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50為什麼不賣給中國
T-50比不上中國未來的五代機,即使賣給我們,我們也不要。況且T-50能不能在俄空軍服役還是個問題。殲-11與蘇-30相比,蘇-30肯定比殲-11好。我國購買的蘇-30目前是我國空軍的最高戰力。
② 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為何進展緩慢舉步維艱,有什麼致命弱點嗎
在蘇聯解體之前,即為對抗美製的西方四代戰機,即開始了俄系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工作,可以說啟動時間一點也不晚!然而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困難,忙著大裁軍,那會管什麼研發工作,而且當時的條件下,整個軍工科研體系也無法正常運轉了。直到普京上台之後,才算真正開始扭轉這一局面,重新重視五代機的研製工作,後來選定T-50為為第五代戰機。如今T-50項目雖說也進入了最後階段,但問題依然不少,畢竟研製第五代戰斗機屬於拼國力的事情,以前俄羅斯目前的狀態顯然達不到高速推進的目的,它的許多設備研發依然有問題。俄方的困難還是很多的,原本拉了印度參與這個項目,不過最近印度又犯了老毛病,拖延問題再起,至今沒簽合同,不出錢,這讓俄羅斯難受。從T50項目地進展來看,俄羅斯已完全丟失了蘇聯時代,甚至沙俄時代的光輝了!
③ 印度花費了多少錢建造航母
29億美元,這比當時的要價15億美元翻了將近一倍!而交付時間卻一再推遲!在與俄羅斯打了十多年太極拳之後,印度自行製造航母的工程正式上馬。
早在1989年,印度就打算在國內自行建造兩艘航母,並與法國艦艇建造局簽訂了設計合同。但因自身科技水平有限,最終不了了之。
20年來,印度的造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盡管印度國產航母設計方案一變再變,但科欽造船廠已經具備了建造5萬噸級大艦的能力。
2004年11月底,印度政府宣布撥款300億盧比,開始自主建造一艘標准排水量為3.75萬噸的航母。這艘航母與國產核潛艇一起,被看做是印度海軍未來發展的核心項目。
航母原計劃於2005年鋪設龍骨,2010年到2012年正式服役。但印度國產航母也遇到了工期拖延的問題,直到上個月才鋪設龍骨,所以下水和服役的時間也相應推遲。但無論如何,印度國產航母建造計劃經歷20年波折後終於塵埃落定。
航母是一項復雜的作戰平台。受技術水平、地緣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印度航母還未出世就面臨著諸多先天性不足:比如主力艦載機嚴重依賴進口、缺乏配套護衛艦艇以及與其軍事戰略需求不相吻合等等。印度自製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還有待檢驗。
而人們更關心的問題是,印度航母將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印度扼守著印度洋要沖,加強海軍力量無疑將提升其整體軍事實力。我們希望,各種軍事手段的目的都是維護和平、遠離戰爭。
裝備資料
「維克蘭特」號航母設計排水量4萬噸,艦長260米,寬60米,高度相當於14層建築,最高航速28節。最多可搭載30架艦載機,配備的機型包括印度國產的LCA戰斗機、俄制米格-29K戰斗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其中米格-29K戰斗機性能先進,最遠可以打擊1600公里左右的目標;其打擊范圍超過英國海軍的「海鷂」艦載機,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海軍艦載機。這艘航母的造價為326億盧比,約合6.6億美元。
④ 印度和俄羅斯共同開發T50第四代戰斗機 到時候印度會不會掌握第四代戰斗機技術他會不會對我們形成威脅
印度和俄羅斯開發要分開看:
對印度有利的地方
1. 絕對會幫助印度軍工發展. 從長遠來看,印度依然處於模仿和拿來主義階段,由於某些政治上的原因,這里不多說,浪費時間,這國家有機會接觸各種多樣化的軍事產品。這點對他們的發展確實是有利的。
