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怎麼控制小國的

印度怎麼控制小國的

發布時間:2022-11-28 16:22:34

A. 印度能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為何卻在斯里蘭卡栽了跟頭

盡管印度在南亞地區是比較有實力的國家,但還做不到絕對的為所欲為。雖然野心是比較大的,但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印度現在也只是做到了對尼泊爾不丹等這些小國的控制,在對戰上面,巴基斯坦也不是絕對的碾壓優勢,巴基斯坦也並不是懼怕印度人,不然早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讓出來了。


面對斯里蘭卡這樣一個優越的條件,印度人當然是不肯罷休的運動人利用斯里蘭卡境內有大量的泰米爾人支持他們鬧獨立,大名鼎鼎的泰米爾猛虎組織就是此拉開了帷幕。在1987年印度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斯里蘭卡政府的邀請,出兵打擊泰米爾人獨立,但是泰米爾人拒絕放下武器,並與之前的支持著印度打起來了。但是印度最終也沒能夠打擊成功,最後在死了1000多名士兵之後,也只能夠灰溜溜的撤出斯里蘭卡,這也就驗證了我們中國的那句老話偷雞不成蝕把米。

B. 獨立後的印度為什麼一直侵略自己的鄰居

印度,這一古老的國度,古印度文明被譽為四大文明之一,記得第一次知道印度這個名字,就是小學課本上介紹四大文明時了解的。

在不少人眼中,一聽到印度,就會想到火車的掛票、閱兵時奇特高超的摩托車“表演隊”、女性地位非常低、種姓歧視等。

印度真的只是落後嗎?最近幾年,印度經濟也保持著高速增長,但為什麼在網路上看到的不少視頻,印度印象仍然不好呢?

印度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度?作為南亞大國,為何對周邊鄰居如此不友好?如果詳細了解印度文明歷程,也許會漸明其中意。


文明之殤帶來的不安:曾經總被欺負的國度,成為欺負別人的國家

印度在幾千年中屢次遭到侵略,印度文明傷痕累累,但是,當印度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獨立後,又走向了欺負周邊國家的道路。

1.獨立後的宿敵,印巴之間的恩恩怨怨。

印巴分治後,始終不和睦,摩擦不斷,並先後在1948年、1965年和1971年爆發了全面戰爭,雙方在戰爭中遭到很大損失。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爭端,既有國界、尤其是克什米爾的爭端,又有歷史上長期以來的宗教矛盾: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

2.地區霸權主義,吞並錫金,控制不丹,影響尼泊爾。

印度在獨立後,繼承了原先英國殖民者對北方小國的控制,派兵控制錫金、不丹,在1975年的時候,正式吞並錫金。

C. 小國家也有大作用為何美蘇兩國默許和縱容印度吞並錫金

小國家在生存上一直都比較尷尬,由於自己體量太小,它們大多數的歸宿要麼找一個大哥做靠山,要麼是被別國吞並。錫金就是這么一個不幸運的國家,它在喜馬拉雅的南面,和印度、中國接壤。印度一直對它虎視眈眈,一直到1975,印度吞並錫金,出人意料的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沒有反對,直接默認了印度的行為。我認為美蘇這樣做,一是錫金對他們而言無關緊要,二是它們都想拉攏印度。



從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並不是主持正義的警察,它們考慮事情還都是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重,而弱小的國家也只能奮發圖強,否則弱國無外交,也無主權。

D. 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印度為何在斯里蘭卡栽了跟頭

南亞霸主印度可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它不但控制了尼泊爾、不丹這些小國,分裂了巴基斯坦,並且屢次想插手斯里蘭卡的內政,可惜都鎩羽而歸。斯里蘭卡天然的保護傘就是英國。斯里蘭卡在19世紀初就已經被英國納入其直屬殖民地。到19世紀中後期,英國基本上把整個南亞納入其英屬殖民地范圍,但裡面不包括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是其直屬的,而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是屬於英屬殖民地,檔次要比斯里蘭卡低一個檔次。或者說英國對斯里蘭卡的控制強度要比其他的南亞國家要高一個檔次。這是印度沒有染指斯里蘭卡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印度深陷斯里蘭卡內戰三年之久,出動了10萬部隊,已犧牲1000多人的代價,最後還是灰溜溜的從斯里蘭卡撤走了。最後的泰米爾猛虎組織於2009年徹底被斯里蘭卡政府所平定,完成了國家的統一。

