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青藏高原對印度有哪些影響

青藏高原對印度有哪些影響

發布時間:2022-11-19 16:29:35

『壹』 青藏地區的地形有什麼特點對流有什麼影響

青藏地區地形高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影響了我國中東部以及印度北部、尼泊爾的對流,導致了我國中東部形成了季風氣候,增加了降水。
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的自然特徵是「寒」,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雪山連綿。山峰之間高差不大,地形相對山區較為平坦,「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同時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遇到青藏高原抬升,形成了大量降水,改善了我國中東部和印度北部的氣候環境。

『貳』 生死攸關的戰略要地青藏高原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青藏高原積雪滿山、冰川廣布、高寒缺氧,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寒之地,似乎沒有多大的價值。但上升到戰略的高度,青藏高原是無價的!銀鑲玉砌的雪域高原,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不毛之地,她是中國的龍脈所在、國本之基、興盛之源,是生死攸關的戰略要地。


一、高山仰止:青藏高原關乎中國全局


(一)青藏高原是中國西部、西南部的戰略屏障。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青藏高原由一系列高大山脈組成,大體呈東西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昆侖山、祁連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這些巨大山脈和高原共同圍合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與帕米爾高原一體相連,共同組成中國西部和西南部的戰略屏障。


(二)青藏高原具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和巨大的戰略空間。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涉及青海西藏的全部、四川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及雲南部分地區,總面積250多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4強,具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和巨大的戰略空間。


(三)青藏高原是不可多得的戰略要地。

毫不誇張地說,青藏高原對中國生死攸關!作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無論從陸路還是海路看,都是兵家必爭、志在必得的戰略制高點。青藏高原不但對東亞、南亞、中亞有巨大的影響,更輻射至印度洋,對海權造成重要影響。青藏高原對地緣的影響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如果沒有青藏高原這一巨大屏障和戰略縱深,中國的地緣格局將會殘缺不全,形不成完整的優勢地緣板塊。倘若如此,則中國的西北、西南甚至中原腹地都將門戶洞開,直接暴露在外敵面前,那對中國將是災難性的。中國不但得不到青藏高原的有效保護,反而會極大地受制於占據青藏高原的外部勢力,如泰山壓頂般高懸於中國人民的頭上!屆時,中國就會有腹背受敵之患。有青藏高原在手,中國的西部、西南部則同時具備了重要的戰略屏障和巨大的戰略縱深,其重要性強於長城何止千萬倍!

青藏高原還是世界島「心臟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全球價值和世界性意義!麥金德從全球地緣政治的角度,將地球分為世界島(由亞洲、歐洲、非洲組成)和在其邊緣相對孤立的大陸(如美洲、澳洲、日本及不列顛群島)。世界島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饒的陸地組合。在世界島的中央,是自伏爾加河到長江,自喜馬拉雅山脈到北極的「心臟地帶」。麥金德的理論凝結為三句名言,即: 「 誰統治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青藏高原幾乎是亞洲所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你能想像大河的源頭掌握在他國手裡是何種感受嗎?!你知道以色列為何寧肯放棄6萬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島而絕不放棄1000平方公里的戈蘭高地嗎?不僅僅是戰略制高點,更現實、更重要的還是水源地。青藏高原號稱「亞洲水塔」,冰川、積雪、湖泊廣布,是中國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亞洲幾條最重要的跨境河流,其源頭均在青藏高原。換言之,中國掌握著別人家的水龍頭,這在日益缺水的今天,是何等重要! 歷史 上,我們失去了另一巨量的淡水存儲地貝加爾湖,我們絕不能再失去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對南亞的地緣優勢是壓倒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完全受制於青藏高原,其影響甚至遠及印度洋。


(四)青藏高原蘊藏著無盡的戰略資源。由於全球三大成礦帶之一的地中海—特提斯成礦帶橫貫青藏高原,使青藏高原成為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2015年曾發現岡底斯、念青唐古拉、班公湖—怒江三大巨型成礦帶。有資料表明,這里發現120多種礦產資源,資源潛在價值非常巨大,其中鉻、銅、鋅、鋰、鎂、硼、鉀鹽、石棉等礦產在全國名列前茅,石油資源前景很好,水能、太陽能、地熱資源豐富。青藏高原巨量的淡水資源更是無比珍貴,這里是中華水塔,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最寶貴、最純凈的淡水資源基地,其重要性怎麼形容都不為過。當然,這里還有珍稀的動植物資源。25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蘊藏著無盡的財富,絕對是一塊中華寶地。