2. 印度無論從規模,地域,人口(未來勞力),地理位置,甚至和我們的糾紛來看,必然會成為我們未來一個潛在對手。也一定會有威脅。這自古就沒變過。他的各項數據其實比起我們都不會差太多, 甚至在海軍和空軍的數據上是超過我們一大塊的(相信如果您是真的軍迷,這些都應該知道)。
3. 印度投入很多,雖然有各種各樣問題,但是我們也經歷過某些階段。雖然印度總體在進展上要稍微緩慢一些。但是他工業一直也持續進步。並且他的勞力在外來結構比我們合理。這中投入上的敗筆也是發展中要經歷的一個步驟
4. 技術上, 印度有俄國幫忙,會彌補他本身的一些技術瓶頸。印度其實差的是工業工藝, 並不是高端設計人才。他的幾款導彈設計 比如烈火,其實從技術設計來看,比較成功。
---------------------------------------------
劣勢:
1.印度的軍事投入,和我國有很大不同。我國制定長久計劃,制定白皮書定向發展。 印度也想這么做,但是,問題在於印度的派別太多。軍部,文職都是一樣,各種亂七八糟的團體利益很多。這妨礙了他們對遠大目標的制定。
2.工藝和工業的技術不成體系。 他的生產技術不成熟,這相比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優勢就在這里。 但是我們如果真的比較設計開發能力的話,其實,並不能比印度好太多。 這相信如果有軍工經驗的各位也知道咱研究所咋乾的。領導比搞科研的還急,急著糊弄糊弄。 我們也有很多能力不足。當然,這是按著大國的身份來看的。所以我們之間是矮子里挑高個,不能高枕無憂。
3. 有些報道說,印度已經開始服役4代戰機了。我不知道這說的是哪一個標準的。也沒見他打過仗,但是他敢這么說,我站且猜測他的作戰半徑和攻擊方式來看,一定對他軍隊當然是一個大的發展。這也是一個國家沒有自身開發水平時的最好選擇。 如果光從戰機上來看,確實不錯,但是他不能隱形。但是我們這里要考慮,就考慮大一點假設發生戰爭,這種不能隱形的飛機會如何:
我們09國慶看看到了各種自我研製的裝甲,不知道您注意了沒有,仿蘇的痕跡很多。但是您千萬別只看外形仿蘇。什麼叫蘇式?冷戰時期,美蘇2大科技強國的區別在於什麼? 美國善於空中力量,而蘇聯善於地面火力網防空。我們很多裝甲對於印度這種不會隱形的飛機,其實並不會太懼怕。我們有很多種方式去定他的位。
同時不知道您注意沒有,有一組車子是電子雷達的,這也是訊息戰的立體發展的表現。因此,印度這款飛機,如果打仗時候,一下開過來200架硬碰硬,咱一定也會損失巨大,畢竟人口基數在那裡。但是,不至於成為他壓制我們的手段,僅僅是他一個砝碼。如果戰斗,不會因為這個武器就被動。
另外,由於是鄰國,而這種無法隱形的飛機的速度(和導彈比較)局限了他的價值。 他的價值不應該體現在我們的邊境,而是體現在針對巴基斯坦和印度洋上甚至航母與以及南亞整體的戰略上。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可能,也就是這其實是他軍工發展路上的一個小階段。(如果他有更大的目標和雄心的話)。
所以這款飛機,如果從純技術發展上來說,可能是我們的威脅,但是從實際戰略上看,不是主要威脅。
⑤ 俄羅斯第五代戰機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服役
俄羅斯的技術儲備不夠,缺乏資金。為此,吸引印度投入了50億美元。
1、航電設備遜色。T-50缺少第五代機所要求的高度智能化綜合信息系統、自動抗干擾裝置和自動控制系統等。與美軍F-35的「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相比,T-50還缺乏全頻譜自衛能力。
2、隱身能力不足。對雷達的「隱身」能力是第五代戰機應具備的基本性能,T-50隻是部分實現了這一特性。它採用等離子隱身技術,機頭、機艙、機翼、進氣管等都採用了獨特的形狀設計,武器艙也採取內置方式,使其雷達散射截面僅有0.5平方米,但其隱形能力仍明顯遜色於F-22。對同一部雷達,T-50的暴露距離大約是F-22的兩倍。但是等離子技術,現在明顯不成熟。
