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海軍印度海軍到底誰強
中國強,海軍實力是靠軍費、海軍人員數量素質、武器裝備以及後勤保障等進行比較。就裝備而言,中國有航母一艘(尚未形成戰鬥力),潛艇80多艘,水面艦艇750多艘(驅逐艦,護衛艦,坦克登陸艦,中型登陸艦,船塢登陸艦,掃雷艦等),不同系列的導彈艇和魚雷艇等);而印度航母2艘(一艘在服役,一艘維修中),潛艇20多艘,水面艦艇只有140多艘。軍費就不用說了,還有海軍人員中國海軍現役兵力共23.62萬,印度海軍現役兵力5.3萬人以及後勤方面也是高於印度(由於印度軍事工業水平落後常常受制於西方發達國家)
『貳』 中國與印度海軍,空軍誰更強!
就國產化,技術儲備來說,印度遠遠不如中國,印度的LCA你看看是什麼樣子?我們的J-10早就滿天飛了
但是印度肯花錢,他買了很多先進武器,使得裝備暫時對中國有優勢
而且如果中印爆發沖突,我們可能會暫時吃虧,因為在青藏高原地區對戰機性能影響太大了,印度的飛機卻可以在平原起飛
至於潛艇,其實和美俄英法差距還是很大的,不過潛艇這個東西屬於地雷之類的暗殺兵器,地雷不是什麼高科技,但是大家都害怕他。哪怕是一艘2戰潛艇,也足夠嚇人的,中國潛艇在近海作戰的時候,應該還是很占優勢的
至於遠洋海軍,印度還是占優勢,畢竟印度可以稱霸印度洋,還有航母,中國連個南海都管不了。
原創,分給我
『叄』 中國海軍與印度海軍誰更強
中印兩海軍的實力大家都清楚,雖然說印度有航空母艦!但是在自己造的么?老掉牙了的,蘇聯給印度吃了個啞巴虧,就憑現在印度的經濟海軍也想超過中國?大家都知道發展軍事要以經濟為基礎的!!! 沒有經濟哪來了武器?
擺名了一句話:你印度沒有錢,上哪買武器去? 買了武器又怎麼樣? 自己不能保養,還要花錢去請別人來保養這不是浪費錢么? 我們中國的經濟現在正在迅速增長,在增長的同時軍事武器也在強大,這才是發展的正確途徑。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看看印度海軍,一艘維蘭特號航空母艦,十艘基洛877EKM級,「德里」級驅逐艦一共三艘。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單看這寫艦艇,我來給印度數數:
維蘭特- 買俄羅斯的,現在自己還不能建造!
十艘基洛877EKM級,買俄羅斯的。
「德里」級驅逐艦一共三艘,自己造的?自己造的又咋樣?排水量為6700噸?最大航速28節?這三艘驅逐艦現在還只能承擔防空和反潛任務,反艦我還真不知道它有這個功能,真的讓俺笑的掉牙齒!
航母+潛艇這兩樣是海軍最重要的兩樣了吧?可惜印度造不出!我真的想哭,還說什麼印度導彈能夠著西藏? 印度洲際導彈?就我上次看的那個圖片?那分明是一艘飛船嘛。。說什麼2008年登月?可惜我現在連印度能造出人造衛星還不知道~ 你那導彈能夠著巴基斯坦在說!
在來看看我們中國的:現在暫時沒有航母<我只是說暫時啊,那些會YY的別說中國一輩子也造不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中華俄式神盾 <可惜我只知道這倆樣最厲害的>
潛艇:常規:明級,G級,宋級,基洛級。 核動力:093,094,夏級,漢級,
乖乖,我自己來數下, 現代級驅逐艦買俄羅斯的,<不要笑,後面看>
中華俄式神盾自己造的,我一直納悶為什麼叫中華神盾?哦,現在才明白,我有人幫俺們的驅逐艦和美國宙斯盾比了哦?
俺媽說過:你不要和弱者去比!要和強者去比。
其實這句話說的還真對,美國海軍比我們強大么? 是,強大,但是俺們海軍就能和他們比!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你印度能咋樣? 你還能YY你那一艘航母能幹掉美國11艘航母編隊? 哈哈看看我們的潛艇,老的明級,宋級,G級,我不敢說這3潛艇能打到美國去,作於近海防禦可以了吧?
