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種姓與中國有什麼區別

印度種姓與中國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11-21 16:21:41

① 印度種姓制度和中國戶籍制度,哪個更野蠻

中印兩種制度半斤八兩,都是人為劃分了人群,並造成起點的不公,均屬於「野蠻」。
兩者比較之下,還是印度的更加野蠻,主要因為:
一是種姓制度源遠流長,以血統論為基礎,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出身決定,個人終身制並且世襲;而戶籍制,以地域為基礎,存在改變的可能;
二是從變革力度來看,種姓制度源於宗教,因此其改革不僅是世俗制度問題還是宗教思想問題,改革阻力超級大;而戶籍制度,主要就是政治經濟問題,說改可改,中國除了幾個特大城市還嚴格戶籍准入,其他城市的隨著戶籍制度改革正在越來越寬松。

② 印度國內還存在高低種姓之分,種姓又不是寫在臉上的,他們是如何區分的

一、皮膚顏色來區分

可以看印度人的膚色,如果印度人的皮膚是白色,基本上這一類人就是高種姓人,如果說皮膚的顏色是黑不溜秋的,那就是低種姓,這個判定方法是在以前就有的,大概3000多年以前,這里的人為了區分地位的高低,通過膚色來判定種姓高低,本身雅利安人就是白種人,所以肯定規定白色皮膚是高種姓。

雖然現在很多人也知道這樣做對於低種姓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這種區分方法是從以前就流傳下來的,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廢除的。

③ 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和古中國的等級制度有什麼不同

中國古代的禮制是一套治國治家的完備制度,凡是你想得到的地方,幾乎都有禮來規范。而且在儒家看來這個禮並不是一個外在的束縛,而是人處於「仁」的本心,自然而然要求自己去做的。比如侍奉父母要晨昏定省,這個是發乎於孝心;祭祀的種種禮,是發乎對於祖先的尊敬之心;待人接物的禮,是發乎對於他人的尊重之心……而印度的種姓制度更多的是一種外在的東西,是一種純粹的身份等級制度。
中國的禮制雖然也很嚴格,但是中國人講究持經權變,也就是說程序什麼的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中心思想不改變就可以了。中國的禮也沒有把人強制地劃分三六九等,人的身份是可以隨著個人的努力改變的。所以,和印度的種姓制度比較,中國的禮制更多變通。

④ 如果按印度種姓制度中國人是什麼種姓美國歐洲又是什麼種姓

中國人因為膚色淺,更接近白種人,所以一般也被認為是第二等級剎帝利種姓。而美國歐洲也是白種人所以也是第二等級剎帝利種姓。外國人如果膚色淺淡,多被當作第二級剎帝利看待。

判斷種姓的依據之一就是外貌和膚色(此外還可以通過姓名、職業、生活習慣來判斷)高種姓者多是淺膚色,低種姓者多是皮膚黝黑身材矮小的土著。

種姓制度的「理論依據」是神(樊天)創造人的部位不同,印度最早的文獻《梨俱吠陀》描述了各等級的來歷——神用嘴和手創造的人是婆羅門(Brahmin)和剎帝利(Kshatriya),等級高,用腿和腳創造的人是吠舍(Vaishya)和首陀羅(Shudra),等級低。

(4)印度種姓與中國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印度種姓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⑤ 印度的種姓制度與我國元代民族等級劃分有何異同

蒙元統治者入主中原,以少臨眾,為了能夠鞏固統治,實行民族等級政治.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漢人是第三等,南人是第四等.按照民族等級,享有各種特權.在人事、法制、軍事、科舉等諸方面,都是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漢人、南人地位最低。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出現了一些小國,之後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並把當地的居民變為奴隸,建立起來了奴隸制國家並逐漸形成了種姓制度。在當時的背景下社會分為了四個級別如下: 1 婆羅門 2 剎帝利 3 吠舍 4 首陀羅 其中婆羅門掌握神權;剎帝利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吠舍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首陀羅則幾乎沒有權力 ,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和奴役,干最低賤的職業。 我國元代民族等級是當時人事、法制、軍事、科舉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應運產生的,相反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階級分化和奴隸制度產生所形成和固定化的。所以它們在某些方面上是不同的。 以上部分資料摘自歷史教科書和iLib網

