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哪幾個地方出產的牛肉比較出名是什麼品種的牛
主產地:河南省南陽市,四川省閬中市、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遼寧法庫縣、安徽蒙城、甘肅張掖市、洛寧縣、榮昌縣、清水縣等。
主要是黃牛和水牛還有短角牛和夏洛萊牛,安格斯牛,利木贊牛。
世界肉用牛主要品種現有40餘個。較著名的除短角牛和夏洛萊牛等外,還有下述品種。海福特牛 最古老的中小型肉用牛品種。育成於1790年。原產地在英國的赫里福特及牛津等地區。早熟易肥,耐粗飼,體格結實,適應性好。全身被毛紅色,僅頭部、頸垂、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白色,具典型的肉用體型。成年公牛體重 850~1100千克,母牛體重6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60~65%。
分有角和無角兩種,後者是在該品種輸入美國後由突變產生的。其他外形均與有角者近似。該品種現廣泛分布世界各地。飼養較多的有美國、 加拿大、 墨西哥、蘇聯、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南非等。中國自60年代開始由英國引進,飼養於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區)。並用以改良黃牛,效果明顯。
阿伯丁-安格斯牛 簡稱安格斯牛。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種。原產於英國阿伯丁-安格斯地區。體軀低矮,無角,全身被毛黑而有光澤,部分牛腹下或乳房部有少量白斑。頭小額寬,額上方明顯向上突起。成年公牛體重8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早熟易肥,生長快,肉質好,泌乳力較強。但有神經質,較難管理。19世紀自英國輸出,現遍布全世界。
利木贊牛 大型肉用牛品種。原產法國中部。本為役牛。1900年以後逐步轉向肉用,1924年育成肉用牛品種。生長快,肌肉豐滿,且多瘦肉,四肢堅強,體軀結構勻稱。全身被毛紅黃色,四肢內側、腹下、眼圈、口鼻周圍等處毛色較淡,角白色,蹄殼紅褐色。
公牛角向兩側平展,母牛角向前彎曲。成年公牛體重1000~1100千克,母牛體重800~850千克,屠宰率63~71%。除法國外,以美國、加拿大飼養較多。中國1974年開始引進,多飼養於北方地區,其雜交後代產肉和役用能力都有提高。
聖赫特魯迪斯牛 肉用牛品種。原產美國得克薩斯州。育成歷史較短,1940年始才被承認為一個新品種,含有3/8婆羅門牛和5/8短角牛血液。耐熱,具有抗焦蟲能力。生長快,脂肪少,適應性強。全身被毛紅色,短而光亮。耳下垂,皮膚鬆弛,頸部多皺褶,胸垂發達,陰鞘下垂,公牛有明顯瘤峰(圖 2)。成年公牛體重850~1000千克,母牛體重5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為65%左右。泌乳力也較高。但繁殖力低,利用年限短。1960年引進中國。
中國原來沒有專用的肉用牛品種。現除利用國外引進品種改良本國黃牛的肉用性能已取得較好效果外,有些地方良種黃牛如秦川牛、南陽牛、梁山縣的魯西黃牛、晉南牛等,也具有較好的肉用能力,可作為選育肉用品種的基礎。
鹵牛肉的做法:
1.買來的牛肉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再充分洗凈,冷水下鍋大火將水燒開,將牛肉的血水充分焯出,大約燒開2分鍾左右盛出,將牛肉用熱水沖洗干凈。
(1)印度牛肉有哪些品種擴展閱讀:
牛肉辨別方法
一看,看肉皮有無紅點 ,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二聞,新鮮肉具有正常的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一是要摸彈 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後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肉無彈性;二要摸黏度,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乾燥或粘手,新切面濕潤粘手,變質肉嚴重粘手,外表極乾燥,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
牛肉的禁忌有
(1)不宜食用反復剩熱或冷藏加溫的牛肉食品
(2)內熱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腌制之品
(4)不宜用不適當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它肉食後未清洗的炒菜鍋炒食牛肉。
(7)與豬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薑同食易致牙齦炎症。
(8)不宜與牛膝、仙茅同用。
(9)服氨茶鹼時禁忌食用。
(10)印度教徒不食用牛肉。
(11)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不食用動物食品。