E. 印度公然侵略卻心安理得,印度到底是如何徹底吃掉錫金的

其實印度就是坐收漁翁之利,在多年以前印度和錫金同為英國的殖民地。當英國撤出印度和錫金的時候,印度剛剛獨立,所以開始了他的侵略擴張之路。在這個時候錫金成為了印度的控制國,成為了印度的一個保護國。錫金要求獨立,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他被印度所侵略吞並。

1968年,錫金發生了反印示威,要求獨立,但不久被印度派兵,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1974年,錫金舉行大選,在印度的操控下,國民大會通過決議,規定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聯系邦」。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了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錫金國王,印度徹底吞並錫金。

是因為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印度作為南亞大國,成了香餑餑。美蘇兩國為了拉攏印度,自然不會管錫金這個小國的死活。而我國正值特殊時期,更是鞭長莫及。於是,最後就便宜了印度。

F. 錫金只是南亞一個小國,為何印度想盡辦一切法要吞並它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被認為是有大國潛力的國家,這在西方國家當中是一個普遍認知,但是這個普遍認知是要打雙引號的。而印度也是頗有信心想要一同南亞,吞並錫金對於印度的南亞統治計劃來說是一個必須要走的步驟,也是解除自身威脅的一個必要步驟。

錫金的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印度在未吞並錫金之前是分為兩塊的,中間有一個中間有一個西里古里走廊,要是有人從中截斷走廊,那麼印度東北部就與印度本土分離出去了,極難給予支援。東北部的印度就會成為敵人的囊中之物,任由宰割。而印度佔領錫金之後,西里古里走廊則會向北擴張,增加印度的防守面積,並能對目標施以威脅,這個目標咱們就不多談,都知道是哪個。

別無他法的民族主義組織,只能走上街頭,搶奪當時在駐的印度軍警武器,但是這樣未經訓練的民眾肯定不是印度軍隊的對手。印度也發現中國騰不出手來支援錫金,悍然進攻錫金國王王宮,囚禁國王。之後,印度利用公投,將錫金合並為印度的一個邦。這樣印度終於拿到了在軍事以及地緣上來說都極為重要的錫金。

G. 二戰後,為什麼印度還敢不顧國際規則瘋狂擴張領土

應該說,自打二戰結束以後,肆無忌憚地擴張領土、瓜分世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而且同盟國簽署的《聯合國憲章》中明確規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繫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就是說,不允許大國肆意吞並小國,小國間相互吞並,所以整個世界相對太平,領土格局的變化不像二戰前那樣大。然而,就是在二戰後,仍有一個國家不顧這些國際規則,不斷通過武力等手段公然進行領土擴張。這個國家就是我國的鄰國印度。

就這樣,在二戰之後,國際社會雖然有明確規則,但是印度仍然可以肆無忌憚地吞並鄰國領土,控制鄰國,甚至滅亡鄰國。而國際社會卻視而不見,無人過問。

H. 印度當年出兵佔領東巴,為何不趁機將其納入印度版圖

印度作為南亞區域大國,1947年從英屬印度獨立建國以後,開始了一些列的擴張行動,企圖恢復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版圖。比如出兵克什米爾、收回法屬印度和葡屬印度領土、佔領麥克馬紅線以南領土,並對周邊小國進行滲透和控制。為了克什米爾領土問題與巴基斯坦發生數次戰爭,1962年中印戰爭的爆發使兩國關系惡化,但是印度對於成為南亞甚至世界大國的夢想一直未放棄,1971年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之際,出兵佔領東巴基斯坦,並使東巴從巴基斯坦脫離,成立孟加拉國。



大家這時可能就有一個疑問,當時印度派了17萬大軍直接佔領了東巴,為何不直接將東巴並入印度,反而扶持東巴建立孟加拉國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自從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被分為東巴和西巴,中間隔了一個印度。而東巴和西巴從東西兩側對印度形成夾擊之勢,使印度在前兩次印巴戰爭中不能放開手腳,以防東巴從背後突然襲擊。所以,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印度為第三次印巴戰爭進行了長期的動員准備工作。1971年3月,印度內閣、議會和國大黨分別開會,通過了支持東巴基斯坦建立獨立的國家孟加拉國的決議。所以,此時的印度只是想通過肢解巴基斯坦,達到削弱巴基斯坦的目的,而不是吞並東巴。



