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流傳500年的鐵球餅,究竟是怎樣一種美食
現在這個時代吃貨非常的多,而每次去到不同的國家裡面旅遊的時候,最先關注的就是當地的美食啦。不過話說回來,世界上有著這么一個國家的美食多,但是卻不怎麼受歡迎,其實就是神秘國度印度啦,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想起來了。印度特色美食「甜紙餅」,用一塊布抹在鐵球上,聽說有很長的歷史。
這時候印度人就會往裡面加入一些食材,接著就把餅皮給捲起來,然後就可以直接吃了起來。雖然說在印度大街上很難看到這一種做法,但是聽一位朋友說,有著特別長的歷史,最少就有五百年呢。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評論下方告訴一下小愛哦。
㈡ 拋餅的做法系列l我想做拋餅,怎樣跑
主料
麵粉500克 牛奶100毫升
輔料
調和油500毫升(實耗50-80毫升) 白糖4-5湯匙
蘋果或者香蕉一個
在家自己做印度拋餅的做法步驟
1. 麵粉500克加入100毫升鮮奶、150毫升清水,揉成較軟的面團,分成5個劑子揉圓,在面團表面抹一層油,放入容器內,包上保鮮膜,進冰箱冷藏30-40分鍾。(不能速凍)
2. 案板上薄薄地擦一層油,將面團取出一塊,放在案板上,在面團上再抹一層油,用手掌壓扁向四周撐開,並向各個方向輕輕提起拉開,像東北二人轉里的拋手絹那樣,在空中拋轉,越拋越大。不會拋也沒有關系,直接在案板上向外抻拉,直到最後把餅皮拉得很薄,像紙一樣。有破洞也沒有關系;再在上面撒上一層蘋果細粒小丁、撒一些白糖、熟芝麻(也可用豬肉末、蝦皮、蔥花等)折疊成長方形,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色,瀝油,切條裝盤即可。
3. 這是印度人在國內飯店大堂表演「印度拋餅」的情形。一張拋餅成本才3-5元錢,酒店卻要賣到好幾十元,「乖乖隆地咚」!拋餅的品種也有很多種:雞蛋蔥油、花生、洋蔥、牛肉、雞肉、菠蘿、蘿卜等。看你喜歡什麼餡料,可以隨意撒在餅皮上。
4. 把餅皮拉得像紙一樣薄薄的,就OK了。
5. 這是面餅折疊的順序,先將餅皮切四刀,不可切斷,將兩邊各自折疊。
6. 再將兩邊折疊好的往中間折疊,最後把薄薄的單層也往中間折疊上去,成了長方形,就可以入油鍋煎炸了。
7. 這是另外一種折疊法,先把左右兩邊向中間折疊好,再將上下兩頭向中間折疊,折疊成長條形。
8. 最後就是這個形狀了。
9. 鍋燒熱,放入油,油溫達到180-200度,轉文火保持溫度,將折疊好的拋餅入鍋煎炸,兩面勤翻動,炸至兩面金黃色撈出控干油;
10. 稍晾;
11. 切成條裝盤。
特點:酥、脆、松、香、甜!自己在家也能做出同樣口味的印度拋餅!了不起啊!
㈢ 烙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又軟又好吃的烙餅做法:
【所需食材】:300克普通麵粉,15克食用油
【製作步驟】如下:
一、我們先來和面,准備300克的普通麵粉,裡面加入一勺鹽增加麵粉的筋性,用180ml的溫水和面,邊倒邊攪拌,攪拌至沒有乾麵粉,在裡面加入15克的食用油,下手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如果你在揉面的過程中有一點粘手,可以再少加一點乾麵粉),這樣揉起來就不會粘手啦,揉好之後,蓋上保鮮膜鬆弛30分鍾。
八、按照我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餅子,柔軟勁道又多層,而且放涼了也不會硬,層次豐富,非常的好吃,喜歡的朋友你也在家試試吧。
㈣ 最正宗印度拋餅製作視頻,印度拋餅怎麼做視頻教程
食材明細
主料
麵粉500克
牛奶100ml
調和油500ml(實耗80ml)
蘋果或者香蕉一個
白糖適量
熟芝麻少許
果味口味
煎工藝
半小時耗時
高級難度
印度拋餅的做法步驟
10
切成條裝盤。特點:酥、脆、松、香、甜!自己在家也能做出同樣口味的印度拋餅!
