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梵天和濕婆誰更厲害
創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話中的身份是祈禱神,而在印度教神話中正式得名梵天,並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聯系起來,一般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來自於梵天,而毀滅時又重新歸於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體現,在印度教神話中被認為是宇宙的創造者,也被稱為「世界之主」。但是實際上梵天受到的崇拜遠不及其他兩位大神,介於世界已經被梵天所創造,人們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地轉移到了毗濕奴和濕婆亦即維護和毀滅兩種力量對於世界權力的爭奪上,另外梵天也因為一些所作所為導致其聲譽的降低和信徒的減少——這和《世界。印度篇》的故事主線有直接關系。在整個印度,毗濕奴和濕婆的神廟遍布各地,而專門供奉梵天的神廟卻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廟(BrahmaTemple)。神話中的梵天為紅膚色,四首,四臂,坐騎為天鵝,在被吸收進入佛教成為護法神後被稱為大梵天。
濕婆(Shiva)是印度教中三神組合中的毀滅神(或破壞神)。普遍認為吠陀神話中的魯陀羅(Rudra)就是濕婆的前身。魯陀羅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是強大無比令人恐懼的破壞神,而另一方面卻又因替人畜治病而被稱為「Jalasa-bhesaja」(治療者),當時魯陀羅已經具備了毀滅和醫葯這兩方面的職能,而在印度教神話中,這位大神的形象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濕婆普遍被認為是毀滅、醫葯、音樂、舞蹈、苦行之神,堅定的瑜珈修行者,也被稱為「吉祥者」濕婆,由他而衍生出來的林伽(Lingga)崇拜體現了印度教徒對於男性生殖力的敬畏和贊賞。印度最著名的古文物之一就是描繪濕婆跳舞的青銅像,當時濕婆腳踩著一個魔鬼,身軀呈現出優美的S形,身體周圍的火焰呈放射狀朝四周擴散,雖然姿勢異常華美,但是濕婆的表情卻非常嚴厲,因為該舞蹈就是傳說將整個宇宙都重新歸無虛無的坦達瓦之舞。濕婆同時還擁有其恐怖像——這是一位復雜而多變的大神,從他身上也產生了無數的神話。一般認為象頭神迦內什和戰神卡爾蒂凱耶是濕婆神的兒子,關於迦內什為什麼是象頭也有不同的傳說,另外由於迦內什為了維護父親的尊嚴而失去了一根象牙,這位憨態可鞠的象頭神在印度擁有眾多的信徒,他的能力范圍相當廣泛,印度人無論做什麼事幾乎都要向迦內什祈福。神話中的濕婆為五面,三眼(當濕婆感到憤怒時從前額上的第三隻眼就會噴出紅蓮之火燒盡一切),四臂,青喉(傳說是因為眾神攪拌乳海的最後大蛇那迦吐出的可以毀滅世界的毒液被濕婆吞下才會變成青色,又說在攪拌乳海的過程中產生了美貌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眾神都想娶她為妻,而拉克希米最終選擇了自己最為之傾心的毗濕奴,濕婆因此感到絕望才把毒液吞下,而他的妻子佩爾巴蒂搶先捏住了丈夫的喉嚨才沒讓毒液生效,以後濕婆也被稱為「青喉者」),眉心有新月標記,坐騎是青年南迪(它是所有四足動物的保護者),在佛教中被稱為大自在天。
分不清誰厲害啊,呵呵
Ⅱ 濕婆神是一個什麼樣的神靈
早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上我們就看到了一位神仙的形象,這位比梵天和毗濕奴的還要早出現的另一位主神就是濕婆神。他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印度神之一。在《梨俱吠陀》中,濕婆是風神之父,叫作樓陀羅。他通體褐色,頸項鐵青,頭披毛辮,手持弓箭。樓陀羅住在山中,有善惡兩重性格,用1000種草葯為人獸治病,可他一旦發怒,就會用霹靂傷害人畜草木。
到了後期吠陀時代,濕婆神成為毀滅之神,他多了兩只手臂,法力也隨之增強。他的額頭上長著一隻神眼,當他要毀滅什麼的時候,這第三隻眼就會發出神火,毀滅之火所碰到的一切都會化為灰燼。
