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首都保衛戰怎麼回事

印度首都保衛戰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2-12-10 11:25:37

『壹』 印度把侵略戰打成了保衛戰是怎麼一回事

印度把侵略戰打成了保衛戰細節如下所示:

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




注意事項:

2021年10月8日,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進一步加強網路游戲市場執法監管。據悉,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會同行業管理部門。

重點針對時段時長限制、實名注冊和登錄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管理措施落實情況,加大轄區內網路游戲企業的執法檢查頻次和力度;加強網路巡查,嚴查擅自上網出版的網路游戲;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游藝娛樂場所等相關文化市場領域執法監管,防止未成年人違規進入營業場所。

『貳』 首都保衛戰的情形是怎樣的

由於政府突然遷移,引起了普遍的驚慌失措。在這種形勢下共產黨沒有喪失自己的革命意志。黨中央向首都居民發出號召:「一切為了保衛馬德里!」在城市的街道上建起了街壘。登記了志願兵。新編部隊被派往前線。另一極其重要的因素是首批國際縱隊來到了馬德里。這批縱隊有:由克雷貝爾指揮的第11縱隊,由魯卡奇指揮的第12縱隊,以及由克里沃舍因指揮的坦克分隊。在這些日子裡,馬德里保衛者喊出了聞名於世界的口號「他們行不通!」。

1936年11月,保衛馬德里的戰斗進入了新階段。11月7日叛軍開始猛攻該城。進攻在全線展開,由其左翼經過坎波公園實施主要突擊。共和國軍隊對叛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敵人以巨大傷亡代價佔領了公園的大部分,並推進到曼薩納雷斯河岸。但是叛軍強渡河流和突入市內的企圖未能得逞。11月上半月敵人繼續進行毫無成效的沖擊。共和國軍的行動特點是,把頑強的防禦與對敵集團翼側的短促的反突擊巧妙地結合起來。為此目的,中央戰線馬德里地段指揮部動用了7個旅,其中包括2個國際縱隊和1個坦克群。共和國軍以頑強的馬德里保衛戰為建立人民軍隊、鞏固後方、動員國家後備兵員和物資贏得了時間。

正面攻城失敗之後,叛軍指揮部制定了合圍馬德里的計劃,企圖以此將其與全國其他地區隔絕開來,然後實施決定性突擊。這一任務將主要由義大利遠征軍來完成,該軍是1936年底至1937年初由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派到西班牙來的。戰役總的企圖是從南面沿哈拉馬河東岸和由錫甘薩出發從東北方向,對馬德里同時實施突擊。

共和國軍隊指揮部也准備於2月12日發動進攻戰役,其目的是粉碎敵馬德里軍。叛軍在共和國軍發起突擊之前,於2月6日就開始了向哈拉馬河的進攻。經過3個星期的艱苦戰斗,他們才奪取了河東岸一條狹窄地帶,並且把馬德里—巴倫西亞公路的一個地段置於自己炮火的射程之內。共和國軍進行哈拉馬河戰役的結果,使法西斯分子合圍馬德里的企圖遭到破產。叛軍在哈拉馬河的戰斗中已把自己全部預備隊消耗殆盡,因此未能及時從東北方向對馬德里展開進攻。直到1937年3月8日,才以向瓜達拉哈拉的突擊開始這一進攻。義大利遠征軍承擔了進攻的主要任務。武裝干涉者成功地突破了共和國軍隊的正面,因而馬德里東北方向上出現了緊張局勢。但共和國軍指揮部迅速地往瓜達拉哈拉方向派去了幾個旅,其中包括1個坦克旅,從而在瓜達拉哈拉附近擋住了敵人,然後擊潰了他們。1937年7月初,共和國軍對馬德里西北方向的敵人實施了猛烈的突擊,由於這一突擊,叛軍被迫從其他方向抽出相當多的兵力加強馬德里城郊部隊,並且不得不放棄了原計劃在南線的進攻