小竅門
印度拋餅要趁熱吃,涼了就不脆了,變得軟軟韌韌的。餡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鹹的甜的隨意。500克麵粉可以做5個拋餅。
㈤ 印度的「牛糞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黑暗料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個地方,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不乏有很多另類、奇葩的風俗。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著一種來自非洲的黑暗料理“牛糞餅”,說是主要材料是牛糞,這條消息著實是惡心到了小編,當時就在想非洲是貧窮到了什麼程度,以至於用牛糞充飢。抱著不相信的態度,小編也是深入了解了一下這個所謂的黑暗料理“牛糞餅”。其實非洲人確實會製作“牛糞餅”,但他們製作“牛糞餅”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作為一種燃料存儲。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而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的視頻中,印度人翻炒的東西其實是印度的一種小吃,由小麵包粒和炒肝混合在一起的食物。而真正的印度“牛糞餅”其實是印度人的一種燃料,只不過印度人會將食物直接放在燃燒的牛糞餅上烤制。
㈥ 又好吃又好玩的印度麥餅(Chapati)
老婆懷孕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在老婆身邊,不能給老婆做飯。那時候老婆特別想吃麵食,可是自己又不能做。我就從超市的網站上預定食物,超市會在選擇的時間內派送到家裡。英國大型的超市,比方Tesco和Asda都支持網上預定和送貨。
如果在Tesco網上預定東西,第一個月內超過40£可以免費送貨。我就想著蔬菜自然是要的了,可也不能太多了,蔬菜放久了就不新鮮了。那我下單時就多買點干貨,可以放久一點。老婆還想再來一點麵食,比方蔥油大餅,鍋盔。我翻遍了超市的網頁,沒找到中國的大餅,但找到了一種印度麥餅:Chapati。我看了下它的成分,好像挺簡單的,只有小麥粉、鹽和水,覺得口味應該不會很怪。我下單的時候,就添加了一包這種餅,讓老婆嘗試一下。老婆嘗試過後,贊不絕口,覺得是又好玩又好吃。這個餅怎麼好玩呢?那就是它加熱後可以膨脹起來,像吹氣球一樣。
後來我就經常幫老婆買這種餅。那些天老婆就是靠著這種餅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刻。在她難受時期吃過的東西,她現在都不想吃了。現在她現在聞到這種餅,也不想吃了。
我和老婆在德國的時候一起去吃過印度菜,吃過印度人的Naan,還是很喜歡的。據說Naan是發酵餅的典範,而這個Chapati則是無酵餅的典範。自從老婆不喜歡吃這種餅了,我自己就一直沒有機會嘗試,以至於始終對這個餅充滿了好奇。今天終於可以自己嘗試一下了。從超市買來的Chapati是冷凍的,一包內有很多張餅,每張餅都用兩張熟料薄膜上下包裹著,便於分離。中火預熱煎鍋,不需要放油。鍋熱後,放入Chapati,冷凍的也沒有關系。如果順利的話,就會看到那麼薄的餅受熱後就分成兩層了,慢慢的吹起泡泡來。這時候可以勤翻個面,兩個面輪著烤,不要烤糊了。還可以用鏟子拍一拍餅,或許可以幫助兩層皮分離開來。
看著慢慢膨脹起來的餅,我想起來在北京工作的時候的故事。早上七八點鍾,我們一群年輕人像小螞蟻一樣從蟻族村裡湧出來,村口都是煎餅果子,雞蛋灌餅,裡脊夾饃等小吃攤,那就是我們的早餐了。我們隨便點上一個喜歡的小吃,師傅幾分鍾就可以做好,我們就帶去上班了。我就在想,這個Chapati吹起來,捅破了,打進去一個雞蛋,那不就是雞蛋灌餅嗎?我正想做成雞蛋灌餅,可惜老婆不同意,硬是讓我做成西北風味的。我就卷個煎雞蛋,加兩根蔥段,再抹點老乾媽,成品是這樣子的:
印度麥餅Chapati,我是不會做的了,想要自己做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博文: 烙餅的一些感悟 -- 印度面餅 。博文的主人是一位媽媽,經過幾個月的自我琢磨和拜師學藝,終於學會了做Chapati,全家人都為她驕傲:
㈦ 怎麼烙餅又軟又好吃
烙餅又軟又好吃的方法:
所用食材:麵粉400克,水約200克,鹽一勺(5克),小蔥3根,五香粉1調羹,花椒粉1調羹,黑芝麻1勺、鹽適量。
1、將大約1斤麵粉倒入盆中,大致分為兩個部分,燒一些開水,趁熱澆在其中一半上面,一邊澆一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完成燙面的部分。另外一部分用冷水和面,同樣攪拌均勻,注意水要一點點的加,不要加多了,然後把兩部分面揉在一起。
烙餅想要好吃,軟硬適中,松軟又酥香,就得用「燙面」和「死面」結合起來,只要面做好了,隨便怎麼烙都好吃。
㈧ 印度薄餅(又名拋餅)的配料及做法
原料:
低筋麵粉 270克、高筋麵粉 30克、酥油 45克、片狀馬琪琳 250克、水150克。
做法:
1、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2、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擀成片狀;
3、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4、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邊捏好,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重復3次。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5、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面片。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
6、將鬆弛好的面分成均等的小劑,每一份都先搓成長條,然後螺旋裝的落在一起,壓實。再擀成薄薄的一片;
7、烤箱預熱175度,烤5分鍾即可。
包瑪琪琳那個面不要擀得太薄,容易破。等包好瑪琪琳後可以多疊幾層,這樣出來的層多好吃。
㈨ 印度的美食有什麼特點
印度菜強調食材新鮮,香料更是現磨的,烹調各種辣度的咖喱,極富層次感;大量拌入椰漿和酸奶,以增加醬汁的濃度與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雞肉、羊肉、海鮮和各類蔬菜;調料雖然種類繁多,但是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食客點餐時,只需選擇食材、主要調料和烹飪方式,印度大廚絕對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製作出美味的菜餚。
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雞肉的芬芳開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乾時,吃起來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
印度還有一種「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麵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著咖喱吃,米飯的清香夾帶著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名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種世界聞名的米。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
印度北方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