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黃金儲量最多的十個國家,都是哪些國家
黃金是一種貴金屬,因其顏色而得名,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偏愛,在世界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黃金作為財富的象徵,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一直就占據著巨大的重要地位,而黃金儲量也是一個國家的實力重要評定標准之一。
黃金是一種穩定的保值增值物品,也是一種簡單卻有效的經濟工具。同時作為珍貴的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航天、化工、醫療等科學技術領域,對於推動前沿科技的發展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B. 黃金的儲量
地球上的人類在整個數千年文明歷史中,從這個星球上共挖出來總量約15萬多噸黃金,目前這15萬多噸黃金其中的40%左右是作為可流通的金融性儲備資產,存在於世界金融流通領域,總量大約為6萬多噸。
其中3萬多噸的黃金是各個國家擁有的官方金融戰略儲備,2萬多噸黃金是國際上私人和民間企業所擁有的民間金融黃金儲備;而另外60%左右的黃金是一般性商品狀態存在,比如存在於首飾製品、歷史文物、電子化學等工業產品中。需要注意的是,這60%左右的黃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隨時轉換為私人和民間力量所擁有的金融性資產,參與到金融流通領域中。
(1)目前世界黃金存世分布比例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資料, 截至2003年10月, 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的前40名國家資料如下(與現在的數據相比變化不大):
從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國家官方黃金儲備資料看,黃金仍是許多國家官方金融戰略儲備的主體。現在全世界各國公布的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為32700噸,約等於目前全世界黃金年產量的13倍。
其中官方黃金儲備1000噸以上的國家和組織有: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些國家和組織中,美國的黃金儲備最多,為8149噸,佔世界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24.9%。西方前十國的官方黃金儲備佔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75%以上。
黃金儲備達百噸以上的有32個國家、地區或組織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及非洲國家只佔少數;黃金儲備不足10噸的國家、地區或組織共有47個,基本上都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總量只佔美國黃金儲備的1.43%。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政治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其黃金儲備也多,這說明黃金儲備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
另外,黃金儲備在國家金融戰略總儲備中的比率也說明黃金現在仍然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體,黃金儲備仍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所重視。美國的黃金儲備在其國家戰略總儲備中所佔的比率高達56.7%,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如德國37.6%、法國47.1%、義大利47.8%、瑞士38.2%、荷蘭46.6%也是凸顯了黃金儲備的重要作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國家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實行藏金於民的政策。比如印度,印度的官方黃金儲備雖然只有357.8噸,在國家戰略總儲備中的比率也不高,只有7.8%。但是,據有關資料顯示,印度民間的黃金總儲藏量至少有1萬噸,白銀的民間儲藏量至少也有11萬噸。
現在,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其黃金消費量每年達600-800噸左右。印度並不是產金大國,其每年消費的黃金大多數是從國際市場上購買。近幾年隨著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黃金的進口數量也大幅增加。
中國官方公布的黃金儲備約為600噸(2004年,至今並沒有數量上的大改變),佔中國國際金融儲備的2%以下,黃金儲備及占國際儲備的比率都明顯偏低。不過600噸的數字是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根據經驗性推論,600噸可能是不準確的數字,從各種因素分析中國官方實際擁有黃金儲備量要大於600噸,黃金儲備約在1000噸左右。
(2)目前影響世界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是民間市場力量
各類黃金研究報告中,首先都要研究分析世界各國的官方黃金儲備,主要一個原因是來自官方公布的黃金儲備數據非常透明准確,便於研究分析,同時也可以了解黃金在各國政府官方眼中的地位。但這容易造成黃金投資者的理解誤區,會誤認為現在的黃金市場價格受到官方機構的左右,這種認識在理論界和一般研究者當中非常盛行。
投資黃金必須首先要明白的是,雖然世界黃金總量的很大一部分是儲備在各國政府手中,但這並不是當前世界黃金市場的主流,當前世界黃金的價格走勢趨勢並不由各國政府的意願所左右,各國政府的售金意願或買金意願並不能改變黃金價格走勢的大趨勢。
現在世界黃金市場的參與主角是民間力量。主要是各種類型的投資基金,其中起主導力量的是一些商品市場基金,還有就是國際大財團、大銀行、大保險公司等,還有數量最龐大的人群就是各類黃金投資經紀商下面聯結的分布在世界各國的散戶黃金投資者。這些黃金市場上的民間投資力量構成了當前世界黃金交易量的95%以上。
世界黃金價格現在由全世界民間市場力量決定。
(3)黃金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1999年誕生了新的歐元貨幣體系,歐洲15國央行的聲明中,再次確認黃金仍是公認的金融資產,明確黃金占該體系貨幣儲備的15%。這是黃金貨幣金融功能的回歸。黃金仍是可以被國際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五大國際結算貨幣。現在黃金可視為一種准貨幣。
當今黃金可以分為商品性黃金和金融性黃金。黃金除了上面的金融用途外,當前黃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飾業、佛像裝飾、建築裝飾、黃金器具、電子工業、牙醫、金章及其他工業用金。
黃金長期作為貨幣金屬而受到嚴格控制,導致目前黃金的商品用途仍是十分狹小的,黃金的重要作用仍然體現在金融貨幣功能上,後隨著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國際貨幣體制黃金非貨幣化的條件下,黃金日益從宮廷、廟宇走向了民間,由達官貴人的特權擁有變成了大眾所擁有。
