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邊境發生沖突怎麼處理的

印度邊境發生沖突怎麼處理的

發布時間:2022-12-08 06:38:03

Ⅰ 中國和印度邊界糾紛是什麼

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新藏公路就通過這里,但是印度認為該地區是他們的領土。

Ⅱ 中印沖突的戰爭結果

中印作為亞洲及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保持中印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對維持亞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平解決兩國邊界問題是中印關系發展關鍵。然而中印邊界問題仍然困擾兩國戰略合作向實質性方向邁進,同時也制約中印關系的縱深發展。
2008年1月,辛格總理在訪問中國後不久,就到包括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區視察,拋出推動印度東北邊境地區開發的一攬子計劃。11月8日,印度外長慕克吉又在中國達旺地區(印度稱為「阿魯納恰爾邦」)訪問時老調重彈,再次宣稱印度對達旺擁有主權。印度強化對中印邊界爭議地區「事實佔領」和「事實開發」的做法,不利於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同時也不利於兩國在安全領域增加的互信。2008年美印核協議簽署和美印太空合作等第三方因素,如果不在中印戰略對話層次增信釋疑,可能也會阻礙中美關系提升的高度。
不論是東線的麥克馬洪線,還是西線的約翰遜線,都不具有法律依據,從來沒有得到過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承認。在中印邊界談判中,中國政府本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則,在邊界協定中,中國間接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主權,為解決邊界爭端做出了重大讓步。錫金王國是1975年被印度並吞的,北京一直拒絕接受這一既成事實。這次簽署的邊界協定規定,中印兩國重新開放自中印邊境戰爭以後一直封閉的一個錫金邊界口岸,另外還准備在中印邊境再開放一個口岸。在中印邊界協定中,錫金被視作印度的一個邦,喜馬拉雅山麓的納圖拉口岸定為邊防和海關檢查關口。
印度在邊界談判中頑固堅持自己的主張,不僅對中國在東線合理的領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還妄圖在西線阿克賽欽瓜分一片土地。鑒於印度的強硬立場,解決中印邊界爭端任重而道遠。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邊境中國邊防部隊接到了毛澤東簽署的命令。
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 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並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 ,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 全線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這是中國政府出於保持中印友好關系的願望,再一次用實際行動 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通過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 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不同於國內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也不同於抗美援朝戰爭。中印戰爭的五個基本特點:第一,這場戰爭是由印度企圖以武力解決邊界爭端引起的,是政治軍事仗.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和平談判解決邊界爭端,而印度尼赫魯政府則堅持擴張主義立場,執意以武力實現其領土要求.這就決定了這場戰爭具有很強的政治性.軍事,政治,外交斗爭融為一體,交織進行.軍事斗爭必須服從和服務於政治,外交斗爭.這個特點,不僅制約著這場戰爭的形式,進程和結局,而且影響著雙方的戰略指導.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通過談判解決邊界爭端,反對訴諸武力.即使在印軍蓄意挑釁,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官兵的嚴重事態下,仍克制忍耐,這就在政治,外交斗爭和道義上處於主動地位.只是在印軍完全拒絕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發起大規模進攻的情況下,中國邊防部隊才後發制人,實施反擊.而在首戰告捷後,中國政府卻發表聲明,申明大義,仍堅持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印度政府蠻橫拒絕和平談判,再度發起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再次被迫反擊並取得反擊作戰的決定性勝利,為進一步開展政治,外交斗爭贏得了主動,得到了世界人民廣泛的同情和支持.這場邊境局部戰爭,決定了軍事斗爭必須服從政治,外交斗爭,三者要緊密結合.政治,外交斗爭的需要,決定軍事行動的打,停,進,撤;軍事上的勝利,又為政治,外交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進而爭取以打促談,以打促和及相對的和平穩定.
第二,這場戰爭,中印雙方力量對比雖互有優長,但從整體上看,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大於印度,中國軍隊的整體素質,特別是政治素質高於印度軍隊.這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敵強我弱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
印度軍隊,原屬英國殖民主義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德,意,日法西斯軍隊作過戰,號稱打遍歐,亞的勁旅.其參戰部隊主力印① 《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73頁.軍第四師系王牌部隊.印軍技術水平好,後方運輸線短,後備兵團機動快,補給便利.但印軍又是資產階級的僱傭軍隊,帶有濃厚的封建和殖民主義色彩,沿襲英軍的基本制度,進行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失道寡助,士氣較低,內部矛盾重重.且戰術思想比較保守,害怕近戰,夜戰.而中國邊防部隊,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久經考驗的人民軍隊,具有很高的政治覺悟,嚴格的組織紀律,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和吃苦耐勞的革命精神,戰略戰術機動靈活.指揮有方,多數部隊具有高原地區作戰經驗,而且系正義之師,得道多助.這個特點為中國的勝利奠定了客觀基礎.
第三,這場戰爭,是在喀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地區的特殊環境下進行的.該區屬於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經濟落後.東段作戰地區,山高谷窄,路險林密,氣候多變.西段作戰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終年積雪,嚴重缺氧,氣候酷寒.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嚴重影響著軍隊作戰行動,部隊集結,機動,指揮和協同困難,戰場容量較小,容易發生非戰斗減員,武器技術性能難以正常發揮,後勤補給十分艱難.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成為奪取作戰勝利的關鍵.
第四,這場戰爭,是在地處祖國西部邊疆主要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進行的,群眾工作,民族和宗教政策,對戰爭有重大影響.只有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邊疆各族人民群眾和愛國僧侶的支持,才能取得戰爭勝利.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正是在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經過長期艱苦和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緊密團結邊疆少數民族的基礎上,取得戰爭勝利的.
第五,這場戰爭,中國邊防部隊的後勤補給基本來源於內地,路線長,道路少,運輸手段落後,難度大.這對戰役規模和持續時間有極大制約.而印度軍隊後勤補給基地距戰場較近,交通方便,利於持久作戰.這些特點,規定著戰爭的復雜性,影響著戰爭的規模,進程和結局.這些特點,是雙方指導戰爭的客觀基礎,必須在客觀條件的限度之內,能動地爭取戰爭的勝利.在這方面,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深諸這場戰爭的特點,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規律,運籌謀劃,作出一系列符合戰爭實際的決策,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戰區指揮員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戰場實際出發,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發揚軍事民主,作出了正確的部署,進行了周密的戰役指揮;參戰部隊揚長避短,依靠政治優勢,吃苦耐勞,英勇善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從而在中印邊境這一戰爭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譜寫了新的光輝篇章.
第六,這場戰爭震懾了印度軍隊和政府,為國家謀求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和相處。