(12)有皮膚病、肝病、腎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牛肉。
PS:牛肝的禁忌
(1)忌鮑魚、鯰魚。
(2)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3)心臟病者不能多吃。
1. 有人認為 當牛肉開始腐爛時的味道最為鮮美。其實這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雖然在屠宰後的牛肉熟成時期比其他肉類久,但卻因為到店鋪陳設之前,已經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塊肉則以一周為限。同時為了防止氧化而變質,應置於冰箱保存。
2. 一周吃一次 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新鮮牛肉每日可80-100g,速凍牛肉配合其他菜可以配用120g,牛肉乾,不宜過多 每日食用不超過50g。腌制牛肉,經過炒可以80g。
水煮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油麥菜。
配料:泡椒、干辣椒段、郫縣豆瓣醬、蚝油、生抽、雞精、姜、蒜、小蔥、花椒、白糖、花椒面、辣椒面、澱粉、油。
1、牛肉切片,加少許水攪勻,待牛肉吸收了水分後再加少許水,再次吸收後依次加入蚝油、老薑粒、鹽、雞精碼味,碼好味後加入澱粉;泡椒、姜蒜、郫縣豆瓣醬切碎(我不喜歡做出的菜里還有整個的豆瓣,所以一般都會再把豆瓣醬剁一剁);油麥菜洗凈切段;蔥切蔥花。
2、鍋內加清水燒開,下油麥菜焯熟後鋪在碗底。
3、鍋內加油(不用太多),油熱後改中火下切碎的泡椒、姜蒜、郫縣豆瓣醬,花椒、糖炒香,再加入干辣椒段再炒一小會兒(加早了會炒糊的)。
4、料炒好以後加一碗水(飯碗),再加雞精、生抽調味。
5、水開後用筷子劃入碼好的牛肉(千萬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那樣牛肉成塊,有些沒熟有些就老了),不要攪拌,以免脫漿渾湯,如果有水沒淹到的牛肉,用鍋鏟壓一壓就好了。
6、待水再次開起,牛肉變色,就可以了,起鍋倒入鋪好油麥菜的碗里,撒上花椒面及辣椒面。
7、鍋內倒少許油燒熱,澆在撒好花椒面辣椒面的牛肉上,哇,劈劈叭叭,香味撲鼻,再撒上蔥花開吃。
仔姜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仔姜、鮮小米椒。
配料:泡椒、蒜、蚝油,水澱粉,雞精。
1、牛肉切絲加蚝油、雞精、鹽碼十分鍾,再加入水澱粉;仔姜、泡椒、鮮小米椒、蒜切絲。(左側的是鮮小米椒,右側是泡椒,嘿嘿,切出來看著一樣的)。
2、鍋里加油(稍多一些),油熱後下牛肉劃散(火一定要大,油一定要熱,要不肉就老了)。
3、牛肉基本變色後,加入泡椒、蒜炒香。
4、加入仔姜、鮮小米椒翻炒調味起鍋。
醬牛肉的做法
鍋中做水,燒開放入牛肉(最好是前腿牛腱子,切成10cm見方的塊),煮開,撈出牛肉,用冷水浸泡。
2. 重新用一隻干凈的鍋,放入清水加熱,放入大料、花椒、桂皮、香葉、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然後放入牛肉。
3. 大火10分鍾後,轉小火,一直到肉熟(可以用筷子扎透就OK了)。中間的時候放鹽調味,如果一開始就放我覺得肉會容易硬,放的太晚又不入味,所以我一般都是在肉快熟的時候放鹽。
4. 撈出牛肉在一個盤子里,放置晾涼至常溫,鍋中的湯料不要處理。
5. 將湯料加熱,把放涼的牛肉重新倒入湯中,再小火煨制20分鍾,關火前加些雞精。
6. 將煮好的牛肉篦湯撈出,放在盤中放置到常溫,再放入冰箱存放就可以了。
涼置過的醬牛肉會很好切。
② 印度牛肉好吃嗎
印度的牛強壯有力、高大威猛,喝著恆河的水,吃著印度熱帶氣候下滋長出來的嫩草,並且整天高強度運動,比如說跋山涉水或者是在地裡面為農民耕田,所以印度牛體格非常強壯,很健康,幾乎沒有什麼疾病,食用起來是非常安全的,而且肉質很鮮美,非常有嚼勁,是一個上好的選擇,比豬肉好吃得多,在動物肉類當中是一個非常好的食材,並且也很便宜,很受世界的歡迎,每年都有很高的銷量,因此印度成為了世界上一個很大的牛肉出口國,可以和美國比較。
③ 牛的種類
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為廣泛,數量極其多,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能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及其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3)印度牛肉有哪些品種擴展閱讀
常見起源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
原牛的遺骸在西亞、北非和歐洲大陸都有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
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④ 印度是世界牛肉出口大國,他們的「神牛」是什麼
