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次印度旅遊應該去哪些地方呢
德里 阿格拉印度是被列為四大文明古城之一,有著很多的文化古跡,來印度旅遊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那麼第一次來印度旅遊肯定不知道去哪些景點遊玩吧,下面是是印度旅遊景點介紹,大家可以看看。
德里
德里包括新德里和舊德里,新德里是真正意義上印度的首都,極具現代化的建設風格。舊德里包含各種古跡,例如德里紅堡,月光集市等。
來印度旅遊,你一定不要出錯過舊德里。賈瑪清真寺、德里紅堡、胡瑪雍陵、蓮花寺、等景點都不容錯過。
蓮花廟
沒錯它被稱為第二個悉尼歌劇院,大同教的祈禱聖地。蓮花建築向外展開,外層用白色的大理石貼面,通體雪白,純潔無瑕。不同宗教的人們來這里懺悔、冥想。需要注意的是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
賈瑪清真寺
被譽為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印度最宏偉最大的清真寺。「賈瑪」在印度語中意思為星期五的意思,因此每周五這里都會舉行儀式。兩只尖尖塔矗立在兩旁,在陽光的照射下有種讓人穿越時代的感覺。
德里紅堡
卧兒帝國風格的紅砂岩建築,由莫卧兒王朝第五代君主沙賈修建於17世紀中葉。
花上1-2天時間游覽完德里
阿格拉阿格拉這座城市或許你沒有聽過,但你一定聽過聲名遠揚的「泰姬陵」,阿格拉位於印度的北部,距離首都德里200KM,經典線路「金三角」中重要一站!
令世界驚嘆的建築——泰姬陵
就坐落於這座城市之中,想必各位去印度旅遊泰姬陵占據了很大了很大一部分的分量。
泰姬陵是一座回教式的陵墓,融合了中亞、波斯和印度本土所形成的的獨特風格,外部用白色的大理石和寶石鑲嵌,花費了整整22個年頭才建成。
泰姬陵不僅代表了沙賈汗對愛妻深切的思戀,也是獻給人類的一份厚禮,世間建築藝術上的隗寶。需要注意的是泰姬陵周五不對外開放。
阿拉格城堡
花費了8年時間才建造出的宏偉建築,全部用紅色砂石建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折射出紅色的光芒。牆壁上布滿了精美的藝術圖案。另外它距離泰姬陵並不遠,都位於亞姆河畔,踏入城內的小樓,便可以眺看到泰姬陵。
齋浦爾
在這座城市裡的建築,無論是宮殿還是城門,或者居民樓屋頂、牆壁。都是粉刷著一片粉紅色。這種粉色不是我們感覺的那種嬌媚,而是偏重於深紅色,看上去有著一股說不清的情調,由此可見古印度人別樣的審美。
其中,齋普爾最聞名的建築,非「風之宮」和「琥珀堡」莫屬,由於這兩個建築出現在印度莫卧兒王朝統治期間,因此這兩者建築融合了穆斯林和拉普特的獨特風格。
風之宮處於城市中的鬧區,彷彿蜂巢一般擁有953扇窗戶的五層設計,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薄的宮殿、最厚的牆壁吧。設計它的用途也很草率,當初帝王的妃子們很好奇外面的世界,但又不能拋頭露面,因此帝王修建了這座風之宮,方便妃子們從窗戶眺望外面的繁華世界。
相比較熱鬧非凡的風之宮,盤踞在城外半山腰上的「琥珀堡」也很值得去游覽,琥珀堡盤踞在群山之間,一直守護著齋普爾,如今已長達數百年的時間。琥珀堡的內部,是帝王的水上花園,由於並未對遊客開放,並且四周又空無一人,一股油然而生的平靜,從心中淡出一陣清涼。
Ⅱ 南非,印度人的天堂
南非,印度人的天堂
前段時間看到一段關於印度人的視頻,大體內容是這樣的,這個國家的人們比較奇葩,喜歡在外面方便,完事後直接用左手,所以他們吃飯必須用右手,而且其國內的衛生環境似乎不盡人意,治安以及女性安全都難以得到保障,包括女性方便也是在戶外,視頻里講到這是一種社交的手段,看完這段視頻,我覺得印度人的確挺奇葩的,而最初我所了解印度是通過天竺少女的舞姿知道了天竺國,通過佛教知道了梵語,知道了公元前六世紀到四世紀的古印度,知道西去取經原來是去古印度,知道了釋迦摩尼佛,知道了恆河流域的經濟和文明,也看到了他們奇葩的喪葬風俗。這是一個奇葩也很神秘的國度。
