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小米印度產能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小米印度產能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發布時間:2022-12-13 02:40:33

Ⅰ 小米在印度的出貨量究竟是暴漲還是暴跌

2016-2017年上半年,據監測的數據來看,小米在印度的出貨量是暴漲,目前小米處於印度智能機出貨量佔比第二位。

Ⅱ 印度市場對小米的影響是什麼

提到小米在印度的發展,瞬間在我腦海里回盪起一句:Areyouok?



深耕印度市場的絕不僅僅只是小米,華為、vivo、oppo、聯想等國內廠商即將開始新的異域廝殺,因為這是一塊不知滋味如何但必須要吃的肥肉。

Ⅲ 怎麼評價小米在印度停止銷售

我是一名作為傳統行業的從業者,很少接觸移動互聯網行業,最多的解除大概是每天在手機上瀏覽新聞。當昨天看到小米在印度的禁令時,我忍不住有一些感想。

第一、專利牆
一直以來就有消息稱小米必回遭遇海外巨頭的專利包圍和新聞的壓制,只是不知道誰先開始,愛立信現在終於出現。這一次,小米宣布了禁令,而不是隱瞞,不管它是否被迫,這個態度我喜歡。未來,如果小米想繼續在印度市場做些什麼,就有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與愛立信達成一項「專利協議」,以挽救危機。

下一個拿起專利大棒的可能是諾基亞,微軟,或者蘋果,下一個被打的不只是小米,可能是魅族,華為,中興……

總之,可能打破僵局真的沒有太好的辦法,規則在這里,後繼者也沒有很深的底蘊,不太好破,因為對手能夠以一當十。

Ⅳ 市值觀察丨小米:淪為華為蘋果大戰的看客 388億存貨壓力難解

鳳凰網 財經 《市值觀察》欄目出品 NO.5

作者:醉漓 季雅欣

曾幾何時,國產手機的標簽就是山寨功能機,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高亢的鈴聲和超長的待機。

年輕人以使用蘋果、三星、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作為炫耀的資本,而對國產手機羞於拿出手。

直到一家公司的誕生徹底打破了這樣的局面,它就是小米。

國產智能手機崛起

說小米是中國智能手機的開拓者和領路人並不為過,即便後來崛起的華為、OPPO、vivo,在後期發展過程中多少帶著它的影子,格外追求用戶體驗和硬體配置。

小米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機熱潮,很多局外人也受其感染進軍智能手機市場。比如我們熟知的一位喜歡說段子的英語老師,研發了錘子手機;還有一位喜歡為夢想窒息的互聯網大佬,研發了樂視手機,而且還模仿小米開發了一個大生態;還有做空調、做殺毒軟體也都曾窺探這一市場。

在IDC發布的Q3全球智能手機季度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三星(8040萬部)、華為(5190萬部)、小米(4650萬部)、蘋果(4160萬部)、vivo(3150萬部),小米、華為、vivo三家中國廠商合計占據近40%市場份額。

《市值觀察》還注意到,華為、小米、OPPO、vivo經過多年的努力,不僅能夠擠壓小眾品牌的市場份額,而且還能夠不斷蠶食蘋果和三星「地盤」。短短八年,在小米的帶領下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已經能夠與三星和蘋果分庭抗禮。

小米的「鐵人三項」初見雛形

雷軍在小米成立之初提出了著名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即做具有頂級配置、極致性能的智能手機,搭載高度定製、體驗絕佳的系統和應用軟體,按成本定價,然後以最高效的電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間環節,將產品直接送到用戶手中,最後持續提供互聯網服務,以實現商業變現。

2017年,雷軍根據小米的發展又提出全新的「鐵人三項」,即由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新零售替換少了此前的軟體。其中硬體業務是小米自身三大硬體體系:手機、電視、路由器和外部的生態鏈智能硬體;互聯網業務包括MIUI、互娛、雲服務、金融、影業;而全新出現的新零售版塊則包含小米商城、全網電商、小米之家、米家有品四項。

從收入來看小米的「鐵人三項」已經基本成型,尤其是新零售和互聯網業務近些年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雖然營業收入規模與智能手機有所差距,但是憑借高毛利率已經成為小米主要的支柱業務。

