼法律規定,在印尼只有取得ET-SBW認證的企業才能經營出口燕窩到中國的業務,個人不得攜帶燕窩回國(包括港、澳地區),但已加工可直接食用的燕窩製品除外(如罐裝冰糖燕窩等)。如違反上述法律規定印尼海關有權查扣。
3. 印度存在哪些問題跟中國的問題對比,有什麼值得注意
印度唯一的問題也是最大的進步阻礙就是種姓制度,只要他們還帶著手環,民主制度就是空中樓閣,經濟也會各種極端化,這也是印度這些年發展畸形的主要原因。
4. 印度若想要快速崛起,它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印度要想崛起,在發展中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觸動了現在上層社會的利益,很多上層社會的人士會出來阻止現狀的改變。現在的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要想發展印度一定要縮小貧富差距,這其中一定會觸動富人的利益。
雖然現在的印度政府在法律上並沒有承認種姓制度的存在,但是傳統的力量是可怕的,印度沒有經歷過徹底的反封建運動,所以人們頭腦中的傳統意識頑固不化,在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種姓制度都滲透的非常徹底。另外印度教對維持種姓制度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印度教宣稱低種姓/無種姓都是上輩子報應,這輩子要贖罪的。
5. 想問幾個關於印度的問題
1,非常普通的低居民月收入一般為3000--5000盧比。
老資格教師每月收入大概為2.5萬盧比左右,30000盧比應該不算是高級工程師。
2,新德里的房價平均為2107美元/平方米,北京的房價為2282美元/平方米(與北京相仿)。車買有稅的,很貴,比國內車價貴。
(2010世界宜居城市榜上140個城市中,新德里排名第114位)。
3,還是很傳統,女人做家務,社會地位非常低。(我有一印度女性朋友,國外長大受教育,但現在己開始為10歲的女兒買床上用品准備作將來的嫁妝,我問為何,答是風俗如此,不論居住哪國家,風俗不能改變)
4,最不習慣是臟,亂,男女不平等。最無法習慣的是用手吃東西,沒有大魚大肉,都是飯或麵包拈著咖呢汁吃。還有是落後,比國內落後起碼20至30年。
5,中國女人嫁給印度男人,幸福的幾率,因人而異,我鄰居嫁了印度華僑,去了,離了。如果你嫁的華僑,還好點,如果是印度人,會對婚姻有影響,印度人的習俗、觀念是很難溶入的,有點像穆斯林國家哪樣。
祝願您幸福,有時候,嫁得好與不好,是嫁的人好與不好。
6. 關於印度的問題
這個問題要分兩部分回答你。
首先,在這個世界上階級是真實存在的,真實的世界是依經濟地位垂直分化的。但是由於在很多國家中不敢或不願意提階級這個詞,所以在敘事結構中改為水平分劃,比如性別、人種、民族。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據說美國的有色人種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真相是美國的貧困階層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包括貧困白人,但是由於有色人種的貧困率比白人高得多,所以造成了病毒挑膚色的假象。種姓分劃在印度實際上也早已讓位於經濟分劃,在印度有錢的低種姓也會騎在貧困的高種姓頭上,只不過在印度低種姓的貧困率遠高於高種姓,所以造成了低種姓在各方面受到壓制的現象。在印度的農村,有錢的鄉紳基本都是高種姓,形成了高種姓對經濟和政治地位的絕對壟斷。而在城市,一部分低種姓家族通過在殖民時期給英國人當買辦而崛起,拿到了相當高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二,關於印度警察的問題。印度警察的問題可不是我們中國人胡編的,你大可以去看一下印度明星阿米爾汗拍的《真相訪談》,印度人自己對印度的社會問題的揭露遠比我們吃瓜更加深刻。當然揭露歸揭露,實際上他們光靠揭露解決不了問題。印度警察的社會地位非常低的,也受到有錢的老爺們和上級的殘酷壓榨。靠工資和財政撥款,他們連養活自己都困難,更保證不了警察系統的正常運轉。在印度,警察依靠壓榨最底層來存活才是常態。
所以,你的問題就很明顯了:
印度警察打人的主要目的是勒索錢財,不是維持治安。挨打的是窮人,窮的婆羅門一樣會挨打,但是婆羅門畢竟窮人少。警察對於地方上有誰不能惹是非常清楚的,就算不認識你,也認識你開的車。
7. 印度的發展問題存在哪些不足值得表揚的有哪些措施
印度雖然人多但是政治卻不很好生產業也一般其他估計還有待提高軍事還屬於中等階段
8. 印度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印度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有3億成年人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基礎教育的極度落後和龐大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使得它的勞動力素質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
2,就業,由於勞動力素質不可能短期內得到提高,因此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成了唯一的選擇。其他道路根本不可能走得通,不可能讓幾億人就業,不可能讓幾億青壯年勞動力養活自己,更別說養活社會。而低級產業的每一次升級都不可避免的擠出數以億計的剩餘勞動力。例如它的農業,三四億農民耕種著美國幾百萬人就可以耕種的土地,一旦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就意味著絕大多數農民必須離開土地。而中國面臨的加工業和製造業的升級則意味著超過1億的勞動力必須離開現在的崗位。像中印這樣的人口超級大國不可避免的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之內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
3,資源。不要忘記了,中國是在石油價格20美元一桶的時候開始工業化的。中國人均資源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對於資源更加缺乏的印度又會怎麼樣?印度甚至在還沒有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的時候,恆河就遭到了嚴重的污染。印度的勞動力資源意味著它必須走中國走過的道路,而且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4,基礎設施。為了讓3億人走進城市和工廠,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中國的基礎設施耗資幾萬億美元,印度在各種資源價格翻倍的情況下需要花多少錢?
