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疫情失控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自從今年4月中下旬以來,印度國內的新冠疫情簡直是處於泛濫的狀態,無疑也引起了世界國際的極大關注。印度國內的新冠確診病例,乎每日都是處於30萬人次以上,死亡人數更是與日俱增,這些官方數據與實際的確診和死亡病例也是大有出入。
民眾思想愚昧,政府管控不力印度國內新冠疫情泛濫最主要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跟民眾的思想防範意識薄弱息息相關。特別是在疫情失控狀態之下,許多民眾也是沒有聽從印度政府的防疫管控政策,大家也是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是明目張膽的舉行一些宗教活動,造成大量的人群聚集,從而也給疫情的失控提供病毒傳播的溫床,加上印度政府在起初之時疏忽對疫情的管控,所以也真的難怪印度的疫情為何會出現如此崩潰一發不可收拾的泛濫狀態。
㈡ 為什麼說印度永遠成為不了世界強國印度存在什麼社會問題
能不能成為世界強國這個現在很難說?但是印度國內本身存在著貧富差距過大問題還有種性制度。種姓制度就導致了女性地位很低
㈢ 印度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印度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有3億成年人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基礎教育的極度落後和龐大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使得它的勞動力素質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
2,就業,由於勞動力素質不可能短期內得到提高,因此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成了唯一的選擇。其他道路根本不可能走得通,不可能讓幾億人就業,不可能讓幾億青壯年勞動力養活自己,更別說養活社會。而低級產業的每一次升級都不可避免的擠出數以億計的剩餘勞動力。例如它的農業,三四億農民耕種著美國幾百萬人就可以耕種的土地,一旦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就意味著絕大多數農民必須離開土地。而中國面臨的加工業和製造業的升級則意味著超過1億的勞動力必須離開現在的崗位。像中印這樣的人口超級大國不可避免的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之內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
3,資源。不要忘記了,中國是在石油價格20美元一桶的時候開始工業化的。中國人均資源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對於資源更加缺乏的印度又會怎麼樣?印度甚至在還沒有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的時候,恆河就遭到了嚴重的污染。印度的勞動力資源意味著它必須走中國走過的道路,而且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4,基礎設施。為了讓3億人走進城市和工廠,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中國的基礎設施耗資幾萬億美元,印度在各種資源價格翻倍的情況下需要花多少錢?
5,社會保障。要知道,社會撫養不是依靠勞動力,而是依靠生產力。在一個青壯年勞動力養活自己都存在困難的情況下,如何養活老年人?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來說,只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在老齡化到來之前把社會生產力提高到一個足夠的高度;二,讓老齡化慢一點到來,也就是降低印度人的生活水平,讓他們不要活那麼老。而前面說過,教育規模和水平的提高需要至少一代人,產業和就業結構的提高需要幾代人。因此除非印度人甘於貧困,否則遲早要面對比中國更加嚴重的社會保障問題。
6,社會管理。
㈣ 印度有哪些社會問題
說到印度電影,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近些年來在中國影院上映的印度電影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
《知乎》
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持續火爆除了它具有印度特色,比如一言不合就跳舞。更重要的是,印度電影勇於反映印度的一些社會問題。那麼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來看,印度究竟有哪些社會問題。
01教育問題
印度跟許多國家一樣,有私立學校也有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在印度是主流。
印度的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可是無論有錢還是沒錢的印度人都不願意把孩子送去公立學校。
印度實行的是「自願性教育」,有些貧窮的家長甚至不讓小孩子去上學,讓他們在家裡做家務甚至送去做生意。可這一切在印度都是合法的。
那麼印度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呢?讓我們在電影《起跑線》的鏡頭里來一窺究竟。
《起跑線》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對暴發戶夫妻,他們有錢但是文化水平不高。
《起跑線》
他們同天下父母親一樣,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出錢又出力送女兒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希望女兒能被最好的私立學校錄取。不過他們卻屢屢失敗。
最後不得已他們為了騙取窮人的錄取名額,一家人搬到了平民窟。開始上演了一幕幕的鬧劇。
私立學校環境優美,基礎設施甚至不亞於五星級酒店。全空調教室,純歐式食堂。連游泳池都是恆溫的。
《起跑線》
學校功課安排多樣化,進行的是不完全以升學為目的的教學。
《起跑線》
他們不提倡死記硬背。平時都是通過唱歌跳舞來學習知識,非常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
《起跑線》
試問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哪個家長不擠破了頭把孩子們往裡面送啊!
