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喜歡什麼
1,印度人喜愛3、7、9數字。他們認為紅色表示生命、活力、朝氣和熱烈,藍色表示真誠。陽光似的黃色表示光輝壯麗。綠色責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寧靜。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裝色彩方面喜歡紅、黃、藍、綠、橙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不喜歡玫瑰花,在辦公室和商業機關,寫字台喜歡放在東北角或西南角。
2,在印度初次訪問公司商號或政府機關,宜穿西服,並事先訂約。約會,盡量按時赴約。印度商人善於鑽營,急功近利,圖方便,喜歡憑樣交易,洽談中應多出示樣品,廣為介紹經濟實惠的品種。印度商人中,許多人在英美受過教育,因為這是表示關心友好的方式。在談判時,切忌在印度人面前談論印度的赤貧、龐大的軍費及外援。
3,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信奉各種宗教,因此習俗也各不相同。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盤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說來,等級越高,葷食越少,等級較低者才吃葷(羊肉)。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們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
4,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准用右手遞接食物,另別用左手。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因為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盛怒之下,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5,切莫撫摸小孩的頭,在印度如摸小孩的頭,對方一定翻臉。最容易引人誤會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動作是搖搖頭,或先把頭稍微歪到左邊,然後立刻恢復原狀,表示「Yes」、「知道了」、「好的」,與我們點頭表示差別很大,最易使人誤會。
6,牛在印度是神聖的,稱為"聖牛",牛奶更是聖潔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
7,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後,女人結婚後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稱呼姓,不稱呼名;女人通常則只稱呼名。印度人見面的禮節是雙手合十。對婦女不可主動握手。印度人以玫瑰花環獻給貴賓,賓主相互問好後將花環套在客人頸上。
㈡ 印度很多方面都比較落後,為何電影行業卻發展得如火如荼
因為印度人對電影行業相當的重視,很早他們就熱衷於拍電影,加上印度電影很多內容都會引入印度的歌舞文化,這樣子就讓全世界的觀眾都了解到了神秘的印度文明,也是一種發展經濟的方式,同時印度電影內容拍的也都不錯,出了不少神片,這個也和印度國情與制度有關。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印度人就很喜歡看電影了,印度導演還把一些電影內容推向了社會,也就是揭露了一些社會上存在的問題,並且也添加了很多喜劇色彩,這樣子印度的電影上映後非常受歡迎,內容也是很吸引人的,最後一點那就是印度的電影審查制度不是那麼的嚴格,一般哪怕是諷刺一些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印度國內也不會管的很嚴,所以說這些電影在世界上口碑也都不錯,比那些純粹的娛樂片好多了,比方說《誤殺瞞天記》《摔跤吧爸爸》都是印度神片代表作。
㈢ 為什麼印度總喜歡拍腦洞大開的「神劇」
這可能和印度的文化氛圍有關,誇張,喜感,個人英雄主義等等很多特點,其實在印度的電影裡面,都有表現。
不知道我們大家對於印度電影,有多麼深的了解,不過,相信很多印度電影的片段,我們都有一些印象,就比如說一輛火車,車廂裡面坐滿了人,火車上方坐滿了人,甚至火車的兩側都掛滿了人,這種電影片段會不會讓大家感覺十分的驚訝,其實不然,真正的印度的生活,真的就是這樣,在中國的火車上,分為坐票和站票,但是在印度的火車上,確實有著其他兩種票,火車頂票,還有掛票。