在南非,也有很多的印度族群,但情形似乎大不相同,在南非印度人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大多數都是中層管理者,我所在的學校里的中層也是如此,他們過著優裕的生活,體面的生活,一次我去botanic gardern的時候,看到一群西裝革履,頭發光亮,似乎要去參加一個重要的儀式的印度人,這真的很難讓人把這一幕與我在視頻里看到的場景結合起來,走進職場,商場,賣家甚至南非德班的中國城,進去後大多數都是印度人在經營,還有因為他們膚色的天然優勢,再加上語言的便利,幾乎讓當地人以為就是本地人,同時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時間也比較長,他們也很會鑽營,只要哪裡有利潤,哪裡就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可真的不傻,吃苦賺錢一點不亞於國人。久而久之,他們的財富越積越多,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似乎是成正比的,而且在德班的這個族群一點也不張揚,白人執政時,他便願意做第二,黑人當政,他也不風頭,還是穩坐第二把交椅,安心的賺錢,在各個行業里把控住中層的位置,上能維護當權者的利益,下又創造更多的勞務機會,讓當權者感覺安心,讓勞動者感覺有錢可賺,有利可圖,這樣他既拿到了政策,又創造了崗位,他自己輕松獲得利益,真的是很精明的商業運營模式。
同時,對自己下一代的培養很早就開始了,所以在文化教育上,他們可是一點也沒落後,在學校里,一個班裡,除了幾個白人小孩外,印度小孩可真是獨領風騷,他們不像白人小孩那樣似乎有天然的優勢,也不像黑人小孩那樣玩世不恭,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他們真正學習的有種真正拼的精神,鑽的意識還有不服輸的狠勁,因為父母經商的比較多,所以他們的腦子更是不笨,讓我真得對這個族群的娃娃刮目相看呢!
Ⅲ 如入仙境:一位印度人的湖南奇妙之旅
圖、文/Vivek Kumar (魏旺傑)
發現未知,挑戰自我,旅行總是最好的途徑。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也充分滿足了我的 探索 欲。目前,已經有40多個中國城市留下過我的足跡,從麗江古城到「廣場之都」大連,我曾驚嘆於泰山的神秘,也領略過華山的奇峻。如今,旅行仍在繼續。
這次的目的地是湖南,那裡有太多如詩如畫的迷人風景。「湖南」字面上的意思是「湖的南面」,由此可知,湖南與「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湖南省大部分地區都在洞庭湖以南,省內主要的河流從洞庭湖匯入長江。
今年10月10日,我踏上了從廣州開往張家界的夜班火車,次日清晨順利抵達。武陵源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我預訂的酒店就在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張家界森林公園南門附近。從火車站乘坐公交車過去,十分方便,酒店老闆也很熱情,還向我傳授旅行攻略。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佔地超過2.6萬公頃,光是走遍所有景點,至少得兩到三天。不過別擔心,你不必全靠腳力,公園里的通勤巴士會停靠所有重要的景點。第一天,我去了十里畫廊和金鞭溪。金鞭溪蜿蜒近7公里,步行兩到三個小時才能走完。那裡不僅有小橋流水的風景,途中還能拍到藏身山林的獼猴,讓人深覺不虛此行。第二天在袁家界景區,我看到了電影《阿凡達》中懸浮山的原型以及著名的天然石橋。隨後,我乘著全球最高的戶外電梯「百龍天梯」下了山。
這趟旅程的下一站是天門山。從武陵源到天門山的公交車僅用40分鍾,可以直接坐到天門山景區的纜車入口。纜車車票需要提前一天預訂。天門山的纜車路程是全世界最長的,28分鍾才能到達山頂。遊玩天門山那天,我不太走運——天公不作美,大雨傾盆,等我登上山頂,眼前一片朦朧,什麼也看不清。整座山都被霧氣包裹,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氣息。當我沿著天門山999級台階一路向下,快走到停車場時,忽然之間,「天堂之門」似乎開啟。真是神奇!我身旁的遊客也倍感震撼,我們爭先恐後地拍下這個精彩的瞬間。之後,我乘坐大巴下山,大巴車一路兜兜轉轉,轉過99道彎,如同沿著龍脊滑下一般。天門山果真是一座神山。
離開張家界後,我去到湘西鳳凰古城。鳳凰古城坐落在沱江邊,已有400餘年 歷史 。那裡的木房子保存得十分完好,行走其間,恍如走進某個古代王朝的電影畫面。我在鳳凰古城待了兩晚,特意訂了河岸邊的酒店,這樣就可以盡情欣賞夜色,聽流水潺潺。
鳳凰古城裡橋梁眾多,都是不容錯過的拍照勝地:雪橋、虹橋、風橋、雲橋,還有吊腳樓和萬名塔。這些橋的名字已經足夠豐富多彩,但鳳凰古城真正的色彩是藏在夜色里的。
