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檀紅檀紅酸枝怎麼辨別
紫檀鑒定方法如下:
五步鑒別
第一招:看
對照紫檀木的紋理特徵,仔細察顏觀色。最好准備不同紋理的兩三塊正宗紫檀樣板,比較著看,看多了就找著識別紫檀紋理的感覺了。
第二招: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過掂,看其是否達到紫檀木(該體積應該達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過程中注意手感。一般來說,掂紫檀物件的數量超過八百件,手感就有了。什麼是手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第三招:聞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聞一聞木屑的氣味。「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過濃或者無香氣都可疑。
第四招: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鋸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為紫紅色,上面有熒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過之後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招: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塊,最好是「紫檀鎮尺」,輕輕敲擊紫檀物件,聽其聲音如何,紫檀木的敲擊聲清脆悅耳,沒有雜音。
紅檀識別要點:
樹皮具大而深的縱裂,斜削麵呈紅黃相間分層。外皮底面明黃色。材表和弦切面具細波痕。帶狀軸向薄壁組織間距小,波浪型。木材特別重硬。
紅酸枝鑒定方法:
紅白酸枝主要有兩方面的區別:一、材色。紅酸枝木材顏色為紅偏紫,顏色較深且容易變深,放置時間越久會越深紫色甚至接近黑色,也就是有很深的色素,用酒精沾布擦拭會得紫色,一般稱之為老紅木,此材有豐富的油質(紅酸枝毛細孔里的不是水分,是油質與膠質) ,是近代高級傢具用材。白酸枝性質與紅酸枝多有接近,但色素較淡,也不容易變深,一般稱真紅木或紅木。二、毛細孔。白酸枝的毛細孔較小,紅酸枝的毛細孔較大。
2. 紅木怎麼分辨
老紅木,顧名思義就是經歷時間很長的紅木,《國標》中稱為酸枝,主要產於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我國在清末民初之前,廣西、雲南等省也有,但民國以後已完全絕跡了。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於水,一般要生長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區別於其他木材的最明顯之處在於其木紋在深紅色中常常夾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條紋,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 老紅木不僅生長時間長,而且在砍伐後又經過了上百年的歲月洗滌。現在說的老紅木一般指清代中期從南洋進口的紅木,老紅木材幅較寬大,棕眼細長,比重介於紫檀和黃花梨之間。 新、老紅木的材質顏色比較 在色彩上,老紅木顏色較深,大多呈紫紅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顏色較淺一些,紋理細膩,棕眼明顯少於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極佳。新紅木一般顏色黃赤,木紋、色彩較之老紅木有一種「嫩」的感覺,質地、手感均不如老紅木。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原來,木材的生命並不是因為被砍伐而終止,其內部細微結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只是人們很難察覺而已。隨著時光的推移,紅木內部的結構會越來越緊密,硬度和比重越來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變形能力也愈強。 而新紅木一般採用烘烤等方式令其達到使用要求,但人為的技術性的處理並不能動搖材料的內部結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細微的形變,從而影響收藏價值和品質。 近些年來,還有所謂巴西紅木、泰國紅木、緬甸紅木、寮國花梨、越南花梨等等。由於紅木傢具的用材有這許多種不同的名稱和類別,因此一般謂之紅木的傢具在用材上體現的品質和價值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和區別。故而,無論是對以前流傳下來的紅木傢具作鑒賞或收藏,還是對現代紅木傢具進行選購,均需首先正確識別傢具採用是什麼材質的紅木。 