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軍事裝備有多少自研

印度軍事裝備有多少自研

發布時間:2022-12-06 12:47:00

⑴ 印度有自行研製的戰斗機嗎

有!
HF-24「風神」戰斗機
HF-24「風神」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為印度空軍研製的單座雙發戰斗機,也是印度本
國研製的第一種超音速戰斗機。1956年開始設計,1961年6月原型機開始試飛。HF-24隻
有兩種型別:HF-24 Mk.1是作為對地攻擊戰斗機而設計的,第一架預生產型於1963年3月
首次飛行,生產型於1967年11月首次試飛,1977年停產,共製造了129架。HF-24Mk.1T是
串列雙座教練型,1970年4月試飛,1977年停產,共製造了18架。HF-24均裝兩台不帶加
力的「奧菲斯」703發動機,單台推力為21.57千牛(2300公斤),機頭裝4門30毫米「阿登
」Mk.2機炮,可攜帶多種火箭彈及炸彈。目前,HF-24正逐步被米格-23所替代,到1986
年,印度只有18架HF-24服役。現已全部退役。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 9.00米
機長 15.87米
機高 3.60米
機翼面積 28.00米2
主輪距 2.80米
前主輪距 5.56米
重量及載荷
飛機空重 6195千克
起飛重量(帶腹部副油箱) 895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0908千克
推重比(起飛重量8951千克,無外掛) 0.49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12000米) M1.02
最大允許速度(海平面,錶速) 1112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 256公里/小時
著陸速度 268公里/小時
爬升時間(從海平面至12200米) 9分20秒
起飛滑跑距離 850米
作戰半徑(低空) 238公里
(高空截擊) 396公里
轉場航程 1445公里

⑵ 中國和印度軍事對比

1。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沖突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甚致演化大規模戰役的話,印度是敗多勝少。
3。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點
一、多少年來在對外軍購方面,印度所處的環境一直都好於中國。印度可以輕松購買到的先進的武器,中國則必須付出很大政治代價才能得到,而且品質上還不如印度買到的同類武器,有些甚至我們得不到。這造成了中國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來印度可以憑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優勢取得一定的戰爭上的優勢,所以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
但為什麼又說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雖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優於中國,但優勢也並不大,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就無法起決定性的。
2、中國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們並不比印度差,甚優於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國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比如在彈道導彈方面,中國和俄國美國在研究上幾乎是同時起步,連美國都不敢說在這方面比中國先進多少,(題外話:中國在巡航導彈方面就比美國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強。)
4、在武器裝備上印度由於全是進口不能自已造,數量上不及中國,在後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國,一旦戰爭持續時間長了中國可以憑借強大的後勤軍工使武器裝備在數量上取得很大的優勢來彌撲技術上的劣勢,而印度的軍工無法作到這點。

二、說來也是一種諷刺,正是因為在對外軍購上印度比中國有著得天獨厚優勢使兩國在軍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來印度軍隊越來越依賴於進口武器造成國內的軍事工業幾乎是停止不前,中國則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完備的軍事工業,而印度則沒有。對軍事工業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這個東西特別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飛機、戰艦都是越造越強。關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馬上整和經驗技術研究製造下一代,這樣才能不停的成長,武器才能越來越先進。這個過程一旦停下來技術人和技術力量就會大量流失,想要再開始就困難了。軍工不強大其後勤保障能力就不強,現代戰爭是高消耗的戰爭,勤保障能力不強就無法持久

從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軍方現在的尷尬局面,
1、鳳凰衛視報道了前不久印度從美國進口了一批大口徑榴彈炮部署在中印邊境上,實際上印度連榴彈炮這種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須進口,而中國的火炮全靠自研,國產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美國產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國采購。

2、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冰川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沖突,印度便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更說明其軍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飛機啟動已20年,樣機試飛仍未完成。而與它同時起步的中國的殲10都已經裝備軍隊了,印度軍方認為今後LCA即使推出也會落後於中國的殲10,已有放棄一說,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還是靠外購戰機。
中國每進口一類先進戰機就會憑借自已擁有完備軍事工業成功的仿製出同樣的國產型號從而實現國產化,例如中國仿製俄國蘇27的殲11B,而沒有完備軍工的印度妄自進口了那麼多先進戰機卻無法仿製一架自已的戰機。

