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人怎麼評論印度人口超越中國
這個哈,我不知道日本是怎麼評價的,但之前看過《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道,說是中國在未來不可避免的進入老齡.化社會,並且現在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較之十年前很大,而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普遍只有中國的百分之65左右(越南、泰國等國家更低),所以近年許多西方 國家選擇印度作為主要生產場地之一。但是印度繁瑣的申請程序和比中國還要低下的政.府.部.門.工作效率,以及治安.環境都讓很多西.方人不願意到印度工作。
具體其他的記不清了,反正他的意思是中國在未來15到20年內「世界工廠」的地位不會被動搖,還有在中國申請辦工廠好像是需要160多天還是多少,印度是中國的二倍需要300多天。這個報紙是比較權威的,盡管有些數字可能誇大或者過時,但是希望會幫到你吧......
Ⅱ 印度GPS擬趕超中國北斗可笑不
外媒11月17日報道稱,中國日前成功發射了首批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北斗3號」使用的人造衛星。定位精度(誤差)將提高至原來的203倍,最大達到2.5米。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將在2020年之前覆蓋全球。中國不僅在經濟和軍事層面,在宇宙開發方面也加緊追趕美國。而緊跟中國步伐的印度也正在穩步推進類似項目。
最早2018年下半年實現商用化
「我們的定位系統最早將在明年下半年實現商用化」,印度的空間應用中心(SAC)理事Tapan Misra日前接受采訪時如此自信的表示。
有意思的是,Misra稱,NavIC的定位精度與中國的北斗系統一樣,「也是最大2.5米」。此前不少人認為「精度在10-20米之間」,但Misra解釋稱「將和中國一樣,使用2個發送不同頻段信號的接收晶元,將誤差控制在2.5-5.0米之間」。日本力爭投入使用的准天頂衛星定位系統「引路」的精度為6厘米,雖然與日本的定位系統不在同一個水平,但是與其目前使用的精度為10米的GPS相比,精度大幅提升。
印度決定自主開發定位衛星的一個原因是曾有過無法依賴GPS的慘痛經歷。在1999年與鄰國巴基斯坦爆發的「卡吉爾沖突」中,為獲得位置信息曾向美國請求利用GPS,但遭到拒絕,切身體會到了自己擁有衛星定位系統的必要性。印度政府2006年批准開發,2013年發射了第1號衛星。目前有7顆衛星位於地球靜止軌道等,預計2018年年初發射第8顆。
製造和測試依賴台灣企業
「為我們開發出了好幾種能向世界展示的系統而驕傲吧。我們還開發了NavIC」,在8月15日的獨立紀念日演說中,印度總理莫迪這樣鼓舞國民。
但事實上,從對Misra的采訪中可以感覺到印度在衛星定位系統開發上的極限。
「我們向台灣企業出錢,委託他們進行製造和測試」,關於上述提到的「2個接收晶元」Misra是這樣說明的。雖然並沒有提及具體企業名,但可以看出,這個能發揚國威的國家項目光憑印度政府和企業的力量還無法完成。
Misra就晶元價格表示:「現在1枚高達1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萬元),無法為智能手機等標配。需要降到1枚1美元」。從這點來說,可能還離不開擁有先進生產技術的台灣企業的合作。
提出製造業振興政策「印度製造」的莫迪政權在通信領域也在分階段推進成品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招商。Misra提到的台灣企業可能早晚也會在印度國內生產定位衛星系統用接收晶元。不過,印度雖然擅長衛星等尖端技術,但並不具備聚集各類製造業的「基礎體力」,今後一段時間內應該會繼續憑借東拼西湊的自給自足主義追趕中國和世界。
Ⅲ 印度人口已超中國是網路誤傳,專家對此是如何解讀的
專家表示需要進一步統一口徑,這樣的數據對比才會有意義。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 印度的人口出生率也一直維持在高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隨著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的人口出生率也越來越低,印度很有可能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本身是大家人盡皆知的事情,只不過在官方的數據出來之前,我們沒有必要輕易聽信網上的言論。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有網友表示印度的最新人口已經達到了14.15億人,這個數字也首次超越中國,這就意味著印度成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此之後,有關專家專門為這個消息辟謠,專家表示這個數據僅僅是印度的一家醫療機構所給出來的內容,所以這個數據沒有對比意義。
Ⅳ 中印差距到底有多大,日本一席話令印度人崩潰中印對比
以下是有關這件事的新聞報道,僅供參考:
外媒稱,印度西部商業城市孟買班德拉一帶雲集了施華洛世奇、勞力士等著名品牌專賣店。孟買市內有幾個區域居住著許多窮人,這里的景象完全不一樣。富裕階層常常購買奢侈品。這情景似曾相識,對了,很像21世紀初的上海和北京。
《日本經濟新聞》以《印度比肩中國的那一天》為題報道稱,2002年英國高檔車賓利在中國開設專賣店後,中國成為該品牌最高端汽車銷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當時人們認為這不過是少數人的奢侈行為,但回過頭去看,這正是富裕階層開啟消費熱的徵兆。
報道稱,阻礙印度經濟增長的因素也不少,比如基礎設施不足、貧富差距大、國有企業效率低、行政許可權不透明等等。不過,中國也被認為有同樣的缺點。印度經濟會像昔日中國那樣起飛,進而出現兩國並駕齊驅那一天嗎?
中國軍事的強勢崛起,不再只是說說而已了,中國軍事力量全線崛起,代表著中國軍事已經走向世界領先的地位!
印度到底有多害怕中國?看完就徹底明白了。
印度對中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羨慕?仇恨?還是?