又比方說,我曾經看過的一部印度電影,主人公用弓箭和一個持槍的人決斗,但是更有喜感的是,在決斗的時候,主人公突然發現沒弓箭了,他竟然從地上隨手抓了一隻雞,把雞放在了弓弦上,竟然還把對方持槍的給射死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神思維的,這導演也絕對是一個極品。
此類脫離現實的印度電影數不勝數,但是在印度這個國度,偏偏此類電影,十分的受群眾的熱捧,甚至很多國外的觀眾,對印度這種荒誕離奇的電影情節,都十分的關注和喜愛。
不過印度的電影,也並不只有我們所看到的那些神劇,其實印度是有很多經典的電影了,就比如我曾經看過的那部《幻影車神》,我認為這就是一部十分精彩,並且十分經典的作品,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無論是印度的腦洞神劇,還是一些經典的影片,其實都是十分的受觀眾喜愛的。
㈣ 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是怎樣的為什麼印度人會有這樣的時間觀念
如果一個印度人告訴你:馬上來,那估計會在十分鍾後來;要是告訴你十分鍾後,你可以去洗個澡,兩個小時後回來,要是告訴你一個小時後,估計這一天不行了,需要明天了。這樣的印度人太不守時了,也太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去過印度的人都認為印度人沒有時間觀念。其實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只是不緊迫,在他們的意識中,時間雖然有意義,但是沒有力量。甚至印度人將自己看的非常渺小,人生的這一個過程變成微不足道塵埃的瞬間,所以印度人認為人這一生想改變世界是不可能的。馬克思曾經說:「印度沒有歷史。這是很深刻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件觀念,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生存環境決定,還有就是宗教。
生存環境決定這樣不難理解,印度生存環境在熱帶,亞熱帶,這樣個位置的生活的民族都沒有溫帶、寒帶生活的人有時間觀念,主要是糧食生產決定的,在一年四季都能生產糧食的印度,很多人躺著就能等到天上掉下椰子、掉下芒果,沒有像溫帶的生產方式,沒有時間觀念,就沒有產量,播種錯過十天半個月,就可能秋天沒有好的收成,來年就會挨餓,這樣能不注重時間觀念嗎。
印度教時間觀念影響到了教徒人世間的時間觀念,印度教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長的宗教時間觀念,這與中國人注重歷史時間的觀念不同。中國人記錄歷史,印度人記錄宗教。在印度人眼中,人的一生時間只不過是一個「神年」的1/4左右,也即一個神年的一個季節,又何必那麼在意人世間幾個小時的時間呢!從宗教時間來看,人世間的1000年也不過是幾個神年,對不注重歷史時間的印度人來說,《沙恭達羅》的作者其出生年月差上1000個「人世年」沒什麼關系,只不過3個「神年」嘛!
除了每天的祈禱花去大部分的時間之外,印度教的時間觀念對印度人也有影響。
印度教對時間的看法是這樣的:時空是循環的,每一次循環稱作一次「劫波」,約為432000萬個世俗年。每次「劫波」又分為十四個「期」,每一「期」終了,宇宙再生。這和中國人常說「在劫難逃」有點接近。當今世界處於第七個期,每一期劃成七十一個「大間歇」,每一次「大歇間」分為四個「時期」,各「時期」分別包括4800個、3600個、2400個和1200個「神年」,每一「神年」相當於人世360年。中國人也常說,「天上方一日,人間已多年」,這種「天上時間」和「人間時間」的差別同印度教「神年」和「人世年」的說法有著雷同的地方。
這下明白了印度的時間觀念了吧,其實印度的時間觀念,就是「神一樣的時間」。而印度的時間觀念,形成也算久遠,盡管歷史進入現代文明,但一時間印度人改變時間觀念還需要時間,在歷史上印度的時間觀念,早就有記載,也算歷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點。
中國的古籍裡面早有記載。公元1415年(永樂十三年),鄭和寶船抵達古里。古里國王派其頭目和能書會算並被稱為稱為哲地米納的人即官牙人(牙人,即中間人),來與明朝特使相會,磋商交易之事,先擇某日打價(談判價格)。至日,將帶去的絲綢等貨物逐一議價、協定合同,合掌牙人(即合同簽字者)言某日交易,與眾手中拍一掌,或貴或賤,不再改變。然後哲地富戶攜寶石、珍珠、珊瑚等來看,其議價非一日能定,快則一月,遲則兩三月
。從中國古籍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古印度商人交易的習慣,中國商船帶去的絲綢可以在一天內定價,並由牙人(即負責人)擊掌約定;而作為交易的印度商品卻極難定價——「快則一月,遲則兩三月」。看來中國古人早已經領教了以拖延遲緩為特點的「印度時間」。從交易的物品來看,中國以絲綢為主,而古印度人的貨物多種多樣,而且多屬於「私人」物品,所以極難確定價格,時間自然也就很長。