和毗濕奴一樣,濕婆神也有不同的化身,以男性生殖器林伽為形象時,他成為再生之神;以赤身裸體,瘦骨嶙峋的形象出現時,他是苦行之神;以單腳著地的舞姿形象顯示時,他又變成了舞蹈之神。
Ⅲ 濕婆在印度神話中是什麼神
印度教毀滅之神濕婆(S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的象徵。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的職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有他的神話。據說他有極大的降魔能力,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曾燒毀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誘他的愛神,得三魔城毀滅者之稱。諸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葯,頸部被燒成青黑色,得青頸之稱。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創造力的象徵,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制於他。妻子是雪山神女,兩個兒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將的統帥,後者是侍候濕婆的諸小神之首。他的形象被描繪成5頭3眼4手,手中分執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著獸皮衣,渾身塗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發盤成犄角形,上有恆河的象徵物,傳說恆河下凡時曾先落在他的頭上,分7路流向大地,頸上繞著一條蛇。坐騎是一頭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見於各種文獻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8種化身,除毀滅外還可創造。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
Ⅳ 誰知道印度神話中濕婆和因陀羅誰厲害
ghostmen朋友,你好。我不知道你所說的濕婆和因陀羅是印度神話中濕婆和因陀羅呢,還是《天空戰記》中的濕婆和因陀羅。那我就分別來告訴你好了。
首先,在真正的印度神話中,因陀羅演化成了帝釋天。(這個帝釋天並不是《風雲》中的那個帝釋天)因為因陀羅是十二天神的老七,具有非凡的能力,所以被推舉為天神的首領,成了天帝。因陀羅在與阿修羅的戰斗中,功勞顯赫。打敗了許多強悍的阿修羅,其中有曾經和他兄弟相稱的牟質。因陀羅的妻子是阿修羅舍質,為他生下一男一女。雖然天神與阿修羅是死敵,但兩個種族間通婚並不少見。
因陀羅是雷電之神,眾神之首,後成為天王。被佛教吸收後又叫「帝釋天」,為善見城城主。
因陀羅把世界分為四部分,自己統治東方的天國,弟弟太陽神的大兒子閻摩統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長海神婆樓那統治西方的大海,財神俱毗羅統治北方的夜叉國。
因陀羅雖然身為天帝但卻不是至高無上的,他曾經因為得罪仙人而離開天國,後來在眾神的努力下才洗脫罪惡,重登地位。這也是古印度婆羅門地位高於剎帝利的表現。
因陀羅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經常要弟弟毗濕奴的幫助。並曾經大敗給羅剎王,變成孔雀逃難。因而在人間,毗濕奴的香火比因陀羅更旺,成了三大主神之一。
而濕婆呢,在印度神話中被稱為濕婆大神。又叫魯德羅。魯德羅是原名是紅色的意思,濕婆是仁慈的意思,表現人們對破壞神的期望。他也是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另外一個是十二天神中最小的毗濕奴。
濕婆是梵天最有威力的兒子,是憤怒和破壞的化身,他的地位和能力遠在天神之上,直逼梵天。他的第三隻眼睛能噴出憤怒之火,可以燒毀一切,這種火燒毀了阿修羅的三連城,燒死了愛神,燒掉了梵天的第五個臉,因為愛神誘惑梵天追求自己的女兒。(好像三隻眼都特別牛)濕婆取了達薩和羅希尼的女兒烏瑪為妻,但與岳父之間的關系並不好,經常鬧矛盾。