自1937年年中起雙方主要兵力從馬德里地區轉向西班牙北部。1937年底至1938年初,由於共和國在特魯埃耳戰役中獲得勝利,使得叛軍中斷了對馬德里又一次進攻的准備。但總的局勢對共和國很不利。德國和義大利對共和國進行了公開的武裝干涉;英國、法國和美國以奉行「不幹涉」政策為由,拒不賣給西班牙共和國武器,這實質上是幫助了叛亂者。站在西班牙共和國一邊的只有蘇聯,它給予了共和國各種無私的援助。但是,由於佛朗哥軍隊和德意侵略者對西班牙沿岸實行的海上封鎖,以及法國政府的阻撓,使蘇聯向戰斗的西班牙提供武器變得相當困難。共和國軍在其他戰線的失敗沒有動搖馬德里保衛者的堅強決心。為了粉碎西班牙共和國人民的抵抗,1939年2月底英國和法國正式承認了佛朗哥,而3月5~6日在馬德里爆發了反革命叛亂。以中央戰線司令卡薩多為首的陰謀家們,給叛軍讓出了通向首都的道路,並且出賣了馬德里的保衛者,使他們遭到了法西斯分子的迫害。

英勇的馬德里保衛戰證明了西班牙共產黨的政策是正確的。他們的政策旨在建立正規的人民軍隊,並不顧共和國政府首腦卡巴列羅的反對而貫徹這種主張。馬德里的保衛者在保衛共和國反對法西斯的斗爭中,顯示出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

『叄』 為什麼中國打到『越南和印度「首都,又要撤軍

因為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以睦鄰友好合作為核心思想,而之所以會與越南;印度發生戰爭是因為這兩個國家不顧亞洲局勢安危,為己之私利,不斷地蟬食我國固有領土,所以我國為了捍衛主權,故發動了邊境保衛戰,而這場保衛戰的最終目的是要將侵略者趕出我國國土並狠狠地教訓一下他們,揚我國威。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長期占據他國領土,在達成軍事目的之後(即:收復失地,讓試圖侵略我國的國家見識我國的軍事實力已達到軍事威懾使敵不敢來犯)便即刻撤回祖國。

『肆』 德里和新德里是不是一座城市

是的。德里是一個都市圈。類似於我國的武漢市格局,分為漢陽、漢口、武昌三個部分而已。


印度首都德里分為舊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德里人口達到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人口2100萬的孟買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德里大都會包括3個直轄市,即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門。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所在地,城區又可分歷史悠久的舊城區及新規劃的新城區。舊城區目前仍保有許多重要古跡,新城區部分則是印度現代化的象徵。新德里位於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始建於1911年2月。

『伍』 新德里保衛戰外國人怎麼評價

美國遠東情報軍事中心原派駐官員霍華德本傑明是這樣評述那場戰爭的:那是一場印度最為愚蠢的戰爭。

『陸』 印度民族起義的過程是怎樣的

1857年5月10日,北印軍隊的3個西帕依團在德里東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義。這次暴動成為孟加拉軍隊抗英起義的信號。起義的各團開到德里,在那裡同警備部隊的起義部分會合。他們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區農民的支持,起義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廣大地區,發展成為全民族的解放戰爭。德里、坎普爾和勒克瑙成為起義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領導起義的政府。

起義者宣布恢復大莫卧兒王朝政權,殺死英國的軍政官吏、軍官和民族叛徒,奪取武器、彈葯和裝備倉庫,攻佔各個要塞、設防區和居民點。英國人逃往比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擊後,驚魂稍定,便開始了鎮壓。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從旁遮普向德里發動了第一次進攻。在巴赫特汗領導下,首都的英勇保衛戰持續了4個多月。西帕依炮手錶現出了出色的本領,其射擊技術勝過英國人,起義軍採取的戰術是實施突然的翼側突襲,圍殲小股敵人,進行夜間出擊和設置埋伏等。但是,英國人終於佔領了這座城市。

