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蛇類的十大天敵是什麼
蛇類的十大天敵:
1、蛇雕
蛇雕,作為大型鷹類的其中一員,蛇雕捕蛇和吃蛇非常具有特點,通常他們都靠耐力取勝,只要發現了蛇的蹤影之後,立刻俯沖而下,抓住蛇的頭部和身體不放,直到它精疲力盡,喪失了反抗能力之後,才開始一頓美餐。
㈡ 蛇為什麼最怕人呢
蛇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蛇是爬行綱動物演化史中最遲出現的類群,最早的蛇化石出土於距今七千多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內。蛇的棲息環境因種類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棲息的環境多種多樣,有的生活於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樹上,又有生活在水中。
第一,蛇最怕什麼動物,首當其沖的就是狐_(蛇_),連毒王眼鏡蛇都怕。第二,蛇怕惡劣天氣,如果有嚴峻的惡略天氣,蛇就會從洞中出來逃逸。第三,蛇怕有刺激性的東西,如酒精、煙草、雄黃、硫磺等。第四,蛇怕明火,如果有明火,蛇會繞開前進。第五,蛇怕天敵,比如:鷹、雕、刺蝟和狐狸等。其實蛇也是害怕人類的。第六,蛇害怕煙火。
最好的驅蛇方法是,可以利用氣味除蛇:只要氣味過於強烈,蛇類都不喜歡,雄黃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如果找不到雄黃,直接用醋,味道越大越好。蛇不喜歡某些植物的氣味,會有意去避開。比如說以下這些植物,鳳仙花、七葉一枝花、扛板歸以及野決明,它們都能夠散發出某種蛇不喜歡的氣味從而起到一定的驅蛇效果。
㈢ 在野外行走時,人跑的過眼鏡王蛇嗎
蛇跑得非常快,其實是很多人的錯覺,為什麼這么說呢?蛇類的平均爬行速度就只有10到15公里,這個速度可能不如有些人跑步一小時的公里數多。也就是說,蛇跑的速度遠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快,即便是全世界跑的最快的蛇,也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每小時15到24公里,比如飛蛇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每秒滑行8米以上。那麼,在自然界的野外環境中,人如果遇到眼鏡王蛇,有可能跑贏它嗎?
但是,如果自己和眼鏡王蛇之間的距離已經比較接近,那麼最好就不要製造出明顯的動靜讓它受到驚嚇,蛇類動物大部分眼睛都不好使,主要是通過地面震動來感知周圍物體的具體位置,所以,這個時候就不如等眼鏡王蛇離去之後再走開。其實,這跟周圍的環境有很大關系,如果環境並不允許自己可以快速跑起來,那就不要打草驚蛇,這個道理應該大家都能明白了。
㈣ 印度人玩的眼鏡蛇為何不咬人
咬的,我看過一些短片,他們要麼把眼鏡蛇的毒牙拔掉了,要麼放完了它們的毒才去表演。但是,我最近看過一個新聞說好像是印度那個被稱為「眼鏡蛇王」還是「毒王」,具體忘記了,他在一天喂吃他捉來的眼鏡蛇時候被咬了口,當時沒人在家,結果掛了,年僅40多歲。
望採納!