5,社會保障。要知道,社會撫養不是依靠勞動力,而是依靠生產力。在一個青壯年勞動力養活自己都存在困難的情況下,如何養活老年人?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來說,只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在老齡化到來之前把社會生產力提高到一個足夠的高度;二,讓老齡化慢一點到來,也就是降低印度人的生活水平,讓他們不要活那麼老。而前面說過,教育規模和水平的提高需要至少一代人,產業和就業結構的提高需要幾代人。因此除非印度人甘於貧困,否則遲早要面對比中國更加嚴重的社會保障問題。
6,社會管理。
9. 在新冠疫情的加速蔓延背景下,印度面臨哪些難題
目前全球疫情狀況還是不容樂觀,印度已經連續幾天新增確診人數超過六萬。據統計,其累計確診病例已經多於215萬。在這樣的疫情態勢下,印度面臨著諸多難題。首先就是印度貧民窟問題,貧民窟內的新冠感染率要比外面高很多。雖然印度孟買有發布調查結果證明貧民窟的所謂新冠肺炎病毒抗體攜帶率很高,但是貧民窟衛生差、人口流動率高的特點也使這里成為新冠肺炎感染率極高的地區。所以盡管印度政府表示目前孟買等大城市的疫情沒有很嚴重,但是由於貧民窟的存在,是否將來大型城市不會淪陷還是很難說。 疫情下印度的難題很多,不僅涉及到人們對於疫情的認識問題、周邊不發達地區疫情爆發隱患問題,還有復工問題。而且莫迪政府在這樣嚴峻的時期還花出大量的資金去購買軍火,導致沒有足夠的錢來購置醫療物資、維持醫療服務。如果印度政府還不能加強監管,正視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那麼印度的狀況想好轉是很難的。
10. 印度環境污染問題
印度環境污染嚴重 百萬印度人活在"毒氣"中
盡管政府一直自豪地宣稱,印度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無煙工業」——以軟體為代表的信息產業和服務業,但實際上,空氣和環境污染問題在印度已經非常嚴重了。就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印度主流媒體紛紛給國內的空氣污染問題曝了光:「人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簡直就是毒氣!」
據《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媒體6月4日報道,總部位於金奈的「社區環境監測所」日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2004年到2006年,在全國13個地區進行的長期監測及分析顯示,空氣樣品中至少含有45種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果按美國環保部門制定的標准來比對,其中28種有害物質的含量最高超標竟達3.2萬倍!如果人們長期呼吸這種有毒空氣,患各種癌症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將大增,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口中,有數百萬人面臨「中毒」危險。
而另一家研究機構得出的結論也大同小異。在泰米爾納德邦一個名為「氣筒研究」的項目中,研究人員在當地工業區附近、在不同時間每次收集3升空氣樣本,然後由美國環境學家拉爾森領導的獨立研究小組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空氣中的污染物包括甲苯、丙酮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損害極大,眼睛、皮膚、神經系統等都會遭殃。
記者在印度生活多年,對這里的空氣污染情況深有體會。以首都新德里為例,雖然城市綠化規模比其他城市好得多,工業區也基本上遠離市區,但走在大街上感覺還是不舒服。沒有煤炭和工業廢氣污染,但汽車尾氣已經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目前,印度大街上行駛的基本是小排量汽車,還有些類似「面的」的車。這些車的發動機相對落後,排出的尾氣經常是一股黑煙。印度人堅持認為,汽車是一種代步工具,只管使用不願保養,廢氣問題越來越嚴重。
「三輪蹦蹦車」現在還是印度街頭的計程車主力。這些低檔機動車沒少排放廢氣。一位三輪蹦蹦車司機和記者聊天時說,他們每天掙的錢剛夠養家糊口,所以這些車能對付就對付,不壞在路上絕不會去修,更沒人去想發動機保養、費油和污染環境的問題。
印度空氣質量問題曝光後,媒體評論稱,除了可怕的空氣污染外,還有更可怕的——印度在環境問題上沒有有效的監管機制。「社區環境監測所」公布研究結果時,使用的也是美國環保部門的標准,「印度連個相應的標准都沒有」。「社區環境監測所」主任斯威塔·納拉亞南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染監管機制是印度的當務之急。納拉亞南抱怨說,「2004年一個非政府組織發表了關於空氣污染的報告,印度最高法院有害物質監察委員會也要求中央污染控制委員會制定關於空氣污染的有關標准」,但目前的情況是,「幾年時間過去了,他們什麼都沒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