印度人的「神時」觀使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極為恆久漫長,而「自省」的空間觀念又使其特別注重具體的細節和思考,過於注重微觀的考慮。這種獨特的時空觀培養了印度人獨特的思維,這種思維可以稱之為「葡萄式」思維。這種思維是這樣的:沒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可以放在一起談,可以雜糅在一起;時間是可逆的,對於印度人來講,古代的事就是現代的事,現代的事在古代也可以發生。
1981年,為了參加印度的國慶慶典,印度人用牛車運載米格戰斗機;在這件事上,印度人考慮的不是牛車運送戰斗機所花費的時間,而是事情這樣做是否在理論上可行。
印度電視劇沒有主要線索,在情節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幾件事居然糅合在一起講,這並不是印度編導水平有問題,而是和印度人「葡萄式」的思維習慣有關。可以把印度的電視連續劇比作一串葡萄,每一集都是一顆葡萄,但每顆葡萄之間除了外形和味道差不多外,情節上少有聯系。
印度文化中的「時間觀念」是印度人引以自豪的部分,他們看的長遠。這種長遠不但仔細考慮了事情的細節,而是他們認為看到了事物的終極意義,知曉了整體。
西方只考慮五年、十年,最多二十年;印度則主要從時間是無限的這一角度來考慮問題。當然,我不是說印度今天已經在這么考慮問題,只是說必須從這種角度來觀察問題」。印度人總覺得他們已經看透了過去和未來,已經洞悉了所有歷史上和未來的真理,他們考慮問題比其他國家的人深遠。印度人經常喜歡說一些過頭的話。從文化傳統上來理解,這是印度人獨特的特點。如果他們預測未來50年印度經濟會超越中國,他們不認為那是將來的事,他們會說:「中國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印度人要超越你們了。」這就是印度人來源的自信。
㈤ 印度人愛看西遊記嗎
《西遊記》在中國上映後第二個國家就是在印度上映的······ 因此印度都有還有專屬的配音, 西遊記和印度的宗教有著很大的關系,《西遊記》這部神話只有中國人和印度人加上越南人喜歡看。當時《西遊記》在中國上映後全國有94%都在觀看 印度全國有70%觀看而越南也是全國70%的人觀看。
當時就有印度兒童看了西遊記說長大了要去中國看中國的神話去······ 目前印度已把《西遊記》這部神話收藏到自己國家的各各電視台 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印度人在觀看這部經典的神話劇。
㈥ 印度必看10部電影推薦
推薦如下:
1、摔跤吧!爸爸。
電影講述來自貧民窟的印度街頭少年賈馬勒參加了電視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他的目的是要找回失蹤的女朋友拉媞卡,因他的女朋友對這個電視節目一向十分熱衷。
但當他即將獲取高額獎金時,卻被人揭發有作弊嫌疑。這部作品都稱為它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喜劇,故事情節非常流暢。值得一看,很具有娛樂性!
㈦ 你覺得有哪些印度電視劇百看不厭呢
相比起韓劇日劇來說,印度電視劇在我國的受眾群體比較小,所以很少有印度電視劇在我國被追捧。但是,這並不代表印度沒有好看的電視劇哦。這幾部電視劇,都堪稱印度「國寶級」電視劇,劇情什麼的,還是很有看點的。推薦大家看的這部印度電視劇,叫做《陰謀與婚禮》,這是一部印度宅斗戲,非常精彩。
在十幾年前就能拍出這么驚世駭俗的電視劇,果然印度人的想像力還是很豐富的。如果你想看印度電視劇,那麼一定不要錯過這部《陰謀與婚禮》哦。不要覺得印度電視劇就只有唱歌跳舞的劇情,其實印度人的腦洞開起來,我們坐飛機都追不上。
㈧ 印度人喜歡看中國電視劇嗎
我之前在印度做了一個月志願者,住在一個印度家庭里,天天陪他們看電視..我覺得他們比較喜歡看他們的印度狗血電視劇吧..我聽不懂也看不懂字幕,但是我愣是知道了所有劇情...中國電視劇印度引進得比較少,不過中國產的電視機,例如康佳,他們就愛得很...希望對題主有用。還有樓上的,成龍和李連傑在印度真的火得不得了!每個人一看到我是中國人就大喊「Jackie Chen!!!」
㈨ 大部分印度人晚上都做什麼
看電視,看電腦,他們很喜歡看板球比賽的!至於晚上睡覺以後幹嘛基本也就那點事兒了~
希望能幫助你!
㈩ 印度人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神啊》(阿米爾汗版本)
《巴霍巴利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好萊塢製作 印度故事) 《摔跤吧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