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與印度邊境沖突,那麼印軍的戰鬥力如何呢
今年6月份,在加勒萬河谷附近,我方與印方爆發了邊境爭端,雙方發生肢體沖突,結果不出意外,印方被解放軍吊打,死亡20名邊防軍。那麼?印度的真實戰鬥力如何呢!
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向來都把中方視為頭號大敵,在軍事武裝方面,也多以應對中方力量為主。比如在印度陸軍部隊中,培養的山地部隊規模高達10個師,超過20萬的兵力,號稱全球最強山地作戰部隊。這些士兵訓練有素、裝備精煉,是“高原戰爭”中的一把利刃。
盡管印度的綜合實力不如中方,盡管我們應該藐視對手,但絕不能忽視印度的發展速度。
B. 加勒萬河谷事件最新消息中方有幾個人傷王
無人傷亡。
2020年6月22日,趙立堅表示:「中印雙方正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對話解決有關現地問題。至於一些印度媒體報道印方官員的話稱,中方至少有40名官兵死亡,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這是虛假信息。」
趙立堅證實,6月22日,中印兩國邊防部隊在邊境地區舉行了第二次軍長級會晤,這也是6月15日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後的首次軍長級會晤。
(2)加勒萬河谷印度當場死亡多少人擴展閱讀
趙立堅:2020年6月22日,中印兩國邊防部隊在邊境地區舉行了第二次軍長級會談,這也是6月15日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後的首次軍長級會談。此次會談的舉行,表明中印雙方希望通過對話磋商妥處分歧、管控事態、緩和局勢。
會談期間,雙方在第一次軍長級會談共識基礎上,就當前邊境管控中的突出問題坦率深入地交換了意見,同意採取必要措施,推動事態降溫。雙方還同意將保持對話,共同致力於促進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C. 印媒稱2名印度士兵身亡,事發時正在中印邊境修橋,是怎麼回事
《印度快報》28日最新消息稱,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有兩名印度士兵溺水身亡。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兩人死亡系「事故,與該地區目前局勢無關」。
報道稱,死者是37歲的納伊克·薩欽·維克拉姆·莫爾(Naik Sachin Vikram More),和23歲的蘭斯·納伊克·塞勒姆·汗(Lance Naik Saleem Khan)。
報道稱,這兩名溺亡士兵的家屬表示,他們被告知,兩人是該地區「橋梁建設」任務的一員。印度軍方消息人士還稱,莫爾死亡的消息是「上周四(25日)被報告的」,而汗的家人則稱,他們在上周五(26日)收到死訊。
(3)加勒萬河谷印度當場死亡多少人擴展閱讀:
死者家屬回應:
「我們被告知(該地區)正在修一座橋梁,塞勒姆是其中一員,」汗的叔叔說,「他當時在一艘船上,但船翻了,他死了。」莫爾的家人說,他們被告知,莫爾當時跳入河中營救另外兩名士兵。在設法營救時,莫爾的頭撞到了河中的石頭,受了重傷。
報道稱,莫爾的父親告訴媒體,最後一次與兒子通話時10天前,「他向我保證他很好,讓我不用擔心。」此前,據印度媒體22日報道,印度北阿坎德省一處臨近中印邊境的橋梁被一輛運載著重型機械的卡車壓塌,卡車上的兩人身受重傷,已被送醫。印度媒體還稱,這處橋梁位於通往中印邊境的達帕-米勒姆路上。
D. 我只想向那些擦亮黨徽的英雄們致敬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每到六一前校園里總會傳來這樣雄赳赳,氣昂昂,振奮人心的詩歌朗誦,中國少年精神值得歌頌!但建黨100周年,我只想向那些永永遠遠活在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們致敬!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陳祥榕。(為國捐軀時,年僅19歲)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肖思遠(為國捐軀時,年僅23歲)
王焯冉一隻腳被卡在水下巨石縫中,危急時刻,他將戰友猛地推向岸邊:「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
——王焯冉(為國捐軀時,年僅23歲)
他們犧牲時,還那麼年輕!最小的戰士陳祥榕才19歲,年齡最大的營長陳紅軍也才33歲。他們是祖國的英雄,他們更是父母膝下的孩子啊!
小戰士陳祥榕的眼神,多麼清澈,多麼可愛,多麼單純!難怪他有那麼單純而偉大的信念:「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看著他的眼神和笑容,我多次淚眼模糊,不能自已。
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赤手空拳,什麼都沒帶,不是不敢戰斗,不是不想斗爭,而是極大的剋制,極大的仁慈,這是中國軍隊一貫的優良傳統,這更是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用五千年文明打下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素質!我們是愛和平的民族,但是,我們是有血性的,我們絕不懼怕戰爭,聽聽祁發寶團長現場的那聲怒吼:
「老子不喜歡他們,不想打,讓滾!」
這話真提氣,祁團長是真爺們兒!先禮後兵,我們忍讓,不是我們示弱,而是因為我們彬彬有禮,我們是威武之師,我們也是文明之師!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看完這部記錄片,心中久久無法平靜,為中印邊境沖突中這些犧牲的人民英雄們!