(五)青藏高原改變了大氣環流重塑了中國和南亞的氣候。位於西風帶附近的青藏高原的隆升深刻地改變了東亞和南亞的氣候,使東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更為明顯,南亞冬夏盛行東北季風、西南季風,終年高溫,干濕季明顯;中國東部冬夏盛行西北季風、東南季風,加劇了中國西北的乾旱,沙漠廣布,加重了北方的嚴寒,加強了東亞季風,形成了我國東部的濕潤氣候,使原本應為亞熱帶沙漠氣候的江南一帶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青藏高原本身抬升形成了高寒氣候。


二、垂天石盾:青藏高原使中國立於不敗之地

距今1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相撞擠壓,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馬拉雅山脈迅速隆起抬升,逐漸形成三級階梯地形,給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以巨大的影響。


隨著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起,使中國平原地帶進入了山地高原的懷抱。特別是清朝時期新疆、西藏、蒙古納入版圖之後,中國的地緣板塊更加完整,飽滿如彎弓滿月!如果將與之連體的帕米爾高原考慮在內,橫亘於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猶如一道垂天石盾,將中國大陸保護起來,在地緣結構上使中國西部具備了廣闊的安全空間,使中國大陸完全避免了歐洲平原地帶腹背受敵的四戰困境。


背靠青藏高原使中華民族避免了四面受敵的厄運:在遠洋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西面的青藏高原和東面的大海,都是抵禦外敵入侵的天然屏障,中原人民可以專心抵抗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犯;在遠洋技術興起,西方列強和日本從海上侵犯我國時,我們又有青藏高原的庇護,使中華民族向西南大後方作戰略轉移,從而積聚起二次反擊的力量,並最終贏得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收復領土聯盟斷言:無論現在還是在遙遠的未來,青藏高原對中國安全的終極保護作用是不變的。


三、利劍高懸:青藏高原使中國對印度具備壓倒性優勢

青藏高原的地緣優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中國對印度的碾壓之勢上!從地勢上來說,青藏高原對南亞次大陸、尤其是印度核心區的恆河平原形成不可逆的地緣壓制,如利劍高懸於印度頭上,使印度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必欲去之而後快。這也是印度侵略西藏、支持分裂勢力的最根本原因。

當青藏高原納入中國領土後,便獲得了來自東亞大陸的強大支撐。盡管世界屋脊的阻斷作用仍在,但現代 科技 的發展,使青藏高原的地緣價值陡升!原本惡劣的自然條件不再是攔路虎,尤其是公路、鐵路、飛機等現代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出現,使中國迅捷地將人員、資源投向西藏成為可能,也使大規模建設各種軍事設施成為可能,青藏高原的基地化、陣地化甚至堡壘化都將逐步成為現實,這從根本上打破了中印之間的地緣平衡!


對印度而言更要命的是,印度的核心區距離青藏高原是如此之近!普遍距離喜馬拉雅山脈不過數百公里,印度首都新德里距中國西藏邊境直線距離約350公里。隨著中國導彈和空中打擊力量的改進,更加深了印度的恐懼。一旦兩國交惡,部署在青藏高原的中國戰機、中短程導彈甚至火箭炮,都可以輕易覆蓋整個北印度。換言之,擁有西藏的中國,具備隨時摧毀印度國家命脈的能力!印度尷尬地發現,自己在與中國的軍事博弈中,處於極端不利的地位。印度進攻中國,則是仰攻,自古為兵家大忌;印度如果大量製造導彈反制中國,其高昂的費用顯然是天文數字,是不可持續的。自然也逃不過中國在青藏高原設置的攔截系統的攔截,印度導彈的生存率會很低。這仗,真的沒法打。更悲催的是,這種天然劣勢,是根本無法克服的。畢竟,青藏高原搬不走,印度的核心區也挪不動。盡管印度暫時占據著中國的藏南地區,但無法改變在整體上被中國地緣壓制的現實。