⑥ 印度和中國相比有什麼優勢種姓制度是好還是壞

中國現今文化的最大優勢是中國是一體的。部分富起來的人還記得富起來之前是什麼樣子,比如很多老廣發家後總想為家鄉做點兒什麼,認為這應該而且以此為榮。國家的扶貧和向西部的財政轉移支付基本沒什麼反對聲音。不得不說,這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最好的遺產,也切合了傳統儒家的天下大同思想。這就是文明的優勢。
從這點考慮,我們和大印度的關系不可能好起來,天生犯沖的兩種深層價值觀。大印度的上層優越在我們看來是天生的傻子,大印度底層我們最想送一句王侯將相。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種姓制度一定程度上對印度的發展很有幫助,但長遠來看,這個幫助並不大。倘若印度人民通過這個制度發展起來了,以極快的速度成為發達國家,那此時,印度社會普遍矛盾由吃不飽穿不暖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他們渴望自由平等,反對階級固化,種姓制度的弊端暴露無遺,又不知道會掀起什麼運動什麼血雨腥風。如果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你願意到印度當資本家還是到中國當企業家?

穩定性確實是種姓制度的優勢,但種姓制度不是優勢。種姓制度是印度的特色,即是劣勢也是優勢。他的優勢絕對是緩和了社會的矛盾,而非激化社會矛盾。印度也有印度夢,時不時蹦出一個低種姓翻身做主人。而且大多數低種姓因為常年的馴化,適應這種身份,使得國家不會因為種姓問題發生暴亂。

種姓制度就可以讓人感覺麻痹,沒有訴求,不會感到難過,痛苦,也就不會對社會不滿。大家安安分分過日子,統治階級治理起來容易很多啊!我們國家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太清醒了,就不好混日子,積極追求上進!政府的治理智慧就要求很高很高!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我們才能更好的發展。你說的很對啊!

⑦ 印度和中國的區別

印度和中國的區別
:1,位置不同。中國大部分地區是溫帶。印度大部分地區為熱帶。
2,社會構成不同。印度存在種姓制度,高種姓與低種姓存在社會地位上巨大差異。
3,歷史上中國始終是以漢人為主導的國家(除去蒙古、滿清前期)。印度被多次侵略(著名的莫卧兒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4,宗教信仰。印度以印度教、伊斯蘭教為主。中國則歷史上偏向無神論。

⑧ 中國的城市農村二元和印度的多種姓的區別

完全不同。
城鄉二元是戶籍管理制度,主要是職業上的分別,不一定遺傳,允許城鄉通婚,同一家族內可以既有村民、又有市民。從事的職業也不是強行規定的;從法律意義上講平等
種姓制度:遺傳;不得通婚;不平等;從事職業有限制;同一家族屬於同一種姓