炫目的燈光亮起,音樂聲從河邊的酒吧里傳來,愉悅的氣氛越發濃厚。入夜之後,「400多歲」的鳳凰古城搖身一變,儼然成為活力四射的現代小鎮,四處都是繽紛的彩燈和穿梭在酒吧的遊人。清晨,等太陽升起,沱江邊又出現垂釣的人影,身著傳統服飾的苗族居民也開始出門售賣手工藝品。此時,我找到一間咖啡館,想要消磨會時間,看看書,寫寫詩。讓我吃驚的是,這家咖啡館里竟然有泰戈爾的詩集《生如夏花,死如秋葉》。看來,鳳凰古城不僅風景迷人,而且詩情盎然。
告別了鳳凰古城,我來到湖南的省會長沙。這是一座令人難忘的城市,我一定還會再來。為什麼呢?當然是這里的 美食 了。長沙的小吃又甜又辣,不禁讓我懷念起印度菜,糖油粑粑、臭豆腐、糖餃子、燒麥......每種都不容錯過。
到了長沙,一定要去橘子洲和嶽麓山。橘子洲是湘江下游面積最大的沙洲,景區佔地大約92公頃,滿是橘子樹和竹子,那裡的標志性景點是青年毛澤東的頭塑雕像,雕像足有32米高,雕像基座佔地2300平方米。
結束長沙的行程後,我乘坐高鐵前往韶山。韶山也是我此次湖南之旅的最後一站。為什麼是韶山呢?韶山在中國現代 歷史 上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里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我參觀了毛主席念書的學校和他住過的房間。在毛澤東紀念館,我還看到他用過的老物件,聽到一些關於他的逸聞趣事。
這趟為期十天的旅行著實令人難忘,不論是鳳凰古城閃耀的燈光,還是張家界標志性的山峰,亦或是韶山深厚的 歷史 文化,都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就讓我用在鳳凰古城聽到的幾句歌詞來結束這篇文章吧:
那裡湖面總是澄清,
那裡空氣充滿寧靜,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著你無法忘記的回憶。
本文作者生活在廣州,熱衷於旅行和寫詩。他畢業於印度尼赫魯大學,擁有漢語言文化碩士學位。
以中印為方法 以世界為目的
From China and India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www.chinaindiadialogue.com
微信號:China-India-Dialogue
Ⅳ 中國人到印度旅遊,在街上為何總被印度人拉去拍照
那麼,你有沒有去過印度旅遊?當你在印度旅遊的時候,有沒有遇到被印度人攔下來合影拍照的情況呢?你覺得這真的是因為印度人普遍覺得中國人長得“好看”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還想不想到印度去旅遊?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Ⅳ 為何印度人喜歡與中國遊客拍照
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在這些年倒是吸引了不少中國遊客,本身亞洲兩個最大的國家相互了解、交流,就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印度人們總會嗤之以鼻。
其實對於印度很多人會保持一種無法理解的態度,就像是手抓飯、去恆河沐浴等情況,這些「令人窒息」的操作倒是讓人大跌眼鏡。
另外也有人認為這是當地的傳統習俗,我們並不能去批判什麼,畢竟有個詞叫做「入鄉隨俗」,這樣才能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
這也就意味著自己像是印度的明星,造成這樣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人的外貌深受印度人喜愛。
要知道印度一直流傳著種姓制度,中國人若是在印度則能排到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人的外貌則符合印度人的審美,在印度人眼中,中國人很漂亮、帥氣。
正因為如此,他們不僅不會自卑,反而會與中國遊客打個招呼,並友好的一起合照。
對此,中國人在印度遊玩聽到這樣的話,估計會笑得合不攏嘴,只不過在與印度人合照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產才行。
Ⅵ 印度好玩嗎人文風情怎樣
印度作為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而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和 旅遊 資源,古跡豐富,宗教多樣,人文風情更是與眾不同!