㈤ 為什麼眼鏡蛇不會主動攻擊印度的耍蛇人
也會攻擊的,但是眼鏡蛇的毒牙拔掉了,要麼放完了它們的毒才去表演。
印度人的蛇文化由來已久。就是「舞蛇」也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千年舞蛇文化正面臨消失。但時至今日,前往南亞各國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東南亞的泰國、等地方觀光的遊客,每天仍然可以看到渾身纏滿了蛇的印度流浪藝人以及耍蛇人。他們身上的蛇能伴隨著笛子發出的樂聲翩翩起舞,為主人帶來收入。在舞蛇者的身上根本看不到恐懼,完全是陶醉其中的那種快樂。
在虔誠的印度教教徒眼中,蛇並非動物,而是通人性的靈物,眼鏡蛇被認為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的化身。在克諾所斯宮殿遺址挖掘出的「舞蛇女神」,距今已有3600年。她雙手自由伸展,各握著一條蛇,身著華麗的長褶裙,袒露著胸前的乳房。有人說她是大地之母的象徵,欣欣向榮;也有人說蛇的生命力頑強,舞蛇女神代表著不朽的生命;還有人說蛇的繁殖能力強,舞蛇女神能使子孫昌盛,人口繁茂。
上千年的歷史讓舞蛇者們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習俗和儀式。歷史上的舞蛇者不斷遷徙,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沒有分治前,從現在印度的加爾各答一直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都可以見到舞蛇者的足跡。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巴基斯坦政府在信德省南部專門劃出一塊保留地供「蛇人」部落居住,讓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藝術形式得以延續。在巴基斯坦,舞蛇是合法的行為。但在印度,獵殺或者利用爬行動物謀生都是被嚴格禁止的。
㈥ 請問人與蛇在野外意外撞上時,眼鏡王蛇會主動攻擊人類嗎
蛇類普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或牲畜,但眼鏡王蛇屬於兇猛度極高的品種,當人類接近它時,它會頸部擴張,前身豎起,並主動發動攻擊。
眼鏡王蛇的毒素相當猛烈,當然,比眼鏡王蛇毒素猛烈的還有很多,但毒素注射量之大,在蛇類中是出類拔萃的。眼睛王蛇每次毒液注射量高達400-600毫克。最多分泌達700毫克以上,毒液量約為其它蛇類的5-7倍。也就是說,它一口毒死20多個成年人是沒有問題。
如果人在野外與眼鏡王蛇遭遇,眼鏡王蛇會毫不猶豫地發動進攻。它體型巨大,通常長度為3-4米,最大可達到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所以,它沒有必要畏懼人類和家畜。眼鏡王蛇制敵於死的效率是很高的,人類被其咬傷後,大約半小時內就會毒發身亡。
印度每年因為遭到眼鏡王蛇的襲擊,每10萬人中會有5.6-12.6人死亡。
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但如今國內這種蛇數量極少,非常罕見。
眼鏡王蛇以獵食其它蛇類為主,有它在的地方,附近的其它蛇類都躲得遠遠的。
㈦ 蛇最怕什麼
蛇進家這和你的家裡的環境有很大關系。比如你家裡環境比較潮濕比較陰暗,或者房子有老鼠,那蛇就特別喜歡,對於怕蛇的人,可以了解一下蛇怕什麼東西,做到心中有數,知己知彼。
1、蛇怕惡劣天氣。如遇到惡劣天氣,蛇就會從洞中出來逃逸!
2、蛇怕天敵。鷹、雕、刺蝟和狐狸,包括人。如果是二三十厘米的幼體無毒蛇,雞就能對付。貓可以捕殺較大型的無毒蛇。毒蛇的終結者有獾,貓鼬,刺蝟,蛇鳩,巨蜥。
3、蛇怕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特別是化學葯劑。如酒精、煙草、雄黃、硫磺等。蛇對異味極敏感,對酸溜溜的醋味更是避之不及。因此,如在家裡發現蛇,可找點醋(具體種類不限),在發現蛇的房間里熏蒸,驅蛇效果很不錯。
4、蛇怕火,蛇怕煙。
5、蛇怕七葉一枝花,別名:蚤休、重樓、金盤托荔枝、草河車、七葉蓮 、雙台、獨葉一枝花。 是醫治毒蛇咬傷的名葯。 在北方農村,很多人家裡種植七葉一枝花,用來驅蛇。 而在南方,驅蛇植物,是樓上所說的蛇滅門,也叫野決明。 蛇滅門在南方的毒蛇產地,如雲南、貴州、廣西自治區等的山區村戶將該草植於庭院附近或房前屋後,以防毒蛇入宅傷害人畜。
(7)印度眼鏡蛇最怕什麼人擴展閱讀: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蛇·網路
㈧ 眼鏡蛇的資料
眼鏡蛇:
學名:Naja naja atra 英文名:Chinese Cobra, Taiwan Spectacle
