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地理位置最偏遠邦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區劃
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8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此外,雖然印度在南極洲並沒有擁有土地,但在當地亦建有二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
印度28個邦名列表
安得拉邦 阿魯納恰爾邦 阿薩姆邦 比哈爾邦 恰蒂斯加爾邦 果阿邦 特里普拉邦
曼尼普爾邦 喜馬偕爾邦 梅加拉亞邦 喀拉拉邦 古吉拉特邦 賈坎德邦 北安查爾邦
旁遮普邦 卡納塔克邦 米佐拉姆邦 奧里薩邦 哈里亞納邦 錫金邦 泰米爾納德邦
拉賈斯坦邦 馬哈拉施特拉邦 那加蘭邦 中央邦 查謨-克什米爾邦 北方邦 西孟加拉邦
首都
印度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連同德里人口共1675.3萬(2011年)。德里位於印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畔,為中央直轄區,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區鄉村在內,面積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鐵路、航空樞紐。
2. 印度蘭姆珈在哪裡
蘭姆伽是位於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平原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集鎮,小鎮四周除了乾旱的河灘和荒涼的山谷僅有一座戰俘營。
蘭姆伽在駐印軍駐扎的時候屬於比哈爾邦,但現在屬於加爾克漢德邦,現在的譯名叫拉姆格爾,在蘭契東北約40公里。一九四一年英國人在這里關押過兩萬名從北非俘虜的義大利戰俘。後來盟軍在緬甸遭到失敗,亞歷山大根據英美兩國達成的協議,將蘭姆伽及其周圍數百公里山區劃出來供美軍使用。
(2)印度偏遠小鎮有哪些擴展閱讀:
蘭姆伽與中關系:
1942年7月14日,中國遠征軍在印度蘭姆伽整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如火如荼之際,曾有大批中國軍人遠道而來,在此接受西方盟國最現代化的裝備和訓練。蘭姆伽也因此成為中國軍隊第一次廣泛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指導。
1942年初,應英國政府要求赴緬甸協助英軍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因局勢危急,撤退回國。時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的史迪威將軍力主由美國出資出裝備,在印度訓練10萬中國軍隊,稱為「中國駐印軍」,以便適時反攻緬甸。
中國駐印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中外聯合組建、指揮並在國外接受訓練的中國軍隊。蘭姆伽整訓的成果是各方積極投入和合作的結果。經訓練,不僅官兵自身素質得到提高,部隊的持久戰鬥力得以增強,同時也從另一面推進了當時國民政府在國統區推行的「士兵養成教育」。
3. 疲憊了怎麼辦去地球上最偏遠的18個地方吧,享受真正的世外桃源
你有沒有厭煩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有沒有想過孤身一人,到渺無人煙的地方去生活?脫離開世俗的煩擾,去享受難以置信的孤立和寧靜?
你有沒有想過暫別你現在的生活, 去世界上最偏遠的地區 ,那裡甚至沒人知道你的名字?
如果你正在尋找這樣的世外桃源,那麼來看看這些世界上18個最偏遠的、人跡罕至的地方吧:
復活節島以其一千多尊摩艾石像而聞名,很有名但也夠遠的,它離最近的文明世界,也有足足2000英里!
這些雕像是由拉帕努伊人在公元1250 年至 1500 年間用火山岩雕刻而成的。
島上的三座山峰,Terevaka、Poike 和 Rano Kau,由相同的古老熔岩組成,形成了一個視覺上令人驚嘆的景觀。
往返復活節島的航班數量非常有限,但去過的人都說值得!
這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城鎮之一。
1950 年,朗伊爾城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在這個寒冷地區埋葬,因為凍土會使屍體無限期地變成木乃伊。
喜歡玩槍的可以來這里,因為這里人人帶槍出門,法律要求當地人攜帶槍支以防止北極熊。
在斯瓦爾巴群島,這個獨特的小鎮只有2,100 名居民,在這里玩啥呢?比較受歡迎的戶外活動包括皮劃艇、越野滑雪、雪地摩托和騎自行車。
這里有多荒涼?美國宇航局指定一個地方進行外星球研究時,找的就是這里。
德文郡是伊麗莎白女王群島的一部分,是該群島中的第二大群島,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內,比加拿大的心臟更靠近格陵蘭島。
貧瘠的風景讓你感到格外孤獨,簡直能懷疑人生啊!