⑨ 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中國的門閥士族制度一樣嗎

這4個等級至法經、法典時代,日趨嚴格。在職業上,各種種姓原則上是世襲不變的。按《摩奴法典》規定,高級種姓由於「窮困」可以從事低級種姓的職業;相反,低級種姓不得從事高級種姓的職業。在婚姻上,各種姓原則上同姓通婚,即實行內婚制。《摩奴法典》規定,高級種姓之男因「貪欲」可以娶低級種姓之女;相反,低級種姓之男不得娶高級種姓之女。前者稱「順婚」,後者稱「逆婚」。職業世襲化和種姓內婚制是種姓制的基本特徵。不同種姓的人還不能同坐、同飲食。此外,各種姓間,特別是前3種種姓和首陀羅之間,在宗教社會生活和法權方面,都有嚴格的界限和區分。前者有權參加雅利安人的宗教生活,經過入門式(入教式)稱為再生人。後者無權,故稱為非再生人。在法律上對再生人與非再生人刑事犯罪、債務和繼承等民事糾紛都有不同的規定。婆羅門教經典對各種姓間的關系所以作如此嚴格的規定,旨在保證高級種姓、特別是婆羅門種姓的特權利益。
隨著社會勞動分工的發展,在舍和首陀羅中間,繁衍出很多從事不同職業的小集團。這些小的職業集團逐漸脫離原來的瓦爾納而成為單獨存在的迦提。迦提具有瓦爾納職業世襲和內婚制的基本特徵,屬被壓迫等級 ,社會地位低下。《摩奴法典》記載59種迦提,其中最受壓迫的是所謂逆生的6種迦提:蘇特(看管馬和戰車者),馬哥陀(商人),維底哈卡(服侍婦人),阿堯哥沃(木匠),剎特里(捕殺穴居動物者),旃荼羅(運搬無親人的屍體和執刑者)。在這6種人中,旃荼羅的地位最為低下,最受歧視,為古代「不可接觸者」(賤民)的代表。後來迦提的數目愈演愈多,四個瓦爾納的區分越來越失掉意義,從而這一概念逐漸消失而為迦提代替。

英國殖民者入侵印度後,種姓制度繼續存在。據1931年英國殖民當局對印度所進行的人口調查統計,全印已有3500種卡斯特。其中被壓迫種姓有429 種,大約有6000萬人。印度民族主義者注意到被壓迫種姓問題,1931年,M.K.甘地為喚起」賤民「群眾參加民族獨立運動,要求廢除賤民制,倡導提高賤民地位的哈里詹運動。1942年「賤民」出身的安伯德卡成立全印度表列種姓聯盟,領導「賤民」進行合法斗爭。今日印度,「賤民」的數量將近一億,種姓問題仍然是社會上的一個重要問題。

印度斯坦人除印度教徒實行上述種姓制度外,穆斯林受其影響,也有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種姓之分。印度其他民族包括奧里亞人、比哈爾人、古吉拉特人、坎納拉人、拉賈斯坦人、馬拉雅蘭人、馬拉地人、桑塔爾人、泰盧固人等,都實行種姓制度,但種姓名稱及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例如比哈爾人分為婆羅門、巴明、拉吉普特、吠舍、迦耶斯特和首陀羅6個種姓,界線森嚴;而奧里亞人則分為婆羅門、坎代德、戈拉臘、拉柬尼耶和首陀羅5個種姓,制度不嚴,種姓地位還可升降;拉賈斯坦人也分為5個種姓,地位不高的馬哈金種姓的人主要從事工商業,卻相當富有,以加爾各答為中心,資本主義發展較快。

尼泊爾的尼瓦爾人實行種姓制度,以婆羅門最高,清道夫最低;後來佛教徒也實行種姓區分,以古巴久最高,賈普最低。斯里蘭卡的僧伽羅人的種姓制度則具有世俗性質,以瞿維種姓(耕種者)最高,羅陀種姓(洗衣人)最低。孟加拉人中印度教徒分為婆羅門、維迪耶、迦印斯特和首陀羅4個種姓,其中迦印斯特種姓有文化,往往身居高位,出了許多社會活動家和宗教領袖。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和中國、埃及、巴比倫並列為東方的四大古國。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人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幾千年來,印度社會的發展一直比較遲緩。這與印度存在著一個的森嚴的等級制度一種姓制度有著一定的關系。

獨立後,印度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消除種姓歧視。首先是制定了有關法律規定。1948年國會通過了廢除種姓制度的議案。後來憲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應規定,保護低級種姓利益。政府還在教育、就業、福利等方面對低級種姓者提供大量幫助。