驢友們如果想體驗原生態,並且有足夠的好奇心、強烈的 探索 欲,那麼印度就是一個很值得一去的地方,不過就是有點臟亂差哦!
好玩的地方,個人首推泰姬陵!泰姬陵是來印度的驢友必看景點,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陵墓,堪稱完美建築,更被詩人泰戈爾盛贊為「一滴永恆的淚珠」!
然後就是德里紅堡了,是莫卧兒帝國的皇宮,是紅砂岩建築,落日景象聞名遐邇!
小印度孟買也著實不錯,建築風格頗為著名,在蔡亨基爾美術館欣賞定期展覽會,而且此地各式食肆雲集,是吃貨們的天堂哦!
我幾年前去的印度,從廣州到印度最南端的金奈,然後火車,大巴,三輪車,人力車,金奈,班加羅爾,孟買,阿格拉,瓦拉納西,齋浦爾,德里,半個月時間,跑到和巴基斯坦交界的那個城市,忘了名字,和巴基斯坦的拉合爾相鄰的那個地方,我從那裡出發,坐了一個三輪車,就去到了巴基斯坦的拉合爾。什麼 旅遊 景點及其攻略我都不在說了,到處都是,我只說說我在印度半個月的感受。
印度人真多,火車上,街上,公交上,到處都是人,而且,赤腳的,光背的,據我朋友說,她在瓦拉納西,就是恆河邊上,看到過赤身裸體的,大搖大擺。印度人還會隨遇而安,到哪裡就躺在哪裡。我半夜到金奈,也在機場外的草坪上躺了半夜,早上起來進的城。
印度真是臟,街頭小胡同到處充斥著尿騷味。也應該是根本找不到廁所有關吧。我就在金奈火車站不遠處尿了一泡,因為離一個三輪車比較近,三輪車主還不願意我,讓我到遠處去尿。
印度的街頭真是一景,窄逼的馬路,塵土飛揚,兩邊污水橫流,路上擠著卡車、小轎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三輪車、腳踏三輪車、公共 汽車 、四輪賣菜賣水果的架子車,還有神牛,還有狗,還有羊,總之整個路上就是一鍋八寶粥,誰有本事誰往前擠,拿著棍棒的交警我覺得也是瞎比劃。路上竟然擠得大部分小轎車都收起來了兩只耳朵,不怕擠的要麼成了一隻耳朵,要麼成了禿耳朵。tt車嚇得乾脆將耳朵縮進了司機蓬里,其實不是倒車鏡了,成了化妝鏡。
剛開始到印度,看著咖喱,看著印度人用手抓著東西往嘴裡塞,看著印度人赤著腳盤腿坐在案板上弄著印度飛餅,你肯定吃不下去飯,好在,印度街頭的水果很便宜,你幾塊錢就能買一大盤子水果,也能填飽肚子。印度人吃素,想吃肉得去到那些穆斯林聚居區。
印度人很熱情,也很樂於助人。我去阿格拉的火車上,因為沒有了零錢,同車廂的印度朋友總是給我買東西吃,一個人還給我一百盧比讓我在火車上用。印度坐火車,要是座位,你根本不用買票,隨時上車,隨時下車,也沒有人檢票,卧鋪車你得買票,座位車會把你擠的腸子流出來。
在印度,單身女人確實會讓印度男人眼裡放光,如果你再露著肚皮拍照的話,要是你裹得嚴嚴實實,估計會沒有事吧。
去印度,除了孟買,瓦拉納西你是一定要去的,因為,世界只有一個印度,印度只有一條恆河,恆河上只有一個瓦拉納西
我離開瓦拉納西好多少年了,瓦拉納西在外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在瓦拉納西呆了整整三天,我就住在恆河邊的sita旅館,老闆是個超級嗨的人,我在大廳給他跳了幾段印度舞蹈,竟然免了我兩天房費2800盧比,雖然不多,曲曲近三百人民幣,但這份心意是卻是難得?還有感動的就是在去孟買的火車上遇到的印控克什米爾那家穆斯林,昨天晚上不知道父親或者兒子,竟然給我打了電話,可惜我一句都沒有聽懂,只會yeah,yeah,ok,他也覺得我沒有聽懂,就掛了電話,發了信息,通過翻譯軟體,他問我在這里怎麼樣,玩的怎麼樣,真是太感謝了。