在圍攻德里的同時,討伐者從加爾各答沿恆河河谷開始了第2次進攻。他們進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為奧德省起義領袖艾哈邁德沙赫指揮的5萬多西帕依和義勇軍守衛該城。討伐軍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軍4.5萬人再度進逼勒克瑙,3月14日開始圍攻,19日佔領。隨著英軍勝利而來的是駭人聽聞的獸行,對起義軍及其家屬的大批槍殺。盡管如此,起義軍仍然繼續戰斗。

殖民者又分兩路討伐:一路從馬德拉斯向班達,一路從孟買向瓜寥爾。佔西成為起義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後在那裡領導起義。盡管守軍英勇奮戰,該城仍於1858年4月被英軍攻佔。退到熱帶叢林的起義軍在莫拉維·艾哈邁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領導下展開了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1859年5月。

『柒』 印度民族起義是怎麼引發的

印度民族起義指印度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武裝斗爭。起義原因是英國當局急劇增加賦稅,加強對印度人民的殖民壓迫和剝削。到19世紀中葉,英殖民者在幾乎控制了整個印度之後,更加殘酷地剝削印度人民。英國當局大幅度地提高印度農村公社佔有土地的農民賦稅,開始限制印度有產階級、在此之前享有某些特權的西帕依以及新生的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利益,並取消了對婆羅門的稅務優待。起義前不久,根據殖民當局的規定,西帕依的許多特權被剝奪,薪餉被削減了,職務只能晉升到中士。英國兵有自己的餐廳,住舒適的房屋,而印度兵及其家屬只能住棚屋。

西帕依的強烈不滿情緒曾多次以起義的形式表現出來。1857年2月和3月,在巴臘克普爾發生過起義。

印度民族起義的主要動力是人民群眾,首先是農村公社的農民;起義的突擊力量是西帕依團隊。但是,起義領導權為封建主所奪取。

1857年5月10日,北印軍隊的3個西帕依團在德里東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義。這次暴動成為孟加拉軍隊抗英起義的信號。起義的各團開到德里,在那裡同警備部隊的起義部分會合。他們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區農民的支持,起義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廣大地區,發展成為全民族的解放戰爭。德里、坎普爾和勒克瑙成為起義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領導起義的政府。起義者宣布恢復大莫卧兒王朝政權,殺死英國的軍政官吏、軍官和民族叛徒,奪取武器、彈葯和裝備倉庫,攻佔各個要塞、設防區和居民點。英國人逃往比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擊後,驚魂稍定,便開始了鎮壓。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從旁遮普向德里發動了第一次進攻。在巴赫特汗領導下,首都的英勇保衛戰持續了4個多月。西帕依炮手錶現出了出色的本領,其射擊技術勝過英國人,起義軍採取的戰術是實施突然的翼側突襲,圍殲小股敵人,進行夜間出擊和設置埋伏等。

但是,英國人終於佔領了這座城市。在圍攻德里的同時,討伐者從加爾各答沿恆河河谷開始了第2次進攻。他們進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為奧德省起義領袖艾哈邁德沙赫指揮的5萬多西帕依和義勇軍守衛該城。討伐軍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軍4.5萬人再度進逼勒克瑙,3月14日開始圍攻,19日佔領。隨著英軍勝利而來的是駭人聽聞的獸行,對起義軍及其家屬的大批槍殺。盡管如此,起義軍仍然繼續戰斗。殖民者又分兩路討伐:一路從馬德拉斯向班達,一路從孟買向瓜寥爾。佔西成為起義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後在那裡領導起義。盡管守軍英勇奮戰,該城仍於1858年4月被英軍攻佔。退到熱帶叢林的起義軍在莫拉維·艾哈邁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領導下展開了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1859年5月。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起義軍內部缺乏統一領導。這次起義發生在封建關系占統治地位,資產階級社會的階級尚未形成的國家裡。封建主把保持自己的特權看得高於國家從外國壓迫下解放出來。英國殖民者在兵力上較起義軍占優勢。起義軍沒有統一的領導,組織性不強,各起義中心之間互不聯系。起義軍在軍事組織上的不足之處是由裝備低劣、未經訓練的人組成的非正規部隊數量過多。