一、酸枝(老紅木)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酸枝是清代紅木傢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製作的傢具,即使幾百年後,只要稍加揩漆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早為世人矚目。酸枝是熱帶常綠大喬木,產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原先在我國福建、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出產。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一般,有油脂的質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重,可沉於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酸枝傢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酸枝北方稱紅木,江浙地區稱老紅木,故酸枝傢具除廣東地區外幾乎都稱紅木傢具或老紅木傢具。清代的紅木傢具很多是酸枝傢具,即老紅木傢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僅數量多,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製造工藝也多精美。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它是真正的紅木傢具。 二、花梨木花梨又稱花櫚。史籍記載至少可分兩種,一種是明中葉王佐《新增格古要論》中所講的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的花梨木,即《瓊州府志》物產木類中所稱的花梨木,紅紫色,與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的花梨,也就是被今人叫做黃花梨的花梨木,還曾有過海南檀等名稱。這顯然已不在紅木的觀念范圍。據多方面材料介紹,黃花梨主要產於我國的海南島和南海諸地,數量並不很多,是明式傢具最主要的用材之一。另外一種則是北方稱為老花梨,實則是新花梨的花梨木,這種花梨木台灣就稱紅木。它是一種高幹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直徑也可達1米左右,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泰國、緬甸和南洋群島等地均有出產。過去在我國海南和廣東、廣西地區也有相當數量的花梨木。這種花梨木在《博物要覽》中記載說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諸器。陳氏《分類學》中也說花梨木為紅豆樹屬,高可達一丈八尺至三丈……浙江及福建、廣東、雲南均有之。閩省泉、漳尤多野生……木材堅重美麗,為上等傢具用材。清代不少紅木傢具實質是這些花梨木製造的。現代從海外進口的花梨木大多也是這類品種,已成為紅木傢具最主要的用材。但據明代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中的記載,早就認為花梨木有兩種,一為花櫚木,喬木,產於我國南方各地;一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於南海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傢具。南檀即黃花梨,故明代除黃花梨傢具以外,應當也早有明代花梨木傢具,即今天我們所稱的紅木傢具。在這里,我們不能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明代若有上述兩種花梨木和花梨木傢具,為什麼除黃花梨傢具以外,幾乎未見有花梨木傢具的介紹?清代除紅木傢具以外,也極少專門介紹花梨木傢具。如果說是因為混淆了用材品種的識別,花梨木傢具在明代已確有生產,又有遺物傳世的話,那麼,今天我們對紅木傢具這一文化現象的認識過程,將會具有更深刻的意義。 三、香紅木(新紅木)花梨木的一種,北方稱新紅木。色澤比一般花梨木紅,但較酸枝淺,重量也不如酸枝,不沉水。紋理粗直,少髓線,木質純,觀感好。20世紀六十年代大批進口,當時常用來製作出口傢具。四、紅豆木(紅木)紅豆木系豆科,古時也稱相思樹,王維詩去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古時,紅豆木主要生長於中國廣西、江蘇和中部地區,木材堅重,呈紅色,花紋自然美麗§豆木傢具見於清朝雍正年所制傢具的有關檔案材料,有紫檀木牙紅豆木案二張,紅豆木轉木桌、紅豆木條桌、紅豆木袖床各一張,紅豆木矮寶座二張。朱家先生註明紅豆木即紅木。1982年我在浙東地區進行明清傢具考察,發現過一件小書桌,似紅木,但物主卻告訴說小桌系祖傳,是用紅豆木做的。可見在民間流傳的紅木傢具中,還有紅豆木製五、巴西紅木巴西紅木因產於巴西,材色又為紅色或紅紫色而名。