印度海軍你還想打到中國海域來? 乖乖,一艘基洛把你搞完蛋
核動力潛艇?093,094,夏級,漢級,? 且不說夏級,漢級是垃圾? 夏級漢級打你印度是夠用了,可惜你印度連潛艇都造不出來,哈哈,還去俄羅斯租了一艘,真是會笑死我!
093.094? 打美國用的, 印度沒這個資格 , 一艘094足以讓美國完蛋,何況印度呢?
寫了這么久,俺也應該睡覺了,那些YY印度的人也要看實力說話。
歡迎拍磚頭!!
『肆』 各國海軍實力對比,看看中國海軍力量和美國差多少
1、航母。
中國2艘大型航母,美國11艘超級航母,俄羅斯1艘大型航母,英國2艘大型航母但未服役,印度2艘中型航母(一艘未服役)。中國航母在質量上可能不如英國的(英國航母是綜合電推),但是英國2艘都未服役,而且現在英國航母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配備F35艦載戰斗機。
現在中國至少有一艘大型航母有戰鬥力,次於美國,暫列世界第二。
2、神盾艦。中國22艘,美國80艘,日本英國6艘,中國排第二。(那些英國、日本這些曾經的山坡上的一朵雲,都已經雨打風吹去了。英國造6艘45型盾艦都窮全國之力,甚至砸鍋賣鐵,而中國造20多艘神盾艦,真是輕輕鬆鬆。這就是綜合國力的差距)
3、潛艇,美國第一,70多艘核潛艇,中國第二,70多艘潛艇(60艘常規潛艇,10多艘核潛艇),美國全是核潛艇,排在第一。中國第二。
4、三代機。美國第一,2800架,中國第二,1300架,俄羅斯第三800多架。剩下日本、英國法國都不超過500架。
中國各項都相當於美國的四分之一左右,預計2030年達到美國的一半!
『伍』 中國和印度軍力對比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陸』 中印海軍的真實戰力有何差距,印媒承認印度打不過中國
實力對比,不是光看裝備,也需看戰斗經驗和人員素質。
62年,印度武器裝備有美蘇支持,優於中國軍隊,但即使其王牌軍,也迅速被解放軍打潰,這就是那個年代中國解放軍的實力。
但目前,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這三十年中基本沒有作戰,中國海軍從成立開始就沒有參加過大的作戰。而印度,其與巴基斯坦發生過多次海戰,擁有比中國更多的實戰經驗。
所以,中國不能被印度人忽悠,雖然中國的海軍裝備不輸於印度,但是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實戰經驗,這是中國的弱點。
『柒』 中國海軍實力怎樣
海軍實力在世界上能排在印度和日本之前,美俄英法之後,位列世界第五。
本來是比不上日本和印度的,但是這兩年出了很多新的艦艇,還有遼寧艦的服役,超過了印度和日本,但是沒有超過太多,三國基本還是一個等級。
而且比起其他的,比如英法俄德,還有很大距離,至於美國……我不說你也知道差距有多大。
但是每個國家都有側重,比如俄國常規潛艇不是一般的強,甚至美國都沒法比(美國都是核潛艇,在常規潛艇的方面有短板),但是俄國的水面艦艇甚至和咱們差不多……俄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像話的新水面艦艇服役了。
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是非常先進的一種戰艦,相當於是半個航母,法國在水面艦隊上非常擅長,最近英法的合作航母就是這樣。
英國和法國差距不大,比法國稍差一點,但是也長於水面艦隊的研製。
至於義大利西班牙之類的,差不多是一個等級,沒甚好說的,水面艦隊數量很多,但是能力不高。
『捌』 中印軍事實力對比(海陸空全方面分析)
