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說到2020年打造一支僅此於美國的海軍,可能性大嗎
印度說到2020年將打造一支僅此於美國的海軍,相信那一定是現代版的印度北洋水師!
印度人在2009年的《印度日報》中曾自豪宣稱:「印度海軍的增長速度將是世界上最快的之一。現今擁有120艘軍艦的印度海軍是世界第五大海軍。但在10年之後,印度海軍的實力將僅次於美國。
《印度日報》曾披露過印度龐大的造艦計劃,文章中宣稱:印度海軍將在未來10年內增加125艘現代軍艦和多艘潛艇,涵蓋了國產的核潛艇、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等等。其中的32艘戰艦和潛艇已經開始建造。
屆時,印度海軍至少擁有三個航母編隊,即維拉特號航母編隊,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編隊,印度自已建造的小型航母編隊。這是印度自認可以當世界老二的理由。
眾所周所,在所有的軍種中,建設大海軍所花費的錢財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軍種,印度人不惜血本的大規模的擴張海軍,其目地是什麼?很簡單,那就是為了中國。印度方面曾明確表示,購買新航母將主要用於對抗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威脅。
印度人深知,由於藏南問題,中印之戰隨時可能爆發戰爭,陸軍與空軍與中國相比,印度自感難言勝機,於是想在海上擊敗中國,截斷中國的海上石油通道,從而在持久戰中戰勝中國。
印度人甚至狂想到,中印開戰之後,印度海軍還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攻擊中國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從而給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迫使中國政府做出妥協,這與鴉片戰爭中英國人從海上戰勝清帝國的戰略如出一轍。
現實是中國海軍已被視為世界第三大海上軍事力量,僅次於美國與俄羅斯,無論從質上來看,還是從量上來看,都遠超印度。他們的前海軍司令曾經也公開有承認,印度海軍實力其實不如中國的海軍。
事實上,印度人的說法,也僅僅是數量上的比較。且前提是中國不發展海軍了。以印度現有的國力,及其發展趨勢,印度的說法有些天真,也太過狂妄!印度始終不能認識到1962年的敗因到底是什麼!數量並不是海軍的實力的唯一標志。
一、印度的財力,將讓其計劃實現起來不堪重負。
印度造船業太過落後,唯購買一途,一條軍艦往往造價驚人,發展海軍實在是燒錢,特別是航母的維護耗資巨大,印度卻不能掌握航母的核心技術,包括艦載機的核心技術,即使有航母,也是受制於人,而在財政上卻近似是個無底洞。
二、印度海軍發展局限眾多,外購其實又是個死胡同。
維拉特號航母,實在是爺爺級的老艦了。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是俄羅斯的垃圾品,俄羅斯還通過印度的錢培養了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印度自己的航母,有什麼核心技術是他自己的?單說航母的防空,美國海軍有宙斯盾系統,中國海軍有中華神盾系統,印度海軍又有什麼?
三、中國的海軍力量與印度的海軍力量結構並不相同。
中國的海軍力量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在水下,中國有非常可怕的潛艇力量,潛水艇對付航空母艦其實有著不對稱的優勢,只看到水面艦艇的數量比中國海軍的多,就認為與中國為敵就可獲勝了,印度人是不是太樂觀了?況且質量上,印度所建的艦艇質量明顯不如中國。戰端一啟,兩國的戰爭潛力,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印軍損耗後,難道繼續在全世界采購?聽聽都是一個笑話!
今日,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這是一個空天為王的世紀。
可憐的印度還在做著與中國在海上搿搿手腕的想法,中國卻從來不把印度作為假想敵!即便印度的計劃順利實現,印度的海軍之實力也永遠無法達到世界第二的高度。歸根結底,軍隊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為後盾,以印度的國防工業基礎,要實現其計劃,唯有外購一途,這個世界,能買來一個世界第二的海軍嗎?印度的大國雄心,應當得到尊重,印度終想走捷徑的想法,讓它永遠只能是欲速而不達啊!印度始終認識不到1962年失敗的戰略錯誤!