Ⅲ 邊境突然傳出巨響,印軍機接連被擊落,印方如何回應

邊境突然傳出巨響,印軍機接連被擊落,印方是這樣回應的,會不斷擴充兵力,大量的購買先進武器,並不打算緩和邊境沖突。不得不說,印度如今在和平的路上是越走越遠了,印度幾乎和所有的邊境國家都有爭端。而且,印度屬於實力不強,卻硬要和邊境國一較高下的類型。如今,印度士兵在高地因為嚴寒而被動撤退,印度的軍機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擊落。種種跡象表明印度的軍力不容樂觀,就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是抱著幻想,聲稱要大量購置武器。

任何國家的領土和主權都是不容侵犯的,還是不要肆意妄為的好,和平才是主旋律,共贏發展才是符合歷史潮流的。

Ⅳ 如何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因未實際勘測,此數據只是大 東線邊界概數據,也有資料說近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

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11月29日至30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在北京舉行第14次會晤。在會晤之前,印度軍方卻接連作出不利於兩國友好的舉動:除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的藏南地區)組建一支5000人偵察兵部隊外,22日,印軍宣布再向中印邊境新增派兩個山地師,且公然宣稱這兩個師是為了「拱衛」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上一次中印邊界問題談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舉行的,雙方同意繼續推進對話的框架。中國與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別簽署了維護中印兩國邊境安全與穩定的相關協議;2003年,兩國領導人指定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中印邊界劃定工作的談判准備;2005年,中印兩國簽署了邊界劃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東線爭端及麥克馬洪線的由來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炮製了一條新的印藏邊界線,將中國藏南約 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此事,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對麥克馬洪線也未予承認。所以,這是一條非法的邊境線。

西線爭端及約翰遜線的由來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19世紀60年代,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曾到新疆作探險旅行,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昆侖山一側。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清朝政府,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 。