3、發動機還沒有定型,T50的原型機裝備了兩種引擎,第一種為1號樣機裝備的AL-41F發動機(117)。第二種發動機就是一般被稱為тип 30(30型)的發動機, 該發動機已經在T-50-II試飛過程中測試過了。 該發動機的主要參數比117發動機要好15%-25% ,改引擎推力為加力18噸左右,軍推11噸以上,推力上明顯超過F119。按照俄羅斯方面的說法,真正配備T-50應該是編號為129的渦扇發動機,但該發動機還在研製之中。對該型號研發投入持續增加,2012年預算為8477萬盧布。
T50的服役時間不得不一推再推。甚至有傳言,俄羅斯要放棄T50這個項目,直接上六代機。
2016年3月2日,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軍事會議上展示了所謂「第六代戰斗機」計劃,並聲稱它將在2025年服役。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表示蘇霍伊設計局展示了一種創新設計的6代機概念。聽起來蘇霍伊正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但這一新聞的正確解讀是:俄羅斯最終不得不正視T50的基本設計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的現實,現在必須全盤推倒重來。
等吧,等印度再掏出150億美元,估計T50就可以服役了。
⑥ 韓國的T50戰機性能如何為什麼銷量如此之高
韓國的T50戰斗機這幾年賣得很火,有報道,哥倫比亞向韓國訂購了20架總價值6億美元的T50,平均每架3000萬美元。作為本國的戰斗機以及教練機。
總體來說,韓國的軍工和中美俄相比,還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韓國的武器出口,靠的就是便宜。比如韓國出口的K9自行火炮,比我國出口的PAL45火炮便宜很多。而韓國出口的T50的價格,比比我國的殲10C還要便宜,相當於梟龍的價格。
⑦ 印度空軍為什麼有錢卻也不到五代機
現今,各個國家都在努力發展自身實力,不僅僅是經濟水平,更重要的是軍事水平,如果連自己的國家都保護不了,經濟水平再高有什麼用呢對不對?那麼有人就發出了疑惑,為什麼印度空軍有錢也買不到五代機呢?原因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這世上也多的是用錢也買不到的東西,至於具體是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現今印度想要直接購買五代機難度是比較大了,至於自研的AMCA更是還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成果還遙遙無期。這說明掌握先進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這么多年來,中國科研人員不斷的進行探索、創新,為的就是自己能夠掌握先進的技術,這樣才可以不受制於人,也可以極大程度的增強對國家的自信心,推動發展的進程,所以說,若是想要變得更強大,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
⑧ 為什麼印度空軍有錢卻買不到五代機
現在,每個國家都在努力發展自己的實力,不僅是經濟水平,還有軍事實力,如果連自己的國家都不能保護,那麼高經濟水平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有人想知道為什麼印度空軍不能用錢買五代飛機,其實原因很簡單,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買不到的,至於具體原因,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首先,讓我們看看世界上哪些國家真正發展了五代飛機,但美國除外,只有中國和俄羅斯。首先,美國目前有兩款第五代飛機,一架F22和一架F35,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綜合性能戰斗機,相當於美國的法寶,不會輕易出口。