事實證明,封建主沒有能力領導民族解放戰爭。參加起義的印度大封建主和大地主都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在英國人的許諾和讓步下,站到了殖民者一邊。封建主領導者採用的防禦戰術使殖民者有時間動用各種手段,掌握主動權。盡管印度民族起義失敗了,但從根本上動搖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加速了東印度公司的滅亡。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義暴露了英殖民統治的虛弱。這次起義是印度人民驅逐殖民統治者以擺脫悲慘境遇的第一次嘗試。此外,印度北部起義的規模與聲勢如此之大,使英國資產階級為鎮壓起義不得不動員不列顛帝國的相當大的兵力。如馬克思所說,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義同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和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一樣,是亞洲人民對資本主義大國,首先是對英國奴役他們的回答。馬克思指出,這次起義「與亞洲各大國對英國統治的普遍不滿同時發生」。

『捌』 1857-1859印度起義事件

19世紀中期印度封建主領導的、以印度雇傭兵為骨乾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又稱印度僱傭軍兵變,土兵起義。

一、起義的原因

19世紀上半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極力把印度變成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用各種形式的土地稅殘酷地剝削農民,用英國工業品摧毀印度手工業,激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極大仇恨。英國在印度實行兼並封建主領地的政策,引起許多王公的不滿。1849年英國吞並旁遮普以後,取消20萬印度雇傭兵的特權,使印度雇傭兵十分氣憤。印度雇傭兵是穿上軍服的手工業者、農民和被剝奪土地與特權的小地主,他們同印度社會廣大階層反抗殖民統治的要求息息相通。1856年英國把一部分軍隊從印度調往伊朗,在印度兵力空虛。

二、經過

1、起義的醞釀和開始(1857年初至5月中旬)

早在1856年,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就在廣大城鄉進行各種形式的反英宣傳。馬德拉斯的小封建主莫爾維□阿赫馬德□沙從南到北,在各地號召舉行反英起義,後因建立武裝組織被捕。1857年初,馬爾瓦和西北各省農村中,傳遞著神秘的烤薄餅。2月這種被看作起義的信號傳到了德里城下。在雇傭兵中傳遞著同樣象徵的荷花,而且產生了秘密組織五人會——潘查雅特。英國殖民當局發給士兵塗有牛油和豬油的子彈,大大侮辱了他們的宗教感情,從2月到4月,軍隊嘩變事件不斷發生。5月10日,在密拉特發生士兵、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聯合起義。5月11日,起義者進入德里,擁立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領導機構——由10人組成的行政院。

2、高潮階段(1857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

起義者佔領古都德里,激發了各地起義的迅速發展。5月,被釋放出獄的莫爾維·阿赫馬德·沙領導了奧德人民的起義。6月,那那□薩希伯和坦提亞□多比領導了坎普爾人民起義。年輕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於6月領導人民起義。普拉塔普·辛格和別尼·馬德霍領導拉傑普特人的抗英起義。起義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廣大地區,中心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從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義者進行英勇的德里保衛戰(見彩圖印度民族大起義~德里保衛戰(1857))。7月初,巴雷利起義領袖巴克德·□到達德里,被任命為德里起義軍總司令。但巴哈杜爾·沙二世周圍的封建貴族反對巴克德·□,致使起義軍失去統一指揮。9月中旬,在血戰6天之後,德里才陷落。巴克德·□率軍出走法魯哈巴德。巴哈杜爾·沙二世屈膝投降,審判後被囚在仰光。

3、相持階段(1857年9月中旬至1858年6月)