反觀公立學校基礎設施尚待完備。有的孩子上學沒有凳子就坐在毯子上。一個老師就要負責班裡孩子全部的教學科目。
《起跑線》
基本的衛生問題都讓人很堪憂。學校廁所的條件非常差。
《起跑線》
印度公立學校的學生很少,教師也非常稀缺。而且這些上公立學校的孩子百分之百都是出自平民窟的孩子。
教育的兩級分化,導致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而富人的孩子依舊是富人。這使得印度的階級矛盾越發的嚴重。
02語言問題
在印度,英語的普及度非常高。人人都以會說英語為自豪。
英語在印度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
那麼如果印度人在印度不會說英語會被別人怎樣看待呢?讓我們從這部勵志大片《印式英語》來看看吧。
《印式英語》
女主莎希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會說英語。
她被丈夫嫌棄。
女主每天在家做沉重的家務,等待丈夫回家。
可是丈夫卻不願意跟她說說話。
《印式英語》
女兒也嫌。
學校開家長會,女兒寧願騙老師媽媽病了,也不願讓她出現在同學面前給她丟臉。
《印式英語》
有一次莎希口誤錯把「爵士」說成了「查茲」。
父女倆相視一笑,彷彿莎希是個外人似的。
《印式英語》
莎希為了幫親戚籌備婚禮,獨自來到了美國。她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想受到家人的尊重。她偷偷的報名了英語培訓班,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英語口語練好了。
當她在婚禮上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時,立刻引來了眾人的矚目。尤其是他的丈夫,簡直驚呆了。
《印式英語》
因為英語,她受人排擠;也因為英語,她受人尊敬。多麼諷刺?
一個人的價值難道就體現在他所使用的語言上面嗎?這讓人反思。
03女性問題
眾所周知,印度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
根據最新人口統計數據,印度全國平均男女比例是1000∶927。首都新德里的男女比例僅為1000∶819,而名流薈萃、富人雲集的新德里南部地區則是全印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的地方,男女出生性別比達到了1000∶762。
一個男女比例如此失衡的國家,會發生一些什麼荒誕的事情呢?
讓我們從印度電影《沒有女人的國家》來猜測一下吧!
《沒有女人的國家》
在影片的開頭就是一個殘忍的殺人鏡頭。一位父親親自將他剛出生的女兒放進了牛奶里,淹死了她。
《沒有女人的國家》
他這是謀殺!
在電影的這個村莊里,人們生下兒子就當寶貝養,生下女兒就殘忍的拋棄或者殺害。久兒久之女性越來越少。
村裡的男性娶老婆成為了一個家裡的頭等大事。財主老王五個兒子,各個光棍。後來財主老王用五萬元和五頭牛買了一個女孩子到他家裡來。這貌美如花的菇涼就同時嫁給了他五個兒子。
財主老王甚至自己獨享了女孩的初夜和第二夜,剩餘的五天就讓兒子們平均分配。
《沒有女人的國家》
這簡直不可思議啊!
然而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到惡心、痛恨的是,整個村莊的男子不約而同在牛棚里強奸了女主。
《沒有女人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強奸大國,在2012年印度發生了一件震驚了全球的「公交車輪奸」事件。全球人民開始關注印度強奸案的頻頻發生。
根據一項公開的調查表示,印度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男性和百分之五十五的女性認為:
家庭暴力在某些情況下是合理的。
引用知乎上一句奧巴馬的言論「不尊重女性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不尊重女性的國家是遲早要滅亡的,不尊重女性的人是不配被稱作人的。」
每個國家都會有相應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但我們仍然欣慰印度敢於直視社會問題,並用電影的形式來痛訴這些狀況。
印度電影在振奮人心的同時,也在悄悄的改變著這個世界。
勇於直視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印度更加美好的未來!
