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航母是多少艦載機 印度航母艦載機數量
印度目前有戰鬥力的航母就兩個,一個是輕型航母維拉特號,理論上滿載有艦載機:12架海鷂戰斗機和 7架 MK-42型反潛直升機。還有個中型航母維克拉馬蒂亞號,主力戰機是米格29,印度共訂購了12架單座型米格-29K和4架雙座型米格-29KUB,其中雙座型的米格-29KUB主要擔負艦載教練機任務,也就是說維克拉馬蒂亞號主要攜帶12架米格29加一定數量的直升機。
B. 印度購買多少架米格29k艦載機航程
這個是和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搭配出售的。12架吧,最終可能購買到30架。最大航程3000公里,作戰半徑超過1000公里。
C. 印度空軍的戰力如何
很多人認為印度空軍是支素質低下、經常墜機、戰鬥力堪憂的力量。但若進一步探究,其實我們對於印度空軍所知甚少。
從印度諸多空軍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學制來看,印度空軍對人員培訓工作是非常重視的,培訓體系也是完整的。至於實際培訓效果如何,因為缺乏令人信服的詳實資料作支撐,尚無法作出客觀評估。
印度空軍作戰部隊由飛行、導彈,雷達部隊組成。飛行部隊和防空導彈部隊的最大建制單位是聯隊。聯隊下轄若干中隊,中隊為空軍基本作戰單位。雷達部隊的最大建制單位是中隊。2001年的印度空軍擁有39個飛行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和22個雷達中隊。16年過去,其規模會有多大變化呢?
蘇-30MKI
許多資料聲稱,印度空軍裝備了272架蘇-30MKI。實際上,這只是印度與俄羅斯簽訂的一系列直接引進和引進套件自行組裝的合同總數。印度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引進了18架蘇-30MK,後於2001年引進了32架蘇-30MKI整機,並被授權在14年內自行組裝140架蘇-30MKI,18架蘇-30MK型也一並升級為蘇-30MKI。令人驚訝的是,一向拖沓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該項目上卻顯示出罕見的高效。從2004年組裝出第1架蘇-30MKI,僅用10年時間便提前完成了該項目。此後,印度又分2次向俄方追加了蘇-30MKI套件訂單。數量分別是40架份、42架份。以上合同總數為272架。目前印度空軍應該已經有了12至13個中隊的蘇-30MKI,按編制應有218至236架。扣除已知的墜毀10架,實際保有量為208至226架。看上去,蘇-30MKI數量著實不少,但根據印度總審計署2015年12月18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該國空軍裝備的蘇-30MKI戰斗機妥善率只有55%至60%。
「幻影」-2000H/TH
截至目前,印度空軍保有的「幻影」-2000H/TH戰機總數為49架,裝備3個中隊。2011年7月,印度政府批准空軍耗資30億美元,對「幻影」-2000T//TH機隊進行升級。升級內容包括采購超過400枚「米卡」主動雷達制導和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配備泰利斯公司生產的RDY-2 X波段火控雷達和新型航空電子設備。升級後,單座型被稱為「幻影」-2000I,雙座型被稱為「幻影」-2000TI。首批2架戰機於2015年3月升級完畢。如果印方制訂的為期5年的升級計劃進展順利的話,那麼目前應該有約20架左右的「幻影」-2000H/TH完成了現代化改裝。
米格-29UPG/UP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進口米格-29的國家,前後共購入了80架。截至2015年,還剩下48架米格-29UPG、17架米格-29UP,裝備4個中隊。從2010年起,印度空軍斥資9億美元,對米格-29機隊的發動機、雷達和電子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力求使其戰鬥力接近米格-29SMT。2012年底,印度空軍完成了3架米格-29UPG的升級。目前該升級工程進展到何種程度,外界無從知曉。
米格-27ML
