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陸軍軍銜對照表(帶全部軍銜圖),滿意者再追加200分
印度軍隊的軍銜按等級分為軍官(永久委任軍官)、低級委任軍官、士兵和短期委任軍官。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印度軍銜制有一些於眾不同之處,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元帥:印度軍銜的最高等級,按所在軍種分為陸軍元帥、空軍元帥、海軍元帥
2.將官銜
3.校官銜
4.尉官銜
5.少尉:印度的少尉只有陸、空軍設立,但自20世紀90年代起,已很少授予此軍銜;海軍中不設此軍銜,海軍軍官的最低一等是中尉。
6.短期委任軍官:從地方高等技術院校畢業生中選拔的25周歲以下的男性優秀青年,經過為期一年的軍事訓練合格後,授予技術中尉軍銜並任命為短期委任軍官,至少服役5年(絕大多數可以晉升為技術上尉),如自願並經部隊批准,可繼續服役,並改任永久委任軍官。
7.低級委任軍官:產生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英印殖民軍,英國殖民當局為了加強對這支部隊的控制,便物色一些熟悉部隊生活、有一定作戰經驗和通曉英語的印度軍士,充任「總督委任軍官」,協助英國指揮官控制和管理印度士兵。
8.士官長:只有印度陸軍設置這種軍銜(團士官長、營士官長、連士官長),他們的地位低於低級委任軍官,大部分在陸軍部隊的旅(團)、營、連的機關、後勤部門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如營軍需軍士長),少部分擔任分隊指揮員。
9.軍士:印度陸軍的軍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級;海軍軍士只有一級:空軍的軍士分中士、下士兩級。
10.列兵:印軍的列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級。上等兵佩戴軍銜標志;一等兵佩戴部隊臂章識別符號,無軍銜標志;二等兵與我國的新兵相同,無識別標志。
㈡ 各國軍人的軍銜,知道幾個給幾個。。跪求
美國軍銜設6等25級:五星上將(戰時或戰後對有特殊貢獻的軍官才授予)、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准尉、二級准尉、三級准尉、四級准尉、五級准尉;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俄羅斯軍銜設7等20級:俄羅斯聯邦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級准尉、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朝鮮軍銜設5等21級:大元帥、元帥、次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特務上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下等兵。 越南軍銜設5等17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古巴軍銜設6等16級:總司令(相當於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長、軍士;上等兵、列兵。 軍銜肩章印度軍銜設7等20級:元帥(只在戰時授予有特殊功勛的軍種參謀長);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准尉、二級准尉、三級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 韓國軍銜設5等15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兵。 日本自衛隊軍銜設6等18級: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阿爾及利亞軍銜設6等17級: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准尉、二級准尉;軍士長、軍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英國軍銜設8等19級:元帥;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准尉、二級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 法國軍銜設5等20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總軍士長、軍士長、准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下等兵、列兵。 加拿大軍銜設6等17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級准尉、二級准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