通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開戰,印度在尖端武器不佔絕對優勢,數量又比不上中國的情況下只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其實中國軍事工業為了不影響經濟建只展開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開戰中國軍工全面開足馬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補足損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損耗,自已又不能製造只能外購,加上其種類凡多根本無法作到迅速補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軍工也無法長時間支持其損耗。所以印度無法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持久作戰。

三、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陸軍,就連美國都承認如果在陸地上正面對抗這樣龐大陸軍對於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惡夢。近十年中國更是加快了陸軍建設,裝備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武器,可以說在陸軍裝備上印度已無法中國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災和後來的跨越2009大型軍事演習中可以看出,中國陸軍已擁有跨地區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國和印度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如果印中戰爭持續時間長了,印度將面對中國內地源源不斷開來的龐大陸軍,更不要說在四川還有連美國都感到頭痛的二炮部隊。因些說中印開戰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⑶ 印度的核彈頭是不是自主研發的

印度核技術是在多國援助下,通過自助努力實現的。但是彈頭技術有可能源自俄羅斯的幫助。

⑷ 中印軍事力量對比

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⑸ 為什麼說印度的軍事武器哪怕小小的一顆子彈都需要進口

印度莫迪總理正在推進印度裝備國造,很多引進裝備都要求在印度國內製造,提高印度軍工製造業水平,比如進口法國的「鮋魚」級常規潛艇,與俄羅斯聯合研發的「布拉莫斯」導彈等,印度製造的水平會慢慢提高。

印度人也比較馬虎,很多事情想不周全,臨時買救急也存在,比如1999年印巴卡吉爾沖突,炮彈突然打光了,印度趕緊全世界去高價急購,類似的急購坦克,導彈也時有發生。

從莫迪的政策看得出來,他很想使印度成為能自行製造武器裝備的國家,這會一步一步來,現在看,印度依賴進口一時還改變不了。

⑹ 想了解一下當前印度三軍的裝備情況

印度軍事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india-mil/

裝備動態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03.html

印軍實力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10.html

印軍動態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02.html

作戰部隊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22.html

戰略思想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18.html

作戰研究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17.html

印軍將領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19.html

軍事院校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class-6-621.html

⑺ 印度陸軍的主要裝備

t-90 俄制「德拉古諾夫」7.62毫米狙擊步槍 俄制AK-74型5.45毫米突擊步槍
9毫米勃朗寧手槍 勃朗寧12.7毫米機槍 貝南機槍、MP—5沖鋒槍以及弓弩等
印度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大多屬於舶來品,他們的原則是,不講究品牌與國家,只要適用就可以。例如,他們在以色列受訓時,適用的是世界有名的9毫米「烏茲」沖鋒槍,回國服役後真正用的是德國9毫米MP-5系列沖鋒槍。在他們適用的圖集步槍中,既有蘇聯的AK-74也有美國的M16,狙擊步槍包括德國的762毫米PSG-1和瑞士的SSG200 0,防身武器是奧地利的「格洛克」17和瑞士的P226。中國八一網&R7hnd-Y1@6Q

2002年底,印度陸軍花費2000萬美元,向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訂購TAR-21式5.56毫米突擊步槍及相關彈葯,後因技術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印度軍方提出加裝槍掛榴彈發射器。最終在2006年完成試驗,並交付使用。

LH:}`-n|U#~%c 2007年,印度接收了3070支以色列武器工業(IWI)公司研製的TAR-21式「塔沃爾」(Tavor )5.56毫米突擊步槍,以裝備印度陸軍特種部隊。該槍使用的5.56毫米彈葯,是由新加坡公司提供的。

⑻ 中印軍事力量對比

海軍:
印度有航母,中國沒有。
驅逐艦中,印度像樣的有3艘德里,中國有136、137、168、169、170、171、112、113、167(以後肯定會進行改裝的),還有在建的138、139、115;
護衛艦中,印度的克里瓦而3確實牛,但數量無法和江衛、江衛2比;
潛艇中,印度有209和基洛,但中國也有8艘基洛,外軍評估我軍的宋級的綜合戰力和209相當。更不用說元級和091、092、093、094了(不過印度計劃在建造核潛艇);
其他的就沒什麼可比性了。
綜合而言,印度海軍實力上低於我軍。而且,印度的軍艦整合性不好,電磁兼容也不如我軍。