綜合各方面信息判斷,老舊的米格-23已經基本退出了印度空軍的戰斗序列,可能還有少量在飛行院校和訓練聯隊里服役。不過,印度空軍目前仍編有3個中隊,共55架米格-27ML。該型飛機雖說已經升級為半玻璃座艙,能攜帶瞄準吊艙並發射精確制導彈葯,但卻面臨著不少維修問題,出勤率不高。
「美洲虎」-M/S
目前印度空軍中尚有1個「美洲虎」-M中隊和6個「美洲虎」-S戰機中隊,保有量為105架。印方正著手對這些飛機進行升級改裝,力求使用到2035年以後。改裝內容包括換裝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埃爾塔系統分公司的EL/M-2052 X波段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對飛機的「攻擊顯示與測距慣性導航系統」進行升級。由於改裝後飛機空重增加,印度空軍也在考慮為其換裝新型發動機事宜。
米格-21
米格-21曾是印度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機型,最多時曾擁有20個米格-21中隊。因此,印媒所稱的「戰斗機」,應該是將攻擊機也包括在內。如果算上米格-27ML、「美洲虎」-M/S各3個中隊,印度空軍現役的米格-21中隊數就應該是8至9個。至於米格-21保有量,以640架減去其他各型戰機數量,應該在140至158架之間。平均每中隊約15-19架。從2001年開始,印度空軍將其中125架升級為了米格-21UPG。主要改進是換裝俄制「長矛」脈沖多普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57千米,最大跟蹤距離45千米,最多能同時追蹤8個空中目標,並攻擊其中的2個。此外,該機型還改裝了法制平顯、任務計算機、數字地圖顯示器、慣性導航系統、頭盔顯示器等以色列制雷達警告接收器、無線電干擾系統、誘餌發射器等。在武器方面,米格-21UPG可使用R-77、R-73、R-27等空對空導彈以及KAB-500KR電視制導炸彈。
除了以上作戰飛機,印度空軍訂購的83架LCA「光輝」Mk.1戰斗機,到目前為止僅交付4架,實際戰鬥力可忽略不計。
印度空軍還擁有3架A-50EI預警機,裝備於駐扎在阿格拉空軍基地的第4飛行聯隊第50飛行中隊中。該聯隊下屬的第78飛行中隊,則裝備有6架伊爾-78MKI空中加油機。
在空運力量方面,印度擁有近百架安-32、近40架D0-228、20餘架BAe-748、以及24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除此之外,印度於2011年斥資11億美元引進的6架C-130運輸機,已於2014年3月28日墜毀了1架,目前只保有5架。斥資58億美元進口的10架C-17戰略運輸機,已於2015年4月全部交付完畢。
至於直升機,印度空軍擁有全軍絕大多數的直升機。型號包括米-8系列、米-17系列、米-26、米-35、「雲雀」、「印度豹」、AW101以及國產的「北極星」等。
印度空軍較為完善的基地數量,為45至51個。在中印邊境東段和中段,印度空軍有9個直接針對中國的基地和前進基地。從東到西分別是多奧姆多奧馬前進基地、察不亞基地、庫布爾佳姆基地、焦爾哈德基地、泰茲普爾基地、古瓦哈提基地、哈希馬拉基地、北巴格多格拉基地和巴雷利基地。多奧姆多奧馬前進基地位於阿薩姆邦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岸,多奧姆多奧馬城東南2公里(北緯273308,東經953415)。距西藏昌都邦達機場351公里,距昆明750公里,距成都880公里。該前進基地跑道長2000米,有較多分散式機庫。
實際戰力
由於資料嚴重不足,要客觀評價印度空軍的實際作戰能力,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只能定性,無法定量。印度空軍在《2020年遠景規劃》中指出,印度應利用其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加快天基預警、偵察、通信力量建設,奪取制空天權,全面提升空軍的縱深戰略打擊能力。不過,從機種構成看,現階段印度空軍的構成並不均衡。堪稱現代空戰「力量倍增器」的預警機,該國空軍實際僅有3架A-50EI可用。即便能保證100%的完好率,也無法在一個戰役方向上保持24小時不間斷空中預警。
D. 印度的戰斗機有哪些,以及數量
