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未見過多少高樓

印度人未見過多少高樓

發布時間:2022-12-07 23:52:37

㈠ 印度48層高樓倒塌,3億民眾想讓中國背黑鍋,這是怎麼一回事

好像當時這個設計的圖紙是和中國設計師有些關系的。

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一棟棟高樓平地而起,不只是我國,其他的國家也是迅速的崛起的。但不是每個國家的基建都能成為合格的基建的,現在中國的基建技術可以說是享譽全球了,很多國家都無法完成的,我們能夠保質保量。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建築樓房的時候首先要打好地基,然後再一層一層的往上蓋,現在中國的各種基礎建設越來越完善,該進入的領域也已經是名列前茅了。

其實無論是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實事求是,千萬不要偷工減料,不然最後真的是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㈡ 關於印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與印度市場比較的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盡管兩個市場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改革方面,兩國均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中國是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學人》雜志這份「印度和中國專題調查」的作者西蒙·朗(Simon Long)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勝於印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起步較早,此外,在為貧窮階層提供教育和衛生保健,以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比印度作出更多的努力。兩者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更多,因此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失業、地區差異和農民貧困都是首要的經濟問題。兩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如何防止環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課題。西蒙·朗在調查報告中認為,印度需要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

印度經濟發展被超越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超過印度。此後,兩國經濟均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GDP每年平均增長5.6%,在1991至2003年每年平均增長5.8%。中國的增長幅度相當,但其起點更高,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GDP增長平均每年為9.3%,在1991至2003年則為9.7%。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較快,兩國的人均GDP差距便更大。在1990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8.5%,而印度為4%。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1,100美元,而印度僅為530美元,換算為人均購買力後,中國比印度富裕70%。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印的差別更加明顯。1990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分別為1.9%和1.6%。到2003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增至5.8%和5.3%。去年,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然而,印度的雙向貿易額還不到世界總額的1%。

由於經濟迅速增長,中國的貧困水平顯著下降。在1981至2001年期間,中國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數大約減少4億。在1977和2000年期間,印度貧困人數減少6,900萬。現在,35%的印度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而17%的中國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

導致中印兩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別的主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600億美元,是印度的12倍。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有兩大吸引力:巨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和便利的出口環境。

據一家跨國公司估算,中國可支配消費收入的人口達3億人,這遠遠多於印度的5,000萬人。此外,中國擁有優越的基礎設施,例如它的高速公路總長3萬公里,是印度的10倍。同時,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移動和固線電話數量是印度的6倍。

印度的優勢仍然是其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和法律、機構和金融市場等「軟基礎設施」。在高端市場上,印度有大量英語流利的技術人才,而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方面,中國工人則在基礎教育方面有很大優勢。

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青睞中國,有利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日益增長,中國加入WTO也令其經濟活動自由化進程比印度快得多。

工業和農業

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並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佔印度GDP的4%。西蒙·朗認為,印度製造業增長速度遠低於服務業,而且提供很少就業機會,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2002年,印度製造業只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中國製造業卻有1.6億名從業人員,中國已經成功地變成了世界工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為新的鄉鎮企業輸送數千萬員工。印度不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但是它仍需努力令農民從農場轉往工廠工作。

目前,印度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而中國農村人口佔60%。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農業問題:生產率低、農場規模小、農民在改進生產方面作投入的能力有限。

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印度可能以中國為標准衡量其經濟增長和國際影響,但中國是以美國為比較對象。另外,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正在變化。目前,兩國外交關系十分友好,並且雙邊貿易繁榮。西蒙·朗估計印度和中國將成為「競爭性合作夥伴」。印度擔心中國可能取代它在IT服務和外包輸出方面的領先地位,只需幾年,中國就能夠造就與印度數量相當的軟體工程師和會說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鑒於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巨大影響,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這項毋容置疑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在出口型勞動密集製造業方面與中國分庭抗爭。這是印度經濟增長趕上中國在過去20年達到的水平的唯一途徑。印度希望成為出口大國,但在發生重大變革之前,它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在今後幾年,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解決地區差別的巨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決定它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高增長率。對印度來講,這也將決定著它是否能夠提高目前的增長速度。西蒙·朗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它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並非絕不會發生。

資料:《經濟學人》雜志

㈢ 48層高樓一夜坍塌,3億人喊話中方全額賠償卻慘遭盟友打臉,這是怎麼回事

一、經過鑒定不是中國設計的責任

印度邀過,邀請中國建築師來他們國家做基礎建設,但是為了能夠自己單干,他們從我們國家低價購買了設置通知以後自己建造了一個48層的大樓,但是這棟樓在一夜之間突然就坍塌了。印度人為了能夠補償自己的損失,要求中國賠償,但是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邀請了美國的建築師來做事故的責任鑒定。結果出來是印度的施工方,為了能夠拿到一些回扣,用了不合格的建築材料,使這棟樓一夜之間坍塌,所以中國是沒有任何責任的。知道真相以後印度印度的人們,他們就沒有任何信息了。

其實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去找自己的問題,把自己的問題排除以後,再去尋找別的原因,這樣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處,都是有一定好處的。

㈣ 印度真的有媒體上報道的那麼落後嗎

我覺得印度真的和媒體上報道的,差不多印度這個國家真的是比較落後。

第三就是印度這個國家它種族意識比較重,所以就會有很多的不平等的現象。比如印度國家這個國家,他們歧視女性,女性在他們的生活中是很不被尊重的,印度的法律也不夠完善,所以這個國家不管從經濟還是文化都非常的落後。