據wind數據顯示, 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智能手機、IoT 及生活消費品和互聯網服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19.52億元、282.37億元和118.08億元,毛利潤分別為 47.43億元、34.79億元和69.32億元。

在「鐵人三項」的催化下,小米構築了自己獨有的三條護城河。

首先,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是小米生態開啟的第一步,在其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小米智能手機貫穿整個低、中、高端手機市場,憑借超高性價比俘獲了眾多用戶,而且粉絲忠誠度較高並形成了獨特群體,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米粉」。

其次,IoT 及生活消費品。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小米已投資300 多家物聯網設備初創企業,涉及白電、黑電、小家電、日用品等兩千多種產品 SKU,覆蓋用戶多元化的生活場景,精準觸達客戶。IoT 在幫助小米不斷擴大用戶群體時,與手機一同發揮乘數效應,進一步鞏固小米商業模式的護城河。

另外, 探索 產業投資。在過去投資生態鏈企業的打法讓小米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已經超過300家,這些公司總賬面價值達到了人民幣368億元。

近期,小米生態鏈又迎來了一家新的上市公司,繼華米 科技 、雲米 科技 、石頭 科技 之後,九號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小米集團不僅是九號公司的股東,還是九號公司重要的合作夥伴。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發文稱:「九號公司的成功上市,是對小米生態模式的又一次印證。未來,小米將繼續以開放共贏的生態模式,幫助更多的優秀企業,共同推動整個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

進軍高端市場失利 388億元存貨待解

在經歷多年的發展,小米在取得不俗的成績同時,也積攢了一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目前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智能手機進入存量時代,小米在多重壓力下有些力不從心。另一個是近些年積攢下來高達388億元的存貨。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期已經成為共識,各大手機廠商已經進入「貼身肉搏」狀態,小米的營業收入放緩因此也就順理成章。2017-2020年6月末,小米營業收入分別為1146.25億元、1749.15億元、2058.39億元和1032.40億元,同比增速67.50%、52.60%、17.68%和7.87%。

不過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小米出現結構性增長失衡,智能手機業務增速下滑,國內業務增速下滑。

小米智能手機2017-2020年6月末,營業收入分別為805.64億元、1138億元、1220.95億元和619.5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5.21%、41.26%、7.29%和4.95%,即便是沒有疫情影響的2019年,智能手機增速也已經下滑至個位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小米在國內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4.7%,但是在國外卻有26.43%增長,因此將國內市場的負增長不能簡單歸結於疫情影響。

而據IDC預測2020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約2.4億台,而中國市場的貢獻將超過1.6億台,佔比約67.7%,在未來5年內,中國也將持續占據全球約一半的市場份額,國內市場是小米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守的市場。

小米營收放緩一項重要因素是小米手機在高端市場表現乏力,而低端市場卻出現萎縮。

據IDC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低端手機的市場份額正在縮小,中、高端機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放大,而中、高端市場卻是小米較為薄弱的地方。過去小米手機一直以來主推性價比高,但是也並非沒有想往高端市場挺進的野心,只不過嘗試下推出多款機型表現不如人意。

據IDC公布的上半年關於中國手機市場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銷量的報告。今年上半年國內600美元以上的手機總銷量為2350萬台,其中華為以44.1%的份額排名第一,蘋果以44%的份額排名第二,小米僅以4%的份額排名第三,OPPO以2.6%的份額排名第四,三星以2.5%的份額排名第五,其它品牌的份額為2.9%。

另外,在IDC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國5G手機市場份額,華為、OPPO、vivo、小米、Realme排%名前五。其中華為份額達56.6%超過半邊天,小米排在第四位份額僅9.2%。

小米麵臨著另一個嚴峻問題是存貨壓力。據wind數據顯示,小米近些年存貨大幅攀升,2017年-2020年6月末分別為163.42億元、294.8億元、325.85億元和388.56億元。

從結構上來看,小米目前近400億存貨中包括133.6億元原材料、193.54億元製成品、39.11億元在製品、備品備件19.73億元和其他14.34億元,另外扣除11.77億元的減值准備。