只要稍稍關注國事和國防的人就都知道,2020年6月,在新疆喀喇昆侖山一線的加勒萬河谷,中國和印度發生軍事沖突。當時我和大家得到的消息一樣,印度士兵死20人,其中當場死亡3人,還有17人受傷後掉進河裡被凍死。印度官方新聞也證實了此事。
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首次披露我方人員傷亡情況,並以文字和視頻形式披露了很多細節,我一次次熱淚難抑,為這些犧牲的英雄們,為這些可敬可泣的青年偶像們,為這些留下爹娘兒女離我們遠去的烈士們!
這就是中國軍人的光榮傳統,他們有情有義更有大愛,他們是為我們犧牲的呀!
我們常說這樣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對於這些軍人,何止負重前行,他們分明是隨時准備著為我們流血犧牲的!
美國前國務卿、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我們應當感恩這些「最勇敢的人」!
他們保護著我們,反過來,我們,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呢?我們,該為這個國家做點什麼呢?
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我是學生,是個中國少先隊隊員,就要有率先垂範的精神,就是要有中國少先隊先鋒的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抗擊疫情,我願加入當地誌願者團隊;校園活動,我願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日常活動,我願勇挑重任,也願事事參與。
我僅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但我有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責任,上不了戰場,但我能在現實生活中奉獻點力量。
魯迅先生在雜文集《熱風·隨感錄》中說: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贊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先生走了,中國的脊樑還在,國魂還在,它就存在於你我的骨子裡,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做炬火,做亮光。
前方有難!我們青少年不能痴迷於追星,只知道鹿晗、王俊凱、易烊千璽這些小鮮肉們、戲子們,更應該知道,國家疫情危難時刻拯救我們的是鍾南山、張伯禮、陳薇、張文宏、張定宇們;更應該知道,祖國建設、大國崛起,我們靠的是袁隆平、南仁東、吳文俊、王選等;更應該銘記,這個近代多災多難的國家,這個受盡列強欺辱仍能鐵骨錚錚站立起來的國家,靠的是錢學森、郭永懷、程開甲、於敏、孫家棟、王永志、黃旭華們!我們能在短短的70年時間里,經濟、軍事、綜合國力迅速趕超歐美,雄踞世界前列,中國人能上天入地、揚眉吐氣,靠的是那些人,靠的是中國堅強不屈的力量!
如果作為一個國家的青少年的我們,把大好年華都消耗在追星攀比、縱情享樂、娛樂至死,這個國家是沒有未來和希望的,如果這樣的媒體和輿論導向主宰了一個國家,是敗家子作風,是敗亡之象,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犯罪,是對歷史的犯罪!
內能自強,外不受辱,這個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
今年聽的最多的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我希望作為中國少先隊的我們都把它學會,把它唱響,不只掛在嘴上,更要唱在心底。我更希望,我們每一個中國的孩子,都能學唱,永遠唱響在心底: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條河
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啦……啦……
你用你那母親的溫情和我訴說
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
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渦
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海的歡樂
啦……啦……
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條河
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啦……啦……
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啦……啦……
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近期心情比較沉悶,因為,疫情剛穩定,我們中國又失去了兩位巨星——袁隆平爺爺和吳孟超爺爺。與此同時,21名挑戰山地越野賽的運動員在我們景泰的黃河石林從此離世了……這次不同於往次,我完全淚目了!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銘記英雄,莫忘奮斗!
E. 在加勤萬河谷犧牲的五名戰士為何現在才報道出來
首先糾正你提問的兩處筆誤
加勒萬河谷犧牲的是4名烈士(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王焯冉、肖思遠),英雄團長祁發寶是重傷,現已傷愈。
在加勒萬沖突中,印軍有包括一名中校在內的20人陣亡,受傷70+,損失明顯更大。中國官媒選在當前中印一線部隊脫離時的2月19日公布加勒萬沖突詳情,並且用「外軍」指代印軍,顯示官方既要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又不願過度刺激印方,以盡快恢復中印邊境局勢穩定。
(去年正處在疫情恢復,美國對中國提升對抗,中國戰略重心不在西部邊境)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就報道邊防斗爭一線官兵先進事跡答記者問http://www.mod.gov.cn/topnews/2021-02/19/content_4879366.htm 去年6月印軍非法越線、率先挑釁、暴力攻擊中方前出交涉人員,蓄意製造了加勒萬河谷沖突,造成雙方人員傷亡,責任完全在印方。沖突發生後,中方為維護兩國兩軍關系大局,推動局勢降溫緩和,保持了高度克制,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氣度擔當。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關傷亡事件,歪曲事實真相,誤導國際輿論,污衊中國邊防部隊官兵。歷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遺忘,中國媒體對英雄事跡進行公開報道,是客觀報道事實的媒體責任,有利於澄清真相,以正視聽,讓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中方對解決中印邊境問題的立場是清晰的、一貫的、真誠的,始終致力於通過對話談判解決爭端,始終致力於維護中印兩國兩軍關系大局,始終致力於盡快推動局勢降溫緩和,盡快恢復中印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網民評論:
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就客觀報道事實:更有利於澄清真相,以正試聽,讓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https://user.guancha.cn/main/child-comments?id=29322921
轉網友的短文;
古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有斗爭,就會有犧牲,有犧牲,就應享有哀榮~~
都什麼年代了,還對子弟兵的犧牲情況遮遮掩掩,徒然讓謠言橫飛,敵對分子也會趁機搗亂~~
不要小看人民的承受力,不要做與人民情感對立的事!