社會的進步,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在發生變化。如種姓制度中的內部通婚制受到沖擊,如高種姓的女子現在也同低種姓的男子通婚了。人們對職業的看法也有所改變,衡量職業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為基礎,而以金錢、權力為基礎。在城市裡,各種姓人們之間加強了來往與交流。

魏晉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現象,是士族門閥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稱世族、高門大族,其對立的稱呼是庶族、寒門。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不是基於官職的高下或財產的多寡,而是基於宗族的血統。在漢代,已經日益明顯地形成許多世代官宦的豪門大族,他們的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獲得政治權力。經過漢末大亂,這些豪門大族成為具有很強獨立性的社會力量。他們有自己的庄園、私人武裝和大量的依附農民,使任何統治者都不敢忽視。一代雄豪的曹操,也未能在根本上擺脫對豪族的依賴。後來曹丕為了做皇帝,更採用「九品官人」的制度,承認士族(即豪門大族)有政治上的特權,以換取他們的支持。所謂「九品官人」,是一種選用官員的方法。由各州郡的士族人士擔任大中正、中正,對本籍士人的品行加以鑒定,分為九等,由朝廷依次錄用。但實際品第人物的標准主要是門第的高下,因而形成士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以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士族為了保證自己的政治特權,又通過婚姻相互聯結。除了特殊的例外,士族與庶族之間是不通婚的。
門閥制度的存在,加強了士族的地位和獨立性。政權有興替,朝代有更迭,士族作為一個社會階層,其地位卻很少受影響。他們在客觀上也給這個動亂的時代帶來某種穩定因素。但在士族與皇權、士族與庶族之間,不可避免地要產生矛盾。皇權的主要依靠是士族,但也常常採用各種方法來抑制士族勢力的過度膨脹,包括任用庶族人士。庶族在政治上出路艱難,但並非毫無機會(南朝宋、齊、梁、陳四代皇室,都出自寒門)。他們對士族控制政治權力的現象,常常提出強烈的抗爭。

⑩ 在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里,中國人算是哪一種種性

印度是全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同時它也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宗教國家,通過種性劃分來嚴格的規劃等級制度,是過去的印度的傳統。

盡管印度獨立後印度政府再三希望能夠消去掉種性歧視,來促進民族的統一和融合,但是種姓制度這種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依然嚴重阻礙著印度整體的發展。印度對於國內國民種性有嚴格規定,那麼肯定會有人好奇,中國人去印度能夠算是什麼種姓呢?

這樣大家就都清楚了,中國人在印度是大概處於第二等級到第三等級之間。因此我們去印度,不太需要擔心因為人種的問題被歧視受到不尊重。

當時種姓制度終究還是一個封建的產物,對待這種東西,我們當作笑談就好,中國人在印度也好,在世界各國也好,能否得到尊重,能否得到地位,這要看我們個人的品性舉止才能夠決定。

閱讀全文

與印度種姓與中國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風影響力如何 瀏覽:633
越南蘸水怎麼弄 瀏覽:960
中國電機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518
中國銀行對公轉錯了多久能退 瀏覽:672
哪裡可買義大利石楠木 瀏覽:24
伊朗貨幣有什麼 瀏覽:140
想去越南玩需要辦理什麼證 瀏覽:518
在印尼買一瓶灌桶需要多少錢 瀏覽:269
伊朗阿巴斯什麼航線 瀏覽:539
中國是學什麼 瀏覽:265
富士康印度工廠生產什麼時候 瀏覽:711
義大利為什麼這么熱 瀏覽:421
義大利壹佰文化傳媒怎麼樣 瀏覽:337
中國有多少徐國美 瀏覽:110
伊朗的教為什麼是第一大教 瀏覽:452
印度軍隊為什麼要用頭巾包頭 瀏覽:70
印度出嫁和中國出嫁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803
印尼手機官網怎麼找 瀏覽:535
30萬越南幣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18
印尼航空都提供什麼 瀏覽: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