截至2001年,空軍兵力13.3萬人,占武裝力量總兵力的10.7%。編有39個飛行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22個雷達中隊。裝備各型飛機1380架,其中作戰飛機874架,主要為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米格—29、蘇—30、「幻影」2000、「美洲虎」等機型,機載武器為AA—7、AA—8、AA—10、AA—11、R—550、「阿斯特拉」、AIM—9L等型空空導彈,AS— 7、AS—1 IB、AS—12、AS—17、AS—30、「海鷹」、AM—39等型空地導彈。運輸機約200架,直升機、教練機等312架。地面防空部隊裝備SA—2、SA—3、SA—5、SA—6、SA—7、SA—8、SA—9、「羅蘭」、「山貓」、「三叉戟」、「天空」等型地空導彈。
印度空軍兵力11萬人。裝備各型飛機約1400架(其中作戰飛機777架)、直升機18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34架)。
共計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53架米格-23BN/UM型、88架「美洲虎」、148架米格-17型、79架米格-21MF/PFMA型);
20個戰斗機中隊(69架米格-21FL/U型、169架米格-21bis/U型、26架米格-23MF/UM型、64架米格-29型、35架「幻影」2000H/TH型、8架蘇-30MK型);
3個攻擊直升機中隊(32架米-25/35);
2個偵察機中隊(8架「堪培拉」、8架米格-25R/U型具有作戰能力);
12個運輸機中隊(105架安-32型、43架D0-228、28架BAe-748型、25架伊爾76型);
11個運輸直升機中隊(74架米-8型、37架米-17型、10架米-26型);
1個要員專機中隊(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
以及7架「美洲虎」海上攻擊機、397架教練機(其中14架「美洲虎」B型、9架米格-29UB型具有作戰能力)、24架教練直升機(其中2架米-35型為武裝直升機)、4架海上偵察與測量機、6架「堪培拉」電子干擾機、4架波音707和波音737型電子偵察機。此外,還編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裝備薩姆-2、薩姆-3、薩姆-5地空導彈以及空地導彈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據俄羅斯方面稱,印度打算購買蘇-30戰斗機的生產許可證,並在2010年之前自行生產約100架蘇-30MK戰斗機,預計該合同的金額將達10億美元。此前,印度已向俄羅斯購買了40架蘇-30戰斗機,價值15~20億美元,其中8架已於1997年交付使用。
E. 那些國家擁有米格29,分別是什麼型號
現擁有國
俄羅斯——作為米格-29的原生產國,也是裝備米格-29數量最多的國家,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初期,俄空軍只掌握了原有的米格-29部隊中的37%,隨著經濟的一路滑坡,俄空軍中的米格-29數量更是下降到300以下。到了93年底,約100架生產中的米格-29因空軍無法支付費用存放在倉庫里。其中48架後來用於作為改進型原型機。但隨著普京上台之後俄羅斯經濟復甦,俄羅斯空軍開始下達米格-29的新訂單及原米格-29改良維護訂單,截至2010年俄羅斯空軍在役入列的米格-29約230架,庫存220餘架,2012年2月29日俄羅斯米格飛機製造公司簽訂合同,采購24架米格-29K/КУБ型艦載機。根據協議,俄羅斯國防部將在2012-2015年間接收20架米格-29 K和4架米格-29КУБ戰斗機。
烏茲別克——截至2011年1月約有260架米格-29S在役。
哈薩克——截至2011年1月約有40架米格-29S在役。
阿爾及利亞——截至2013年1月約有30架米格-29S和6架米格-29UB。
厄利垂亞——截至2011年1月約有7架米格-29在役。
土庫曼——截至2011年1月約有24架米格-29S在役。
塞爾維亞——截至2012年4月約有3架米格-29和1架米格-29UB在役。
亞塞拜然——截至2013年1月約有13米格-29在役。
馬來西亞——截至2011年1月約有10架米格-29N和1架米格-29NUB在役。