㈤ 印度面臨的諸多經濟問題有哪些
(1)失業和貧困失業和貧困是印度經濟發展的兩大痛楚。雖然歷屆政府都把增加就業和消除貧困作為執政的重要目標,但一直收效不大。印度的10億人口中有1/3文盲。年人均收入目前還不足480美元,其中有3億人日均收入不足1美元。赤貧的城市新移民在印度各大城市隨處可見。印度經濟增長緩慢,人口迅速增長,目前印度人口超過10億,比獨立初期翻了兩番,且還在以2%的年增長率增加,每年新增人口及新增勞動力都在1500萬人以上,這使印度經濟難以吸收不斷增加的勞動力,印度的失業問題日趨嚴重。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印度積存的失業人數為530萬,到1980年增加到2070萬,約占勞動力總數的8%。同時也使人均收入增加不多。由於印度製造業增長速度遠低於服務業,因此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很少。2002年,印度製造業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製造業有1.6億名從業人員。高速發展的印度IT產業約有100萬名從業人員,不足全部勞動力的1%,雖然其產值佔印度GDP的4%。失業一方面將擴大數以億計的貧困人口隊伍,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解決就業問題的難度,從而繼續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特別是現代化進程。(2)製造業發展滯後印度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經濟增長主要還是靠服務業的增長,服務業也主要是靠軟體IT產業,製造業還不強。2003年的特點是服務業還在高速增長,農業年景較好,有了3%-4%的增長,製造業開始有所增長,所以這一年經濟發展比較平衡,也更快一些。製造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由於它們是傳統部門,所以有很多傳統體制還沒有改革,包括政府對產業和投資的管制,對勞動力市場的管制等各種制約,不利於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尤其是軟體業的發展較快,是因為其作為新興部門,政府對其控制較少,所以發展較快。雖然20世紀90年代印度開始經濟改革,但是在製造業方面步伐比較慢,市場開放程度小,沒有利用好廉價勞動力的優勢。(3)投資環境欠佳印度投資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效率低下。印度政府機構辦事效率較低,世行報告顯示,在印度成立一家企業需要89天的時間,而中國則需41天。印度的勞動生產率也很低,雖然平均工資比中國低25%左右,但每個工人的產出卻比中國低50%。2、能源不足。印度的電力狀況落後,平均缺電率超過10%,嚴重影響企業的贏利能力。加之資金短缺使印度在短期內難以大量進口石油和建更多的核電站,進一步制約了印度投資的增長。3、政局不穩。印度社會結構、財富分配、種姓制度、貧富分化等常常會引發政治不穩定,進而影響吸納國際資本。4、勞動法嚴格。印度是惟一一個解僱員工需要得到政府批準的國家,企業停業或關閉也受到嚴格限制,客觀上限制了企業投資的積極性。5、環境受損。印度荒漠化程度較高,有1.43億公頃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蝕。現代工業發展和城市人口增加使河流污染和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更加嚴重,影響到經濟持續發展,而且危及人民生命安全。(4)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長期以來為解決資金問題,印度政府借諸赤字財政政策,1950年度到現在,幾乎年年有赤字。為彌補財政赤字,政府不得不大量舉借內外債,使得印度的債務增多,幾十年來內外債如滾雪球似地不斷擴大,利息成為印度政府最大的非生產性支出項目。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使物價指數反彈,造成通貨膨脹,對政府平衡預算增加了更大壓力。1990/1991年度財政開支失控,總赤字達到4333億盧比,竟佔到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8.4%,這一時期印度出現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80年代實行高額財政赤字的結果。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以來,財政困難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十幾年來,中央政府財政赤字占國內總產值的比率一直超過5%。雖然近年來印度制定了《財政責任和預算管理法》,削減某些財政補貼,但財政狀況尚未根本好轉。印度現已成為世界上財政赤字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多次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警告。(5)基礎設施落後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關系密切,一個國家基礎設施不足就會成為經濟增長的「瓶頸」,影響跨國公司的投資興趣,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在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通訊不暢,電力供應不穩,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以交通為例,印度雖然有亞洲最龐大的鐵路網,但陳舊不堪,大部分是國家獨立以前殖民地時代建設的,很難實現現代化的運輸任務。印度目前還沒有一條國際標準的全封閉、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所有的港口都出現擁堵情況,交通運輸極端落後
㈥ 人口增長過快給印度帶來哪些社會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給印度帶來以下社會問題:
1.糧食問題