德里陷落後,奧德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起義軍從各地集中於勒克瑙,1857年秋,起義軍達5萬人以上。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接近20萬人,其中3.5萬以上是孟加拉軍團的印度雇傭兵。然而,他們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馬刀。奧德封建貴族集團反對莫爾維·阿赫馬德·沙對軍隊的領導,並把他投入監獄。在起義軍士兵要求下,封建貴族集團釋放了他。但為時已晚,英國9萬名武裝精良的軍隊已包圍勒克瑙。從2月19日至3月19日,起義軍在勒克瑙進行艱苦的保衛戰,最後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拉克希米·巴伊領導下,起義軍進行詹西保衛戰。6月,這位女王在瓜廖爾壯烈犧牲。(見彩圖印度民族大起義(1858~1859年))

英國殖民者把起義者縛在炮口上處以死刑

4、游擊戰爭階段(1858年 6月至1859年年底)

游擊隊活躍在羅希爾坎德、戈臘克普爾、班德爾坎德、傑格迪斯布爾和中印度西部許多地方,他們的人數在15萬左右。除原有的著名領袖之外,還涌現出善於進行游擊戰爭的庫馬爾·辛格和阿馬爾·辛格。起義者曾多次使英軍首尾不顧、疲於奔命。但這些優勢並未充分發揮。由於內部爭執,無法協同作戰;英國殖民者實行收買政策,許多封建主叛變。1859年1月,巴克德·□、那那·薩希伯退走尼泊爾。4月18日,坦提亞·多比遇難。年底,零星的游擊戰最後停止。

三、意義

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1858年8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撤銷東印度公司。英國政府改編英印軍隊,進行行政司法改革,加強同封建王公的聯系,使其成為英王的直接附庸。1877年,正式宣布維多利亞女王兼任印度女皇。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標志著封建主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的結束,在亞洲近代史上占著重要的地位。

『玖』 當時中國解放軍是怎麼打到印度首都新德里的

是對印自衛反擊戰,不是中國主動出擊的。
印度根據麥克馬洪線企圖蠶食藏南領土,偷襲中國。
中國當時駐藏的部隊並非主力精銳、依靠兩個偏師打的印度敗退,甚至直逼新德里。
後美蘇施壓、中國又因運輸補給困難,國家基礎建設還沒有實現,經濟積累不夠,無法支持繼續打下去,所以不得不撤兵。
近代中國被列強凌辱,主要是因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做起了「天朝上國」這種不切實際的夢。但我想說,中國人的政治智慧和戰斗素養,應該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因為這兩樣東西中國人已經玩兒了太久太久。抗戰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國家積貧積弱、國力懸殊、硬體上差太多。一個部隊里並不是每一個兵都能摸到槍。蔣又犯了戰略錯誤,出兵總是一點一點出,面對強大的日軍自然總是節節敗退。
中日當時這么大的差距、中國仍舊能夠把日本拖到拼消耗的階段。
硬體上中國如果不比自己的對手差、那中國的軍人就自然而然的能夠體現出其出色的戰斗素養了。
中印當時半斤八兩,所以列印度,自然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很多人說朝鮮戰爭中美實際打了一個平手,我們沒什麼可驕傲的。
我們確實沒什麼可驕傲的,驕兵必敗。
但我們是從過了鴨綠江開始打、一直打到三八線的。且當時我們沒有像樣的空軍,即使是平手。雖然沒什麼可驕傲的,但也不至於自卑。

『拾』 為什麼會發生中印保衛戰

在中國叫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也稱中印戰爭。
那個年代中國很窮很弱,和蘇聯美帝關系都不好,阿三國一直想要收復麥線,覺得趁機蠶食領土,貧弱的中國沒人支援,山高路遠也打不贏阿三,於是阿三不斷在中國邊境挑事,中國忍無可忍,反擊,取勝。有人支援的阿三還是沒打得過沒人支援的中國。