四、兩洋基石:青藏高原使中國天然具備輻射南亞、沖擊印度洋的地緣優勢


中國與遠道而來的西方列強英美等國完全不同,英美等國因本土距離印度洋過於遙遠,他們跨洋而來,勞師遠征,不得不佔據印度次大陸或印度洋島嶼作為落腳點,這純屬無奈之舉。反觀中國,因為擁有全球戰略制高點青藏高原,依託超大的近海大陸板塊,避免了英美國家的困境,盡占兩洋地利。


雖然中國在印度洋沿岸沒有領土,算不上印度洋國家,但由於中國擁有巨量的青藏高原以及與此連為一體的超大近海板塊,其巨大的地緣輻射作用不僅及與南亞次大陸,還直逼印度洋!從而對印度洋海權有重大影響。特別是中國具有中遠程導彈打擊技術,使得當代中國對兩洋有著強大的反作用力。對此,我們不要有任何懷疑。


中國因擁有青藏高原這種戰略制高點和橋頭堡,從而具有了對印度洋強大的海上反作用力。形象一點說,坐擁本土即可將印度洋納入射程!雖然不能將大炮導彈架在海邊,但從戰略意義上看已與此沒有多大的差別。這使得中國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在印度洋海權上的短板。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因擁有青藏高原而成了「近南亞國家」!青藏高原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兩洋基石!這種有利的地理位置,大大降低了中國處理海洋事務的成本,並因此擁有了遠比西方國家更從容地等待時間。


冰雪嚴寒並不代表不是戰略要地!青藏高原如此,西伯利亞亦如此。 歷史 上我們長期漠視上千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使其最終落於他人之手!這是多麼深痛的教訓。如果西伯利亞屬於我國,那我們的地緣優勢會極為突出,任何國家也無奈我何!西伯利亞歸俄,不但在我們身後站立起一位巨人,更使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北方邊患固定化、近似永久化,難以根除,遺患於後世子孫。


幸運的是,我們雖歷經劫難,山河淪喪,但尚有萬里江山,尚有寶地青藏高原在手!這里是中國的龍脈國本,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和保障,是值得中國人以命相搏的戰略要地,是核心利益所在,絕不容失,絕不容他人染指!

『叄』 印度-歐亞板塊碰撞後,青藏高原有什麼影響

我們中國國內眾多這些特殊地形地貌,而這些特殊的地形也也正是如此就是中國特色,正是如此中國成為世界上地形地貌最多樣式的國家之一。中國其中有的地形莫過於平原,山地,丘陵,高原,這是其中五大基本地貌。但在中國還有一個最為特殊的地形,就是中國的高原,而中國的高原也是被世界稱為世界上最高的一個高原,其中就是喜馬拉雅山脈:世界的屋脊。關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印度洋和亞歐板塊兩者相互碰撞所形成的,而其中對於青藏高原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三、太陽光,十分的強烈。

最後一個影響,就是高海拔地區,他們距離太陽的距離是要比低海拔地區距離要更近,那麼他們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也要比低海拔的普通人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要更多。很容易造成皮膚癌疾病,或者讓他們的容貌變得更加的黑。

『肆』 青藏高原對印度到底意味著什麼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區域是中國最大,全球海拔高度平均最高的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阿爾卑斯山南麓,北至昆侖山脈和祁連山北部,西邊為帕米爾高原,東及中國東北部地區與秦嶺山西段和黃土高原地區相連,青藏高原區域東西長約三千Km,南北寬約320~1600Km,佔地面積約255萬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區域是全世界年齡最小的一個高原地區,由於印度板塊不停往北推動,並不停向亞洲板塊下插,青藏高原區域在此基礎上不斷上升,青藏高原區域海拔高度平均在三千-五千米之間,海拔高度平均四千米左右,是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許多大河流的起源地,青藏高原地區上河湖無數,有納木措,青海湖等,青藏高原區域陽光照射和地熱能源豐富,礦物資源一般有鉻,銅,鋅之類,高原地區上永凍土廣布,地被植物多數為純天然大草原,是中國西南部最寶貴最璀璨的明珠。