孟加拉國——截至2013年4月約有8架米格-29SE、6架米格-29B和2架米格-29UB在役。
白俄羅斯——截至2011年1月約有41架米格-29S在役,其中一些庫存。
斯洛伐克——截至2011年1月約有21架米格-29S在役。
保加利亞——截至2011年1月約有約有14架米格-29A和4架米格-29UB戰機在役。
敘利亞——截至2011年1月約有24架米格-29S在役。
烏克蘭——截至2011年1月約有80架米格-29S在役。
古巴——截至2011年1月約有4架米格-29S庫存。
蒙古——截至2011年7月曾有意購買4至5架米格29。
緬甸——截至2011年1月約有10架米格-29S在役,2009年曾有增購意向。
秘魯——截至2013年2月約有19架米格-29在役。
朝鮮——截至2011年1月約有40架米格-29在役,其中12架從白俄羅斯獲得。
波蘭——截至2011年1月約有36架米格-29在役。
葉門——截至2011年1月約有18架米格-29SMTs和1架米格-29UBT在役。
蘇丹——截至2011年1月約有23架米格-29在役,但在2011年南蘇丹獨立戰爭中有損失。
伊朗——截至2011年1月約有25架米格-29S的庫存。
印度——截至2012年1月印度空軍有67架米格-29S在役,且這些米格-29正在被升級為米格-29UPG的標准,截至2013年1月印度海軍航空兵有20架米格-29Ks在役。
美國——截至2011年1月約有20餘架米格,主要是曾經購入前摩爾多瓦空軍,現下落不明。
下圖藍色標識國家都擁有米格29戰機:
米高揚米格-29(英語:Mikoyan MiG-29,俄語:МиГ-29)戰斗機是蘇聯米高揚·古格列維奇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研製生產的輕中型雙發、前線空中優勢戰斗機,北約代號:支點(Fulcrum)。是蘇聯第一種從設計思想上就定義為第四代戰斗機的機型。
F. 印度摔了多少飛機
.. 說到衰飛機,我們第一世時間想到的就是印度,印度被大眾譽為世界上摔飛機概率最高的國家,萬國牌的裝備,加上落後的後勤保證,以及不過關的飛行員。導致印度成為全球摔飛機概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7年到現在,印度就發生了最少5起墜機事故,其中包括直升機、戰斗機、教練機等。
在過去40年,印度摔飛機的數量超過1000架,平均每年都在25架左右,近年來有所減少,這些摔的飛機多數來自前蘇聯或者俄羅斯製造的飛機。其中摔掉的飛機中,米格21占據半壁江山,在過去印度購買的米格21數量接近1000架,其中有近500架墜毀,被稱為「飛行的棺材」。
除了米格21,印度摔掉的飛機還包括幻影系列、蘇27、蘇30、教練機、直升機等等,在全球來看,40年左右的時間摔掉1000多架飛機,的確是非常多。但是,你看了這個國家的墜機數量後,恐怕會改變你的看法,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眾所周知,美國在全球遍布軍事基地,戰機數量也非常多,並且都是頂尖戰機,正因為太多的前沿科技的使用,導致美國戰機飛機墜毀的數量,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媲美。
包括印度也是如此,印度40年摔掉1000多架飛機,但是美國在過去的1947年到1987年之間,40年的時間里摔掉1.2萬架飛機,60年的時間里墜毀了2萬余架飛機,造成8000多名飛行員喪生。當然這和越南戰爭和艦載機技術不成熟有很大關系,在近30年時間里,美國損失的飛機雖然在減少,但是平均數量依然每年15架以上,排名世界第一。
我們以近兩年來說,隨著無人機的不斷發展,美國在無人機領域的應用也非常成熟,特別是軍用無人機領域,但是成熟的前提了大量的墜毀換來的。據統計,2001年到2013年12年的時間里,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等中東地區,損失的無人機在400架左右,包括被擊落的、故障墜毀的,這些無人機包括捕食者、死神等頂尖無人機。
說完過去幾年,我們再說說去年的美國,2016年美國損失的飛機數量在20架左右,其中F18艦載機摔機的次數在10架以上,魚鷹運輸機摔了3架以上,另外還有C-130運輸機、F16戰機、B-52戰略轟炸機、U-2偵察機、黑鷹直升機、KC-130空中加油機等,都有一定數量墜毀,可以說2016年是進入21世紀後摔飛機最多的一年,說到這里.....................