Danakil Depression 是衣索比亞東北部的一個火山口,由鹽、酸池和硫化合物組成的超現實景觀,環繞著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熔岩湖之一。
它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通常被稱為「地獄之門」。
巴拉是外赫布里底群島最南端的有人居住的島嶼,夠遠的吧?
這座 10 英里長的島嶼僅有 1,000 多人口,擁有廣闊的空間供您漫遊和 探索 。
到達那裡需要登上降落在沙灘上的小型螺旋槳飛機,但是巴拉的跑道隨著潮汐的變化而消失,沒有航班表,因為能否降落取決於潮汐。
薩摩亞由四個島嶼組成,阿波利馬是最小的島嶼。
Apolima 到處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叢林樹葉,四周環繞著純凈的藍色海水。
喜歡豪華游的估計要失望了,因為這里壓根沒像樣的酒店,旅客必須與當地家庭協商安排住宿,而乘船是您到達那裡的唯一途徑。
這群位於南大西洋的火山島群是英國的海外領土。雖然經常下雨,但該島是觀賞鯨魚、海豚、企鵝和各種海鳥的理想場所。
這里有多孤獨?天哪,只生活了269個人!
它是地球上最偏遠的島嶼——最近的陸地有 1,500 多英里遠!
當您想到偏遠的目的地時,南極洲必須是您的首選, 這個站是美國在非洲大陸的主要研究站。
位於印度洋的超南部,這片冰凍的島嶼群很少有遊客,因此主島獲得了荒涼島的稱號。
如果你渴望北極的溫度,你可以乘船到達這個研究站。
北非文化在錫瓦保存完好,因為它遠離有人居住的埃及其他地區。
只有50 人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天堂。作為熱帶目的地,島上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浮潛和日光浴。
如果你想移民就算了,因為基本沒啥工作機會。
該島距紐西蘭 3,000 英里,島上幾乎空無一人。周圍清澈的海洋可與世界上最美麗的島嶼水域相媲美。
由於其奇特的景觀和奇形怪狀的樹葉,索科特拉島被親切地稱為「外星島」。
海洋曾經覆蓋過這片土地,形成了石灰岩地基,稀有的龍血樹在其中生根。
當地人使用一種不成文的語言,稱為Soqotri。阿拉伯、索馬里、希臘和南亞裔的移民也居住在索科特拉島。島上奇異的動植物群會將您帶到另一個世界。
南太平洋智利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被稱為魯濱遜漂流記島,因為數百年前的1704年,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被困四年多,工具有限,才獲救。
作家丹尼爾·達福 (Daniel Dafoe) 受到亞歷山大·塞爾柯克 (Alexander Selkirk) 在南美洲以西約 400 英里的島上生存的啟發,撰寫了小說《魯濱遜漂流記》。1966年,智利政府將該島更名為魯濱遜漂流記島。
格陵蘭島最偏遠的小鎮 Ittoqqortoormiit(好別扭的名字啊!) 有 450 名居民,只有一家雜貨店,中華煙是別想買到了。
Ittoqqortoormiit 位於東海岸,由來自塔西拉克和西格陵蘭的定居者於 1925 年建立。
在俄羅斯,很少有地方比奧伊米亞康更冷、更偏遠。這個小鎮有大約 500 名居民,是地球上最冷的有人居住的地方,平均氣溫為 -58 度。
是負的58度啊!還是平均!
如果您想知道這些居民如何應對寒冷,當地人會告訴你,為了在寒冷的天氣中生存,居民喝Russki Chai,字面意思是俄羅斯茶,其實就是伏特加的代名詞。
看來,酒量小的人就別去了。
這條連接馬達加斯加西海岸的 Belo Tsiribihina 和 Morondava 的土路上,古老的猴麵包樹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些玩意兒看起來就是樹根朝上嘛!為啥呢?