濕婆與大地女神生下了二十一個暴風雨神摩魯,加入了天神的行列,成為天帝因陀羅的隨從。濕婆長期在喜馬拉雅山修行。是苦行者,娶了雪山女神為妻,生下了戰神。濕婆與梵天一樣,具有賜予其他苦行者力量的能力。
濕婆一般站在天神一邊,他和他的兒子的參戰是天神戰勝阿修羅的關鍵。但也不是絕對,他有時候也幫助其他種族,他視阿修羅的導師烏紗納斯和羅剎王為親生兒子。這也是後來羅剎王猖狂原因。
所以說,在印度神話中濕婆和因陀羅是一夥的,而因陀羅又是濕婆大神的領導,那當然是因陀羅比濕婆更厲害一些。
在《天空戰記》中, 我個人認為,也是因陀羅比濕婆更厲害一些。以下是《天空戰記》的相關資料:
《天空戰記》不知何人何時所作。其正名不顯,湮沒久已,今廿歲以下之人莫能知之。然與知者復提當年種種,無不雙目生光,贊嘆連聲。
《天》共38集,主線沿用印度神話中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慧明)、濕婆(石華),分別代表創造、維持、破壞,三種狀態輪回往復,為宇宙運行的基本秩序。
故事從神軍統領雷帝因陀羅石化天界調和之神慧明開始,天界失去「維持」之力量,面臨崩潰。因陀羅卻把罪責推在剛從人間轉生至天界的一平身上,並且控制了與之一同轉生的好友阿凱。少數明白真相的戰士和一平一同返回天空殿,扶正祛邪,挽救慧明,一路上和因陀羅派出的敵人廝殺,付出重大犧牲終於如願。而此時,破壞神濕婆帶領阿拉神族來襲,形勢更加惡劣。只有主宰「創造」力量的梵天能夠打敗濕婆,但能夠穿上梵天戰甲的不單有屬於正義的一平,還有已經性格大變,成為濕婆部下的阿凱……
《天》動畫細膩精緻,尤在當年《聖》之上。其中人物多取自印度神話、佛教傳說,與眾不同。背景大量運用佛像雕塑,各種手印、花紋圖飾、極具宗教色彩。戰士們絕技如曼陀羅陣等風韻獨特,結尾並ova版中體現的勝敗之爭,正邪概念,更回味無窮,可圈可點。
《天空戰記》中稱為「八部眾」,為守護天界、地位甚高的八位戰士,他們分別是:
天——天王喬迦(表徵:虎)
龍——龍王良馬(表徵:龍)
修羅——修羅王日高一平(表徵:獅子)
夜叉——夜叉王黑木凱(表徵:狼)
迦樓羅——迦樓羅王利迦(表徵:金翅鳥)
緊那羅——那羅王蓮迦(表徵:獨角獸)
乾闥婆——闥婆王高野(表徵:水牛)
摩侯羅迦——比婆王阿達(表徵:犀牛)
人物簡介:
日高一平(修羅王)
中學生,與好友黑木凱一起跟隨爺爺習武。修羅王的轉生。被召喚到天空界後,面對巨大變故,無法接受昔日好友變成死敵的事實,為了喚回黑木凱的本性毅然前往天空殿。重友情的黑發少年,個性活潑而不拘小節,也常常犯沒頭腦的小毛病。
神甲胄:獅子
絕技:修羅魔破拳 獸王曼陀羅陣修羅金剛魔破拳
黑木凱(夜叉王)
在人間界是一平最好的朋友,極為溫柔善良的少年。夜叉王轉生。到天空界後被黑暗力量所控制,完全變成另一個人。陰暗、邪惡,一門心思追殺秋亞人。極端雙重人格的角色。
神甲胄:狼
絕技:疾風魔狼劍 夜叉金鋼陣
力加(伽樓羅王)
天空界八部眾之一,表面上吊兒浪當,是個輕佻的傢伙,實則異常敏銳,在緊要關頭,有當機立斷的勇氣。擁有與眾不同的靈力羽毛,可以探知異地的事情。身材修長的美人,喜歡打扮,並常以此為榮。
神甲胄:鳳凰
絕技:迦樓羅翼吹雪 迦樓羅靈視羽·超傳播 迦樓羅靈視羽 迦樓羅翼紫嵐 迦樓羅火翼陣 迦樓羅金鋼縛
喬加(天王)
天空界八部眾之一,第一個發現因陀羅的邪惡陰謀並與之對抗,在與一平一同逃離因陀羅魔掌後,提出重返天空殿、拯救調和之神。個性內向,不擅言辭,是個忠誠厚道、正邪分明的人。
神甲胄:虎(好像是劍齒虎)
絕技:天王降魔鋼 天王水晶結
良馬(龍王)
天空界八部眾之一,天王喬加的好友。正義感很強的人。為人極重信義。不太說話,偶爾會開開玩笑。身材魁梧,行事果斷,在眾人之中尤為可靠。
神甲胄:龍
絕技:龍王火炎戟(在八部眾中唯一隻會一種絕技的人,還好在「創世への暗鬥」中學會了龍王爆炎戟)
蓮加(那羅王)
天空界八部眾中唯一的女孩子。有點急躁,認真的女孩。暗戀著因陀羅。潑辣的外表之下,有一顆憧憬著愛情的心,也因此甘願受到蒙騙。
神甲胄:獨角獸
絕技:那羅無雙華 那羅朱靈華
阿達(匹茲王)
天空界八部眾之一,性如烈火,是個直來直去的人。幼年起就很尊敬慧明大師,可是由於其粗豪而缺乏思考,仍被因陀羅的謊言蒙蔽。
神甲胄:犀牛
絕技:比婆流砂洸 比婆激震破
高也(達婆王)