G. 請問日本和印度現在的主戰機種都有哪些一共有多少架
日本:282架三代機
其中:F15系列200架(有部分退役和地震被水淹報廢),F2系列82架。
印度:270架三代機
SU-30MKI系列140架
米格29系列79架
幻影2000系列51架
還有126架陣風系列戰斗機(計劃中)
30架LCA戰斗機(計劃中)
H. 印度空軍的戰斗機
蘇-30MKI戰斗機
2001年4月28日,俄羅斯和印度在伊爾庫茨克簽署了俄向印度轉讓成批生產蘇-30MKI殲擊機許可證的合同,這是兩國迄今為止簽訂的一項金額最大的軍事技術合同,價值33億美元。除了向俄羅斯直接購買32架蘇-30MKI戰斗機外,印度還得到俄方授權,在今後17年內生產140架蘇-30MKI殲擊機。蘇-30MKI成了印度空軍裝備的最新型戰斗機。
蘇-30MKI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研製的先進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有很好的氣動性能;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3梁式機翼;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該機裝有著名的AL-31F渦輪風扇可操縱推力矢量發動機,具有高度機動性。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5。
蘇-30MKI主要機載設備有N-101相干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邊跟蹤邊掃描和下視/下射能力,可同時攻擊兩個目標,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綜合火控系統將雷達、紅外搜索/跟蹤感測器、激光測距儀與頭盔顯示器協同起來,並顯示在廣角平視顯示器上。戰機雙翼下有12個武器掛點,可以掛載4~6枚R-27中程空空導彈、R-73近距紅外空空導彈等。
「幻影」2000戰斗機
從法國進口的49架「幻影」2000戰斗機是印度空軍的新型主力戰機之一。
「幻影」2000戰斗機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超音速戰斗機,主要任務是截擊和制空,亦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幻影」2000採用與「幻影」III相同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但應用了電傳操縱、放寬靜穩定度、復合材料等先進技術以及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以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屬第3代超音速戰斗機。
「幻影」2000戰斗機裝備有9個外掛架(機身下5個,兩機翼下各兩個),執行截擊任務時可帶兩枚R530中距和兩枚R550近距空對空導彈,用於對地攻擊時可載各種炸彈。另外,印度還和法國簽訂了價值3.78億歐元的合同,以購買10架法國的「幻影」2000H型戰斗機。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軍參謀長蒂普尼斯稱,空軍計劃使用「幻影」2000型戰斗機來實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攻擊機
印度空軍還裝備有116架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攻擊機,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種改型。
從外形上看,「美洲虎」頗有特點———它在機翼上部裝備有導彈掛架,迎面一看,彷彿在肩膀上扛了兩枚導彈。該機最大飛行馬赫數為1.5,最大作戰半徑1300千米,機上裝有兩門30毫米航炮,可外掛各種空對地武器,最大載彈量約 4.5噸。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法國空軍的「美洲虎」戰機曾參戰實施對地攻擊,結果被地面火力擊傷多架。
LCA戰斗機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製的輕型作戰飛機(LCA)首次試飛成功。印度軍方高度評價這一成功,稱之為「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為印度空軍的「未來之星」。
LCA飛機整個研發過程歷時近18年,可謂路途坎坷。據印度媒體稱,LCA整體技術十分先進,號稱是「世界上最輕的多功能戰斗機」。這種輕型超音速戰斗機集速度、機動性、加速性、可靠性於一體,符合現代空戰的嚴格要求,能實施全天候制空、對海、對地攻擊作戰任務。
從公布的照片看,LCA飛機頗似「幻影」2000的濃縮版。在未來,LCA飛機將與蘇-30MKI重型戰斗機構成輕、重搭配。LCA的機載雷達很有特點,它是一部多功能雷達。它具有探測、追蹤、地形迴避和制導武器發射等功能,在計算機系統的處理下,掃描和追蹤可同時進行。多普勒脈沖使其具有俯視射擊效果和地形繪制能力。LCA共有7個裝備外掛點,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適應性,即可發射各種導彈、炸彈和火箭。根據任務需要,LCA可發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空對艦導彈。
米格—21戰斗機
20世紀50年代初期,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出米格-21「魚窩」戰斗機,此後曾不斷改進,出口到全世界37個國家。印空軍擁有4種型號125架米格-21戰斗機。