Cobra
幾種毒性劇烈的蛇的統稱,多數種類的頸部肋骨可擴張形成兜帽狀。盡管這種兜帽是眼鏡蛇的特徵,但並非所有種類皆密切相關。眼鏡蛇分布於從非洲南部經亞洲南部至東南亞島嶼的區域。在其分布范圍內,耍蛇人喜愛使用不同種的蛇,耍蛇人會嚇唬蛇,使之採取身體前部抬離地面的防衛姿勢。蛇對耍蛇人的動作做出搖擺的反應,亦有可能是對耍蛇人的音樂做出反應;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較慢的攻擊動作,而且可能已將蛇的毒牙拔除。毒牙短,位於口腔前部,有一道附於其上的溝能分泌毒液。眼鏡蛇的毒液通常含神經毒,能破壞被掠食者的神經系統,眼鏡蛇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和其他蛇類為食。眼鏡蛇(尤其是較大型種類)的噬咬可以致命,取決於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經毒素會影響呼吸;盡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須在被咬傷後盡快注射。在南亞和東南亞,每年發生數千起相關的死亡案例。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主要分布於印度經東南亞至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一帶的森林中,以其他蛇類為食。已證實體長最長為5.6公尺(18呎),但大部分不超過3.6公尺(12呎)。眼鏡王蛇有護卵巢的習性,一巢卵有20∼40枚,置於雌性用樹葉築成的窩內。若有掠食者或人類靠得太近,守護在一旁的父母就會攻擊來訪者。並非所有的眼鏡蛇都產卵。
印度眼鏡蛇(Naja naja,又譯亞洲眼鏡蛇)過去被認為是與眼鏡王蛇的分布區域大致相同的一個單一物種。然而,最近生物學家已發現亞洲存在著近12種眼鏡蛇,一些種類會噴射毒液,其餘則不會。體型(多數介於1.25∼1.75公尺)和毒液的毒性各有不同。噴射毒液的眼鏡蛇透過毒液導管的肌肉收縮和迫使氣體自肺部吐出而將毒液自毒牙里噴出。
在非洲亦有噴射毒液和不會噴射毒液的眼鏡蛇,但和亞洲的眼鏡蛇無親緣關系,彼此間亦無親緣關系。南非的唾蛇(Hemachatus haemachatus, 又譯粗皮小眼鏡蛇)和廣布於非洲的黑頸眼鏡蛇(Naja nigricollis)皆會噴毒,後者體型較小。毒液准確地噴射入超過2公尺外的受害者眼內,若不及時清洗可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失明。埃及眼鏡蛇(N. haje, 大概即為古代所稱的阿斯普〔asp,亦稱角蝰〕)黑色,頸部膨脹所成兜狀較窄,長約2公尺,廣布在非洲大部分地區並向東分布至阿拉伯半島一帶。埃及眼鏡蛇通常捕食蟾蜍和鳥。赤道非洲有樹棲眼鏡蛇(非洲眼鏡蛇屬〔Pseudohaje〕),與曼巴為眼鏡蛇科(Elapidae)僅見的樹棲成員。
俗名:
眼鏡蛇、飯匙倩、蝙蝠蛇、 脹頸蛇、扇頭風
分布於中國南方雲南、貴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爾可見。國外主要見於越南等地。
特徵介紹:
中大型毒蛇,體色為黃褐色至深灰黑色,頭部為橢圓形,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會昂起且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飯匙。又因其頸部擴張時,背部會呈現一對美麗的黑白斑,看似眼鏡狀花紋,故名眼鏡蛇。背鱗列數為21縱列。
毒性成份:
毒素為毒蛋白--Cobrotoxin,分子量為6949、心臟毒素Cardiotoxin及磷酯酵素A。
中毒症狀: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於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痹,與箭毒素作用相同。同時具有心臟毒素(Cardiotoxin)為細胞毒性,動物實驗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縮,使血壓下降,也會破壞局部組織引起細胞壞死及局部紅腫痛,另富含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質,而引起間接溶血作用。
讀以上資料可以明白,眼鏡蛇並不是發明眼鏡以後才發現的,它還有其他的名字,比如飯匙倩、蝙蝠蛇、 脹頸蛇。
生活習性及體貌特徵: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在民間的俗稱是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具冬眠行為。以魚、蛙、鼠、鳥及鳥卵等為食。繁殖期6-8月,每產10-18卵,自然孵化,親蛇在附近守護,孵化期約50天。