歷史終將證明,印度不惜血打造的大海軍,終究不過是一支現代版的印度北洋水師而已。
⑵ 印度「塔爾瓦爾」級隱形護衛艦的性能參數
首艦服役:2003年
標准排水量:3200噸
滿載排水量:3850噸
最大航速:30節
續航能力:4000海里/20節 2003年6月18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港,印度海軍參謀塔辛格正式代表印度接收了由俄羅斯為其建造的「塔爾瓦爾」級導彈護衛艦「塔爾瓦爾」號(F40),結束了該級艦長達5年之久的建造,6月25日又接收了第二艘「特里蘇爾」號(F43)。而第三艘「塔巴爾」號(F44)到2004年中期也可交付。
據俄新社2012年4月27日報道: 2012年4月27日,俄羅斯為印度海軍建造的改進型「克里瓦克」III型(也稱「塔爾瓦爾」級)導彈護衛艦的首艦「泰格」號(Teg)(F45)正式服役。該艦的交付儀式此前已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楊塔爾船廠舉行。這是第四艘該級別的艦只。
2013年3月21日外電報道,俄羅斯楊塔爾造船廠發言人米哈伊洛夫稱,印度海軍最後一艘「塔爾瓦爾」級護衛艦在波羅的海成功完成海上試驗。
俄新社引用米哈伊洛夫的發言稱,作為海試內容的一部分,該護衛艦2012年2月5日至3月14日在波羅的海完成了5次航行。該護衛艦於2011年5月下水,計劃2013年夏季交付印度海軍,並於此前在俄羅斯進行海試。
俄羅斯於2006年7月接收16億美元的合同,為印度海軍建造第2批3艘1135.6型「塔爾瓦爾」級護衛艦,分別為「泰格」號(F45)、「塔卡什」號(F46)、「特里坎德」號(F50)。 「特里坎德」號裝備了8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卡什坦」近防武器系統、2部533毫米固定式魚雷發射管(可發射SET-65E/53-65KE魚雷)。
印度「塔爾瓦爾」級護衛艦第2批第1艘「泰格」號於2012年6月服役,第2艘「塔卡什」號於2012年12月30日抵達印度孟買港。 據印度防務新聞報道,印度海軍已經與俄羅斯方面完成價格協商,將斥資約300億盧比再向俄羅斯購買3艘「塔爾瓦爾」級隱形護衛艦。
由於海軍艦隊所擁有的戰艦老化迅速,而本土造船廠的生產能力又無法滿足戰艦更新速度,印度決定再向俄羅斯購買3艘「塔爾瓦爾」級隱形護衛艦。據悉,印度海軍已經與俄羅斯方面談妥價格,即將提交內閣安全委員會批准。
印度海軍此前已經在2003年和2004年從俄羅斯引進了3艘「塔爾瓦爾」級護衛艦,它們也是印海軍所擁有的首批隱形戰艦。根據印俄之間達成的協議,俄方將為第二批3艘「塔爾瓦爾」級護衛艦裝備「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系統。此外,新生產的三艘戰艦還將根據印度海軍要求裝備一些印度國產武器系統,例如通訊和電子戰系統等。此外,印度海軍還要求使用國產防空系統替換俄羅斯的「卡什坦」艦載防空系統。
印度海軍官員表示,印度海軍擁有一支大約140艘戰艦和潛艇的艦隊力量,同時每年均會退役大約6艘戰艦。由於印度本土造船廠還要擔負繁重的戰艦維護任務,無法完全填補戰艦生產缺口,因此只好尋求從國外進口戰艦。印度海軍計劃出6.65億購買俄隱身護衛艦圖俄改進A-50遠程預警機並將向印軍方提供3架圖印度計劃第4輪評估155毫米52倍口徑牽引榴彈炮印度將向俄羅斯租用兩艘「阿庫拉」級核潛艇圖印度推遲「烈火」III型導彈試射可覆蓋北京上海。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2014年3月19日報道,印度海軍遭遇了一系列令人尷尬的倒霉事,其中一件是一艘重要軍艦上的一個幫助維持航行平穩的重要部件丟失了。
海軍消息人士稱,在孟買進行的一次檢查中,印度海軍「特里蘇爾」號隱形護衛艦的兩個減搖裝置中的一個沒有被找到。印度海軍在過去8個月里發生了13起事故,其中大多發生在海軍西部司令部。
海軍已經下令對這一神秘的丟失事件進行調查。減搖裝置能夠幫助軍艦在大風大浪的不利條件下平穩航行。一位海軍官員說:「軍艦雖然可以在沒有減搖裝置的情況下航行,但會給作戰行動帶來影響。」
消息人士稱,減搖裝置可能是在去年年底該軍艦出海航行時丟失的,但這件事僅在這次檢查中才被發現。海軍一位發言人在孟買說,「在過去一個月中」這艘軍艦上沒有發生事故的記錄。
⑶ 印度造艦能力究竟是什麼水平