Ⅳ 中印邊境沖突

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是中國與印度歷史上發生的第三次邊境沖突。該事件雖未造成直接的軍事沖突,但是兩國之間緊張的形勢已經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開戰的邊緣。
背景:
1962年及1967年中國與印度分別在邊境發生了兩場邊境軍事沖突,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雖然中國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停火後中方卻從已經奪取的爭議地點撤出,使得印方實際控制了藏南地區。但是印度軍方在戰場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決定在中印附近實施了一項「防禦計劃」以鞏固印方於戰爭所佔有的領土范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印度於邊界前沿的幾個支撐點軍隊已經完成部署,但是通向這些地方的交通網線仍沒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總理後,決定重新審議印度的安全局勢,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過了一項旨在加快在印度實際控制線內部署軍隊的計劃,以繼續鞏固印度在此地的軍事控制。
和解: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長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參加不結盟國家外長會議期間順帶停留於北京,印度外長向北京帶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個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繼續使邊境地帶的局勢惡化」。當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國大黨支持者的集會上說「有關中印邊界局勢的錯誤報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國蓄意傳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兩國之間製造誤解和緊張」。1988年12月,拉吉夫訪問中國,這是即20世紀六十年代周恩來訪問印度後第一次兩國之間的高層訪問。最終在1993年,兩國簽訂了一項「以確保實際控制線兩側的和平」的協議,這場邊境危機由此告終。

Ⅵ 忍讓也是有限度的!違背承諾、非法越線!中印激烈沖突,西部戰區是如何發聲

針對近期的中印邊境沖突事件,西部戰區的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做出了嚴肅回應。針對中印雙方在加勒萬河谷發生的沖突,張水利大校做出以下的回應: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沖突,造成人員傷亡。



言下之意,就是我們中國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對於印度的挑釁行為,相信我們是一定不會容忍的,一定會做出堅決回應來打擊印方的囂張氣焰。而根據日前的新聞,可以看到西部戰區也是調集了大量軍隊前往加勒萬河谷威懾印方。

Ⅶ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是什麼尼赫魯為何突然挑起爭端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印度統治者尼赫魯是成長於英國殖民時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種擴張主義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針對中國的邊境。再加上當時的印度國內的整體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其實因為殖民統治讓印度也積攢了大量的社會矛盾,也引發了貧富矛盾和經濟矛盾,所以為了轉嫁這種矛盾,尼赫魯也就選擇了挑起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沖突。與此同時在尼赫魯挑起邊境沖突的時候,也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大力支持,這兩個大國也都向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軍火,還提供了一些巨額的貸款,在外部力量的拱火下,所以讓中印發生了戰爭。

最後這場戰爭的結局就是印度必須要為自己的所做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中國的軍隊也對印度軍隊實施了武裝反擊,戰爭結局也毫無懸念,必然是中國勝利。

Ⅷ 中國與印度邊界問題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端問題。

中印有爭議的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由於錫金段不存在爭議,故不含錫金段) 。西段長600公里,中段長450公里,東段長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是為推動中印邊界問題解決而專門成立的高級別會談機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過十七輪。

正是在這一會談機制的作用下,中印雙方於2005年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邁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步。2018年11月,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於來華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一次會晤。



(8)印度邊境發生沖突怎麼處理的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的由來:

中印自古相鄰,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但自從英國佔領印度後,英印政府試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中分裂出去,為後來的中印爭端留下隱患。

1914年,由英國政府代表亨利·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制定了「線」,即著名的「麥克馬洪線」。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

1947年3月,當時的印度臨時政府曾慫恿尼赫魯在會場上懸掛的巨幅亞洲地圖竟將西藏置於中國的版圖之外,後經國民政府代表鄭彥的強烈抗議,尼赫魯才給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臨時政府還向西藏葛廈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備忘錄。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施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於是,在「團結一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口號中暫時擱置問題。但印度總理尼赫魯卻對中國的這一外交策略不買帳,沉醉於「大印度聯邦」的戰略構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兵佔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此後,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明目張膽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然而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佔領的中國土地,反而加緊了蠶食的進程。