在我國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北京動物園19年首次飼養展出眼鏡蛇,1970年繁殖成功。
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兩側膨脹,此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同時發出"呼呼"聲,藉以恐嚇敵人。
我國的眼鏡蛇大多是指眼鏡王蛇
姓名來歷(以及別稱):
眼鏡蛇名字的由來應該是近代十七八世紀以後眼鏡出現後附會而成,最後成為了正式名稱。在正式命名前是沒有統一名稱的,中國歷史上對蛇類大多都沒有專門名稱,民間對眼鏡蛇曾有很多叫法,如山萬蛇、過山風波、大扁頸蛇、大扁頭風、扁頸蛇、大膨頸、吹風蛇、過山標、膨頸蛇、過山風、飯鏟頭等。
眼鏡蛇,中國一般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
眼鏡蛇科Elapidae,最新分類是把海蛇科和扁尾海蛇科並入了眼鏡蛇科,分為:眼鏡蛇亞科Elapinae、扁尾海蛇亞科Laticaudinae、海蛇亞科Hydrophiinae。均是毒蛇,除了歐洲和馬達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溫暖地區都可以發現它們。
眼鏡蛇科主要特徵:上頜骨較短,前端具有溝牙,溝牙之後往往有1至數枚細牙,系前溝牙類毒蛇,蛇毒液含神經毒為主。本科蛇類不愛活動,頭部呈橢圓形,從外形看與無毒蛇不易區別。頭背具有對稱大鱗,無頰鱗。瞳孔圓形,尾圓柱狀,整條脊柱均有椎體下突。我國只有4屬8種左右,如銀環蛇、金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等主要劇毒蛇。
㈨ 生肖蛇怕哪個生肖,十二生肖蛇最怕什麼動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蛇最怕什麼?
蛇最怕什麼?
最怕雄黃粉和硫磺?
《白蛇傳》里說蛇怕雄黃
我們不是都看過電視劇或是電影《白蛇傳》嗎!
影片里說蛇怕中葯裡面的雄黃,人們在中葯店裡,購買一點雄黃磨成面,是不是就能讓蛇遠離我們了?
蛇怕冷
其實研究人員告訴我們,無論你看到的毒蛇,還是無毒,它們無一例外都很怕冷。
你見過蛇嗎?
由於我國大多數地方都不屬於極寒環境,所以理論上來說,幾乎全境都有可能會有蛇出沒的蹤跡。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不屬於極寒環境
通常來說,我國雲南省、福建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分布的蛇種最多,然後才是四川、湖南、貴州等地,相對我國其它地區來說,蛇最少的應該是黑龍江、新疆等地。
新疆等地蛇會少些
另外,其實蛇也並非什麼王者級的存在,它們也怕天敵,例如鷹、刺蝟和狐狸等,當然也包括人。
蛇島
在人們見到蛇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應該是蛇的心理比你更害怕自己的處境,尤其是遇到那些會用蛇來泡酒的人,又或是主觀上認為食用野生蛇對身體有好處的一些人。
蛇害怕狐狸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可能只在動物園看到過蛇,通常是一些體型較大的蟒蛇,但在農村,就有所不同了,他們很有可能會親眼看到過中華田園貓和蛇對拼的畫面。
體型較大的蟒蛇
中華田園貓
主要原因是除了一些居住率很低的別墅區以外,城市裡的開發程度明顯很高,很多植物也都是人工種植,並且還有人定期打理,所以蛇基本不會選擇在這種環境下生活。
蛇並不喜歡城市裡的環境
農村人煙稀少,在土地荒廢的情況下,植物開始瘋長,蛇這種動物當然更喜歡待在這樣的生長環境。
蛇更喜歡農村
蛇喜歡潮濕環境
如果說你發現有蛇出現在你家裡,這很可能是因為你家裡的環境較為潮濕或陰暗,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座房子有老鼠。
蛇喜歡老鼠
對於害怕蛇的人來說,你完全有必要了解一下蛇究竟怕什麼東西。
蛇究竟最怕什麼
畢竟被蛇咬可不是什麼好的體驗。
蛇其實也會害怕人類
在野外,絕大部分蛇類見到人類會主動躲避,不過也有一些人會不小心踩到或驚嚇到蛇,以至於自己被蛇咬傷。
人很難分辨什麼蛇有毒
另外通常來說一般人很難分辨什麼蛇有毒,所以,在這類動物更容易出現的居民區,學會如何驅蛇顯得十分重要。
眼鏡蛇
近日,在 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有一位大爺和往常一樣在家睡覺,忽然就發現眼鏡蛇爬到床上,這畫面該有多恐怖。
蛇最怕什麼葯?
