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亞穆納河裡出現了像雪花一樣的白色泡沫,印度方針對此事作何解釋
印度媒體表示,這是因為污染形成的一種有毒泡沫。亞穆納河作為印度恆河中最長的支流,位於首都新德里的下游,因此首都的居民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還有工廠的污水都是直接被排放到亞穆納河的,河流中的水源受到污染之後,便會形成一種有毒的泡沫,對於印度新德里的市民來說,不僅自身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即便是使用的水資源的話,也是會受到污染的。
所以,對於印度來說,改善環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同時印度的這件事也是給全人類的一個警醒。不要認為隨意的亂扔垃圾,或者是隨意的排污水便可以,到最後,大自然會將所有的一切都還給人類。
B. 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什麼 什麼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
1、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什麼:是恆河.有人可能會說是印度河,其實不然,應該是恆河.因為印度河主要流經巴基斯坦;恆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
2、恆河和印度河是主要的兩條河流,但是恆河更為重要一些,像是印度百姓會在恆河沐浴身子,有神聖的意味,而且因為恆河周邊都是平原,種植了許多作物,所以恆河的灌溉作用也是巨大。
C. 印度的主要河流是
是恆河。
有人可能會說是印度河,其實不然,應該是恆河。
因為印度河主要流經巴基斯坦;恆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
D. 印度主要河流是什麼
印度主要河流是恆河和印度河。恆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印度河是亞洲主要的大河之一,發源於中國西藏,上游叫雅魯藏布江,被藏族視為「搖籃」和「母親河」。以水量來說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的第二大河。
源頭至安拉阿巴德為上游,恆河的兩個較大源頭是阿勒格嫩達河和帕吉勒提河,兩河上游奔騰於喜馬拉雅山間,地勢由3150m急降至300m,急流洶涌。兩河在代沃布勒亞格附近匯合後,才被稱為恆河。當恆河流至安拉阿巴德時,海拔已降至120m。
上遊河段以赫爾德瓦爾為界,以上的河段穿過西瓦利克山脈,河床多為岩石,河道狹窄,多急流;以下的河段進入平原,河面變寬為0.76~3.3km,泥沙淤積,河道兩側多沼澤和低窪地,雨季常改道。旱季時,流量為200m³/秒;雨季時,流量達5680m³/秒。
E. 印度第一大河是什麼河
印度第一大河是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這條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歷史悠久,有著濃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經過千年的文明洗禮,恆河兩岸的人們仍然保持著古老的習俗。許多自古流傳的神話,使印度人民對恆河母親生起無限的懷想,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結。這一生中至少要在恆河中沐浴一次,讓聖河洗凈生生世世所有的罪業。
在印度教徒的眼裡,恆河是凈化女神恆迦的化身,而恆河裡的水就是地球上最為聖潔的水,只要經過它的洗浴,人的靈魂就能重生,身染重病的人也可以重獲健康生命。每年都有眾多的朝聖者虔誠而來,在恆河水裡舉行自己的重大宗教儀式。更有甚者在恆河水裡自盡,以期洗去此世的罪孽和冤獄。於是,恆河上有時會漂浮著屍體。人們將屍體打撈起來火化後,會遵死者遺囑將骨灰撒在恆河裡。就這樣年復一年,恆河水受到了嚴重污染,成了印度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恆河污染程度和中國污水滲坑、美國五大湖一樣有相當嚴重的污染。並影響了居住於河流附近的4億人口。沿岸城市將廢水排入河道中,而由無法分解的塑膠所包裹的工業廢料及宗教祭品更加深了流經人口稠密區時所造成的污染,河岸周邊貧窮人口借河水沐浴、洗滌及烹煮也使水污染問題惡化。
F. 印度尼羅河
尼羅河
尼羅河縱貫非洲大陸東北部,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干達、衣索比亞、蘇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後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全長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為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流域分為七個大區:東非湖區高原、山嶽河流區、白尼羅河區、青尼羅河區、阿特巴拉河區、喀土穆以北尼羅河區和尼羅河三角洲。最遠的源頭是蒲隆地東非湖區中的卡蓋拉河的發源地。該河北流,經過坦尚尼亞、盧安達和烏干達,從西邊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尼羅河幹流就源起該湖,稱維多利亞尼羅河。河流穿過基奧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後稱艾伯特尼羅河,該河與索巴特河匯合後,稱白尼羅河。另一條源出中央衣索比亞高地的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士穆匯合,然後在達邁爾以北接納最後一條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稱尼羅河。尼羅河由此向西北繞了一個S形,經過三個瀑布後注入納塞爾水庫。河水出水庫經埃及首都進入尼羅河三角洲後,分成若干支流,最後注入地中海東端。
尼羅河有定期氾濫的特點,在蘇丹北部通常5月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以後水位逐漸下降,1至5月為低水位。雖然洪水是有規律發生的,但是水量及漲潮的時間變化很大。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這兩條河的水源來自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季節性暴雨。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衣索比亞高原提供的,其餘的水來自東非高原湖。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後,又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規律和利用兩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來,尼羅河河谷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夾持中,蜿蜒的尼羅河猶如一條綠色的走廓,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