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單發輕型超音速戰斗機,米格-21重量輕,機動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從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靈活,戰機的最大飛行馬赫數能達到2.1,作戰半徑270千米。武器裝備有: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備彈200發,翼下4個掛架可帶4枚K-13A紅外空對空導彈或「先進環礁」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也可帶火箭彈或常規炸彈。載彈量一噸。
也許是由於服役時間太長的緣故,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斗機事故率較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印度空軍出資數億美元,從1999年開始與俄羅斯合作,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希望米格-21能繼續承擔主力戰斗機的重任。
米格—29戰斗機
作為當今世界優秀的第3代戰斗機之一,米格-29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一直頗為暢銷,曾出口10餘個國家。在印度空軍中,米格-29戰斗機也是當仁不讓的「頂樑柱」。
米格-29戰斗機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雙發高機動性超音速戰斗機,可執行截擊、護航、對地攻擊和偵察等多種任務。俄羅斯出具的技術任務書上說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戰和超視距作戰性能均優於美國的F-16和F/A-18。
米格-29戰斗機採用全後掠下單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帶有較寬的機翼前緣邊條,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復合材料結構佔全機重量的7%,作戰半徑574千米,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米格-29戰斗機的特點是強調飛機的高亞音速機動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隱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戰斗機。
米格-29戰斗機裝備有大功率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和超視距攻擊,機翼下有8個外掛點,可攜帶先進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導彈,如R-60紅外空空導彈,也可攜帶R-73A或R-73E紅外空空導彈以及各種炸彈和火箭等。機上裝有「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系統,還有獨具特色的頭盔瞄準具(可用於導彈離軸發射)等。
印度「導彈之父」、總統卡拉姆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指出:「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印度「以軍強國」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三軍不斷購買先進武器裝備,修改作戰理論。作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針對宿敵巴基斯坦空軍的「先發制人」戰略,印度空軍認為,國土防空作戰理論已經過時,
並提出一種全新的作戰理論,即「戰略性威懾防空」。
「戰略性威懾防空」就是指印度空軍利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優勢,在承受住敵對國最初的攻擊後,用現代化技術和高性能的遠程飛機,通過空中加油,延長空中作戰時間,對入侵之敵進行大縱深和遠距離的反擊作戰,以求「後發制人」。
印度空軍認為,巴基斯坦空軍已制定了「先發制人」的空戰理論,謀求將印空軍戰機摧毀於「巢穴」,縮小其空軍兵力的劣勢。因此,印度空軍必須要承受住巴基斯坦空軍的第一波「先發制人」的打擊,然後對巴基斯坦進行毀滅性的反擊,從而獲取戰爭的勝利。在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空軍舉行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分2005」演習中,巴基斯坦空軍就重點演練了「先發制人」的打擊戰略。所以,印度空軍官員稱,「戰略性威懾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強大的災難性的遠程戰略反擊能力給對手以震懾,讓其不敢輕舉妄動,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軍的「戰略性威懾防空」理論指出,印度空軍能否「後發制人」,關鍵是能否在巴空軍「先發制人」的打擊中生存下來。因此,印度空軍必須構築完善的預警系統,盡早發現巴空軍襲擊徵兆,以進行有效防護。印度空軍已經與以色列簽署合同,購買4架「費爾康」預警機,並自行研製3架預警機,使印度空軍在2012年以前的預警機數達到7架,實現全天24小時的偵察監視和指揮作戰,並打造印度空軍的空中指揮中心。另外,為防止巴空軍的攻擊,印度還加緊打造可用於防空的導彈防禦系統,自行研製「天空」防空導彈。
