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語禪那怎麼寫

印度語禪那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1-22 21:48:16

1. 禪是什麼意思

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先秦時期就有關於此種行為的記載,但是未有固定稱呼。直至印度詞彙jana傳入,漢語音譯為「禪那」,後世便以「禪」字稱謂此類行為。

「禪」在印度語里叫禪那,在中國語叫靜慮。「靜慮」的靜就是冷靜下來的意思,就像水一樣不動,波浪不起,這是靜的境界,也就是止;「慮」是什麼,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維,叫做「慮」,這就是觀。

靜中觀察就是靜慮,又叫止觀,這是禪的意思。能夠靜中觀察就有智慧發生,能夠有智慧發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開悟,可以見道。

能夠正確地生活,對待事情有正確的觀察,時常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見道。所以現在提倡安詳禪、生活禪,實際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修練保持靜中觀察的能力,增強定力。假若我們每天都能保持五分鍾到十分鍾或者一刻鍾的「靜」,那個時候我們的功夫必然不同,慢慢的就可以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

參禪的目的是要達到悟的境界,達到人我雙忘、人法雙忘的悟的境界,到這個境界就叫見道位,見了道就是悟了。念佛念好了,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內心把自己人我都忘了,不是我在念,不作念什麼,內心專一,也就達到領悟的境界。

(1)印度語禪那怎麼寫擴展閱讀

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

《心經》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凈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學,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並證入自性。

其理論認為這種方法不受任何知識、任何邏輯、任何常理所束縛,是真正源自於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適合解決自我(你自己)的問題的。也就是說可以把禪理解為是一種最為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中所包含的貪、瞋、痴,當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對外境不起攀緣染著,自內照而不昏沉無記是也。

2. 禪那的詞義出處

《清凈道論》中說:
ßârammaõåpanijjhànato paccanãkajhàpanato và jhànaü.û
「專注所緣故,或燒毀敵對法故為禪那。」(Vm.75)
禪那通常依禪支(jhànaïga)分為四種,即:
1. 初禪(pañhamajhàna),有五個禪支:尋、伺、喜、樂和一境性;
2. 第二禪(tiyajhàna), 有三個禪支:喜、樂和一境性;
3. 第三禪(tatiyajhàna),有兩個禪支:樂和一境性;
4. 第四禪(catutthajhàna),有兩個禪支:舍和一境性。
有時也可將初禪分為「有尋有伺定」和「無尋有伺定」兩種,於是四種禪那可分為五種禪那。
由於四種無色界定也都只有兩個禪支——舍和一境性——所以有些經典也將其歸為第四禪。若分開來說,則稱為「八定」。
摘自《巴利語匯解》瑪欣德尊者著

3. 禪字如何解釋

【禪】 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為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審慮之用者,故謂之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講的參禪。虛靈寧靜,把外緣(外在事物)都摒(bing)棄掉,不受其影響;把神收回來,使精神返觀自身(非肉身)即是"禪"。

人生中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當心靈變得博大,空靈無物,猶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靜。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捨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水往低處流,雲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寧靜的心,質朴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禪的定義:禪那,漢譯靜慮,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

4. 什麼是禪那

1,禪那:巴利語jhàna的音譯。心處於極專注所緣的狀態,或以燒毀了稱為敵對法的五蓋,稱為禪那。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禪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
2,出處:《清凈道論》中說:「專注所緣故,或燒毀敵對法故為禪那。」佛家一般講的參禪。虛靈寧靜,把外緣(外在事物)都摒(bing)棄掉,不受其影響;銷落諸念,收攝身心,專注思維,返觀自心的過程。

5. 禪的講釋

禪,本義為「向祖宗大力推薦非血統的帝位繼承者」,組成詞語有「封禪」、「禪讓」等。「禪讓」這一奇特的傳承製度實行於我國上古五帝時代(2337 BC-2110 BC)。禪又為古印度梵語的漢語譯音詞「禪那」的簡稱,具體說是巴利語 Jhāna 的音譯,梵語 Dhyāna 的簡稱,漢語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原出自《奧義書》,為印度教術語,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習瑜伽的高級階段。後為佛教所吸收,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是佛教禪宗的一種修持方法。

【禪】是 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為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審慮之用者,故謂之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講的參禪。虛靈寧靜,把外緣(外在事物)都摒棄掉,不受其影響;把神收回來,使精神返觀自身(非肉身)即是"禪"。

閱讀全文

與印度語禪那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壹佰文化傳媒怎麼樣 瀏覽:337
中國有多少徐國美 瀏覽:110
伊朗的教為什麼是第一大教 瀏覽:452
印度軍隊為什麼要用頭巾包頭 瀏覽:70
印度出嫁和中國出嫁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803
印尼手機官網怎麼找 瀏覽:535
30萬越南幣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17
印尼航空都提供什麼 瀏覽:206
在伊朗結婚需要什麼 瀏覽:251
中國多少種菩薩 瀏覽:887
印度淘汰產品如何 瀏覽:36
宋代從越南引進的新品種是什麼 瀏覽:746
印尼紅礦多少一噸 瀏覽:6
伊朗跟阿富汗是什麼關系 瀏覽:188
越南一百萬盾能買什麼 瀏覽:517
印度人眼罩怎麼樣 瀏覽:996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裡 瀏覽:450
印度德爾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瀏覽:605
為什麼這次中國會插手伊朗 瀏覽:208
義大利有哪些產區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