1954年10月,尼赫魯訪華回歸,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竟立即出現在印度官方地圖上,以此迫使中國接受這一事實。印度政府還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叛亂,公開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尼赫魯甚至指責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於自治區的協議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沖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系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沖突的各項建議,繼續侵佔中國領土。

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Ⅸ 中印1962年邊境沖突詳細過程

1962年自衛還擊戰之後,中印邊境形勢一度緩和。但是1967年以來印度出於其國內政治斗爭的需要,又在邊境地區頻繁地肇事,挑起軍事沖突,不斷由亞東地區入侵我境,修築工事,偷移界碑。僅1967年,入侵活動就達178次,尤其是8月份以後入侵加劇。為了打擊印度的侵略行徑。步兵第十一師奉軍委和軍區命令,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還擊作戰。 乃堆拉山口自衛還擊戰斗印軍駐錫金之山地17師112旅多次在我乃堆拉山口強行越界架設鐵絲網。9月7日,印軍置我多次嚴重警告於不顧。再次越界架設鐵絲網,並刺傷我戰士2名。印軍把我之克制視為軟弱可欺,11日晨又派部隊100餘人強行進入我境,架設鐵絲網,並首先向我開槍射擊.悍然發動軍事進攻。我山口分隊為保衛祖國的尊嚴,遵照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中央軍委「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絕不示弱,絕不吃虧」的斗爭方針,堅決進行了自衛還擊。1967年9月11日至13日,印軍越過中錫邊境,被我邊防部隊擊退。箭頭所指處為中錫國界,左側為中國領土,X處為入侵印軍在中國境內架設的鐵絲網。戰斗經過:9月11日7時30分,印軍112旅所部110人在其中校營長指揮下,從103陣地沿公路進至山口馬尼桿附近,稍作停頓後,即分兩路:一路50餘人沿國界習慣線向南運動;一路60餘人沿國界習慣線向北運動。在其99號、101號、102號陣地的掩護下,向我前沿陣地接近,企圖將我1、2號陣地的鐵絲網向我縱深推移。為防敵進攻,我令31團6連3排和機槍2連1排佔領1號陣地,4連l、2排進入2號陣地。7時44分,敵分3路向我1、2號陣地正面及其南側逼近,我鳴槍3發警告,敵置若罔聞。8時7分,敵向我陣地前沿開槍射擊,並投擲手榴彈1枚。31團機槍2連連長當場犧牲,6名同志負傷。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前沿分隊奉命進行堅決的自衛還擊。1、2號陣地同時以猛烈的火力殺傷暴露之敵,當即斃敵57名(敵收屍觀察到的數字),並集中6具火箭筒於1號陣地摧毀了敵100號陣地的7個工事,使固守之敵一開始就失去了依託和火力還擊的能力。隨即我2門82迫擊炮對敵100號陣地實施了摧毀射擊。8時12分,該陣地之敵狼狽後逃。我2號陣地之火力在殺傷前沿暴露之敵後,即轉入對敵99號陣地之機槍火力的壓制射擊。此時,前沿步兵近距離對戰已基本結束。8時15分,敵我雙方開始了炮戰。我對敵10個炮兵陣地採取集中優勢火力,一次打擊1個目標的方法狠狠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嚴厲懲罰下,敵被迫於13日22時停止了炮擊。我炮兵分隊根據周總理「敵人不打炮了,我也停止炮擊」的指示,於14日14時46分停止了對敵懲罰。這次炮戰歷時4天3夜,我參加各種火炮28門(122榴彈炮12門、82追擊炮7門、75無後座力炮6門、57無後座力炮3門),先後對敵21個目標進行了射擊,壓制敵炮兵陣地8個、觀察所2個、指揮所2個、破壞敵工事23處、擊毀汽車2輛、殲敵約550餘名。這次自衛還擊戰斗31團4連、6連、機2連、炮2連、工兵排、2營部、75炮連、炮兵308團榴炮3營直接參加了戰斗。3l團其他分隊、師高炮營、33團3營、師工兵營1連、工兵305團10連、12連、雷達4連、汽車16團1、5連和軍區加強的一些特業分隊,也部分別擔任了各項保障或機動任務,直接支援了戰斗。這次自衛還擊作戰,我殲敵607名,繳輕機槍1挺、沖鋒槍9支、步槍16支及其它物資一部。我傷亡干戰123名,其中亡32名(干7名、戰25名),傷91名(干17名、戰74名),消耗各種槍彈15726發、各種炮彈45890發、40火箭彈69發。這次還擊戰斗,我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打了一個漂亮的陣地自衛戰。打退了敵人的武裝進攻,狠狠地教訓了敵人,大長了我之志氣,大滅了敵之威風,維護了國威、軍威,保衛了祖國的邊防。此戰打得有理、有利、有節,迫使敵人打著白旗來我邊境一側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軍的屍體和武器、彈葯等,並在移交書上簽了字。承認了侵略。我取得了政治、外交、軍事上的勝利。卓拉山口還擊印軍入侵戰斗乃堆拉山口戰斗後,印軍不甘心他們的失敗,又於10月1日乘我國國慶之機,在卓拉山口挑起了武裝沖突。戰斗經過:10月1日、我發現卓拉山口之印軍廓爾喀聯隊第7營304號地區之敵,提前起床開飯後,全部進入陣地。11時20分,印軍排長率8名士兵,手持砍刀,從304號地區向我哨兵逼近挑釁。為防敵突然襲擊,我山口分隊(亞東獨立營3連和加強的31團炮3連2個排)也同時作好了戰斗准備。11時45分,8名印軍越界挑釁,我當即提出警告,敵不理,反強行抓我哨兵。我守點分隊為營救戰友,將敵排長推出境外,敵排長愈加放肆,竟用手槍向我射擊。隨後304號地區之敵全部向我開槍射擊,當即打死打傷我戰士2名,並以81迫擊炮、51迫擊炮向我指揮所、炮兵陣地射擊。我山口分隊被迫於11時58分進行自衛還擊,一舉將入侵之敵全部殲滅在我境內。12時5分,31團炮3連2個排開始以火力支援步兵戰斗。3門82炮首先對305號敵火力點和迫擊炮射擊。12時15分,3門57無後座力炮對敵301號地區之工事和火器射擊。到19時55分,敵我雙方停止炮擊,炮3連2個排先後對8個目標射擊,壓制敵81、51迫擊炮陣地各1個。據敵向其上司報告稱,我摧毀前沿工事9個,斃傷印軍195人。這次自衛還擊戰,我參戰分隊在軍區的直接指揮下,抱著為國慶獻禮的決心,又一次使印度在政治上、軍事上遭到了失敗。