天空界八部眾之一,認真、內向、勤奮,在實力方面不斷鞭策自己修煉,達到「無我」境界而被認為是天空界武神將中最強的人。痴迷於武學之中,忽略了事情的真相。
神甲胄:水牛
絕技:闥婆水滸輪 闥婆水雷染
羅久修(吉祥天)
簡介:一平來到天空界後最先遇見的人,帶著寵物「小咪」的活潑小女孩。並不知道自己擁有調和神的靈力,在覺醒之後,代替在戰斗中犧牲的慧明大師成為調和神。
慧明大師
天空界美麗的調和之神,負責維持天空界、人間界的協調。被因陀羅石化後,蒙秋亞人一行搭救得以回復,並使得在戰斗中一度死去的喬加、龍馬、蓮加、阿達、高也等人復活。後在與黑暗尤加的戰斗中犧牲。
好了,ghostmen朋友,印度神話中和《天空戰記》中的濕婆和因陀羅我都已經介紹完了,我已經盡力而為了。不知道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Ⅳ 《電視劇》。道教最厲害的神和印度最高的神濕婆。誰厲害。引用各自經典比較
當然是道教的三清,因為三人既是一人一人又是三人,而濕婆神只是印度神話中三大神之一,濕婆神最出名的是,一箭射穿三連城。而道教神話當中有太上執符開天
Ⅵ 三相神為什麼濕婆地位最高
因為濕婆是三隻眼的破壞之神(鬼眼王)。
【濕婆】
濕婆,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毀滅之神。
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象徵。
和神話中諸多神一樣,由於濕婆的全知全能性,因此濕婆的性別並不固定,而是根據相的不同隨時變化。
Ⅶ 誰更強大,濕婆還是夏克提
薩克蒂Chidrupini。她是純潔的,她是幸福的意識。她是大自然的母親。她本身就是自然。她是濕婆或婆羅門的力量。她經營著這個世界秀。她保持著主的戲碼。
她是Jagat-Janani(世界的創造者),maishasuramardini(毀滅者)Bhranti-nasini(幻想或阿維迪亞的毀滅者)和Daridrya-nasini(貧窮的毀滅者)。
提毗是濕婆的撒克提。她是Jada Sakti和Chit Sakti。她是Iccha Sakti, Kriya Sakti和Jnana Sakti。她是Maya Sakti。釋迦牟尼是菩提、摩耶、摩訶摩耶、主維諦耶。Sakti本身就是婆羅門。
馬哈德夫不需要讓Parvati明白她的現實。她已經知道她是誰,也知道他們是多麼的不可分離。即使在分離。
沒有濕婆,沙提就不存在;沒有濕婆,沙提就沒有表達。正是通過薩迦提,非個人至上的濕婆或涅古那婆羅門變成了個人存在或薩古那婆羅門。
Ⅷ 濕婆,梵天,毗濕奴那個最大
印度的印度教也是一個多神教,而且巧合的是他們也有三大主神。今天爆炸君就給大家講講印度教的冷歷史。印度教主要流行於印度,但是在其他國家也有很多信徒,總數約為10.5億,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
大梵天
印度教的三大最高主神分別是大梵天、大自在天和妙毗天。作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創造神大梵天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盤古。只不過大梵天是從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來的。這位盤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繪成一個膚色粉紅、四頭四臂的老人。
起初大梵天高高在上,但是後來他開始腐朽墮落,做出了種種道德敗壞的惡行,令世人疏遠了他。現在全印度只有兩座供奉他的廟宇。後來梵天又創造了智慧女神薩拉斯瓦蒂,卻又貪圖其美色娶之為妻,更是大違倫理,因此印度教徒愈發鄙視他。公元6世紀後,對梵天的崇拜逐漸衰落,他原先作為萬有之神的很多特質,不是轉移到濕婆身上就是被賦予給了毗濕奴。
大自在天(濕婆)
大自在天又稱為濕婆,在梵語里是仁慈的意思,象徵著「昌盛」和「吉祥」,同時又象徵著「毀滅」。雖然毀滅神的名號聽起來比較恐怖,但濕婆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稱為「舞神」。身為毀滅和破壞之神,濕婆在眾神中自然擁有最強的戰鬥力。傳說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煉瑜伽。