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報告,雖然是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之一,但印度仍有世界1/4營養不良的飢民。人口增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成為印度正致力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2. 就業問題
在印度,很多人因為無法找到工作而成為無業遊民,這將釀成一場人口災難。如果政府不能給年輕人提供一份適當的工作,不對他們加以管理,這一群體將會給國家帶來很多隱患。
3.教育問題
目前,印度政府已經實施了普及義務教育、職業培訓計劃等多項政策,希望通過這些努力把人口負擔變成可利用的人力資源。但由於人口眾多,教育資源很難分配到位。
4. 社會治安問題
在人口增長過塊的印度,人口結構呈現正金字塔狀,在人口金字塔中最底層的青少年占最大的比重,人口年齡結構是年輕型。在這樣人口結構社會中,勞動力資源絕對充足,對勞動力秘籍性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往往並非在這樣的社會中經濟發展的有那麼充分,企業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往往低於人口的增長,更多的人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失業在家中。就算有工作的,由於競爭的激烈,一般工資比較低,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比較低。人口的增長過快導致就業壓力不斷增大。
5.民族問題
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國,雖然官方稱只有一個民族,即「印度民族」,但「民族問題」卻幾乎無處不在。就印度東北部地區而言,源於地緣因素,歷史上相當數量不同國家的居民因各種原因進入該地區,造成了當地民族、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印度獨立後,該地區相繼出現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和恐怖主義,成為長期困擾印度政府的一個難題。
6.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環境日益惡化
人口的過快增長必然需要更多資源和空間,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有更多的污染產生,人口的增長使得人與環境的沖突愈發突出。
7.另外,在交通運輸、城市建設、住宅建設以及醫療和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困難,也與人口增長過快密切相關。
㈦ 為什麼印度治安混亂
因為人口太多了,而且管理也很散漫,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性別歧視,再加上印度軍紀混亂,輪奸女性成了家常便飯,人多了人命就不值錢了。
㈧ 印度疫情仍不可控,導致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接近三百萬的感染人數,整個印度都惶恐不安。說起印度這個國家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國家的人數很多,他們的人數總量接近中國,但出生率遠遠大於中國,說明在近幾年可能會反超中國。但是他們的經濟遠不如中國,他們的醫療技術方面也不如中國。由於人數眾多,所以檢測的能力不足,他們的壓力非常大,人口眾多是導致疫情不可控的重要原因。
一、防範措施不到位。印度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人被感染了,但是在一些城市偏遠地帶和農村地帶人們的防範措施並不到位,還存在著大面積群居的現象。人們的出行安全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他們在出行的時候同樣是結伴而行,沒有控制良好的安全距離,都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這樣是疫情發展迅速的一個原因。
防疫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單獨行動的事情,希望印度會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早早控制好疫情。
㈨ 印度疫情大爆發,背後原因是什麼
印度疫情大爆發,背後原因是沒有健康意識。
1.疫情期間百萬人聚會恆河,這是沒有健康意識的表現;
2.沒有任何防疫政策,這是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
3.信念高於生命導致付出生命的代價。
印度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之間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信任,這就導致了面對疫情很多地方做出防控政策完全不一樣。印度疫情大爆發,背後原因還是沒有健康意識,沒有把生命當成一回事。疫情期間為了自己的信仰百萬人在恆河聚會,這完全是沒有健康意識的表現,這種行為讓人感到震驚,這是沒有防疫政策的表現,這也是信念高於生命導致付出的代價,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三、印度基本上沒有任何防控這是疫情大爆發的主要原因
正常情況下,國家對於恆河這種幾百萬規模的聚會肯定都會阻擾,但印度並沒有這么做,這說明印度的防疫政策有問題,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任何防疫政策,這才導致印度疫情大爆發。
㈩ 制約印度發展的不利因素突出反映在
工業基礎的薄弱和人才的缺乏。印度原來是殖民地,它的作用就是為宗主國英國提供工業生產的原料。所以印度自身的工業基礎很差。機械製造業和重工業很弱。而它的發達行業只要集中在原材料方面,不如鋼鐵、采礦業、冶煉……而且,印度的國民教育水平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和經濟原因很難普及。國民之中絕大多數都缺乏基礎教育,文盲很高。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印度嚴重缺乏基礎的技術工人。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灰領工人」。讓印度的工業發展確實必要的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