印軍陸軍除了山地師有一定戰鬥力,完全不是中國的陸軍的對手,但印度境內水網密布,雨季來臨後降雨量跟中國南方的降雨量完全不是同一級別,一方面如果中國與印度交手,我們可以打氣象戰,但另一方面也為後勤補給帶來極大的困難,深入印度境內作戰,如果曠日持久,全軍覆沒的幾率超過一半,印度海軍韜光養晦,在印度洋的實力僅次於美國,中國沒有航母,即使有,短期內也無法跟印軍在印度洋抗衡,空軍方面,印軍與俄羅斯合作開發5代(西方說的4代)戰機,而且可能從美國購入戰機,基本跟中國相差無幾,但其配套性差,依賴進口方面比中國更甚,中國和美國的軍事上的角逐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交方面,俄羅斯由於地緣原因,只要美國不退出歐亞,而且其本身實力不超過中國,中俄就能精誠合作,而日本則是非常務實的,誰強大他就靠誰,所以只要又拉又打,尚可控制,印度是最難揣摩的國家之一,一方面,他有大國野心,另一方面,他很自卑;一方面,他是21世紀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另一方面其有復雜的國內問題。甚至某種意義上說,未來不是中國的就是印度的,中美兩敗俱傷,俄羅斯和印度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我們和美國的斗爭陷入焦灼狀態,這時候印度採取3種措施,1 坐觀成敗,無疑這對我們不利,我們最終為印度火中取栗 2 印度幫助美國暴我們的菊花,中國腹背受敵,步德國的後塵 3 印度幫助我們一起瓦解美國的霸權主義 ,也就說第三種情況對我們有利,但問題是印度被英國長期殖民,對外國普遍有懷疑抵觸的心理,怕被傷害,怕被出賣,屬於悶騷類的國家,其在維護主權上的意志是極其頑強的,他會想,我幫你中國幹掉了美國之後,你會不會轉手收拾我呢,所以他會猶豫不決,他會跟中國和美國同時保持距離,這樣一來,中國崛起就面臨一個不可預測的因素,就此,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3年前的想法是,先經營好中西亞,取信於伊斯蘭國家,然後聲東擊西,假意收復藏南,真實中亞借道巴基斯坦,攻擊印度,對巴基斯坦就說幫助其收復克什米爾南部,然後,實際上花3年的時間完全肢解印度,初期快速拿下新德里後,在新德里東北殲滅其之前部署在東北的主力部隊,通過毛主席式的公社化運動解決佔領區的各種以教派沖突為代表的社會問題,根據不同邦的風俗讓他們自治,各邦發行新幣,通過金融戰,經濟戰瓦解剩餘地區的力量,兵鋒推進到加爾各答和孟買後撤軍,效法諸葛亮七擒七縱將政權還給印度政府,將其軍隊中1/5的精銳部隊編入人類安全委員會直屬,剩餘的軍隊歸印度最高軍事機關指揮,原則上服從南亞都護府和人類安全委員會統轄,這樣,政權在原先的印度政治集團手裡,地方政府一部分是改造過的,一部分是原先的,軍權實現了分而治之,南亞就可以得以持久的安定,推之到世界,就可以得到世界持久的和平。但這個計劃從最初在我腦袋形成之初,我就一直很不安,第一是風險性問題 第二是,可行性問題(這個計劃要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施行,首先就要考慮美國和俄羅斯的問題。一方面美國必須已經退出亞洲,另一方面俄羅斯要麼很虛弱,要麼被擊敗,要麼和中國同心同德,第三是會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如果是持久戰,輔以經濟戰,其間要在印度大規模的堅壁清野,會造成大規模的平民傷亡,我於心不忍,所以這個方略我覺得不可行,對於印度,還是走軟實力路線好,他不信任別國,我們就給他們交心,讓他們信任,他缺乏安全感,我們就給他安全感,一旦共同利益越來越多,就再也分不開了,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軍事准備要做,我覺得可以再廣西境內專業訓練一支針對印度地形補給和作戰的部隊,順便可以震懾越南,省得他跟美國卿卿我我
『玖』 中印軍事實力對比(海陸空全方面分析)
一、空軍。中國空軍與印度空軍戰斗機對比。
1.中國三代戰機應該有600-700架;[戰時中國在一年內能製造1000-2000架戰斗機(J10、J11B、FGB-II、FC-1、獵鷹)。]
2.預警機10架,[戰時增加50架]
3.二代半戰機有2000架。
4.無人偵察機500架;[戰時可提供30000-50000架]
5.無人攻擊機,20架;[戰時可提供2000-5000架]
6.在中印邊界修建100-200條800米-1KM戰斗機混凝土簡易機場,未開戰前全部偽裝隱蔽起來。或以按修建高速公路的方式修建。包括油料和彈葯庫等。