同時,「戰略性威懾防空」還強調,反擊作戰應把戰場引向敵領空,以減少空戰的附帶損傷。為此,印度空軍決定購買空中加油機。據悉,印度已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並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印度空軍已裝備4架空中加油機。印度空軍官員稱,經空中加油後,印度蘇-30MKI戰機的續航能力將提高3倍以上,其他飛機也可在空中加油機的幫助下攻擊7000公里范圍內的任何目標。
而且,為增強「戰略性威懾防空」的效應,印度空軍計劃從俄租賃或購買圖-22戰略轟炸機,並在未來15年內,將現有39個戰斗中隊擴編為55個,裝備190架可執行核打擊任務的蘇-30MKI戰斗機。軍事專家稱,一旦印度空軍裝備圖-22戰略轟炸機,印度空軍的戰略反擊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印度空軍的「戰略性威懾防空」理論還認為,取得空間優勢和信息優勢是印度空軍實施「戰略性威懾防空」的重要條件。因此,在該理論的指導下,印度空軍新戰略計劃《空軍2020年遠景規劃》就強調,印度應利用其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加快天基預警、偵察、通信力量建設,奪取制空天權,全面提升空軍的縱深戰略打擊能力。
為此,印度不斷加大太空投入,分別參與俄羅斯和歐洲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研製各式衛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軍計劃,最遲在2007年以前擁有一套以衛星為基礎的軍事偵察和監視系統。
I. 被稱為摔機大王的印度,光米格21就損毀500架以上了,印度為何財大氣粗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印度被稱為摔機大王,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一次摔機就已經很難堪,但印度已經不下於10次摔機,米格21,米格29,蘇30MKI,P8A,也都面臨摔機的困境,但是印度方面也直視自己的錯誤,加進了飛機改進的進程。
如果全靠在其他國家購買軍事裝備,是遠遠不夠改善本國的軍事實力的,如果想切實的提高本國的軍事能力,必須要正視頻繁發生的墜機事故,也要不斷地吸取教訓,加快對新機的研發和舊機的改造,才能夠深切的掌握自己的問題以及主導權。
J. 印度有多少架第三代戰機,分別是哪些
二樓的你答錯問題了
印度空軍總兵力為14萬人,主要裝備有作戰飛機700餘架,編有由戰斗機、直升機和運輸機組成的40個中隊,號稱名列「世界第四位」。日前,印度空軍公布了其新的戰略方案,表示還要新增加15個戰斗機中隊。
其空軍六大主力戰機:
蘇-30MKI戰斗機
2001年4月28日,俄羅斯和印度在伊爾庫茨克簽署了俄向印度轉讓成批生產蘇-30MKI殲擊機許可證的合同,這是兩國迄今為止簽訂的一項金額最大的軍事技術合同,價值33億美元。除了向俄羅斯直接購買32架蘇-30MKI戰斗機外,印度還得到俄方授權,在今後17年內生產140架蘇-30MKI殲擊機。蘇-30MKI成了印度空軍裝備的最新型戰斗機。
蘇-30MKI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研製的先進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有很好的氣動性能;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3梁式機翼;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該機裝有著名的AL-31F渦輪風扇可操縱推力矢量發動機,具有高度機動性。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5。
蘇-30MKI主要機載設備有N-101相干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邊跟蹤邊掃描和下視/下射能力,可同時攻擊兩個目標,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綜合火控系統將雷達、紅外搜索/跟蹤感測器、激光測距儀與頭盔顯示器協同起來,並顯示在廣角平視顯示器上。戰機雙翼下有12個武器掛點,可以掛載4~6枚R-27中程空空導彈、R-73近距紅外空空導彈等。
「幻影」2000戰斗機
從法國進口的49架「幻影」2000戰斗機是印度空軍的新型主力戰機之一。
「幻影」2000戰斗機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超音速戰斗機,主要任務是截擊和制空,亦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幻影」2000採用與「幻影」III相同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但應用了電傳操縱、放寬靜穩定度、復合材料等先進技術以及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以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屬第3代超音速戰斗機。
「幻影」2000戰斗機裝備有9個外掛架(機身下5個,兩機翼下各兩個),執行截擊任務時可帶兩枚R530中距和兩枚R550近距空對空導彈,用於對地攻擊時可載各種炸彈。另外,印度還和法國簽訂了價值3.78億歐元的合同,以購買10架法國的「幻影」2000H型戰斗機。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軍參謀長蒂普尼斯稱,空軍計劃使用「幻影」2000型戰斗機來實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戰斗機