小米集團發布一季報時,小米集團總裁王翔針對存貨出現跌價預期表示「絕大部分存貨問題源於2、3月份受疫情影響,生產情況遠低於預期,原材料運輸也有一定延緩,所以公司產生一些原材料存貨。現在隨著產能恢復,存貨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從二季度數據來看,顯然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好解決。

雷軍曾多次跟媒體提及小米誤打誤撞通過國際化消化庫存「2015年初剛組建小米印度團隊,因為經驗不足產生了高達10億庫存。死磕了一年多,這要命的10億庫存,基本消化了。這次救火行動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回報,開拓出來的渠道成了國際業務的先遣隊,大大提速了我們國際化的進度。」

根據Canalys的數據,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小米2020年第二季度已在全球總共50個國家和地區市佔率排名前五,在25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三。

但是,目前小米的存貨已經提升至388億,而全球還有多少市場來讓小米來消化,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小米的尷尬

最尷尬的可能不是輸掉比賽,而是沒有資格上場。

幾天之前,華為發布新機華為mate40,當時曾有媒體做了「誰才是心中最理想的旗艦手機?」調查,其中選項為僅華為mate40和iPone12,小米手機並沒有出現在選項中。《市值觀察》發現,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媒體普遍將華為對標蘋果,而小米對標的卻是華為榮耀。

顯然,在華為與蘋果的大戰中,無論小米想不想,都已經淪為看客。

不過,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對於 科技 企業來講,過去的問題從來不是問題。

小米創造了很多 歷史 ,其中一項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在銷量下滑之後還能重新恢復增長」,但是小米打破了這個「魔咒」,他們在經歷了2016年的「寒冬」之後,2017年手機重新殺回舞台的中央,銷量恢復正增長。

而據第3季度IDC最新數據,小米表現出較為不錯的復甦勢頭,尤其是印度和中國的強勢復甦,出貨4650萬台佔全球第三的位置,首次以13.1%的份額和42.0%的增長率擊敗蘋果。尤其是一系列新產品成為小米在第三季度市場份額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也幫助小米獲得了本季度國內前五大廠商中唯一的正增長。


Ⅳ 印度扣押小米資產,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小米是如何回復的

這個事情是關於小米的轉賬行為的分歧問題,小米公司認為自己的行為完全屬於合法行為,所以會進一步澄清誤會。

對於小米公司來說,小米公司在印度市場的電子產品銷售份額相對比較高,所以小米公司非常重視印度市場。也正是因為銷售份額的問題,很多人懷疑印度市場會故意扣押小米公司的資產,並且通過這種方式來打壓小米公司。

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首先源於小米公司的轉賬行為,小米公司向印度市場的子公司發起了一筆轉賬。因為印度市場認為這筆轉賬存在非法匯款的嫌疑,所以印度市場凍結了小米公司的相關資金。在此之後,小米公司表示自己在拿這筆錢來支付印度市場的版稅,相關行為也屬於合法商業行為。

Ⅵ 印度憑什麼凍結小米48億資產阻礙小米發展,印度已經不是第一次

上周六,印度反洗錢機構凍結了小米印度價值555.127億盧比,約合4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給出的理由是「違反印度外匯法」,約為小米去年凈利潤的四分之一。

該機構從去年12月份就開始調查小米(不止有小米),發現「小米打著支付特權使用費的幌子,向三個外國實體公司匯出資金」。

按照印度執法局的官方解釋:「小米從印度製造商那裡采購完整製造的手機和其他產品,沒有從三家外國實體公司獲得服務,卻將這些款項轉移給這些實體公司,這違反了印度當地的法律法規。」

這裡面,印度反洗錢機構說,他們主要依據了當地1999年推出的《外匯管理法》。

對於印度的指責,小米印度回應稱:相信自己的版稅支付都是合法和真實的,支付這些版稅的目的是為了在印度版本小米產品中使用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這是合法的商業安排,小米印度將努力與當地政府合作,澄清任何誤解。

其實在今年1月份,印度財政部就通報小米印度「逃稅65.3億盧比」,而且同樣也是因為版權、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毫無疑問,小米在印度發展正在承受越來越大的外部壓力。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小米,像是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也在印度承受著類似的外部壓力。