印度在戰前做了充分的准備工作,也摸清了東西方國家對印巴沖突的態度。1971年印度與蘇聯簽訂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和平友好合作條約》,印度取得了蘇聯的支持。隨後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開始對美、法、英、西德、比利時、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進行訪問,以摸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底牌。雖然印度當時有蘇聯的支持,但是美蘇處於對抗階段,從英迪拉·甘地訪問美國的情況來看,最起碼美國要反對印度吞並東巴。再加上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中國也不會同意印度吞並東巴。所以當印度佔領東巴以後,在國際 社會 的干預下不得不宣布從東巴撤軍。



當時印巴分治的時候就是按照宗教信仰不同劃分的,東巴地區人口約占巴基斯坦總人口的56%,並且83%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如果東巴地區並入印度,那麼印度人口中穆斯林的比例將大幅提高,並且印度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長期發生沖突,難以實現信仰兩種宗教居民的融合,這不但不利於印度的穩定,還有可能爆發沖突。

印度雖然在實力上明顯要強於巴基斯坦,但是以印度當時的兵力部署來看,東部地區部署了17萬兵力,明顯高於東巴的9萬軍隊;而在西線印度投入30萬兵力,與西巴的25萬兵力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所以,印度此戰的目的主要是在東線,不到一個月就佔領東巴地區,但是印度並沒有像俄羅斯這樣的魄力,在面對國際壓力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停戰協議,從東巴撤軍。



印度未能將孟加拉國這一地區納入印度版圖,對印度來說不但失去了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的的恆河三角洲,還使印度向東北方向擴張受阻。目前印度和東北地區僅通過狹窄的西里古里走廊相連,東北地區存在比較強的獨立傾向,一旦管理失控,如果再有外來勢力加持,那麼東北地區很有可能從印度獨立出去。

印度雖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但是自從印巴分治以後,印巴對抗就消耗了印度相當多的精力。後來孟加拉國的獨立,從地理格局上使印度難以獨佔南亞大陸,使印度難以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

I. 印度能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為何卻在斯里蘭卡栽了跟頭

印度能夠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去打不斯里蘭卡,主要源於印度的經濟落後,軍事不夠重視,很難跟得上先進國家水平!

斯里蘭卡並不軟弱

斯里蘭卡雖然是個小國,但是斯里蘭卡的執政黨卻並不軟弱,不是,同樣的,斯里蘭卡的飛機和軍事儲備也相當豐富,印度在飛機和戰艦之上發展不夠迅速,主要源於他們的意識不夠重視,而且從目前的角度來講,印度的軍事發展跟其他先進國家來相比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說印度的軍事發展只能停留於此!幾乎都不能夠征服一個弱小的斯里蘭卡!

J. 印度會像吞並小國錫金一樣吞並尼泊爾嗎

沒機會。
第一,尼泊爾夠大,不論是國土面積,人口還是其他,尼泊爾都夠大,印度很難如同錫金一樣瞬間控制尼泊爾,一旦產生波動,短時間內拿不下,就可能引來國際干預。
第二,印度對於尼泊爾的控制不夠,或者說,尼泊爾有不小的國際話語權。不管是印度是吞並成功,還是吞並失敗,那麼他都需要在國際上發聲,同時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和諒解。但尼泊爾這些年在國際社會上也有著一定的話語權,參加了一些國際組織。並且開放旅遊等等,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和了解尼泊爾。這就為印度吞並製造了難度。
第三,尼泊爾也對與自己的處境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正因為如此,尼泊爾在加強與中國之間的關系,平衡之道才能發展。
其實與其擔心尼泊爾,更應該擔心的是不丹,這才最可能是印度吞並的下一個目標。
因為上邊說的三點,不丹都不具備。不丹國土不大,一旦印度動手,很難有周旋餘地。
不丹整個國家幾乎完全受到印度的把控,這種把控涉及到不丹的方方面面。而且相比尼泊爾,不丹對於外界更加的神秘,了解也更少,作為完全被印度控制的外交的國家,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和中、美、俄三個世界大國,都沒有外交關系的國家,不丹在國際上參與的活動和組織近乎為零,大家對其認識也幾乎沒有,這就為印度吞並不丹創造了條件。
而且印度也在努力阻止任何不丹可能和外界聯絡的機會,記得去年的中印對峙不,其實就是因為中國把一條小小的公路修到了不丹的邊境,如果一旦真的修通,那麼不丹和中國就有了陸路通道,雙邊聯系將大大增強,這不是印度想看到的,為此印度不惜武力干涉。

閱讀全文

與印度怎麼控制小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1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4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