空軍:
戰斗機:我軍有SU-27、SU-30,總計劃300架,還有殲-10、FBC-1、FC-1和改進的殲-8、殲-7,戰斗機總數應該超過1500架(近期,俄羅斯向我軍推銷SU-35,還提出共同研製新戰斗機);印度有50架SU-30、48架幻影2000-5(摔了幾架)、老的MIG-21(部分將改進為MIG-21-93),還有LCA,總數大概是800架;
轟炸機:我軍還是老轟6。但印度好像沒有。
預警機:印度有自研的HS247(我忘了編號了)8架,不過由於質量原因被停飛了(有資料顯示印度在向以色列購買安-50I);我國正在研製的空警2000,性能先進。一旦定型肯定裝備不下10架(保守估計),還有海軍改裝的運-8預警機等等。
電子戰飛機:印度好像還沒有這個計劃。我軍已經有8架TU-154被改裝成電子偵察機,其他的電子戰飛機也在實行中。
其他的也沒什麼可比性。
我們空軍的實力和美俄不能比,比印度還是綽綽有餘。

陸軍:
最沒得比的就是陸軍。
中國陸軍武器基本都比印度強。

另外,中國先進武器的設計製造能力也比印度高出一截。若打一場消耗戰(只要沒有外部勢力插手),印度會很慘的。

⑼ 客觀評價中印軍力差距有多少

應該在伯仲之間,但是總體上來說中國略勝一籌。首先從軍事投入上,印度每年花在軍事上的錢並不比中國少。其次,別看印度好像是一個很窮的國家,但是印度是有核國家,但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據說印度大力發展核武器就是為了能夠和中國抗衡。另外,中國近幾年隨著兩大航母的下水似乎在海軍實力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印度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在2013年就下水了,同時印度還購買過毛子的一艘航母也在服役中,航母護衛艦以及核潛艇等海軍力量也不比中國的差。要說印度軍事唯一比中國差的地方就是自主研發能力了,印度的很多軍事裝備還是依賴於購買其它國家的,而中國則不同,中國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善於「琢磨」,從各種山寨數碼產品中也看的出來,比如說在著名的華強北,攢一個山寨蘋果7手機也就是個把小時的事,成本只要幾百元。軍事武器也一樣,印象中,中國通常不會大量進口軍事裝備,通常只買一兩個,買回來以後就拆了,仔細研究,然後再加以改進,從而創造出更先進的軍事裝備。

⑽ 印度90萬大軍駐扎在克什米爾地區,為何他們不敢主動對巴基斯坦發動進攻

因為在氣勢上印度就輸了。印度盡管這幾年發展很快,卻改變不了貧窮落後的事實,文化教育普及率必然不高,文盲半文盲現象一時難以改觀,反映在軍隊上,就是人員的軍事素質很難達到現代化軍隊的要求,在戰備訓練、作戰風格、抗打擊能力以及靈活機動上,表現不足。而巴基斯坦雖然經濟比不上印度,軍隊數量也遠遜於印度,但巴鐵注重軍事戰斗人員的素養,著力打造能打仗、打勝仗的優秀隊伍,培養廣大官兵吃苦耐勞的精神,對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使命感更為強烈,這就在氣勢上壓倒了印度軍隊。

而巴基斯坦盡量將有限的資金用於刀刃上,不求全但求精,並要求軍人熟練掌握每一項武器裝備的性能特點,作戰要求,努力做到不浪費一槍一彈,確保百戰百

閱讀全文

與印度軍事裝備有多少自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39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39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1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7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1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0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
在越南買一包jo香煙多少錢 瀏覽:471
上海義大利人喜歡去哪裡 瀏覽:327
英國大學均分56可以申請什麼大學 瀏覽:31
去印尼打工能帶多少葯 瀏覽:12
印尼98排華事件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90
泛伊朗人是什麼意思 瀏覽:489
英國空置稅什麼時候開始征 瀏覽:438
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 瀏覽:987
出口印尼中華多少錢一條 瀏覽:125
為什麼義大利登山靴出名 瀏覽:392
中國移動Edge什麼意思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