根據阿特拉斯·奧布斯庫拉( Atlas Obscura) 的說法,傳說這些樹看起來是這樣的,因為「1000 多年前,當阿拉伯海員第一次造訪時,他們說魔鬼把它們從地上扯下來,倒放回去,作為他們的樹冠像根。」
但真相讓人唏噓,這里曾經一片滿是這些樹木的森林,但由於建築和現代生活的侵佔,樹木被砍伐,留下這些最後的樹木孤立無援。
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啊!
托爾斯港以北歐雷神托爾的名字命名,是法羅群島的首府,擁有 20,500 人口,是世界上最小的首都之一。
兩萬人,這也叫首都啊!
北大西洋群島擁有歐式咖啡館和豐富的傳統法羅民謠文化,在迷人的風景中融合了現代和 歷史 體驗。
外赫布里底群島位於蘇格蘭的西海岸,由 100 多個島嶼組成,只有少數幾個島嶼有人居住,包括劉易斯和哈里斯北尤伊斯特以及本貝庫拉。
外赫布里底群島是蘇格蘭的一部分,擁有豐富的蓋爾島文化、古老的 歷史 和壯麗的陸地和海洋景色,交通便利,但又偏遠,感覺就像一個屬於您自己的世界。
以上就是18個世界上最偏遠、人煙最少,但是又能生活的地方,在那裡你可以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人均佔有面積好幾平方公里呢!
甚至,因為抬頭就能望見天邊,所以連近視眼說不定因為天天看遠,視力都能大幅提高呢!
世界好精彩啊,真想去看看啊!
4. 哈爾德瓦尼在印度哪裡
哈爾德瓦尼在印度的北部。在北部的北阿坎德邦。
Haldwani是印度烏塔蘭邦人口第三鎮的城市。目前人口為156,078人。
5. 邊陲小鎮——普蘭
「前邊就是普蘭了」,司機的一聲提示讓我一下子精神了起來,在汽車上長途行駛的疲勞瞬間消失,開始仔細打量外邊的一切。我們從阿里地區行署所在地噶爾縣出發,在廣闊的草原上乘車飛馳了近四個小時,一路上天是那麼的低,白雲幾乎要貼到了地面,草原走過一片又一片,似乎永遠也走不到盡頭。現在,我們終於走到了青藏高原的邊緣,汽車隨即開始沿盤山路向下行駛,從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俯沖下去,自然環境轉眼間就出現了驚奇的變化,眼前的景色不再是茫茫草原,開始零星地出現農田,再往遠外已經出現了些許樹林進入了視野。
沒過多久,在遙遠的雪山下出現了一座迷人的邊陲小鎮,這就是普蘭鎮。她座落在孔雀河谷的綠州之中,海拔3600米,西南通向尼泊爾,西北與印控克什米爾相鄰,遠處的雪山終年積雪,細看頗有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味道,越過雪山就是尼泊爾。在西藏提起普蘭鎮是無人不曉的,他歷來是西藏通向南亞的要道,因為處在邊境的緣故,街頭有著為數眾多的尼泊爾人、印度人,經商打工或是朝聖,遠方客人的到來讓普蘭自然帶上了一縷「異域」的色彩。我們到達時已是傍晚,小鎮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喧囂,晚飯後我們外出散步,街上已經不見了行人,路邊的商戶正陸續打烊,想來他們知道晚上是不會有什麼顧客的,就連街上的流浪狗也各也去找尋安身的小窩。晚風吹在身上涼絲絲的,周圍的一切是那麼的寂靜,整個小鎮已然進入了夢鄉,要等到第二天天亮才會蘇醒。
第二天一早,我們草草吃過一些早點,便和同行的幾位朋友奔向普蘭的「國際市場」。所謂「國際市場」是我們的戲稱,他的真正名稱應該叫邊貿市場,是邊境地區不同國家的老百姓互通有無的場所,轉賣一些日用品,規模和形式跟內地鄉間的農貿市場差不多。簡單地和旅店的服務員詢問了一下,我們便知道了市場的所在,出門過了兩道街就遠遠看到了一塊「中國西藏普蘭邊貿市場」的牌子,我們走上前,再從大門進去,瞬間便有了一種置身印度或是尼泊爾電影場景的感覺,整個市場里都是戴著船形帽的尼泊爾商人來來往往,市場中間的空地上堆滿了各家各戶的貨物,我以一種好奇的心態把這里的商店挨著一個不落地逛了一遍,以滿足我的好奇心,這里的商品以日用百貨最多,諸如日常用的鍋碗瓢盤,香煙、食品、糖果,香皂、服裝等等,當然清一色的全是外國貨,特別是一些皮具、手錶、酒類尤其吸引人的眼球,此外各種工藝品也是這里的主要商品,尼泊爾的木器和銅器做工十分精緻,特別是那些木製器具做工精良構思巧妙,設有各種機關,比如可以折疊的木盤,置有暗鎖首飾盒,能夠自動抬出香煙的香煙盒,這些都是我第一次見到,著實讓我大開眼界。