『伍』 青藏高原隆起對周邊環境有什麼影響

青藏高原的隆升導致中國東南多雨、西北乾旱氣候格局的形成。
青藏高原的隆起,導致亞洲季風區的形成,使北半球亞熱帶高原荒漠帶北移,在高原北部地區形成塔克拉瑪乾等中亞沙漠,西北變成溫帶、暖溫帶乾旱荒漠區。我國黃土高原的形成,以及我國現代自然環境由東南向西北自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出現了東南潮濕、西北乾旱的基本格局。在夏季,高原就像一個深入到大氣層中的火爐,使得高原表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同時拉動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前來補充,由此而帶來豐沛的季風降雨。冬季情況正好相反,高原彷彿一個巨大的冰塊,將其上的空氣冷卻下來,並由高原湧向印度洋,這就引來了北方的冷空氣頻頻南下。山體和高原的隆升還加劇了亞洲內陸的乾旱化,形成了一望無垠的戈壁和沙漠。同時,乾旱化的趨勢有利於粉塵向東傳輸,從而在我國西部形成巨厚的黃土堆積,也就是屹立至今的黃土高原。

『陸』 印度發出警告: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毒物質,毒水將流入印度

印度學者稱,青藏高原 融化的冰川 內有有毒物質,這是污衊?還是確有其事?

青藏高原有著 「世界屋脊」 的美譽,同時又叫 「亞洲水塔」 ,整個南亞幾條重要的 大江大河 都起源於此。

比如 印度的「聖河」恆河 ,再比如名字里帶「印度」兩個字實際上卻在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

印度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這裡面有一半以上的功勞要歸功於青藏高原。

而現在,滋養了印度的青藏高原,卻成為了一個毒源。

那麼是什麼讓「亞洲水塔」開始跑毒?

經過一番調查,我國科學家發現,事情可能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印度很多 河流的源頭 都在我國境內,對於印度學者提出的 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毒物質 的懷疑,我國也秉承著 探索 精神求證。

雅魯藏布江上游 ,發現了一種有毒物質全 氟烷基酸 ,這是一種 工業化學品 ,常用於 燃料、化工和建築材料

可是青藏高原 人煙稀少 ,尤其是雅魯藏布江所在的流域, 幾乎沒有工廠 ,那麼這些全氟烷基酸是哪裡來的?

我國科學家順藤摸瓜,繼續向雅魯藏布江的上游查去,最後僅 在冰川中發現了氟烷基酸的蹤影

原來,印度所說的這些有毒物質,其實就是青藏高原冰川中封存的全氟烷基酸以及其他有毒成分。

雖說找到了有毒物質的最終位置,可是依然無法解答它的來歷,難道是人類帶上高原的?

經過深層次的調查,我國的科學家們找到了毒物的來源,是通過 水循環 ,從世界別的地方來到了青藏高原。

很多人認為水循環只是一個 區域性的活動 ,實則不然,它是一種 全球性的物質循環

工廠排放的全氟烷基酸進入到大氣的水蒸氣中,通過 季風 被吹往了青藏高原。

當這些帶有全氟烷基酸的水蒸氣遇冷,便成為 雨水或者雪水落下 ,之後再結冰成為了冰川的一部分。

這其實相當於自然的一種 保護機制 將有毒物質封存 ,這樣就能防止毒物擴散。

然而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導致這些帶有毒物的冰川化為了毒水,流入了南亞河流的源頭,並通過這幾條大河帶入南亞地區。

不過有一個諷刺的事情,這些 有毒的水蒸氣 ,主要就是 印度洋季風 南亞工廠 吹來的。

在南亞的 印度和孟加拉國 是全世界出了名的 勞動密集區 ,他們貧民區與工廠共存。

所以,搞了半天,屬於是扔迴旋鏢,最後還是扎在自己的身上了。

受毒物影響最大的就是印度,因為他們的人口密度大,這些青藏高原起源的河流,基本上都要 流經印度境內

比如 雅魯藏布江 流入印度境內之後叫做 布拉馬普特拉河 ,是他們重要的 茶葉生產地

恆河的源頭在 喜馬拉雅山南麓 ,在我國有一小部分,稱之為 獅泉河

恆河在印度的地位就好比我國的長江黃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只不過他們對待「母親河」也是夠狠的。

恆河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河流 ,這個鍋可不全是青藏高原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印度人的吃喝拉撒 全部 都投入了恆河 ,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當然,這些毒物對我國也是有一定影響到。

