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印度常常發生旱澇災害是東南季風的影響
印度常常發生旱澇災害是西南季風的影響。印度冬季盛行東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印度的夏季風勢力強於冬季風,但是夏季西南季風不穩定,當西南季風勢力強的年份來得早退得晚,發生洪災;當西南季風勢力弱的年份來得晚退得早,發生旱災。
㈡ 印度冬季吹什麼季風
(1)印度冬季吹東北季風,為旱季;夏季吹西南季風,為雨季,西南季風來源於印度洋.
(2)印度產生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風不穩定,當西南季風強盛,來得早,退得晚,持續時間長,則容易發生洪澇,當西南季風風力較弱,來的晚,退得早,持續時間短,則容易發生旱災.
故答案為:
(1)東北;旱;西南;雨.
(2)西南季風不穩定.
㈢ 零下20度的氣溫下,為何印尼還會發生山洪
印度冰川崩潰引發大洪水,是真正的天災,因為印度科學家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寒冷的2月冰川會崩潰,還會有大洪水。印度北阿坎德邦北面是喜馬拉雅山脈,是高山高原地帶,冬季哪怕到2月,也是零下20度。但是,在如此寒冷的時候,按道理來說,現在不可能有冰川崩塌和大洪水。
在唐山大地震,在唐山礦區供電、排水、通風、通訊、提升、運輸系統全部中斷,百里礦區陷於癱瘓狀態。雖然礦道被地震破壞,但是因為坑道里還有一點氧氣。當時在唐山的上萬礦工也可以等待救援脫險。
㈣ 南亞冬季易發生什麼氣象災害
南亞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熱季(3-5月)、雨季(6-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2月),全年高溫,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為西南季風逆風坡降水極其豐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如印度的乞拉朋齊)。西北部則降水稀少。
南亞大部分地區位於赤道以北和北緯30°以南,除馬爾地夫群島和斯里蘭卡島南部接近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季風氣候的形成,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關系。
根據季風的進退,南亞地區一年之中可分涼、熱、雨三季。11~2月,從大陸吹向海洋的東北季風帶來晴朗、乾燥、涼爽的天氣,為涼季。在涼季里氣溫日較差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氣旋雨,印度半島東岸也有較多的降水。3~5月,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氣溫迅速增高,氣候炎熱乾燥,稱為熱季。德干高原中部氣溫達到35℃,塔爾沙漠的絕對最高溫度曾達50℃以上,有時出現沙塵暴。6~10月,由於南亞地區的持續高溫,在印度西北部產生熱低壓,強烈地吸引著由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從而使西南季風的勢力進一步加強。西南季風經過遼闊溫暖的熱帶海洋,飽含水汽,給南亞大部分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於雨季。雨季來臨的時間,半島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風的晚來早退是南亞雨量變率大的一個主要原因。10~11月為雨季末期,氣溫開始逐漸降低,北部一帶的氣壓也逐漸增高,這樣海陸間的氣壓梯度也逐漸變弱,因此西南季風開始退縮,降水隨之減少,很快又重新轉入涼季。
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在南亞地區佔有廣大面積,其分布與降水量有密切關系。西高止山西側,東部喜馬拉雅山的南側和阿薩姆地區以及斯里蘭卡島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為熱帶雨林區;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樹木為了減少熱季的蒸發,形成乾季落葉;德干高原內部和印度半島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間,多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爾沙漠及其周圍,雨量很少,為荒漠和半荒漠,僅生長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西南季風強弱和來得早遲,對南亞農業生產有重要影響。
在北部喜馬拉雅山地有高山氣候。印度河流域有部分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使夏季吹西南季風,冬季吹東北季風,這是形成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原因之一。
㈤ 印度冬季節盛行西北風和東北風嗎,原因是什麼
盛行西北風的是中國
印度冬季節盛行東北風
冬季--旱季,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向南移動,該地受東北信風和由亞洲大陸吹向海洋的並在低緯度地區偏轉而形成的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結果;
夏季--雨季,因夏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向北移動,該地受到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和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陸地季風共同作用的結果。
㈥ 印度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印度旱澇災害頻繁。
一是印度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的季節差異很大,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進入雨季,常造成澇災。冬春季節受內陸乾燥的東北季風影響,常造成旱災,加上印度北部為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區,地形作用形成「焚風效應」,加劇了旱季的乾旱程度。南部德干高原由於地勢較高,更不容易形成降水。
二是南亞夏季風不穩定,夏季風強、來得早退得晚的年份容易造成澇災;夏季風弱,來得晚退得早的年份又容易造成旱災。
㈦ 同樣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何印度在氣溫、降水方面比泰國更極端
印度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部,冬季受喜馬拉雅山脈阻擋,東北季風較弱,氣溫較高;夏季西南季風強勁,受喜馬拉雅山脈阻擋被迫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
㈧ 印度受什麼季風影響經常發生旱澇災害
旱澇災害主要是受夏季西南風的影響,當夏季風來的早,退的晚時會出現澇災;當夏季風來得晚,去的早就會出現旱災.
㈨ 印度主要氣候類型丶這種氣候的利弊各是什麼
印度的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雨、旱兩季.
印度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來自亞歐大陸的東北季風的影響,為旱季.
利:(夏季風)雨熱同期,東部受海上潮濕氣流的影響,帶來豐沛的降水,有利於農業發展
不利:(夏季風)易發生旱澇災害;(冬季風)產生低溫天氣,容易發生寒潮
㈩ 印度多地遭遇低溫,當地的氣候變化有怎樣的特點
印度多地遭遇低溫,當地的氣候變化有怎樣的特點?印度是一個地形十分復雜的國家,很多地區有著不同氣候模式,所以他們遭遇低溫情況完全不一樣,很多人不明白因印度具體情況,以及氣候方面具體特點,下面給大家把印度氣候具體分析一下,朋友們可以作為參考:
三、印度很多平原和盆地氣候潮濕,溫度變化十分平均,冷空氣會持續加劇:
印度還有一些平原和盆地在印度30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中,這種地區也佔比15%左右,這就形成了一種暖濕氣流,從而這種氣候特點就決定了,濕冷空氣會不斷持續下去,從而這些地區無法從冷空氣中快速恢復過來,因此冷空氣才會逐漸增加,產生一個長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