目前小米是印度第一大手機品牌,約佔印度市場的四分之一,最暢銷的是售價較低的紅米機型。

說起來,過去印度針對 科技 公司的神操作還有很多。

2014年,因為一起「欠款案」,印度曾下令要求三星會長李健熙來印度辦理保釋手續,否則印度警方將會逮捕他,對此三星回應稱,這是一起詐騙案的殘余案件,自己也是受害者。

2018年,印度威脅蘋果必須接受監管要求,否則就退出印度市場。

Ⅶ 小米在印度被封殺了嗎

不是這樣的。
小米沒有全部在印度被下架。
紅米系列使用高通處理器的,已經恢復銷售,當然要繳納保證金。
各國各地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不一樣,因為專利是有國界的。
印度國內專利法非常流氓,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小米仗著自己有高通的反向授權,到印度市場試水的策略是正確的。

Ⅷ 如何評價印度德里高院允許小米手機恢復在印度的銷售

印度這樣折騰小米,會無形中提高了小米的運營成本。也會給消費者留下,小米會不會有問題呢?沒問題為什麼會被查呢?是不是中國公司花錢打點才平息了事情,等疑問。

Ⅸ 小米回應被印度扣押約48億元資產,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小米回應被印度扣押約48億元資產,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這次小米資產被凍結,商業行為被干預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只噴印度政府意義不大,關鍵還是產業升級。

因此對於國內來說,最重要的是進行產業升級,向著更高端,更核心,更高附加值的領域進發,才是長久之道。

最強的選手留下的是品牌,晶元等核心技術,甚至在各自領域具有近乎壟斷的優勢,而中游元器件,下游代工可以分布在不同國家。

國內廠商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行業最頂級的玩家,例如Intel之於PC產業,這是政策也難以制裁的。

Ⅹ 小米手機遭印度扣壓約48億元,公司目前的境況如何

最近小米公司的手機遭到印度扣押約48億元可以說引起大家的討論,一方面是對小米公司表示擔心,另一方面來說更是對這次扣押48億元這種針對性的對我們企業的欺負表示憤怒,那麼很多人都在擔心,目前小米公司是如此看待這個問題呢?公司的情況如何呢?

第一,小米公司已經對該情況表示回應,處理的非常冷靜,公司境遇良好

在事情發生以後,小米公司的反應是非常迅速的,立馬就針對相關的問題在昨天進行了回復。

公司嚴格遵守印度法律,所支付的這些特許權使用費是用於小米印度版產品中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這些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全部合法且真實—小米官方

這次主要扣押的錢款主要是來自於所謂印度的《外匯保護法》,其中對於小米的非法向境外用戶轉移就行處罰,因此而凍結的48億錢款。但是實際上小米做出了反應已經完美的回應了這個問題,一方面來說,小米解釋了這些費用完全來自於使用小米的手機帶來的知識產權以及授權技術付費,因為使用小米的手機是需要使用一些小米的科技的,比如說小愛同學這種智能AI,可以說是耗費了很多心血才研發出來的,自然會在手機中抽取一部分的知識產權使用費用。而且小米第一句就表示已經嚴格遵守法律,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可以說境遇良好了。

希望我們的企業可以做大做強,不受其他人的欺負。

閱讀全文

與小米印度產能什麼時候恢復正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丹頂鶴在中國哪裡越冬 瀏覽:215
伊朗石油怎麼運輸到中國 瀏覽:429
二戰義大利美國哪個更強 瀏覽:15
建行在越南取錢手續費多少 瀏覽:446
抄底伊朗什麼意思 瀏覽:50
中國移動語音如何設置 瀏覽:13
英國什麼時候實行炮艦政策 瀏覽:941
ems寄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591
為什麼要去印尼盾國家打工 瀏覽:98
中國電信怎麼看電視 瀏覽:862
印尼的果凍果是什麼 瀏覽:681
1885年英國什麼報紙停刊了 瀏覽:563
在北京申請英國t4簽證要多久 瀏覽:6
勞森為什麼來中國了 瀏覽:664
伊朗為什麼不把油賣給中國 瀏覽:511
中國為什麼會出現赤腳醫生 瀏覽:91
印度舞腰鏈怎麼用的時間長 瀏覽:578
在越南買一頭牛多少錢 瀏覽:14
中國張姓有多少 瀏覽:420
成都義大利面在哪裡買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