在青藏高原的 幾大湖泊 ,如 納木錯、色林錯、羊卓雍措 等湖泊中,也發現了全氟烷基酸的痕跡。

這些帶有毒物的冰川融化後,會匯入青藏高原的 湖泊和河流裡面 ,並 滲透入土壤

雖說青藏高原 地廣人稀 ,但還是有 幾大青稞產地 在上面。

不幸中的萬幸則是,這些含有有毒物質的冰川,主要集中在 青藏高原的南部

而我國的長江、黃河兩大河流的源頭,在青藏高原 東北部的唐古拉山脈 附近,那裡的有毒物質比較少。

這是因為青藏高原面積廣闊, 印度洋的季風 沒辦法將南亞地區有毒的水蒸氣輸送到整個高原之上,所以相對來說高原南部更多。

而高原南部又恰好是南亞眾多河流的發源地。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有毒物質源源不斷流入南亞地區呢?

印度學者說這些有毒物質是從青藏高原來的,實際上,它的 真正來源非常復雜 ,青藏高原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受害者。

因此想要解決問題,需要面對的困難有很多。

最簡單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讓 南亞地區的工廠不要再排放有毒物質 ,因為一切的來源都是它們。

然而這幾乎不可能, 南亞地區人口稠密 ,經濟全仰仗著 密集型工業以及他們的農業 ,所以他們不可能不排放。

其次,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是 全球變暖 的結果,這個不是我國能夠決定的,是需要 全世界的國家一同努力

並且就算全球統一戰線治理 溫室效應 ,也不可能今天投入明天就收到成效,起碼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印度依然要承受有毒物質的攻擊。

最後,就算青藏高原不融化冰川,印度的河流就沒有毒了嗎?

恐怕古老神秘恆河水不答應,畢竟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有毒雪水,比起印度人自己排放在裡面的污染物,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這件事情我們無需對印度道歉,某種程度上說,應該是他們向我們道歉。

畢竟這些有毒物質的源頭在南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印度,是他們 先排放了有毒氣體 ,在印度洋季風的吹拂下,才來到青藏高原被冰川鎖住的。

雖說我國不給這次的有毒事件背鍋,不代表我們對於這件事情就高枕無憂了。

1980年至2020年 40年的時間里,青藏高原湖泊總面積呈現加速擴張的趨勢,尤其是在千禧年之後,速度更加明顯。

在2010年測得的湖泊面積比1970年增長了34%。面積大於 200平方公里 的湖泊數量達到了 46個 ,總面積約為 25605.41平方公里

1982年到2020年 ,青藏高原的 平均氣溫上升了大約1.9 ,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得還要多。

這說明青藏高原變熱的速度比世界范圍內要快很多。

這導致 冰川和高山積雪融化 ,流入湖泊,或者增添了新的湖泊。

比如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錯在1976年時的面積只有 1667平方公里 ,到了2017年,湖泊面積達到了 2389平方公里 ,增加了600多平方公里。

隨著面積一起增長的還有它的水量,從300億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558億立方米。

青藏高原湖泊面積增大的後果,就是在無形中 增加了該地區的蒸騰作用 ,導致青藏高原以南地區經常陷入暴雨的境地。

也會加重高原上的降水,導致河流上流水量增多,引發洪水。

2021年2月7日印度北部的 阿肯德邦地區遭遇洪水 ,造成74人死亡,130人失蹤。這次洪水持續了好幾個月,成為了 印度 歷史 上最大的洪水之一

還在建設的 希甘加水電站 ,全部打了水飄飄。洪水發生的原因,就是該地區北部的冰川融化,滾進了 道里根加河 ,引發了山洪,將阿肯德邦的一個峽谷全部淹沒。

科學家們提醒,在未來,類似這樣的災難很有可能頻繁發生在印度。

所以今後印度要面臨的危機,不單單是高原融化的毒物。

『柒』 關於青藏高原 為什麼青藏高原會阻擋印度洋北上

是阻止了印度洋北上的濕潤空氣吧
青藏高原的隆起促進了我國季風氣候的形成.青藏高原的隆起,夏季阻擋了印度洋北上的暖濕氣流,暖濕氣流受阻受地轉偏向力偏向我國雲貴高原,形成西南季風,同時使得蒙古西伯利亞等地夏季更為乾燥,行成強低壓.冬季阻擋了北方南下的冷氣流,使冷氣流向我國東南移動形成冬季風,同時冷空氣在青藏高原北部聚集,加劇了北方的寒冷,形成強高壓.因此促進了季風的形成.