那麼,蛇最怕什麼葯,會聞到就跑?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基本都聽老人說過蛇怕雄黃。
雄黃
雄黃是什麼?
這是我國一種傳統的中葯材,它具有殺菌、殺蟲等功效。
雄黃酒
民間會用它做雄黃酒,雄黃本質上來說是胃毒劑,蛇對它的反應非常敏感;不過,也有人發現,加入酒精後的雄黃驅蛇效力更大。
酒精後的雄黃驅蛇效力更大
原因是,這裡面的乙醇可以作為「稀薄劑」,從而增強雄黃的揮發,於是,蛇就會距之千里。
乙醇可以增強雄黃的揮發
還有中醫在《本草綱目》里查到,蛇其實不怕雄黃,蛇最怕的是旱煙桶里的煙油。
《本草綱目》
另外也有人說蛇害怕火和硫磺等。
蛇也怕火
比方說鳳仙花,鳳仙花的根莖葉花里,都含有硫磺的成份,蛇很討厭這種氣味,因此蛇在遇到鳳仙花的時候,基本上都會離得遠遠的。
鳳仙花含有硫磺的成份
這其實也可看作是鳳仙花的自我保護。
很多生物都害怕硫磺
或者說,這些東西,對很多生物都有效,但有些情況下並非萬能。
這要從何說起?你知道嗎?蛇的視覺並不好。
蛇沒有外耳
蛇的嗅覺很靈敏
蛇的聽覺也已退化,蛇沒有外耳,只有一些蛇擁有內耳和中耳,但這仍然無法讓它們聽到空氣中傳播的聲音;
氣味所帶來的,能讓蛇放棄繼續前行
不過好在蛇的嗅覺很靈敏,它們也許無法使用這一能力判斷什麼東西可以食用,但氣味所帶來的,的確能讓蛇放棄繼續前行。
於是,很多自然環境里並不存在的東西,難免會讓蛇感到畏懼感。也能說,蛇並非真的碰不得煙油等,很可能這些動物只是被陌生的氣味嚇跑了。
蛇會對自然環境里並不存在的東西感到畏懼
一些學者和專家告訴我們,蛇通過吐吞舌頭,從而收集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它的舌頭呈分叉狀,這種結構可以便於它們收集不同方向上的氣味,然後蛇就可以根據捕獲到的氣味的立體信息,勾畫出眼前的獵物的體型和屬性等信息。
蛇可以通過氣味獲得信息
那我們要如何趕走蛇類呢?
如果家裡有腌制的酸菜,其實用酸菜水也能趕走蛇,原因是酸菜水具有非常刺鼻的酸味。
酸菜水能趕走蛇
其實蛇怕七葉一枝花,它的別名包括重樓、金盤托荔枝、七葉蓮等。
七葉一枝花
是一種醫治毒蛇咬傷的名葯。
在北方農村,不少人家裡會種植七葉一枝花,目的是為了驅蛇。而在南方,驅蛇的植物大多是蛇滅門,也叫野決明。
野決明
一些研究人員告訴我們,蛇害怕地面突然出現強烈的震動。
蛇的身體始終伏地
原因是蛇的身體始終伏地,這種行走方式利於它們快速收集地面上最輕微的震動,或者說,在很遠的地方,它們就能感知到一些獵物的存在,並對其進行精確的追蹤。
蛇的行走方式利於它們更精準的定位獵物
這是印度人在用笛聲讓眼鏡蛇翩翩起舞,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不是笛聲在起作用,而是因為表演者在用腳打節拍,眼鏡蛇感知的正是表演者腳步的節拍聲。
印度人在用笛聲讓眼鏡蛇翩翩起舞
最後再說一點,應該有很多怕蛇的人害蛇和自己對視,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幾乎所有蛇類動物的眼睛都很瞎,眼鏡蛇也是如此,畢竟它主要是通過聽覺來感知你的具體落腳點。
眼鏡蛇其實很瞎
以上就是與生肖蛇怕哪個生肖相關內容,是關於雄黃的分享。看完十二生肖蛇最怕什麼動物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