同樣印度也是世界上對牛最崇拜的國家。那麼牛肉出口世界第一不是跟最崇拜牛互相矛盾了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下圖為可以在印度公路上自由行走的牛:
印度是農業大國,而且養殖業主要以牛為主,所以印度成為了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但是由於他們出口的牛肉大都是來自水牛和黃牛,而印度的“神牛”是瘤牛,所以這並不沖突。
⑤ 把牛奉為神的印度,為何還是亞洲第一牛肉出口國
印度只是牛肉出口第一大國,但不代表他們本國人就一定喜歡吃牛肉,既然是出口到其他國家,那麼和印度人吃不吃牛肉是沒什麼關系的,而且印度的牛當中,也不是所有的牛都會被供奉起來,也就是瘤牛這一種牛是地位最高的,其他的牛還是會讓它為人類服務,最後也會殺掉吃肉。
在印度,有一種牛叫做瘤牛,這種牛才是牛當中地位最高的,比普通人更受尊敬,而一般的水牛之類的,依然還是讓它幹活,最後也避免不了被吃掉的命運,或許那些地位比較低的牛,就被出口到其他的國家了,看來印度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無論是人類還是牛,都會被分為三六九等。
⑥ 印度150工廠牛肉型號是多少
印度牛肉41,Top side 150,149,120,24,95,83,67,阿蘭納各廠。
⑦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你知道為什麼嗎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擴大了與巴西和澳大利亞等其他更成熟的供應商之間的領先優勢。印度出口的大量牛肉來自水牛的肉,水牛被美國農業部歸類為可食用牛肉,所以水牛貿易增長迅速,它現在為印度賺取的出口美元比巴斯馬蒂大米還多。
由於牛肉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益處,人類自史前時代就開始食用牛肉。牛的骨骼肌是消耗量最大的部分,它可以被切成碎片,然後烤、煮、炸或加工,牛的其他部分包括其他肌肉、內臟、心臟、大腦、腸和腎臟等都被拿來食用。牛肉是世界上第三大消費肉類,佔全球肉類產量的 25%,僅次於豬肉和家禽,最大的牛肉消費國是美國,其次是巴西和中國。
⑧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肉牛品種
我們通常所說的牛包括水牛、家牛(黃牛、奶牛、肉牛)、瘤牛、氂牛等。現在世界上牛的品種達到數百個,牛的總數量有15億頭左右,其中水牛約有1.63億頭,奶牛約有2.32億頭。現在世界上的乳用牛品種大多數是在西歐一些沿海國家培育而成的,如以產奶量高而聞名於世的荷斯坦奶牛原產於荷蘭;以乳脂含量高而著稱的娟姍牛是由英國培育而成的;抗逆性較強(抗熱、抗病等)的更賽牛、愛爾夏牛也是由英國培育的。
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奶牛是荷斯坦奶牛,即通常所說的「黑白花奶牛」,全世界約有1億頭以上。凡是奶牛業比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幾乎都飼養荷斯坦奶牛,而美國、加拿大、歐洲、以色列、日本等飼養的奶牛,約90%以上是荷斯坦奶牛;娟姍牛在歐洲、澳大利亞等地有一定飼養;更賽牛和愛爾夏牛在歐洲有少量飼養,在非洲等地區也有一定的數量。
水牛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特有的牛。水牛奶營養豐富,脂肪和非脂固形物含量都高於荷斯坦牛奶。印度、巴基斯坦水牛飼養總數佔到世界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奶用水牛,如摩拉牛、尼里牛等。這些牛產奶量雖然比不上荷斯坦奶牛,但一個泌乳期產量也可達到2000千克以上,乳脂率和干物質含量高,且適合那裡全年炎熱的氣候特點以及飼養習慣,成為這些地區的很好的產奶源。在我國華南、西南地區,也飼養著一定量的奶用水牛,1升水牛奶比普通鮮牛奶價格高60%左右,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一條好路子。
除了上述的專門化奶牛品種外,世界上還培育了一些產奶性能相對較好的乳肉兼用品種。比較著名的如瑞士的西門塔爾牛、我國的三河牛等。西門塔爾牛在許多國家多有飼養,部分用於產奶,亦用於改良地方牛種的肉用性能。此外,在我國青藏高原,也養氂牛擠奶人用。
⑨ 牛在印度是聖物,不能殺生,可為何印度牛肉出口卻佔世界首位
印度人自己不吃牛肉,可是會將它出售,況且出售的也不是“神牛”,印度人把他們國家的牛當作是種“信仰”,所以說在印度,牛是很“神聖”的,但也並不是我們日常所見到的牛,在我們的認知中,一般牛就是用來做農活的“運輸”工具,或者像些牧場中,也會飼養奶牛,幾乎都是供應使用加工成牛奶,不過在印度,他們卻把牛稱之為是“神牛”。
所以不吃牛肉是很正常了,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這並不是普通的牛,被稱作是“神”的牛,所以也一樣有著很高的地位,當然了,這是神牛才會有的特殊待遇,而普通的水牛還是只能做“苦力”,像是幫助人們“拉貨”,或者是到田裡耕地成為運輸,還有的被送去製成了牛肉,出售各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