『捌』 青藏高原的抬起對其周邊及中國乃至全球的氣候有哪些影響

青藏高原的抬起對其周邊及中國乃至全球的氣候的影響:
1、青藏高原隆升,海陸變遷,改變了海陸分布和亞歐大陸的輪廓,使得亞歐大陸成為最大的陸地,其東部瀕臨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東部和南亞成為全球最強盛的季風氣候區.加強了亞洲季風的強度、改變了季風的風向、改變了季風影響的范圍;一方面使我國季風性氣候尤為顯著;另一方面,導致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乾旱氣候的形成,尤其是南亞(印度沙漠以及印度夏半年的乾旱)、中亞、西亞地區乾旱氣候更為顯著;並且阻擋了高原兩側冷空氣氣流的交換,擴大了西風帶的影響范圍;
2、青藏高原隆升,以其高大的地形結構為雲貴高原雲南區域內形成庇護,阻擋了冬季風以及寒潮的侵襲(雲南是中國除青藏高原外遭受冬季風以及寒潮侵襲最少最弱的地區);從而保障了雲南四季如春的宜人氣候.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擋了夏季來自南亞的強熱帶風暴,保證了內陸地區受其災害.
3、青藏高原隆升,一方面,高原阻擋了西南、東南季風;使之無法將雲雨帶至西北內陸,所以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成為我國極端乾旱地區.另一方面,青藏高原南麓地區(印度以及我國雅魯藏布江地區)降雨量則極為豐沛.因此,改變了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區域分布.(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區域分布規律為: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遞;而雅魯藏布江地區降雨量沿河谷上溯逐漸遞增).
4、青藏高原隆升,導致北半球晚新生代氣候變冷,導致生物面貌發生巨大的變化,舊物種滅絕、新物種誕生.進而,誕生了大批珍貴的高原生物,豐富了物種的多樣性.

『玖』 試分析青藏高原對亞洲局部地區的氣候和河流所產生的影響。

青藏高原地區形成寒冷、缺氧、大風、低壓的環境特徵;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水汽北上,使高原北部地區降水減少,並導致中亞及我國西北地區氣候更加乾旱;青藏高原還影響東亞和南亞地區的大氣環流,加大了季風的影響范圍;青藏高原是亞洲不少大河的發源地,稱為亞洲水塔,使亞洲河流呈現放射狀水系,在高原與其它地形的交界處形成豐富的水力資源

『拾』 青藏高原對印度的壓制

青藏高原地區是中國最大的,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阿爾卑斯山之山山麓,北北的昆侖山、祁連山,西方的帕米爾高原,東部和東北和西秦嶺山地、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以東約三千公里,南北寬約320~1600公里,佔地面積約255平方公里。

印度半島,也稱為南亞次大陸,該地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海岸,南阿爾卑斯山,屬於南部和部分亞洲大陸,通過阻斷阿爾卑斯山,形成一個相對獨特的地理環境,但不到一般意義的大陸地區在中國內地,所謂的印度次大陸,大多數的國家位於印度板塊、印度次大陸還你們位於南亞,一些國家,印度最大的,東巴基斯坦印度河、尼泊爾和不丹面位於大陸,島國斯里蘭卡位於大陸架,馬爾地夫群島位於海面深處。

(10)青藏高原對印度有哪些影響擴展閱讀:

青藏高原地區大,地理環境的差異和印度次大陸,印度一直是不安分的,巨大的青藏高原地區相當於主管克里斯之劍懸在印度的佛法,朋友想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中國邊界直線距離不到355公里之遙。

飛機巡航在青藏高原地區,可以鳥瞰的印度首都新德里,與此同時,新德里,印度最大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是印度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包括恆河平原,人口密度都是位於南部不到500公里的中國的青藏高原地區,這也決定了,印度將永遠無法成為國際超級大國,但只會是一個地區性大國在南亞。

與青藏高原對印度有哪些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2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8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5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
人民幣兌多少越南錢 瀏覽:357
印尼按摩的店叫什麼名字 瀏覽:239
中國銅儲備能維持多久 瀏覽:336
伊朗這狀態怎麼跟美國斗 瀏覽:205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4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5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5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501
哪個國家恨中國 瀏覽:594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