平心而論,印度的造艦能力還是可以的,只是其造船工期相對較長,但並不完全是造船廠的錯,在於印度低效的國防管理和印度高層的反覆猶疑,這一點也反應在其陸軍和空軍發展上(LCA戰機和阿瓊坦克都是典範)。
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印度海軍艦艇,就可以發現除了被坑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塔爾瓦級護衛艦以及潛艇之外,其他主力艦艇都是其自建的,就可見印度造艦能力。
⑷ 國產2號航母和印度國產貨誰更快服役
雖然投票結果顯示我方軍迷對印度普遍不看好,但在回復中還有很多網友對印度「力挺」。例如有的網友稱這樣比沒有意義,「老是這樣欺負三哥就沒勁了」。還有的網友稱,印度造艦能力是比較差,但是能讓我國兩艘國產航母都趕超過去,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印度軍工能力也不可能這么菜。還有網友稱,即便維克蘭特號沒法趕上進度,印度海軍也會吊上去幾架米格-29K上去宣布強行服役,避免中方航母建造速度太快而被打臉。
⑸ 印度造艦能力究竟是什麼水平 軍艦能在船塢
其實,印度已經建成完善的艦船工業體系,
能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各類海軍船艇。
航母建造能力方面,印度科欽船廠是國有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造船廠,
多年來通過為印度海軍修理和維護「維拉特」號航母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目前正在承建印度海軍歷史上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
⑹ 印度的航母造了多少年
印度的航母造了10年,但是還沒有成功。
2009年2月28日,印度海軍「維克蘭特」號航母正式開建,至今已經近10年了。BBC稱,「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是是印度最大也最雄心勃勃的軍艦項目。其記者能走進航母采訪也充滿興趣。從視頻畫面看,10年過去了,印度這艘航母的殼體似乎沒有什麼新變化。
就這樣印度來來去去花了幾十億在這「免費」的航母上,這才讓印度下定決心來自己打造屬於自己國家的航母,只是沒有技術空有想法,建造速度也比中國慢了三倍。而這艘「免費」的航母也成了印度海軍中最大的船隻,重達45000噸。
⑺ 印度造艦能力究竟是個什麼水平:軍艦能在船塢里自己
P17A護衛艦的主炮為一座奧托76毫米艦炮,炮塔採用多面體隱身設計。印度海軍什瓦利克級護衛艦和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也都採用了奧托76毫米艦炮,可見該炮已經成為印度海軍新型驅護艦的標准主炮。P17A護衛艦計劃建造4艘,其中3艘在印度加登里奇造船與工程有限公司(GRSE)建造。首艦於去年12月28日開工,計劃在2022年服役,另外三艘將以每年一艘的速度在2023-2025年交付印度海軍。然而,印度造艦速度一向慢如蝸牛,4艘P17A估計很難按計劃建成。而據印度「防務更新」網站5月1日報道,加登里奇造船與工程有限公司的1部250噸龍門吊在4月17日倒塌,砸中了該公司的模塊車間、干船塢和傾斜泊位,而P17A護衛艦的首艦正在加登里奇造船與工程有限公司建造,顯見這起龍門吊倒塌事件將對該艦的建造進度造成直接的影響。
⑻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正式服役!能否超越中國003型航母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已經正式服役印度海軍,根據印度軍事專家分析,印度自主生產的這一艘航空母艦不能夠超越中國003號航母,因為中國003號航母擁有電磁彈射功能,同時這艘航母的尺寸和排水量都要比印度首艘航母大,而且中國003號航母所使用的艦載機為殲16和蘇35,要比印度航母上的艦載機更先進,自然印度自主生產的航母是不能超越中國003號航母的。
了解印度國家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這個國家的GDP已經超越了英國,能夠獨立研發出國產航母確實體現了印度的綜合實力,但是印度所生產的這艘航母大多數配件都是國外購買的,技術人員也是國外的,所以印度自主生產的這艘航母不能夠與我國的003號航母相對比。