作為印度教實際上最強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印度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層民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
妙毗天(毗濕奴)
妙毗天毗濕奴,又稱「遍入天」。他是宇宙的守護者,也是同惡魔作戰的尖兵。毗濕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安靜地躺在千頭龍王舍沙的身上,漂浮於宇宙之海。
毗濕奴有一千個稱號、十個化身,是最善於變化的天神。這十個化身分別為:魚、龜、野豬、獅面人、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釋迦牟尼、迦爾基。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教中,釋迦牟尼成為毗濕奴的化身之一。(栗強)
Ⅸ 濕婆的地位比毗濕奴高嗎
濕婆敗給毗濕奴主要是因為其法力稍遜一籌。毗濕奴才是唯一真正的神,濕婆只能是個半神之類的。
按古印度文化,濕婆和毗濕奴是印度教三大神中的二位大神,濕婆是毀滅之神,而毗濕奴則是維護之神。簡單的說,濕婆是破壞神,毗濕奴是保護神。另外一位神梵天,則是這兩個關系的平衡者,被稱為創造神。
濕婆和毗濕奴二人之間的關系,從記載的經書來看,似乎並沒有很好。毗濕奴是印度教的主神,地位比濕婆要高一些。因此濕婆派的人就說,毗濕奴是因為敬畏濕婆才得到比較高的地位;而毗濕奴派的人,則堅持認為地位高就是高,濕婆在印度教中只是個次神。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他們二人也都是互相捉弄的關系。
毗濕奴在吠陀神話中並不是很厲害的神,只是以跨出丈量世界的「三步」而著稱。但是在印度神話中,毗濕奴的地位大大提高,幾乎與梵天處於對等的位置。有些毗濕奴派的人甚至認為毗濕奴是的地位在梵天和濕婆之上,他們覺得毗濕奴才是唯一真正的神,濕婆這些只能是個半神之類的。
濕婆與毗濕奴之間曾經發生過一場戰爭。當時毗濕奴的化身黑天,為了救出孫兒無礙,率兵攻打羅波那。這個羅波那是妖仙首領,他的後台正是濕婆。經過幾場激戰,濕婆這邊的人都紛紛戰敗,於是濕婆只能親自上陣,前來和黑天決一死戰。
兩位大神先是用弓箭對射,後來覺得這種打法不盡興。於是濕婆就張開嘴,噴出漫天大火,黑天則掏出能呼風喚雨的神器與濕婆對抗。最後兩位大神戰成平局,沒有輸贏。
Ⅹ 梵天和濕婆誰更厲害
濕婆即(shiva),別名Bholenath意思是天真之主。濕婆更為身份尊貴,世尊毗濕奴肚臍中生出一朵蓮花,而蓮花中生出了梵天,毗濕奴和濕婆感情很好,而梵天對濕婆敬稱一聲上主,對毗濕奴也稱一聲上主,因此毗濕奴和濕婆地位來講,濕婆終究是高一些,因為濕婆又被天神和女神及其三界中所有生靈,稱為大天,即眾神之神,世界的主宰,是創世之神。印度流傳下來的歌頌濕婆的曲子由經林家字幕組翻譯的,歌詞內容是這樣的:潔白如樟腦,慈悲的化身,世界的本質,蛇王為項鏈,恆常駐留於心蓮之中,萬物之主與萬有之母我想你們致敬。當時世間只有梵天,毗濕奴和大天存在,於是梵天想創造生命但是力量不夠,梵天祈求大天能夠將大天的陰性力量(即代表薩克蒂女神)借給他來創世,於是後邊有了眾神齊心協力將薩克蒂女神「歸還於」濕婆,可見濕婆的力量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濕婆的力量也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妻子薩克蒂女神。薩克蒂本意為力量,在印度神話中最高戰力女神薩克蒂在狂怒形態下,是濕婆有時都無法阻止和控制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其實毗濕奴並沒有很大的神力,然而他卻備受世人所尊敬。大天,即濕婆是世間所有生靈的父親。這下你應有所了解了吧。印度信奉梵天的人很少,因為梵天好色並且不講誠信,所以地位很低。上主濕婆和毗濕奴為造福人類,毗濕奴還化身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摩西妮和濕婆孕育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