黃金成為了可以自由擁有和自由買賣的商品,黃金從國家金庫走向了尋常百姓家,其流動性大大增強,黃金交易規模增加,因此為黃金市場的發育、發展提供了現實的經濟環境。黃金非貨幣化的二十年來也正是世界黃金市場得以發展的時期。黃金開始由貨幣屬性主導的階段向金融貨幣與商品雙重屬性紛呈的階段發展,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的同時也促使金融黃金市場迅速地發展。
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這樣評價黃金的作用:「黃金在我們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它。」 ——黃金仍是一種具有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
C. 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寶藏,擁有黃金超過10噸,為何到現在都蹤跡難尋
這個寶藏是「印加人的寶藏」。這個寶藏地之所以這么難找有幾點原因。第一這個寶藏是一個傳說,並沒有明確的地圖或者史料記載這個寶藏的出處。第二這個寶藏傳說在秘魯的原始森林裡面,因此就不容易被尋找。因此這個寶藏到現在也並沒有被世人發現,至於這個寶藏是否存在我們也不得而知,我們就將這個寶藏看成一個美麗的傳說吧。
可是後來,當地的統治者,在臨死之前,就發了一個惡毒的誓言,誰要是獲得了這些黃金,誰就會不得好死。神奇的是這些掠奪者後來都死光了,財富的下落也不為人知了。直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D. 布達拉宮黃金有多少噸
布達拉宮黃金有32噸。布達拉宮的金子,絕對是世界第一,僅僅是屋頂的建築材料主要材料就是黃金,鎏金魚鱗,遠遠看去金碧輝煌,閃耀奪目,俗稱金頂群。據說,布達拉宮用了不計其數的黃金,不可估量,大約32噸左右。
布達拉宮的特點
布達拉宮坐落於西藏拉薩中心的紅山之上,海拔3700餘米,建築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5.703米,共13層,是西藏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樣式最全,保存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
布達拉宮建造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當初松贊干布時期修建布達拉宮的目的是為了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特別為其修建的三座九層樓宇以表迎娶公主的誠意,後期歷代又加以擴建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E. 布達拉宮黃金有多少噸
據相關調查,布達拉宮黃金大約達三十噸左右。據說布達拉宮裡面的佛像還有靈塔都是用黃金和珠寶打造而成的,就連燭台、法器、香爐也都會鑲上黃金,所以布達拉宮的內部看起來會非常的金碧輝煌。F. 印度民間持有2.5萬噸黃金居世界第一,為何會成為政府大負擔
印度民間持有2.5萬噸黃金居世界第一,為何會成為政府大負擔?
黃金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黃金。馬克思這句話,最深刻表達了人類對黃金天然的喜愛。尤其是在貨幣流通領域,黃金千百年來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點,在印度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印度整個國家,真是讓人絕望,坐在金山上當乞丐,實在是令人嘆息。
G. 為何印度的黃金儲量是全球第一,還是這么窮
現在評價世界各國中哪個國家比較有錢,不會再用單一標准來評價,不是通過多個因素綜合評價過後才得出的決定。黃金這個貴金屬在世界幾千年的文明史上,一直都備受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人民的青睞和追捧。哪怕是到了現代社會,世界各國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黃金儲備量,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黃金儲備量的多少有著舉足輕重的調解作用。
印度人手中這么多黃金,印度的黃金儲量位居全球第一,為何還那麼窮呢?難道是因為印度的黃金不值錢嗎?其實,印度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影響的,一是印度這個國家經濟剛起步,很多印度人也才剛剛可以滿足溫飽問題;第二印度人十分痴迷購買金飾,每年印度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黃金來平衡國內的消費市場,這對於印度經濟和印度政府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三是,印度人手大部分的錢全部花在購買金飾身上了,很少一部分錢才會流通到印度經濟市場當中,這對於印度經濟來說,印度人的很大一部分錢變為死水了,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四是,印度人很少會把錢存到銀行當中,這樣印度銀行就沒有更多的資金貸款給工商業企業主們,這也導致銀行里的錢不能增值,不利於工商業和銀行的發展。
H. 印度儲備達25000噸的黃金,如今卻成了經濟負擔,為什麼
黃金作為一種最初的貨幣形式,至今依舊受到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愛戴,也有許多人把此當作財富和面子的象徵。比如象徵土豪身份的金項鏈、金戒指、金手鐲,和結婚時習慣購買的三金,這一件件都體現了黃金在當代世界依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出發點上來說,是一個好現象,居安思危,以防本國被美國控制,但國家和民眾沒有協商好黃金的購進和需求量,國家和民眾黃金儲備同時的增加,造成了國內囤積過量的現象。而伴隨著黃金價格的起起伏伏,過量的黃金囤積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凡事都應有都有個度,不能過量。印度儲備黃金的行為一開始是為自己本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而努力,但因為國家和民眾協調不好,囤積過量,最終卻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I. 各國黃金儲量有多少
目前數據顯示,全球目前還有580個已探明儲量在100萬盎司以上的黃金礦藏,地下黃金總儲量為37.2億盎司(11.57萬噸)。在最好情況下,有18.2億盎司(56608噸)黃金最終可被開采出並且進入供應流中。
J. 印度黃金文物有哪些
印度黃金文物有1200多條重達2.5公斤的金鏈,3個黃金皇冠,近1噸重的黃金飾品和各種珠寶、17公斤重的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金幣、8枚拿破崙時期的硬幣以及重量超過1噸的金飾,還有1隻用黃金製成的小象。根據相關查詢信息顯示,1200多條重達2.5公斤的金鏈,3個黃金皇冠,近1噸重的黃金飾品和各種珠寶、17公斤重的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金幣、8枚拿破崙時期的硬幣以及重量超過1噸的金飾,還有1隻用黃金製成的小象都來自印度古廟寶藏,這些寶藏包括信徒的供品、特拉凡科王室的寶藏和昔日鄰國對王室的供奉,歷史學家稱,這些寶藏不僅是價值連城的金飾和鑽石,而且屬於古董,因此准確評估其價值將十分困難,目前只能肯定它們的重量數以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