我國用它來製造傢具只是在於20世紀70年代以後。巴西紅木的品種較多,其中有巴西一號木,深色心材,結構均與花梨木同,且比花梨木略硬,但性燥易裂,尚浮於水;巴西三號木,結構細密,心材為紫色,材重質硬,強度大,能沉於水;三號木與老紅木有時相似,但做成傢具後,容易變形開裂。六、其他品種的紅木近年來,根據產地不同,有所謂泰國紅木、緬甸紅木、寮國紅木等各種新的名稱。所謂泰國紅木,其實就是香紅木或花梨木;緬甸紅木簡稱緬甸紅,廣東地區稱緬甸花梨;寮國紅木廣東地區稱寮國花梨。這些品種多以產地命名,尤其是後者,常常樹種混雜,質地差別很大,其最明顯的特徵是色澤呈灰黃和淺灰白色,質地松,重量輕,其中有些已無法與紅木相提並論,也說不上屬優質硬木,更不能歸屬於貴重木材。自古以來,有關木質材料優劣的判斷和識別,慣以木材的大小和曲直,木質的硬度和重量,木色的品相和紋理,木性的堅韌和細密,纖維的粗細或松緊以及是否防腐、防蛀,有列香味等為標准,因此,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各種木材已有相當的認識和了解,古籍中關於訟木的經典,現代著述的科學介紹,都為我們識別傢具用材提供了許多寶貴的依據。我們在鑒別紅木傢具的木材時,可以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酸枝與花梨木是傳統紅木傢具的兩大主要用材,它們好似製造紅木傢具的一對孿生姐妹。許多紋理交織、條紋清晰美麗的花梨木,雖與黃花梨有差別,但構造與酸枝十分相近,若對兩者作更深入比較的話,可進一步從木質肌理的變化中加以判別。一般來說,酸枝肌理的變化清而顯,花梨木肌理的變化稍文且平。肌理是物質通過視覺或觸覺等使人產生的一種審美感受,它常常可以幫助人們確切地了解物體的本質屬性。因此,從木材材質的肌理中去獲得某些特殊的直感,往往可以更直接地認識和區別它們的差異。 編輯本段哪些紅木傢具升值快 在目前市場上能夠買到的紅木品種中,紅酸枝和老酸枝傢具最俱升值潛力。因為:一、紅酸枝和老酸枝傢具的背景、歷史和製作工藝的不同,其展現出的藝術品質也獨具特色;二、是珍稀度,應是「富貴而不俗,華麗而不濫,端莊而不呆」;三、年代也是一項重要指標,年代越早越值錢;四、乾隆時期的紅木精品也值得關注;五、紅木傢具的科研價值和市場認知度。判斷紅木傢具的價值,要看它的科研價值和市場認知度。其中的科研價值是指傢具在傢具史上、傢具流派上和傢具工藝上的學術價值。科研價值越高,收藏價值和投資潛力也就越高。 要值錢還要好工藝,工藝好還要會炒作。 材質看好紅酸枝,現在價格不高,紫黃價格在高位! 從材質講,紫黃傢具升值潛力應大一些;稍次紅酸枝材料等,也應根據紫黃每年進口量、存貨量與其他紅材質對比,找出之間合理的對應比價關系。 物以稀為貴,紅木傢具家族龐大,如果從材料、式樣上區分,就能劃分出許多種類。其中,產量越稀少、材質越珍貴的傢具越受青睞;二是復古傢具。目前市場上的仿古紅木傢具以明清式傢具為主,在簡約風潮的影響下,近兩年線條簡潔的明式紅木傢具顯然更受追捧。除此之外,仍將有一批工藝精湛的新款仿古清式傢具推向市場,這類仿古清式傢具將走更加大氣的設計路線,主要針對大面積的別墅、豪宅客戶;三是古今結合的紅木傢具。一味仿古,就沒有創新。因此,一些融合古典與現代風格的新式仿古紅木傢具也逐漸升溫。如某著名紅木品牌等軟體紅木傢具等。 編輯本段哪種紅木品質最好第一等為黃花梨、紫檀木 這里指的是我國海南黃花梨和印度紫檀。這兩類木材已基本絕版,成器的傢具幾乎都已進入拍賣收藏市場。一件傢具價格都是幾十萬、上百萬人民幣。我國海南黃花梨幼樹目前只有4-5公分直徑,要成材估計要好幾百年以後,的成套傢具(卧房、書房、客廳),可能是非洲"紫檀"或是其他高檔紅木(黑酸枝)的替代品,說一句公正的話,非洲紫檀木也是紫檀木,市場上有不認同它的市場價值,認為它不能與東南亞紫檀相提並論。但市場上純非洲紫檀木傢具也極為罕見,其價格也是目前"新紅木"傢具最昂貴的一種。第二等為黑酸枝、烏紋木、非洲紫檀木 這是目前市場所能見到的極品紅木傢具。由於東南亞紫檀木已經覓絕,市場上一般也把黑酸枝稱為"紫檀木"。卧房(五件)黑酸枝、烏紋木成套傢具,市場售價10-15萬元左右,但數量較少,難得一見。這是可以傳世數代,增值保值的紅木傢具。現在市場上出現的非洲紫檀木,紅木傢具的專家不認同它的價值,其主要原因是非洲紫檀木傢具成器時間短,尚無傳世作品,更談不上進入拍賣收藏市場,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非洲紫檀木傢具將會煥發其燦爛光彩,作為"新紅木"第一位的收藏品,價值將會逐步體現出來。非洲紫檀木製成的成套卧房(五件)傢具,上海市場一年難得見一套,成交價都在20萬人民幣以上。第三等為紅酸枝 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老紅木"都是用印度、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南部、印尼等東南亞地區的紅酸枝製成。比較嚴格意義上的紅酸枝(產地為東南亞)製成的卧房成套傢具一般售價在5萬-8萬元人民幣,材質相同的情況下其售價高低要在於它的工藝和做工。這樣高檔紅酸枝傢具在市場上數量也不多。第四等為其他酸枝木 比如東南亞的黃酸枝、白酸枝,包括市場認同度較差地區出產的紅酸枝(非洲南部、南美南部),這是中國紅木傢具的主流產品,稱為中檔紅木傢具。