亞馬孫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積達南美洲的三分之一,亞馬孫河共有一萬五千條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積幾乎大如澳洲。主流河水很深,整條河有一半可容巨輪航行。遠洋巨輪由大西洋經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魯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寬廣,不能同時看到兩岸。 此河橫貫南美洲,發源於秘魯安第斯山脈。水從冰川融匯而成的湖泊流出,洶涌奔流,在東面山坡上沖刷出氣勢磅磚的峽谷。由於沖出大量沙泥,河水渾濁,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稱為白水河。還有一些支流流經沼澤,沖出腐植質,水色較深,稱為黑水河。隨著地勢漸趨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流至山下廣闊的亞馬孫盆地。 亞馬孫流域的熱帶雨林大半位於巴西,面積約為印度的兩倍,海拔不超過二百公尺。圖中藍色為幹流和主要支流,綠色為一般支流。從中不難看出亞馬孫河水系的龐大。
以亞馬孫河為主幹的亞馬孫水系是一個龐大的水系,其河網密度、流域面積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亞馬孫河的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亞馬孫河上游為烏卡亞利河(長2560公里)和馬臘尼翁河(長1600公里),它們分別發源於秘魯南部和西部的安第斯山西科迪勒拉東坡。兩河穿越崇山峻嶺後,在瑙塔附近匯合,始稱亞馬孫河。自此向東,流貫於亞馬孫平原,至馬瑙斯為中遊河段(2240公里);馬瑙斯以下至河口為下游(1600公里),最後在馬臘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從烏卡亞利河源頭算起,全長6400公里以上。沿途接納源自安第斯山東坡、蓋亞那高原南部、巴西高原西部與北部大大小小的支流,其中長度在1500公里以上的大支流有17條之多,如南岸的茹魯瓦、普魯斯、馬代臘、塔帕若斯、興古、托坎廷斯等河,北岸的普圖馬約、雅普臘、內格羅等河,都是源遠流長的大河。亞馬孫水系流域面積達705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大陸總面積的百分之四十,范圍之廣,為世界各大河所遠遠不及。
亞馬孫河流域地跨赤道,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並有安第斯山冰雪融水補給,水源供應充足。流域內降水季節變化較小,加以南、北流域雨季錯開,主流水量在不同時期得到補償,變化幅度和緩,洪水期與枯水期平均流量比率為五比一,體現了赤道型水系的特點。主流洪水期大致始於10至11月,次年3至6月進入最高洪水期,6月以後逐漸減退,至9月最低。個別年份因雨季變動而使南北支流洪水同時發生,主流便出現特大洪峰,如奧比杜斯附近曾記錄到每秒280000的流量。由於中、下游平原地勢低,河流比降微緩,流速較慢,一到洪水季節河水宣洩不暢,水位平均上漲幅度9米多,洪泛寬度25至80公里,河口地區可達240公里,呈現一片汪洋,因此亞馬孫河素有「河海」之稱。
G. 印度最出名的河叫什麼河
印度最出名的河叫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1/4,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河流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之間,接納眾多冰川,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後,在布恩吉附近與吉爾吉特河相匯,然後轉向西南流,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恆河簡介
恆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為南亞大河,有兩個主幹,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恆河文化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這條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恆河是印度的聖河,歷史悠久,有著濃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經過千年的文明洗禮,恆河兩岸的人們仍然保持著古老的習俗。許多自古流傳的神話,使印度人民對恆河母親生起無限的懷想,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結。這一生中至少要在恆河中沐浴一次,讓聖河洗凈生生世世所有的罪業。
H. 印度最重要的河流 印度介紹
1、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恆河。恆河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印度教徒的聖河。其大部流程為寬闊、緩慢的水流,流經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區之一。恆河用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給沿岸人民以冉輯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沖積成遼闊的恆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勞的恆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勞動生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的足跡遍布恆河兩岸,詩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國的精粹所在。
2、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I. 印度主要河流是什麼
印度主要河流是分布在波特瓦高原上有3條,即索安河、哈羅河和錫蘭河,流量都比較小;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上的支流有5條,即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河、拉維河、薩特萊傑河和比阿斯河。
其中傑赫勒姆河和拉維河是傑納布河的支流,比阿斯河是薩特萊傑河上游的支流。
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乾燥與半乾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
印度河流域的生物:
印度河流域氣候與植被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在上信德和旁遮普,過度放牧和伐木作燃料已經導致許多自然植被的毀滅。此外,人類長期干預自然水系,在希瓦里克斯,毀林已經導致地下水和植被覆蓋狀況明顯惡化。
中印度河地區在史前和歷史初期似乎比如今樹木繁茂∶有關亞歷山大大帝在印度征戰的記述和16世紀及其後蒙兀兒狩獵隊的記錄都顯示這里曾有相當多的森林存在。
即使今天,在離河不遠的印度河平原,還有著金合歡熱帶旱生林、灌木及罌粟、巢菜、薊和繁縷等林下植物。雖然河附近有一片片蒲葦似的高草,河流和運河兩邊往往檉柳成行,且有一些茂密的灌叢,但不再有天然森林。在印度河流域的北部地區,針葉林分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