那幾天,我看了恆河的日出、日落,看了歡樂的印度人早上在河邊吹著樂器、打著小銅器,花白著鬍子,一路蹦蹦跳跳從河邊走過。看了印度人一大早就在恆河裡洗澡、刷牙、洗衣服、祈禱,看到了苦行僧塗著全身的防曬塗料坐在太陽下喝著茶、打著坐。看了熊熊大火將一個人付之一炬,歸入恆河。看了聲勢浩大的幾百年如一日的夜晚恆河邊的祭祀儀式。我竄入了小巷,看到了所有印象中的印度。瓦拉納西這個古城,繼承了印度的一切,完美的傳承了印度的古、印度的老、印度的臟、印度的亂、印度的擠……印度的一切嚴肅穆,歌曲時而悠揚,時而高亢,要知道,這種河祭每天如此,歌頌恆河,感謝恆河,祈禱幸福。路邊倒的都是特有范兒的留著花白鬍子的老人。或坐或卧,香來人伸著手,趴在地上用手吃著飯。步行街搶老子看到傳統的印度廁所。一堵牆上兩邊一堵,隔成幾個格子,男人掏出傢伙就能突突突,屁股是不怕你看的。臨河的古城堡的牆上竟然安裝幾個小便器,方便人們隨時撒一泡。牛是這里的聖物,鬧市、馬路、小巷,甚至燒屍現場都是成群結隊的神牛,你走在路上,最該看的就是腳下的牛屎堆。到處都是猴子在飛檐走壁,雖然住在臨河的房間,但老闆一再告誡不能開窗,東西被猴子偷走不能怪他。印度教傳統的燒屍,也在恆河邊,每天濃煙滾滾,將已逝的生命送入恆河。印度教最尊貴的濕婆神廟,每天前去祈禱的人們總是排著長隊。河邊晚上也有應該是慈善組織組織的免費晚餐,所有人都依次坐在台階上,晚餐先從第一排吃起來,按順序吃。很多人去到現場,將錢捐出來。這里有樹葉子和泥巴做成了的小碗,不失為一種環保。東西超級便宜,每天吃飯應該在十元人民幣左右,一大杯鮮榨的甘蔗汁一元人民幣,好大的一桶水也只是兩元,好多東西都是一元起價。本地人每天的開支應該更少,因為他們喝的都是自來水,還有就是恆河裡的水。東西只管吃就行,不要看他們怎麼做的,怎麼給你拿的。他們就是怎樣舒服怎麼來,烙饃時也是坐在案板上,黑黢黢的腳丫子就在面團邊,烙饃的擀麵杖能不時的戳一下腳。給你拿飯的手也是黑黢黢的,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吃壞肚子。恆河沐浴是印度人的傳統,這時候我都覺得腳丫子都是冰的,他們一大早就在河裡沐浴,我還看到有個人站在河裡,朝著太陽念念有詞,還捧起喝水一次次的喝。沐浴完,順勢就將衣服洗洗。沐浴不分男女老幼,有人就在河邊赤身裸體的換衣服。瓦拉納西就沿著恆河而建,在兩個建築間隔只有一米的胡同中穿行,看著太陽的方向總能走到河邊。有些還不到一米,仰頭望天,就像一線天。沿河一帶,到處是荷槍實彈的士兵,估計是這一帶都是宗教場所,易發沖突,引起擾亂有關吧。這里的人,做什麼都那麼漫不經心,除了祈禱,去廟里祈福。沿河就像一座座巍峨的城堡,高聳在恆河西岸,斑駁滄桑,從上邊走下來。得順著窄陡窄陡的台階下來,台階很長。沿河的城堡有大部分廢棄了,看著像是沒人居住的樣子。我就聽到一個中國遊客說,這樣多可惜,要是在我們那裡,早都開發了。我覺得他嘴裡的開發就是在恆河岸邊建起高聳的現代化建築,印度人也這樣想,就不是印度了。這幾天看新聞,有聽到灑紅節時,一個德國女孩被奸殺了,真是不幸的事情。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在恆河邊遛達事就看到兩個東方面孔的女孩在岸邊拍照,露著白白後背,我看到幾個印度人看的眼都直了。早知道印度女人結婚之前一般不漏的。結婚後穿著麗莎,露著肚皮,這時候的肚皮就像草包了,沒有了美感。你這樣露著白白的後背,大腿,在隨性的印度人那裡,怎麼不引起印度人的性慾呢?好自為之吧。在河邊,在水裡,總能看到當地人在拿著一個小棍子在嘴裡戳來戳去,像是在刷牙,但他們還把棍子用嘴用力的嚼,真他媽奇妙!總之,他們在這里完整的詮釋了人生的哲學:我是誰、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他們就是印度人,他們就過那樣的生活。就要那樣的傳統,他們來自恆河,最後又歸於恆河。