卧房傢具一套,其市場售價一般在3.5-5萬元左右,只要是酸枝木傢具,傳世幾代,不斷增值是毫無疑問的,在中國紅木傢具的歷史上,酸枝木的"紅木"地位從來沒有動搖過。第五等 第五等為東南亞花梨木、雞翅木、豆科類的"紅檀"木以及南美、非洲白酸枝等。 東南亞花梨木,其品質和價格都要優於南美和非洲的普通酸枝木。現在市場上豆科類的"紅檀"木(有的是鐵力木)傢具,有的賣出了"紅酸枝"的價錢,其實這是被一個"檀"字所誤導,因為有了紫檀、黑檀,那麼紅檀就必然是第三等了,其實不然,"紅檀"是一個概念不清,而又品種很多的紅木原材。紅木中,紫檀、酸枝、花梨、雞翅四大名旦之外,產於熱帶雨林的豆科類暗紅微紫的硬木,統稱為紅檀。紅檀是一個現代名稱,概念的包容度較大,一般不列入收藏的名錄。當然,木紋流暢(接近於酸枝木)、色澤均稱的紅檀木傢具也是一種上品紅木傢具,其難點是消費者難以識別。第六等為南美、非洲的花梨木 目前市場上已把他們列入紅木范疇,它能滿足一般消費者"以實木傢具的價格,擁有一套紅木傢具"的消費心理。南美、非洲花梨木傢具經久耐用,但不具有傳世收藏價值,需要說明的是,南美、非洲的花梨木傢具已經融入了大眾傢具的消費行列,需求量大,市場潛力不可估量。事實上,消費者心理上也把南美、非洲花梨木與嚴格意義上的紅木傢具是區分開來的。
3. 紅檀木和紫檀木的區別
1、產地不同
1)主要分布在中國台灣、廣東和雲南(南部)。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也有分布。
2)主紅檀木分布於熱帶美洲和非洲。
2、功效不同
1)紅檀木的味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緩解我們的情緒的,起到安撫神經的作用。
2)而小葉紫檀的香味是對我們細胞起到促進的作用,有促進我們睡眠的功效。
3、橫斷面顏色不同
1)紅檀木橫斷面,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紅褐色,常具深色同心圓狀條紋。邊材淺黃色,具不規則黑條紋。生長輪略可見。
(3)印度紅檀如何辨認擴展閱讀:
紫檀木的保養:
1、防潮防濕
只要是木頭,就會濕脹干縮變形,這是由於細胞壁內吸附水量的變化引起的。簡單來說,木材中的水分與空氣有個平衡點,木質外部空氣含水量如低於木質內部水分蒸發,部分會引起開裂;如果空氣濕度高於木質含水率,則木質反向吸收外部空氣中的水分,引起膨脹,變潮引起霧化。
所以在秋冬季節,需要保養防止開裂;在春夏季節,尤其是梅雨季節需要防潮,一旦受潮,紫檀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膨脹霧化(紫檀木表面霧蒙蒙的,不油亮),怎麼盤都盤不亮,所以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密封放置。
2、防水
入夏之季雨水較多,一不小心就碰上下雨,紫檀木避免淋雨。如果淋雨泡水,會使您長時間的辛苦盤玩毀於一旦。若不幸遭遇淋雨應立刻擦乾放置陰涼通風處自然風干。
3、防曬
夏季溫度高,如長時間在戶外,為避免褪色,最好取下來避免長時間曝曬。
4、防空調
夏季室外溫度高,而室內和車內多有空調,絕對不能放在空調口下,除了會霧化,還有驟熱驟冷的環境極易引起開裂,所以為避免心愛的紫檀木開裂,盡量保持恆溫,勿放置在空調口。
4. 怎麼識別真假檀木
真假紫檀木的外表特徵和用途,以使喜愛紅木的讀者在識別方面上有一定的認識。在古代,因為檀香紫檀的流通和使用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所以當時民間老百姓很難見到紫檀木。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於高等級的名貴木材、木製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認可,對這些名貴木材也越發喜愛,也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購買。在眾多名貴木材中,人們對中國紅木類的檀香紫檀特別珍愛。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豆科,紫檀屬
俗稱:小葉紫檀
分布:印度,主產地為印度東南部的高原或南部邁索爾邦地區等。
木材特徵: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黃褐色。心材鮮紅或橘紅色,新切面為桔紅色,久後變為紫紅褐色,常帶紫褐色條紋。鋸切時有微弱的香味。生長輪不明顯。散孔材,管孔多數單獨分布。內含紅褐色樹膠和紫檀素。軸向薄壁組織帶狀呈同心圓圈,翼狀及環管束狀。木射線放大鏡下可見。極細、甚窄。波痕不明顯。
木材具光澤,紋理交錯,結構細至甚細,均勻。木材硬,耐久性強。尺寸穩定性優良。氣干密度在1.05-1.26g/cm3。用途:因材色花紋美麗,可做高級傢俱,工藝品,雕刻,用途廣泛。鋸木屑可治療無名腫毒和止血。從檀香紫檀中提取的紫檀油是名貴的香料之一。檀香紫檀是世界珍貴樹種之一。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幾種假的紫檀木:l、蟻木Tabebuia spp(紫檀);2、任嘎漆Gluta spp(尼泊爾紫檀)。1、 蟻木:Tabebuia spp紫葳科、蟻木屬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