對為國犧牲的烈士,不能藏著掖著,不能晦暗不明,要大聲念出他的名字,公布他的籍貫,以接受人民的祭奠!
他們生得平凡,他們犧牲的光榮!!
https://user.guancha.cn/main/child-comments?id=29324024
F. 三名印軍死亡,死亡原因是什麼這對軍隊將產生什麼影響
中國與印度在加勒萬河谷沖突,雙方都有不少的損失。但我認為導致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主要在於印方,希望印方不要把中國的剋制當作懦弱,也不要在中國面前驕傲自大。中國本心不想與印度發生沖突,但不是害怕沖突,而且也希望印度不要忘記歷史教訓,要有明智之舉,還要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如果印度執意要在邊境地區挑起更大的事端,那麼對於印度地區不會有任何的好處,希望印方可以保持自知之明,不要一直挑戰中方的底線。
G. 克什米爾再爆戰火,5名士兵被擊斃,這暴露了哪些問題
克什米爾地區一直都是比較動盪不安的,幾十年來一直都是這樣,自從印巴分開開始,克什米爾地區就成為了雙方想要掌握的地區,在這上面已經發生了好幾次大規模沖突,而小沖突更是從來都沒有斷過,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有不少武裝反抗組織,經常跟印度警察以及軍方進行交火。
自從2019年莫迪政府單方面改變該地區的管控開始,當地的武裝反抗組織就對印方的這個決定做出激烈的回應,各種交火不斷同時還造成了許多對貧民的傷害,2021年10月11日,印度方面在該地區進行嚴密的針對性的軍事行動,在進行搜查時,印方軍隊遭到了當地武裝組織的攻擊,雙方進行了交火。
其實印度一直都想得到國際認可他們大國強國的地位,一直想證明他們強大,想恢復古印度的輝煌,同時因為自身問題太多根本沒有辦法解決,內部的事情讓他們頭疼,無奈只能想辦法對外進行搞事,只有這樣才能把裡面的人的愛國情緒挑起來,這樣讓國內的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對外,這樣對他們自己內部的壓力就輕鬆了,這種事情方法在歷史上世界上都是有用的。
H. 21年中印2國加勒河谷沖突中國特種部隊參與了嗎
你好,是2020年不是2021年,是解放軍。
下面是相關的新聞:有媒體報道稱,印度防長辛格星期二宣稱,6月15日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印軍給中方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他這樣說話是對印度民族主義勢力的鼓舞。對此,中國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在社交媒體最新發文指出,據我向中方知情人士了解,在那場嚴重肢體沖突中,中國犧牲的官兵遠遠少於印度喪生官兵的人數,印軍在那場沖突中一共有20名官兵死亡,其中很多是受傷後得不到醫治凍死的。當然了,即使中方有一名軍人犧牲,也是重大人員損失。
I. 印度16團團長陣亡時間
印度16團團長陣亡時間為2020年11月23日。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11月23日在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印度陸軍比哈爾邦第16團團長B桑托什被擊斃。
J. 中方公布涉加勒萬河谷沖突是怎麼回事
2021年2月19日早上,解放軍報刊發了反映中印邊境任務部隊官兵衛國戍邊先進事跡的綜合性報道,同時報道稱,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中印雙方發生激烈的肢體沖突。
截至2020年6月16日,中國軍方證實雙方肢體沖突造成人員傷亡,該沖突造成中方4人犧牲,1人重傷。其中團長祁發寶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不幸犧牲。印度軍方表示,該沖突造成20名印度軍人死亡。
2020年6月1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沖突引發的嚴重事態。
(10)加勒萬河谷印度當場死亡多少人擴展閱讀
外交部回應
近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已就報道邊防斗爭一線官兵先進事跡回答了記者提問。2020年6月發生了加勒萬河谷沖突事件,造成了雙方人員傷亡,責任完全在印方。中方為維護兩國兩軍關系大局,推動局勢降溫緩和,保持了高度克制,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氣度擔當。
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關傷亡事件,歪曲事實真相,誤導國際輿論。現在《解放軍報》刊發有關報道,公布事實真相,有利於人們了解事實經緯和是非曲直,也是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應有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