7.印度空軍三代戰機約300架。二代半戰機約400架。印度一年最多隻能造200架。
此項中國占居絕對優勢。我國為進攻方,准備已久,蓄勢待發。通過過3-5年的高速精心准備,三代戰機可達2000-3000架(J10、J11B、FGB-III),四代戰機應有400架。H6K約400架,H8約100架。只要四代機有幾百架,就完全可壓制印度的SU30MKKI、SU35BM。
附註:空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在二炮的配合下一舉全部打掉其空軍60個軍用機場,全殲印度空軍,控制印度領空。配合陸軍攻擊印度陸軍重裝甲和重火炮。
二、海軍。中國和印度海軍戰艦對比。
1.中國有各種水面戰艦800多艘,潛艇60-70艘。印度有各種戰艦200多艘,三隻航母,16-18艘潛艇。但印度的航母沒多大的作戰能力,艦載機也不怎麼先進。中國核動力攻擊潛艇完全可將其摧毀,中國以潛艇戰術就的取得作戰勝利。
此項中國占優勢。經過3-5年高速准備。常規潛艇可達120艘,核動力(093、095)攻擊潛艇可達40艘;054A級驅逐艦40艘;導彈(C803)護衛艦100艘,022導彈快艇200艘。5-10萬噸級登陸、補給、運輸艦各50艘。掃雷艦30艘。20-40-60-80萬噸級航母或准航母各4隻(20萬噸的和其它滾裝船、商船用於海軍陸戰隊直升機起降、30萬噸的主要用於戰斗機起降(SU27SK、SU30MKK2、J10、FGBI-/II、J11B、J13、J14,60-80萬噸兩只可以連接起來長大2500-3000KM,主要用於H6K、H8、YU8、YU9、YU10、YU12、YI76、YI78、KJ2000起降)。
2.海軍增加20個水陸兩棲陸戰師,加上原來的兩個共22個。主要用於海上登陸。奇襲登陸主攻方向是,坦焦爾至巴德臘克、孟買兩線多點登陸。
附註:海軍的主要任務有四:一是,全殲印度海軍;二是,配合陸軍從海上夾擊印度陸軍,減輕陸軍壓力,最大的關鍵是22個師的兩棲裝甲和5000輛ZTZT99坦克、約20萬陸戰隊和、20萬偵察特種作戰對部隊從海上登陸印度,快速夾擊其陸軍。打它一個措手不及。三是,航母艦載機從空中夾擊印度空軍奪取制空權;空軍對陸攻擊,打擊印度全境所有軍事目標。四是,堵截西方國家對印度的海上登陸支援及後勤供給。同時確保我海上進出口物資貿易的安全。
三、二炮。
1.中國二炮DF中遠程彈道導彈(核彈頭)估計500枚;[DF21、DF25各增加300-500枚]
2.洲際彈道導彈估計200枚。[DF31A、DF41增加各約100枚]
3.DF中遠程常規彈頭估計1500枚;[戰時增加300枚反艦彈,]
4.DH10、HN估計1000枚。[戰時HN1/2/3、DH10各增加2000-3000、3000枚。]
5.加強空、天、電、磁的全面建設,增加幾套強激光反導系統,致盲印度的偵察衛星、通信衛星、GPS經過印度就完全被干擾大案型電磁干擾使其境內無法發射所有衛星、導彈、飛機無法正常起飛。
6.在現有基礎上增加094約8-12艘,。附註:二炮三大任:一是首戰核彈突擊,預計首輪300-400枚核彈就能打掉它所有核設施和軍民機場。給一個措手不及的毀滅性打擊。二是專打機場、軍港、三軍指揮、防空反導彈基地、橋梁、通訊、物資集散地、重裝甲、重火炮。使印度無重裝甲和重火力可用。三是防美、俄、歐核突襲。如有這個打算和意圖,戰略潛艇(JL2)就得增加到12-16艘方可阻嚇美、俄、歐三股核勢力的冒險。可減少核動力攻擊潛艇數來增加戰略潛艇。
7.印度烈火核彈頭60枚,最多100枚。常規彈頭約100枚;在發射架上不超過10-20枚。1-2艘核攻擊潛艇為租用俄羅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印度幾乎沒有。
四、陸軍。
1.現有陸軍約100萬作戰部隊;[中國戰時陸軍暗渡陳倉,聲東擊西之策略。表面是對越南小打小鬧,包括打南海,實則練兵為全面打擊印度。暫增10倍精兵1000萬人訓練三五年,另3000萬預備役、3000萬民兵加緊體能訓練、摩托、汽車訓練、通訊、電子戰訓練2-3年,開戰前進行戰術、兵種戰術配合和個人射擊訓練。]100-200萬偵察和特戰種兵,訓練5年。印度是一個10人口大國,80%的窮人很渴望當兵,其兵員潛力不亞於中國。所以,對印作戰必須作好特大規模兵員准備。同時做好全汽車化、全摩托車化步兵運動作戰。決不搞低效率步行作戰。