大喬木,可高達27-30m,直徑0.6-1.2m左右。樹干通直,大部份是圓柱形。木材散孔材。心材淺黃或深橄欖褐色,常具淺色或深色條紋。與邊材區別略明顯。邊材灰黃或灰褐色,邊材寬3-9cm,生長輪略明顯。管孔在放大鏡下可見,略小至略大。管孔內含黃綠色沉積物。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呈環管束狀。木射線放大鏡下略見,略稀,甚窄。波痕不見。
木材具光澤,有油膩感,紋理交錯,結構細至略粗,均勻。術材重至,氣干密度在0.92-1.14g/cm3之間。用途:傢俱、樁木、木梯、單板、細木工、園林室外用材、地板。 2、任嘎漆Gluta spp 漆樹科,膠漆樹屬
分布在東南亞 主產: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國。喬木:樹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1.2米,邊材均寬18-20厘米之間,灰粉紅褐色至褐色。生長輪明顯。心材鮮紅色至紅褐色,常有淺色或黑色條紋。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見,少、略大。主為單管孔。心材具有豐富的紅色樹膠和侵填體。軸向薄壁組放大鏡下明顯,輪界狀及環管束狀。木射線放大鏡下可見,略密、窄。波痕不見。木材具光澤,紋理交錯,結構中至略細,均勻。
氣干密度在0.65-0.84g/cm3之間。用途:傢俱、地板、細木工、裝飾品、單板等。
5. 紅檀香和檀香木有什麼區別嗎
有很大區別,產地、顏色、味道等都不一樣。
紅檀香:
1、俗稱香脂木豆,產自南美原始森林。 顏色:以本色、紅色為主。 色澤均和、收縮性和撓曲性小。該木材紋理交錯,重硬堅韌芳香四溢,木材甚穩定,花紋美觀,木材耐久,耐腐耐磨,有木王之稱。產地有巴拿馬、尼加拉瓜、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國家。
2、紅檀香檔次高,屬檀樓。淡紅色,表面呈現孔雀尾狀細紋,有令人愉快的檀香味,木質堅硬、穩定。
(5)印度紅檀如何辨認擴展閱讀:
1、紅檀香生長於南美熱帶雨林,表面呈現孔雀狀細紋,有令人神怡的檀香味,木材光澤強,呈紅褐色至紫紅褐色,滋味微苦,其樹脂做醫葯及香料;木材紋理交錯,結構甚細而勻;木材重,強度高;重硬堅韌、木材甚穩定,花紋美觀,耐久、耐腐耐磨,有木王之稱。抗蟻性強,能抗菌、蟲危害;屬傳統紅木類,木材加工略困難,但切面很光滑,因紋理交錯,刨時宜小心,木材著色性較低。全球產量極少,因加工困難,成材率低而更顯稀有名貴
紅檀香(INCIENSO):紅檀香檔次高,屬檀樓。淡紅色,表面呈現孔雀尾狀細紋,有令人愉快的檀香味,木質堅硬、穩定,色澤均勻細致、抗蟲、抗變形。屬傳統紅木,由於資源缺乏,堪稱極品紅檀香。干縮小,干縮率(氣干):經向1.8%,弦向3.5%,氣干密度:0.851.03g/cm3。它所配家居、家飾應屬於紅木傢具或胡桃木。
2、檀香木是檀香的芯材部分,不包括檀香的邊材(沒有香氣,呈白色)。檀香隸檀香科檀香屬,是一種半寄生性小喬木,高可達8至15米,胸徑約20至30厘米,小者僅3至5厘米。原產地為印度哥達維利亞河流域,南至邁索爾邦及印度尼西亞,東、西努沙登加省及東帝汶。另外,澳大利亞、斐濟及南太平洋其它島國、美國的夏威夷也出產檀香,我國也有近百年的引種歷史。
我國利用檀香的歷史應有1500年左右。檀香木一般用於佛像雕刻及其他工藝品的製作、葯用或提取檀香油。
6. 我想請哪位專家給鑒別下這是不是紅檀木
要識別「紅檀」類木材,應了解它們各自的產地、材色、密度、紋理結構等,現將「紅檀」類木材的主要特徵分別介紹如下:
紅檀木(5張)
1.香脂木豆Myroxylon balsamum
蝶形花科,香脂豆屬,產熱帶南美洲,如巴西、秘魯等地。
市場不規范名稱:紅檀香、紅檀。
香脂木豆: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紅褐色至紫紅褐色,具淺色條紋;邊材近白色。滋味微苦,略具香氣。木材重,氣干密度0。95 g/㎤。波痕不明顯。
部分導管含樹膠,管孔散生,最大弦徑128㎛,平均84㎛。單穿孔,穿孔板略傾斜。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軸薄壁組織為疏環管狀、環管束狀,少數翼狀及聚翼狀;菱形晶體少見。木射線單列少,多列寬2~3細胞;射線組織異形Ⅱ型及Ⅲ型;在直立或方形細胞中有菱形晶體。
2.交趾摘亞木Dialium cochinchinensis
蘇木科,摘亞木屬,產熱帶亞洲,如泰國、柬埔寨、越南南部等地。
市場不規范名稱:南洋紅檀、紅檀。
交趾摘亞木: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淺紅褐至紫紅褐色;邊材淺黃色。無特殊氣味和滋味。木材甚重,氣干密度大於1.0g/㎤。波痕略見。導管含白色沉積物,管孔散生,最大弦徑190㎛,平均132㎛。單穿孔,穿孔板平行或略傾斜。管間紋孔式互利,系附物紋孔。軸向薄壁組織主為離管帶狀,寬1~2(稀3)細胞,帶之間距離略均勻,稀星散-聚合及星散狀;分室含晶細胞多。未見分隔纖維。木射線單列較少,多列寬2~3細胞;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