具體情況可以網路一下 中印戰爭

需要說明的是:【提起來我就來氣】,為表和平誠意,中國在戰爭結束後就返還了槍支、阿三官兵屍體和俘虜,從未虐待俘虜【對外都這么說,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後期還有解密文件,有可能】,而2個解放軍被俘人直到2003年7月才被釋放回中國,是否還有其他解放軍戰俘,沒有文件解密和新聞報道,不敢妄言。

以下是網路資料:1962年中印戰爭結束後,中國人非常人道地於1963年將印軍被俘人員3213人全部釋放回國,期間因為中國人的厚道,對這些人好吃好喝地養著,有人在獲釋時竟會唱《東方紅》,有的竟說「願意在中國當一輩子俘虜」,更有甚者,有印軍軍官在回國前提出先在中國旅遊一圈再回印度的要求也被答應了。

以下是中國的解密文件報告的內容:
----印軍士兵車隆被俘時,被上司丟在原始森林裡,靠吃樹皮苦撐了3天3夜。中國連長李榮漢發現了昏死的車隆,把他背出原始森林,在山腳下攔住一輛中國軍隊的吉普車。從車上下來的是54軍副軍長韋統泰。車隆吃力地睜開眼睛,看到中國將軍肩上的金星,嚇了一跳。韋統泰下令馬上把他送到後方醫院,全力搶救。車隆終於被救活,不久返回印度。記者問他在中國的感受如何,他激動地說:「我樂意一輩子當中國的俘虜。以前我恨他們,那是以前。」

根據解密檔案《我允許印度戰俘慶祝印國慶》的記載,關押在西藏察隅收容所的印軍官兵曾向中方提出,希望在1月26日印度國慶節時在戰俘營中舉行慶祝活動。總政治部接到戰俘收容所發來的請示後,提出「擬同意其慶祝,我幹部屆時可去祝賀,但不參加其宗教等活動」。為慎重起見,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再次批示:「印俘有提出要求的都可以同意其慶祝,未提出要求的,不主動提倡。問問外交部,國際管理是怎樣的,然後再定。」12月19日,總政治部打電話向外交部咨詢。檔案記載,「條約司董司長意見:同意羅總長批示。國際上無定例做法。從爭取印度人民和印軍俘虜出發,可以同意他們的要求。」

在對待印度俘虜的問題上,中國軍隊嚴格執行《維也納國際公約》,戰俘營內沒有出現過任何體罰事件。在國內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中國戰士首先滿足被俘印軍的伙食保障,特意調運蛋黃粉保證他們的營養。中國士兵還在林子里平整出一塊運動場地,安置籃球架,用偽裝網的繩子織成排球網,讓戰俘開展體育活動。戰俘在押期間可以看電影,與家人通信也很方便。

想問問回來的那兩個人,你們在阿三國過的怎麼樣?

閱讀全文

與印度首都保衛戰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個省市手機賣得最多 瀏覽:247
沙特與伊朗哪個國家大 瀏覽:752
中國移動如何辦理不限流 瀏覽:65
伊朗後院巨響怎麼回事 瀏覽:863
義大利面的煮法怎麼做 瀏覽:234
中國人口最多是哪個縣城 瀏覽:534
印尼和尼泊爾金剛我什麼區別 瀏覽:25
伊朗人生氣該怎麼安慰 瀏覽:769
印尼語怎麼說口語 瀏覽:662
印度為什麼生產鴉片 瀏覽:617
美國駐伊朗軍隊有多少 瀏覽:427
哪些中國名人人窮志不窮 瀏覽:206
55億印尼盾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88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在哪裡查看 瀏覽:390
中國科學怎麼樣 瀏覽:89
中國的老年人為什麼愛跳廣場舞 瀏覽:493
英國中國海運什麼線路 瀏覽:492
為什麼美國斬首伊朗將軍 瀏覽:67
去義大利勞工怎麼申請 瀏覽:592
印度血檀木哪裡產的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