2.坦克10000輛,ZTZ99坦克1000輛;[戰時增加10000輛]
3.攻擊直升機200架(實在太少);[戰時增加2000-3000架]
4.各種近、中、遠程火炮155MM等約10000門;戰時155MM數字火炮增加5000-10000門;
5.105-300火箭炮約6000管;[中國重型汽車製造量大,戰時300MM增加5000管]
6.WS1/2/3/3D、神鷹400共300套,炮兵師約12個;[戰時增加3000-5000管]
7.直升運輸機Z8等抓緊時間造3000-5000架,引進米26技術造1500架。
8.跨境油料供給辦法:一是,柴油、汽油管道(口徑500MM)通達前線,准備兩條1000-1500KM,每500公里設一加壓泵站。二是用50噸級重型油罐汽車30-50萬輛。三是用米26約1000架跟隨供供油和供彈。
9.8X8輪式突擊炮。20萬輛。標准配備:100MM火炮一門(攜彈200-400發)。高射機槍一架(攜彈3000-4000),6枚HJ7/8/9,(備彈12)[戰時可加速製造出5-20萬輛;]
10.猛士、勇士、梟龍三種突擊車戰時加速製造各100萬輛。配備:高射機槍一架,重機槍一架,1/3配備重型榴彈槍、1/3配備火箭筒、120拍擊炮、1/3部分攜帶型防空導彈6-8枚。
11.三輪和兩輪摩托車(500CC)各2000萬輛。步兵全戰車化和摩托車化。三輪為二人配備重機槍一架(備彈1000-2000發),火箭筒10枚,95步槍兩把。兩輪配備腳踏式射擊輕機槍一架(備彈2000-3000發)沖鋒槍一把(備彈1500-2000發)。
12.200萬動力傘。用於跨越要隘、險境、、河流、雷區、搶灘登陸作戰。
13.2000萬輛重型運輸車提供後勤供給。每個人自備7天干糧。另每個連隊備20天糧食。
14.印度陸軍約60萬,[戰時印度即便是全民皆兵,但火炮、槍支彈葯一時無法解決,自己不能造炮和炮彈,重裝甲企業首輪攻擊將被摧毀,任何援助也來不及。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被封堵。所以,不足為懼。]
15.坦克3000輛,
16.火炮5000門,購買俄羅斯的龍卷風射程100KM約100套,炮兵師現在只有2個,戰時可增加到4-6個。
17.武裝攻擊直升機300架,現役直升機和攻擊直升機比中國多一點。
『拾』 中國海軍的實力
不知道樓主問的是什麼實力?表面實力還是海軍的綜合作戰實力!
樓上的幾位談得都有一定道理!我來完善一下吧!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中國海軍的確已經建立了一隻現代化的,有一定實力的海軍隊伍,但是相比於美國海軍來說還是顯得很渺小!畢竟舉中國海軍全部實力也無法在遠海抗衡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實力。和俄羅斯相比,中國海軍在某些方面還是略占上風的,比如常規潛艇、水面中小型作戰艦艇等,相較於日本,我個人一向的觀點是中國整體作戰實力海軍可以抗衡2-3支日本九十艦隊。至於韓國,一個急功近利的國家,雖然海軍實力近期有飛躍的增長,但是要知道,建立一個強大的海軍需要50年的時間,韓國雖然有了宙斯盾,但是再其他方面簡直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他的反潛能力不足,掃雷能力嚴重欠缺,海空協同更是不足一提!
至於印度,一個落後和二手貨的集中地,海軍沒有多少東西是真正自己的!但是,畢竟用大把大把的美元堆積起來的,也是有一定實力的,但還以那句話,海軍體系不完善!
如果看錶面的作戰艦艇的數目和質量,中國海軍屬於排在英、德、法、日後面的第三梯隊,但是要看海軍體系建設的話中國海軍完全有實力躋身美俄日之後。
另外,過了今年,中國將新添2艘神盾和數艘054護衛艦以及N艘常規潛艇,實力將有質的飛躍!!排在第二級完全沒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