目前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自從1969年那場戰爭之後。中國軍隊以極少的人員橫掃了印度人,差點直插印度首都。雖然中國人已經忘了,但對印度人來說那可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印度人絕對不會忘記了中國軍隊強大的武力帶給他們的教訓。
印度士兵
印度人這種記仇的心態導致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中印長期陷入對峙狀態。中國目前的國民任務是發展經濟 所以在邊境僅僅放了不到5萬的兵力。而印度呢?而印軍已多達36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高達1:6。
印度忌憚中國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中印邊境的局勢您看看地圖就明白了,印軍的布置全是在喜馬拉雅山以北,僅僅是三十多萬人的吃喝拉撒,其後勤保障都是件多少可怕的事情,並且許多基地在連公路都不暢通,保障完全靠空運,細算起來保障成本何等驚人!有這樣的對手真是我中華家之幸!
中印軍隊對峙
印度認為部署這樣強大的兵力應對中國依然不保險,還在不斷的增兵。印度軍方如此,印度社會就更害怕中國了。印度報紙和電視新聞幾乎幾個小時就發出一篇關於中國的報道。時刻把62年的那場戰爭掛在嘴邊,彷彿一時不注意中國就會在背後捅他們一刀的樣子。
曾經有個在印度工作多年的朋友講道 :有一次經過德里的一座大橋時,印度老闆突然問他我,"你知道這橋是怎麼來的嗎?",當時我心想,我他媽怎麼能知道離我家這么遠的這地方的一座什麼什麼橋是怎麼來的,我要是問你我家鄉的某座建築怎麼來的,我就不信你小子能知道。
看我一臉懵逼,該老闆接著說:"這橋原來就有,但沒這么大,也不像現在這么好,但仍是連接德里與現在新德里所在地的交通要道,後來你們中國人發兵打我們,佔了我們的首都德里,為了阻止你們的繼續推進,我們當時不得不炸毀這座大橋,並在對岸繼續駐扎防守,後來你們撤走之後,對岸就變成了現在的新德里,我們也重修了大橋,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大橋"。
解放軍俘虜的印度士兵
我當時的感覺真的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一直以來我只知道日本人對中國人罪大惡極,我從沒意識到原來隔壁的某個國家的人民,把中國也視為入侵者。這對當時的我是一種震驚。印度對中國的這種恐懼就像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同樣來源於幾十年前的戰爭!!同樣一大塊領土的歸屬未定!!!同樣還有一場戰爭等著兩國!
印度這回是攤上大事了!北京一招就要了莫迪的命。
蒙古國喜歡"作死"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身為一個蕞爾小國,屢次觸犯我國底線,不僅公然邀請達賴訪蒙,還背著中國向印度求援,此等小人行徑,實在罪不可赦。當然,不要臉的不止蒙古,還有印度。
這個跟中國當了千年之久的"老鄰居"不僅沒念著我們的好,還專門對我們干一些壞事。據媒體報道,這次達賴訪蒙的幕後黑手不是別人,就是印度。就在前幾天,自稱因達賴竄訪被"中國封鎖",蒙古大使"緊急"向印度尋求支持。
蒙古大使"緊急"向印度尋求支持
沒想到的是,印度方面居然沒有保持沉默,而是非常"大方"的承認此事,甚至還提供蒙古10億美元貸款。不得不說,阿三民族不愧為"作死"小能手,在這個節骨眼都敢得罪中國,勇氣可嘉啊!中國聽聞這個消息,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一、尼泊爾上的中國快遞
眾所周知,前不久的"廢鈔運動"導致印度經濟一度出現崩潰,即使到現在也沒有恢復過來。換句話說,現在的印度經濟相當脆弱,經不起半點折騰。而就在此時,小編恰好聽聞一則重大消息,而這消息就跟印度有關。
Ⅳ 為什麼印度的GDP增速超過中國
這有什麼,
很正常地現象,
增速說明不了多少問題,
比如我朝增速還比老美快呢。
印度增速快,
首先就是因為經濟基礎薄弱,
經濟體量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十個的基礎上增加一個,
增速為百分之十,
但一百個地基礎上增加八個,
增速為百分之八。
雖然前者增速快,
但增加的絕對量遠少於後者。
雖然目前,中印經濟差距沒那麼大
但也絕對不小,
畢竟咱天朝可是全球第二,
全球唯二的經濟體量破十萬億的國家……
Ⅵ 外媒眼中的中國和印度到底有什麼區別
外媒眼中的中國和印度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的奇跡已經在世界見證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這些個外國媒體是怎麼看待如今的中國和印度的。
西方媒體的一位記者親自加入了當地的建築隊,卻不曾想看到的很多都是來自中國的工人!這是因為中國建築工人的速度與效率是出了名的。
他的看法是: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是站在一個美國人的立場來看的,而我們正在停滯不前,所以說並不是我們在進步,中國在進步或者說中國發展的比較快。而我要說的是美國現在的經濟很無力,內部斗爭極其嚴重,在基礎建設和教育方面停滯不前,而這些領域恰恰是中國正在迎頭趕上的。
Ⅶ 印度和中國哪個更發達為何印度專家毫不謙虛地說:已經超過中國30年
在我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不僅科技軍事等領域發展迅猛,經濟實力也日益提高,這一點從這次病毒疫情中就可以充分體現出來。在這次災難面前,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讓全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的實力。可以說,如今的中國一舉一動都能影響整個世界,任何國家都不敢再小覷中國。
此外,印度在軍事領域和農業領域方面也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的,因此,總體上來說,我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其他方面都遠遠超過印度,即便印度有些方面確實比中國好,但也說不上遠超中國30年。這樣的說法只是印度人的自尊心作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