我是三月份去的印度,到孟買,正好趕上印度人的新年,灑紅節,看到任何人都將五顏六色的顏料抹到你的臉上,我還跑到孟買的貧民窟,也跟著他們嗨了一把,非常歡樂,有機會一定要嘗試。
我們印象中,釋迦摩尼就出生在印度,覺得印度就是一個佛國,其實,現在的印度是沒有佛教的,也沒有寺廟,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他們敬的是濕婆,不敬如來佛!
總之,印度保存了古老的文明,你能看到幾千年的傳承,到印度,你會看到與這個 社會 的格格不入,會得到不一樣的震撼!
Ⅶ 印度最奇怪的現象,為何當地人喜歡跟中國遊客拍照
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印度人眼中看來中國人的美更符合他們心目中的審美。所以,印度人們看到中國遊客之後都會想要拍照留念。
由於緯度問題,印度那裡的人普遍都比較黑,這不僅僅是環境問題,還因為印度人幾千年遺傳下來的基因就決定了他們的膚色。因此,這些印度人的膚色很難用化妝品掩蓋,因為會顯得不自然。
但是印度是以白為美的一個國家,不管男女都覺得白一點的膚色會比較好看。因此,印度人們看見來旅遊的中國遊客都會很羨慕,並且想跟他們拍照留念。
Ⅷ 去印度旅遊,為何印度當地人都喜歡找中國人合影
一、審美觀
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印度的人的審美觀和我國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有很多我國的旅遊者去印度旅遊的時候,當地的人會和我們去合照,也是一種友好的表現,現在有很多的我國遊客為了能長一點見識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去國外旅遊,有很多我國遊客都是去了印度,印度當地的人有很多和我們合照的,因為我們兩國的文化都是有交流的,並且審美觀也都是一樣的,所以才有這個舉動。
現在我國的生活條件提高了,有很多人想去國外看一看,大多數人就會選擇印度,因為印度是西方神聖的地方,並且那裡的佛教文化也是特別繁榮,但是去那裡旅遊的人必須有一定的安全防範意識,這樣在那裡旅遊的時候才不會受到傷害。
Ⅸ 印度人除了喜歡深圳,還喜歡哪裡
在上個世紀,美國幾乎是全球各地人們所嚮往的天堂。憑借著發達的經濟,一度讓人們成為了移民的首選。但隨著我們中國的日益崛起,不少外國友人紛紛都將目光看向了我們中國,來到我們中國旅遊定居的老外都不斷增多。
這難免讓人感到心酸不已,看完之後,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願意去這個國家看一看嗎?
Ⅹ 去印度旅遊,為什麼總是被印度人圍著拍照合影
隨著印度旅遊業逐漸興起,印度也逐漸迎來中國遊客的腳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把印度當做一個新興的旅遊目的地。
如果你到印度旅遊,有人找你拍照的話,也不要擔心,他們只是覺得你長得好看,喜歡合影拍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