⑼ 4萬噸航母已是印度極限 拿什麼跟我們比
美海軍高級工程師視察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後大吃一驚,該航母嚴重的質量問題讓美方失望透頂。據保守估計,這艘艦可能要再等十年才有作戰能力,起飛戰機的能力非常薄弱。美方預期能協助美國在印度洋制衡中國海軍的印度航母還沒服役就已經被判為「扶不起的阿斗」。
印度計劃發展擁有幾艘航母的大海軍
印度計劃發展擁有幾艘航母的大海軍,但是現實的困難是切實擺在眼前的。首先。作為一個艦隊的核心,印度航母自衛武器系統都還非常的不完善。雖然防空、反潛等作戰任務可以交給護航的其它艦艇,但是一艘航母至少要有足夠的自衛能力,也就是近程防禦能力。類似像美國的密集陣系統、中國海軍的1130型近防系統、俄羅斯的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但是,目前「維克蘭特」號究竟是用什麼樣的近防系統還沒有最終明確,這艘船在戰場上的上的生存能力非常堪憂。第二,這艘艦目前還需要從國外引進艦載機,也就是說最為航母最重要的一項技術——艦機適配技術目前還不過關,這對一支航母艦隊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弱點。另外,印度發展大型航母遇到非常嚴重的問題,彈射裝置上艦是遙遙無期的事情,這會嚴重製約一支航母艦隊的戰鬥力。目前,這三大魔咒在短時間內難以打破,所以,大海軍的雄心恐怕還是壯志難酬。
⑽ 不吹不黑,如何評價印度造船實力
印度共有27家造船廠,其中中央企業6家,邦企業2家,私人企業19家。科欽造船廠和印度斯坦造船廠是印度最大的兩家造船廠。前者有2個船塢,可建造最大噸位為11萬噸的船舶,並已實際建造過2艘9.5萬噸位的油輪。同時,該船廠每年可培訓140名工程師。近些年,憑借自身高速發展,該船廠已經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後者共有1個船塢、1個裝配碼頭,可以建造最大8萬噸的船舶,但印度工業基礎薄弱,很多設備依賴國外,尤其是軍工方面。
2013年11月16日,印度購自俄羅斯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Vikramaditya )完成改裝升級工作正式加入印度海軍服役,成為印度海軍第二艘現役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Vikramaditya )航母標准排水量38000噸,其前身是前蘇聯基輔級戈爾什科夫號。 印度航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印巴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12月11日,印度海軍宣布將建造6艘攻擊核潛艇,以增強水下作戰能力,這個項目是印度海軍雄心勃勃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不過從印度海軍以往的經驗來看,它的主戰裝備項目無一不受制於薄弱的工業、糟糕的管理,不斷延期,這次攻擊核潛艇估計很難例外,實際上不論整體作戰能力還是艦艇工業水平,印度海軍與中國海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印度海軍與中國海軍一樣,目前作戰能力建設、武器裝備發展都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由於印度次大陸的地理環境,印度海軍一直想擁有二支航母編隊,以便能夠在東、西海岸同時保持航母存在,目前印度海軍擁有2艘航母,剛剛從俄羅斯引進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和維拉特號,後者因為年久失修已經決定在2016年退役,印度從2005年開始建造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但是由於技術力量、工業基礎薄弱,工期一拖再拖,現在看來完工時間不會早於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