印度空軍還裝備有116架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攻擊機,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種改型。
從外形上看,「美洲虎」頗有特點———它在機翼上部裝備有導彈掛架,迎面一看,彷彿在肩膀上扛了兩枚導彈。該機最大飛行馬赫數為1.5,最大作戰半徑1300千米,機上裝有兩門30毫米航炮,可外掛各種空對地武器,最大載彈量約 4.5噸。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法國空軍的「美洲虎」戰機曾參戰實施對地攻擊,結果被地面火力擊傷多架。
LCA戰斗機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製的輕型作戰飛機(LCA)首次試飛成功。印度軍方高度評價這一成功,稱之為「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為印度空軍的「未來之星」。
LCA飛機整個研發過程歷時近18年,可謂路途坎坷。據印度媒體稱,LCA整體技術十分先進,號稱是「世界上最輕的多功能戰斗機」。這種輕型超音速戰斗機集速度、機動性、加速性、可靠性於一體,符合現代空戰的嚴格要求,能實施全天候制空、對海、對地攻擊作戰任務。
從公布的照片看,LCA飛機頗似「幻影」2000的濃縮版。在未來,LCA飛機將與蘇-30MKI重型戰斗機構成輕、重搭配。LCA的機載雷達很有特點,它是一部多功能雷達。它具有探測、追蹤、地形迴避和制導武器發射等功能,在計算機系統的處理下,掃描和追蹤可同時進行。多普勒脈沖使其具有俯視射擊效果和地形繪制能力。LCA共有7個裝備外掛點,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適應性,即可發射各種導彈、炸彈和火箭。根據任務需要,LCA可發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空對艦導彈。
米格-21戰斗機
20世紀50年代初期,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出米格-21戰斗機,此後曾不斷改進,出口到全世界37個國家。印空軍擁有4種型號125架米格-21戰斗機。
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單發輕型超音速戰斗機,米格-21重量輕,機動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從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靈活,戰機的最大飛行馬赫數能達到2.1,作戰半徑270千米。武器裝備有: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備彈200發,翼下4個掛架可帶4枚K-13A紅外空對空導彈或「先進環礁」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也可帶火箭彈或常規炸彈。載彈量一噸。
也許是由於服役時間太長的緣故,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斗機事故率較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印度空軍出資數億美元,從1999年開始與俄羅斯合作,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希望米格-21能繼續承擔主力戰斗機的重任。
米格-29戰斗機
作為當今世界優秀的第3代戰斗機之一,米格-29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一直頗為暢銷,曾出口10餘個國家。在印度空軍中,米格-29戰斗機也是當仁不讓的「頂樑柱」。
米格-29戰斗機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雙發高機動性超音速戰斗機,可執行截擊、護航、對地攻擊和偵察等多種任務。俄羅斯出具的技術任務書上說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戰和超視距作戰性能均優於美國的F-16和F/A-18。
米格-29戰斗機採用全後掠下單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帶有較寬的機翼前緣邊條,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復合材料結構佔全機重量的7%,作戰半徑574千米,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米格-29戰斗機的特點是強調飛機的高亞音速機動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隱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戰斗機。
米格-29戰斗機裝備有大功率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和超視距攻擊,機翼下有8個外掛點,可攜帶先進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導彈,如R-60紅外空空導彈,也可攜帶R-73A或R-73E紅外空空導彈以及各種炸彈和火箭等。機上裝有「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系統,還有獨具特色的頭盔瞄準具(可用於導彈離軸發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