3.闊萼摘亞木Dialium platysepalum
蘇木科,摘亞木屬,主產馬來西亞、印尼等地。
市場不規范名稱:南洋紅檀、紅檀。
闊萼摘亞木: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新伐時為淺金黃褐色,久則轉深,為褐色或紅褐色;邊材新伐時為白色,在空氣中久則變為淺褐色。無特殊氣味和滋味。木材重至甚重,氣干密度0.9~1.08g/㎤。波痕略明顯。
導管含深色沉積物,管孔散生,最大弦徑260㎛,平均180㎛。單穿孔,穿孔板平行。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軸向薄壁組織主為離管帶狀,寬1~4,多為2~3細胞,及環管狀;分室含晶細胞常見。分隔纖維可見。木射線單列甚少,多列寬2~3細胞;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
4.雙柱蘇木Dicorynia guianensis
蘇木科,雙柱蘇木屬,主產熱帶南美洲,如巴西、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等地。
市場不規范名稱:南美柚木、紅檀木、紅檀。
雙柱蘇木: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黃褐色至紅褐色;邊材淺褐色或近白色。無特殊氣味和滋味。木材中至重,氣干密度0.73~0.79 g/㎤。波痕明顯。
導管含沉積物或樹膠,管孔散生,最大弦徑247㎛,平均158㎛。單穿孔,穿孔板平行至略傾斜。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軸向薄壁組織豐富,翼狀、聚翼狀及帶狀(帶寬1~8,多2~4細胞,但常不連續);未見晶體。木射線單列及多列(寬2~3細胞);射線組織異形Ⅱ型,少Ⅲ型。
5. 孿葉蘇木Hymenaea courbaril
蘇木科,孿葉蘇木屬,主產熱帶中美洲、南美北部及西印度群島。
市場不規范名稱:巴西柚木、紅檀。
孿葉蘇木: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紅褐色,常具深淺相間條紋;邊材灰白色。無特殊氣味和滋味。木材重,氣干密度0.83~0.98 g/㎤。波痕未見。
導管含樹膠及沉積物且豐富,管孔散生,最大弦徑244㎛,平均169㎛。單穿孔,穿孔板略傾斜。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軸向薄壁組織疏環管狀、翼狀及輪界狀;具分室含晶細胞。木射線單列及多列(寬2~7,多數5~6細胞);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
6.鐵木豆Swartzia spp
蘇木科,鐵木豆(斯沃鐵豆)屬,產熱帶南美北部。
市場不規范名稱:紅檀。
鐵木豆:散孔材,生長輪不顯明或略見。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材色灰紅褐、紅褐、紫紅褐、深橄欖色至黑褐色;邊材近白色或淺黃色。木材重至甚重,氣干密度0.89~1.14㎤。波痕不明顯至明顯。
導管含沉積物,管孔散生,最大弦徑140㎛,平均90㎛。單穿孔。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軸向薄壁組織主為傍管帶狀、聚翼狀、翼狀、環管束狀、疏環管狀及輪界狀;有分室含晶細胞。木射線單列及多列(寬2~3,稀4細胞);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或異形Ⅲ型。
7.子京木Madhuca spp
山欖科,子京屬,產南亞、東南亞和我國瓊、桂、粵、滇等地。
市場不規范名稱:紅檀木、紅檀。
子京木: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心邊材區別略明顯,心材紅褐、紫紅褐或暗紅褐色;邊材色淺。無特殊氣味,滋味微苦。木材重至甚重,氣干密度大於1.0 g/㎤。波痕未見。
導管具侵填體,管孔徑列,最大弦徑200㎛,平均140㎛。單穿孔,穿孔板略傾斜至傾斜。管間紋孔式互列。環管管胞可見。軸向薄壁組織豐富,離管帶狀、星散-聚合及星散狀,未見晶體。木射線主為單列,多列(寬2~3,稀4細胞);射線組織異形單列或異形Ⅱ型。
8.重齒鐵線子Manilkara bidentata
山欖科,鐵線子屬,產熱帶中美、南美北部和西印度群島。
市場不規范名稱:古美柚、紅檀木、紅檀。
重齒鐵線子: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邊材區別略明顯,心材紅棕色或淺栗色;邊材色略淺。無特殊氣味和滋味。木材重至甚重,氣干密度大於1.0 g/㎤。波痕未見。
導管含侵填體豐富,管孔散生,最大弦徑213㎛,平均85㎛。單穿孔,穿孔板略傾斜。管間紋孔式互利。軸向薄壁組織為單列帶狀或星散狀;具分室含晶細胞。木射線單列及多列(寬2~3細胞);射線組織異形Ⅱ型。
八種「紅檀」木材怎樣區別?