如今,印度直接購買五代飛機更加困難,因為自主研發的AMCA還處於紙面階段,這表明掌握先進技術是多重要。多年來,中國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和創新,以便掌握先進技術,使他們不能被別人控制,也可以大大增強對國家的信心,推動發展進程。因此,如果你想變得更強,最終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⑨ 俄羅斯五代機T50是教練機參戰能力如何印度有購買250架
韓國的教練機是T50,和俄羅斯的T-50不是一碼事兒。
俄方目前的研製還未結束,印度的訂單下的太早了,估計是被俄國人再一次坑了。
T-50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和F-22有一定的差距;再考慮到美俄兩國作戰系統的差距,T-50的能力肯定是在F-22和F-35之下了。
如果殲20能夠服役的話,也要高於T-50。
⑩ 俄羅斯的5代戰機T50到底有多強啊
說實話,T-50,就是猛禽的山寨版,哪哪都不如猛禽。這是我找的資料,和你分享吧! 「1、根據以往經驗,蘇俄的戰機一般都比美國的出來的晚,如米格-21晚於F-104三五年,米格-23晚於F-4六七年,蘇-27、米格-29晚於F-15、F-16約十年,但其飛機往往是緊盯美機的數據,總會有一定超越,T-50(以後如何命名尚不得而知)也晚於F-22十年。F-22的主要性能指標應該是T-50的超越目標。
2、在隱身性能、機動性能、超音速性能方面,T-50應該能保證至少不低於F-22的水平。隱身技術現在已經不是美獨有的技術,各大國相繼開發出了具有一定隱身性能的軍事裝備,蘇俄在此方面研發了很長時間,研發出一兩種隱身戰機並不在話下;機動性能也應該不是問題,蘇俄在空氣動力方面有著雄厚的基礎,蘇-27被認為是三代機中氣動布局最為優秀的飛機;俄羅斯的新一代發動機AL41已經研發多年,雖然通常俄制發動機在壽命方面不及西方,但是許多硬指標都毫不遜色於西方發動機,保證T-50超音速巡航不會有什麼問題。
3、據公開的報道稱,T-50一開始就是作為多用途戰斗機開發的,兼顧空戰和對地攻擊雙重任務,這與F-22不同,F-22開發之初只考慮其空戰性能,現在正在考慮研發F/A-22或F/B-22,但是目前隨著F-22的停產,對地攻擊型顯然已經停止。因此相比之下,T-50能滿足更多的作戰任務要求。
4、美國的F-22已經停產,連日本向其購買該機都被拒絕,顯然,美國的F-22在國際市場上不會有多大作為,這也不排除重開生產線繼續發展F-22的可能。個人認為美國在F-22上過於強調本國的壟斷優勢,拒絕向盟友開放技術其結果只能是市場被別人瓜分,而作為開路先鋒主力的F-35,其性能實在是差強人意,如果按照嚴格的四代機標准,F-35根本就算不上是四代機,而且該一機兩身,嚴重限制了其性能的發揮。多家合作,也會分了美國的油水。相反俄羅斯在這方面是很開放的,T-50開發上印度也出了錢,當然印度不可能會賺到多少技術,但是至少證明俄羅斯對T-50的市場態度是開放的,作為一種針對F-22的競爭對手,在主要技術性能上超過F-35絕對不在話下,因而很可能有許多國家向俄采購該機,包括中國在內。目前歐洲各國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戰機開發計劃,作為歐洲軍機的兩大強國英法,在「陣風」、「台風」的後面都沒有什麼稱得上四代的新「風」,目前除了中國和日本有開發計劃外,中國的四代肯定是在研製中,日本尚不明晰,其它國家顯然沒有繼續開發新機的計劃。綜上所述,可以看出T-50至少現在還看不出什麼高性能的競爭者。
5、從政治來講,俄羅斯是前超級大國——蘇聯的第一繼承人,恢復帝國時代的光榮是俄國人心中不二的目標,T-50作為一款能與F-22相抗衡的先進戰機,毫無疑問是俄羅斯軍事強國地位的重要體現,作為G8中最窮的國家,俄羅斯不僅要在能源領域保持話語權,更要在軍工領域體現其大國的風姿,可以想像在今後十到二十年裡,在中國崛起為強國之前,俄國仍然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第二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