㈤ 印度人口超13億,為什麼不和我國一樣建高樓大廈

同樣人口眾多的印度,面對我國數不勝數的高樓大廈,為什麼他們無動於衷,沒有和我國一樣建造高樓大廈呢?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所以一直會被大家所比較。在我國,為了緩解住房壓力,我國會修建各種各樣的高樓大廈供人們居住。在鄰國的印度,他們人口超13億,卻不跟我們一樣建起高樓大廈,兩者不同取決於土地問題上。

雖然我國的土地面積比他們還要多三分之二,但是我們的土地要不是高山要不就是盆地,土地沒有像印度那麼平坦,就因為如此,可耕地面積和可建房面積就不如印度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印度人的土地是私有化的,基本沒有人想要把自己的土地賣出去。所以,以上的幾個原因就足以早就了印度很少建造高樓大廈,雖然人口如此多,還是願意住平房。

㈥ 紙醉金迷奢華無比,印度種姓之間的待遇為何「天差地別」

印度人的種姓分別非常清楚,因為高種姓的人,在印度人當中就是貴族,這些人不管在哪一個方面都想有很好的福利待遇,所以高種姓的人都非常的有錢,平時不用操心自己的生活問題,但是低種性的人就不會有這樣好的待遇,相反低種姓的人需要自己養活自己,而且工資待遇都非常低,居住的地方也是一片平房,而且孩子們上學的時候也不能夠去很好的教育學校去上學,所以印度種姓的分別決定了待遇不同。


其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兩極分化非常的嚴重,影響整個國家人均的消費水平,所以說當地政府應該及時的改善這個問題,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在窮人身上,這樣能夠改善這種情況。

㈦ 我們眼中印度是開掛,印度人眼中我們是什麼樣

我們提起的印度第一印象就是臟亂差,之前有報道說兩輛摩托車相撞造成了17人受傷,17人?這是開掛的節奏嗎?我們眼中印度是開掛,印度人眼中我們是什麼樣?

我們的國家報道人家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子?這個是不是就是因為很多媒體的有意為之?是不是就為了醜化別的國家呢?你還不能看到外部的世界,你能做的是什麼?就是看看咱們對人家的報道,你覺得生活在天朝上國里了,這個也是媒體人有意識灌輸給你的,這個是不是不道德的?沒人承認!因為媒體是政府的喉舌!

你覺得這樣的報道有意思嗎?

㈧ 印度人口和中國持平,國土面積卻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為何不建高樓大廈呢

根據2019年最新的世界人口排名顯示,印度以13.63億人口位居第二,相對於人口第一的我國14億人口,差距不足四千萬,以印度的人口增長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遲早的事情。相比於96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中國來說,印度土地只有298萬平方公里,大概只有中國領土的三分之一。印度可以說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那麼問題來了,印度人口跟中國相差僅僅四千萬,面積卻不足中國面積的三分之一,為何印度卻不流行高樓大廈?城市狀態依然以攤大餅的平房或者低層樓為主呢?

㈨ 印度48層高樓瞬間倒塌,3億當地人直呼中國全權負責,後來怎樣了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相當無語,看到其他答主的回答,更加無語。題主問得糊塗,答主回答得很不用心。題主問事情後來怎樣,如果題主和答主稍微用點心去辨別一下,就會發現,這事根本沒有後來的。

這事之所以沒有後來,是因為這事根本就子虛烏有。是的,真相就是印度就沒有發生過48層高樓倒塌事件,更加不存在3億當地人直呼中國全權負責之事。題主被誤導了,進行提問可以理解,答主不進行辨別,直接參照假新聞答題,太過不用心。

這一次,突然冒出印度48層高樓倒塌的假新聞,印度火葬場坍塌致25人死亡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印度國內確實有很多豆腐渣工程。印度塌樓的新聞不少,例如孟買大樓倒塌事件,導致72人死亡(有25名兒童),62人受傷;例如11.15新德里居民樓坍塌事件,60多人死亡,80多人受傷等等。

自媒體編造關於印度的假新聞,和民族自豪感也有關系。一般而言販賣民族情緒,都能獲得不少流量。類似的新聞,肯定很多人喜見樂聞。有句話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之亦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感和自豪感。不可否認,網上有很多網友,經常會從印度身上獲得民族自豪感,原因是印度在許多方面實在太差了,我們有吊打它的實力。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未見過多少高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哪些氣質女星 瀏覽:244
印度牛皮為什麼這么便宜 瀏覽:502
印尼旅遊注意什麼時候 瀏覽:829
最火的越南童音是什麼歌 瀏覽:379
孟買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765
義大利青皮是什麼 瀏覽:76
印尼的錢1000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129
伊朗為什麼襲擊石油設施 瀏覽:699
越南地下城現在怎麼樣 瀏覽:547
香港有多少人有英國戶籍 瀏覽:674
伊朗藏紅花什麼水果 瀏覽:560
印度式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瀏覽:363
印尼選票為什麼要人工數 瀏覽:538
越南什麼時候盛行東風 瀏覽:482
義大利哪裡買gucci 瀏覽:14
固安英國宮一期怎麼走 瀏覽:534
英國愛它美奶粉價格是多少 瀏覽:119
印度用海南話怎麼說 瀏覽:936
中國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資 瀏覽:927
為什麼伊朗不能付款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