邊貿市場的一家藝術品專賣店吸引了我,老闆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尼泊爾男子,簡單交流後,他身上那種商人特有的精幹便給我以深刻的映像,進一步交談後得知他已經在普蘭鎮做了二十多年的生意,一開始是賣些日用品,後來發現相比各種日用品,各類繁多的工藝品好像更有銷路,特別是到了旅遊旺季,內地的遊客會專門來會特別青睞尼泊爾的工藝品,於是他便專門做起了工藝品的生意,多年的歷練,他學會了藏語和漢語,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在普蘭紮下了根。
這里的尼泊爾商人都會一些簡單的漢語和藏語,基本上可以應付日常的買賣事務,如果要做更大的生意他們就會顧一個翻譯,但無疑又會產生一筆額外的費用。當一個陌生的客人進入商店選中了一件東西,店主先會簡單的給以招呼,如果感到交流困難,就會在計算器上打出價格,或是在紙上用阿拉伯數字寫出來,然後雙方通過表情手勢確定是否成交,這一切讓人看來,比伸手指表示價格的「袖子生意」還要讓人感到新奇,長久以來當地的居民和外地的客商都習慣了這種規則,這一切讓我突發奇想,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各個國家和民族都通用的語言,那麼就應該是手語莫屬了。同行的司機師傅在這里買了一塊「進口」手錶,據他說同樣的款式這里的會比拉薩或是內地的價格便宜許多,我從那個經營工藝品的尼泊爾商人手上買了一件銅馬,我打算把它擺在我的書櫃上,算是為我這次普蘭之行的紀念。
中午,我們專門找了一家尼泊爾人經營的餐館去品嘗尼泊爾風味的飯菜,餐館離邊貿市場不遠,幾十戶尼泊爾人集聚在這里經營餐館,一排排簡陋的土坯房,讓我想起了故鄉山西農村裡的那些老房子,從外邊看上去很簡陋,普蘭縣的朋友帶我們走進了當中的一個,他說這里的飯菜做的最棒。我們走進去以後發現餐館裡面的裝飾與餐館的外表一樣簡陋,但是老闆盡量很是整潔,老闆是一個尼泊爾的中年女,桌子上的菜單用藏文、漢文和英文標注,一看名字就知道都是一些家常飯菜,但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很有特色,多數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我要了一份咖喱飯和一隻煮羊蹄,不一會老闆便做好端了上來,光看上去就讓人吊足了胃口,吃起來味道確實鮮美,和大都市商業區里的印度尼泊爾的咖喱飯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這才是正宗的印尼飲食。
普蘭縣的朋友告訴我們,在普蘭經商打工的尼泊爾人很多,在當地的藏語中依然用「廓爾喀」這個古老的名字來稱呼他們,他們很節儉,從尼泊爾進入中國境內就有了通往普蘭鎮的汽車,費用在我們看來非常便宜,但他們寧可舍棄汽車的便利,一路走著過來。印度人也不少,不過來普蘭的印度人明顯腰包闊綽,他們大多是來游歷或者是朝聖的信徒,對於他們來言,目的地不是普蘭鎮,而是幾十公里外的神山岡仁波齊。別外,我們去的邊貿市場用不了幾年就要搬遷了,政府另找了一塊空地正在修建新的邊貿市場,經營居住的條件會更好,到時所有的商戶都會搬過去。
在我們離開的時候,普蘭鎮正在進行城鎮改造,到處是施工隊,整個小鎮正在經歷一場悄悄的變化,那是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我期待下一次來普蘭的時候她的樣子,我相信我一定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