1.導管侵填體豐富,管間紋孔式互列,非附物紋孔——2 導管含樹膠或沉積物,管間紋孔式互列,系附物紋孔——3
2.具環管管胞,軸向薄壁組織晶體未見——子京木不具環管管胞,軸向薄壁組織具分室含晶細胞——重齒鐵線子
3.軸向薄壁組織以離管帶狀為主——4 軸向薄壁組織以傍管狀為主——5
4.導管含白色沉積物,不具分隔纖維——交趾摘亞木導管含深色沉積物,具分隔纖維——闊萼摘亞木
5.波痕未見,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孿葉蘇木波痕可見,射線組織異形或同形及異形——6
6.軸向薄壁組織不具分室含晶細胞,木材較輕——雙柱蘇木軸向薄壁組織具分室含晶細胞,木材較重——7
7.木射線組織異形Ⅱ型及Ⅲ型——香脂豆木木射線組織同形單列及多列,或異形Ⅲ型——鐵木豆
7. 紅檀木和紅木的區別是什麼
一、特性不同
1、紅檀木:生長於半陰環境,喜溫暖濕潤氣候及疏鬆酸性土壤,適應性、萌發能力強,較耐陰、耐旱、耐寒。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葉色、花色更紅艷,開花更多,而在陰處,花葉顏色暗淡,且開花極少。不同變異類型的紅橙木花期長短不一。單花開放時間的長短因氣溫和濕度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二、生長習性不同
1、紅檀木:具光澤。略帶氣味。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均勻,重硬至甚重硬,強度高,干縮中。刨切、車旋、耐磨性能好,很耐磨,抗白蟻。乾燥慢,略開裂和變形。
2、紅木:顏色較深,多體現出古香古色的風格。
紅木種類
1、降香黃檀
又稱「黃花梨」,為中國特有珍稀樹種。原僅產於海南島,有東西部之分,2003起,廣東一帶也有人工引進種植。木材有光澤,具辛辣滋味;紋理斜而交錯,結構細而勻,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
2、檀香紫檀
檀香紫檀僅產於印度,主要在邁索爾邦,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國內最大的紫檀原木在東陽市紫檀博物館,高3.8米,直徑達到40厘米,堪稱紫檀王。
2、花梨木
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國海南、雲南及兩廣地區已有引種栽培。材色較均勻,由淺黃至暗紅褐色,可見深色條紋,有光澤,具輕微或顯著輕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強、硬重、強度高,通常浮於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紅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紅檀木
8. 怎樣辨別真假檀木
檀木(sanders),別稱為青龍木。因其木質堅硬,香氣芬芳永恆,色彩絢麗多變且百毒不侵,萬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稱聖檀,分布於熱帶地區,材質甚重硬,刨切、車旋、耐磨性能好,很耐腐,抗白蟻。主要適用於傢具、地板、雕刻、工藝品、運動器材、樂器等。
如何分辨檀木的真假
1.望:觀察芯材顏色和紋理。檀香紫檀新切面呈橘紅色,久則轉為深紫色或黑紫色,常帶紫黑色條紋,常見捲曲的紋理,俗稱「牛毛紋」。
2.聞:紫檀木有淡淡的檀香味,新破開的木材尤為明顯,購買傢具時可打開一些密閉空間,其味道相對濃烈較易分辨。
3.問:購買時盡量以學名與銷售人員溝通,不要被各式檀木迷惑,唯有檀香紫檀才是真正的紫檀。
4.切:可以用紫檀做兩個簡單的小實驗。其一,由於檀香紫檀含有紫檀素,在白紙或白牆上劃過能留下紅色印痕,木材越新效果越明顯。其二,將木屑用酒精浸泡,會浸出紫紅色液體,並有熒光反應。
9. 紫檀和紅檀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紫檀(拉丁學名:Pterocarpus indicusWilld.),喬木,高15-25米,胸徑達40厘米;樹皮灰色。
紅檀,別名:嶺南山茉莉、小花山茉莉、紅鐵木豆、紅堅木。
2、生長環境不同
紫檀生於坡地疏林中或栽培於庭園。
紅檀生於海拔300-600米山谷密林中。
3、產地不同
紫檀產於中國台灣、廣東和雲南(南部),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也有分布。