Ⅹ 印度邊境沖突能通過聯合國解決嗎

不可能,聯合國本身就是大國為了制定世界規則所建立的組織,是為大國利益說話的。印度本身並非小國是不可能接受調解的,中國同理,雙方誰先退讓就是在國際上丟掉顏面。印度要保障西古里走廊安全,同時一洗62年敗給中國的恥辱(所以才有這個新聞印度某高官宣傳印度已經不是62年的印度了,同時印度一直對國民宣稱62年印度軍隊英勇的打退了解放軍,所以這件事上印度不可能退兵),中國也一樣,這是領土問題不能退讓,如果印度不退必有一戰(62年那場戰爭中國政府忍讓了90天,終究還是打了),現在也是正值中國倡導一帶一路計劃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把印度收拾服了,別的國家怎麼肯能甘心跟中國走。

閱讀全文

與印度邊境發生沖突怎麼處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音箱多少錢一對 瀏覽:784
中國有哪些氣質女星 瀏覽:244
印度牛皮為什麼這么便宜 瀏覽:502
印尼旅遊注意什麼時候 瀏覽:829
最火的越南童音是什麼歌 瀏覽:379
孟買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765
義大利青皮是什麼 瀏覽:76
印尼的錢1000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129
伊朗為什麼襲擊石油設施 瀏覽:699
越南地下城現在怎麼樣 瀏覽:547
香港有多少人有英國戶籍 瀏覽:674
伊朗藏紅花什麼水果 瀏覽:560
印度式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瀏覽:363
印尼選票為什麼要人工數 瀏覽:538
越南什麼時候盛行東風 瀏覽:482
義大利哪裡買gucci 瀏覽:14
固安英國宮一期怎麼走 瀏覽:534
英國愛它美奶粉價格是多少 瀏覽:119
印度用海南話怎麼說 瀏覽:936
中國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資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