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特殊符號怎麼寫
漢語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對應羅馬數字的的寫法依次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在阿拉伯數字使用前,羅馬數字是常使用的數字,羅馬數字的寫法有一定的規則,比如:
相同的數字連寫,所表示的數等於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 Ⅲ=3;小的數字在大的數字的右邊,所表示的數等於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 Ⅷ=8、Ⅻ=12;小的數字(限於 Ⅰ、X 和 C)在大的數字的左邊,所表示的數等於大數減小數得到的數,如 Ⅳ=4、Ⅸ=9。
(1)一二三四五印度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於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於埃及人的十進制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只是沒有數字0。
羅馬數字就有下面七個基本符號:I(1)、V(5)、X(10)、L(50)、C(100)、D(500)、 M(1000)。羅馬數字與十進位數字的意義不同,它沒有表示零的數字,與進位制無關。所以當時的人們表示0用 (空格)表示。
羅馬數字因書寫繁難,所以後人很少採用。21 世紀的鍾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時數的。
② 1,2,3,4,5,6,7,8,9的羅馬數字怎麼寫
寫法:
I - 1;II - 2;III - 3;IV - 4;V – 5;VI - 6;VII – 7;VIII - 8;IX - 9。
輸入方法:
1、打開空白word文檔,將游標停在要插入羅馬數字的位置。
歷史起源:
羅馬數字是最早的數字表示方式、比阿拉伯數字早 2000 多年、起源於古羅馬。古羅馬人最常用的表示 4 的方法是 IIII、所以一直以來、IV 的設計風格經常遭到「正統論者」的強烈抗議。喬治敦大學古典文獻學教授兼教務長詹姆斯·奧東奈爾說,盡管古羅馬人有時為了節省空間會把 4 寫作 IV,但這種簡寫直到中世紀才流行起來,事實上這種寫法並不正規。
組數規則,有兩條須注意掌握:
1、基本數字當中的 Ⅰ、X 、C 任何一個、自身連用構成數目、或者放在大數的右邊連用構成數目、都不能超過三個;放在大數的左邊只能用一個。
2、不能把基本數字 V 、L 、D 中的任何一個作為小數放在大數的左邊採用相減的方法構成數目;放在大數的右邊採用相加的方式構成數目、只能使用一個。
③ 古印度數字即阿拉伯數字 怎麼寫
Hin-Arabic numerals
0 1 2 3 4 5 6 7 8 9
④ 12345怎麼寫
12345是阿拉伯數字;之前有羅馬數字;漢字的數字是一二三四五,對應的漢字大寫為:壹、貳、叄、肆、伍。
1,阿拉伯數字,是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傳播,成為該種數字最終被國際通用的關鍵節點,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小數點、負號、百分號等),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2,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於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於埃及人的十進位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
3,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大寫數字的使用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復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