紅檀產於雲南(富寧)、廣西(大瑤山)、廣東(連平、樂昌、英德)、湖南(江華、雪峰山)和江西(安遠、大余)。
4、特點不同
紅檀木材材性:具光澤。略帶氣味。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均勻,重硬至甚重硬,強度高,干縮中。刨切、車旋、耐磨性能好,很耐磨,搞白蟻。乾燥慢,略開裂和變形。氣干密度0.89~1.0g/cm
紫檀喬木,高15-25米,胸徑達40厘米;樹皮灰色。羽狀復葉長15-30厘米;托葉早落;小葉3-5對,卵形,長6-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葉脈纖細。
5、用途不同
紅檀木材用途:適用於傢具、地板、雕刻、櫥櫃、工藝品、鑲嵌細木工、重型結構、耐久材、運動器材、樂器、玩具等。
紫檀木材堅硬緻密,心材紅色,為優良的建築、樂器及傢具用材。
10. 小葉紅檀傢具是紅木傢具嗎 小葉紅檀的鑒別方法介紹
隨著現代人對自然傢具的逐漸重視,紅木市場的傢具也開始經歷著回溫,人們意識到傢具還是紅木材料的傢具更加適合人體,雖然紅木傢具沒有布藝傢具那麼柔軟,但是紅木傢具的硬度以及長久使用的效果對人體的好是比較明顯的,但是紅木傢具價格一直都比較高,一般的人們並不能夠承受,所以小葉紅檀傢具開始受到關注,那麼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小葉紅檀相關的信息。
小葉紅檀傢具是紅木傢具嗎:
紅木生長緩慢,資源奇缺,且呈逐年劇減趨勢,有的已面臨滅絕。我國產的紅木,不但樹種極少,而且產量極低。國內生產的紅木傢具所用的紅木均從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幾個東南亞國家及南美洲、熱帶非洲進口,隨著這些國家出口政策改變與原木數量減少,市場上可用於生產的紅木原木已出現難以為繼的尷尬局面。
在眾多的優質樹種中,有一種被稱為小葉紅檀的品種在各個方面都有進入紅木家族的潛質。首先它具有一般紅木的特質,比如,心材紅褐色,常具深色同心圓狀條紋;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均勻,重硬至甚重硬,強度高,干縮中;刨切、車旋、耐磨性能好;乾燥慢,氣干密0.89~1.0g/cm;屬於瀕危樹種等。其次,在血統與外觀方面它生長於熱帶地區屬於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科,樹皮略粗糙、質軟,斜削麵呈紅黃相間分層與紅木新貴大紅酸枝非常接近。再次,小葉紅檀心材為紅褐色,紋理清晰美觀,含油量較高使其看起來更加具有光澤,手感細膩。另外,小葉紅檀具有良好的藝韻是佛家法器的主要原料、具有防蟲特性等這些都是其他非紅木樹種難以比擬的優點。而相較於稀缺的紅木樹種,它的產量相對穩定,目前市場價格也不是很高,這是其發展潛力的保證。
如何鑒別小葉紅檀:
第一步是「看」,對照紅檀木的紋理特徵,仔細察顏觀色。最好准備不同紋理的兩三塊正宗紅檀樣板,比較著看,看多了就找著識別紅檀紋理的感覺了。第二步是「掂」,掂一掂紅檀物件,一方面通過掂,看其是否達到紅檀木(該體積應該達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過程中注意手感。什麼是手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三步是「聞」,用小刀刮一刮木茬,聞一聞木屑的氣味。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過濃或者無香氣都可疑。第四步是「泡」,用水或白酒泡紅檀的木屑或鋸末。紅檀木屑水的浸出液為紅色,上面有熒光。紅檀木屑用酒精泡過之後可以染布,永不掉色。第五步是「敲」,用紅檀木料,輕輕敲擊紅檀物件,聽其聲音如何?紅檀木的敲擊聲清脆悅耳,沒有雜音,鑒別紅檀是說扎扎實實地積累過程;勤看、勤掂、勤聞、勤泡、勤敲。
在上文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有關小葉紅檀傢具的一些信息,我們在這篇文章中主要為大家介紹了三個有關小葉紅檀傢具的知識,首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介紹的是小葉紅檀傢具和紅木傢具之間的區別,很多家庭都比較關心小葉紅檀傢具是不是紅木傢具,我們的結論是在不久的將來,小葉紅檀可能會代替紅木傢具,然後我們介紹了鑒別小葉紅檀傢具的方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