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去做手術

印度人怎麼去做手術

發布時間:2022-12-17 01:36:05

㈠ 最近看到有個印度的什麼節日,印度人都拿各種鋼針貫穿自己的臉頰,下顎,很惡心,請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啊

您說的應該是大寶森節!
印度教的「大寶森節」(Thaipusam)大多落在每年公歷的1、2月間(今年是1月23日),是虔誠的印度教徒贖罪、奉獻及感恩的時節。
信徒的祭祀儀式有很多種,例如:剃頭,做法事,用銀針刺穿舌頭、雙頰等,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背部肉體上嵌入無數個錚亮的小鐵鉤,這些鐵鉤類似魚鉤,每個鉤尾都結著一條粗繩子,由後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牽拉扯緊,同時右手揮舞著一條鞭子不停地鞭打驅趕前面的教徒。有的教徒則在每一個鐵鉤上沉沉地墜滿蘋果、茶壺之類的物品,或是背著巨大的鋼制弓形枷鎖(負卡瓦第),從一座印度神廟遊行到另一座印度神廟,進行禱告及獻祭,藉此表示對神明忠貞不移的信仰,並祈求神明的賜福。

㈡ 為什麼印度人做手術還要收費

恩恩,這個每個國家還是不一樣的

㈢ 整形術要屬韓國最出名,那最早的整形術出在哪個國家呢

雖然整形術在韓國比較出名,但是最早的整形數其實是出現在印度這個國家的。當時的印度人依靠著整形這門技術讓自己變得更加美麗,雖然只是一些比較簡單的整形,但是對於當時他們存在著一些缺陷的人來說,也是比較大的改變了。當然之前的整形手術的嚴謹程度還有恢復狀態肯定沒有現在手術恢復的也好,所以當時的印度人肯定也沒有一窩蜂的全都去崇尚整形技術,因為他們知道這門技術的危害。

正規的整容手術其實在18世紀的時候才出現,在這之前印度所進行的整容手術並不是特別正規,之後英國向印度學習了整容的一些技能,並且將這一些技術逐漸的流傳到其他的國家當中,才導致了之後的韓國學習了這么先進的技術。

㈣ 拉屎怎樣才能不擦屁股

印度人拉屎不擦屁股,你可以問一下,他們怎麼做的

㈤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1

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我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去了一個教育輔導機構。原本是想去學習家庭教育的,不過入職了才發現,教育輔導機構以給學生做課外輔導為主。而我的工作是負責和家長溝通,最終讓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輔導。這類似於銷售。

教師的工作可以讓我在學生前面侃侃而談,是因為我提前准備了教案,有充分的把握,可以講好每堂課。但是,做銷售對於我而言,卻是完全的不同。

入職後,公司的老同事,給我提供了很多的學習材料,教我如何給家長打邀約電話,如何就家長提出的問題做出恰當的建議。初次拿起電話,忽然就會腦短路,不知道問那些問題,不知道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不知道如何解答家長提出的那些比我們還要專業的問題。於是,我的同事便把電話中需要了解的8-9個問題通過便簽寫好後貼在我的眼前,並把每個關鍵的答案寫好後,貼在我的眼前,以便我能參考。於是,打電話的時候,眼睛盯著前面的便簽,頭腦思索著如何組織語言,慢慢的能夠磕磕巴巴的問幾個問題,當然問全面的時候還是比較少。當問題慢慢的已經開始問全了,接下來就是如何知道家長關心什麼問題,我該如何給家長分析和解答。這些都要牽扯到關於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學科知識等。我發現做一個教育銷售,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學習的內容太多了。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足夠的積累,根本不可能說服家長。同時,我發現,同事雖然都在盡力的幫助我,但是,這些外在的幫助形不成自己的思路時,我仍然感覺和家長溝通時呈現的一種不流暢感,這讓我感慨,如果自己不能夠主動的學習,不能夠消化這些知識,我不可能做好這件工作。

於是,每個晚上回家,我就會打開電腦,查詢資料,先去學習電話邀約的話術,然後不斷的總結,變成自己風格的話術。之後是自己分角色扮演兩人來模擬電話對話,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然後記錄自己思路不清,專業知識不扎實或者磕巴的地方等。每天還會把自己打電話的錄音和其他同事打電話的錄音拷貝下來帶回家,然後,聽一句,記錄一句,將一段10分鍾左右的錄音寫成文字,然後去分析,哪個問題自己答的不在重點,哪個回答的太羅嗦,哪個問題自己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哪個回答完全誤解了家長的意思,哪些問題沒有問到,哪個問題像別人那樣回答會更好等。

通過那段時間的分析,讓我了解,其實人和人對話,語言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去聽他語言背後的所蘊含的深意,才能更加准確的和對方溝通。這種感悟,讓我的電話邀約能力增強了不少。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除了每天模擬電話對話,每天分析錄音,每天還把小學到高中所有主科的目錄全部背下來。而且還去整理每個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去總結學習方法,去總結每個年級每個科目的重難點等。讓我快速的從一個不知道在電話說什麼的人,變成了一個可以比較准確的和家長對話的人。

能力的增長,業績也在不斷的增長,這讓我感悟到,遇到困難時,不要總乞求別人的幫助,即使別人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幫助你,如果自己不付出心血,不把學到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然後變成能力的話,就不可能在工作上有大的長進。

工作上,我自認為還是比較用心和用功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在生活和學習等其他方面也具備這種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一次,早晨學習英語時,聽VOA慢速英語中的一篇文章,講述印度的醫院鼓勵婦女去做節育手術,手術後的恢復葯物中有老鼠葯的成分,很多的婦女在做完節育手術吃過葯後,回到家出現嘔吐,昏厥甚至有13名婦女死亡的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有很多陌生的單詞,醫療行業及司法機構的專業詞彙,而且還有很多印度人的人名,每個單詞都很長,很難讀。我在一遍一遍的聽時,那些我一遍就能聽出的單詞,在我的腦海中不斷留下一次又一次的印記,而遇到那些我不熟悉的單詞,人名時,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好像它們不存在一樣。一遍又一遍,我在不斷重復的聽時,一遍遍的繞過那些不會發音,不知道漢語意思的單詞。這種學習方法,就相當於我再聽一篇沒有答案的完形填空,怎麼會聽懂呢?就這樣好幾遍之後,原本早該完全聽懂的段落,聽了好幾遍依然模糊不清。心情也開始變糟糕,有種想抱怨這個文章太難的想法,甚至有了想放棄的念頭。於是,我打起精神告訴自己,不能再逃避了,逃避只能是敷衍自己,欺騙自己,我要先把那些不熟悉的單詞查出讀音,記住漢語意思,熟讀人名,只有這樣,我在聽時那些單詞才會留下記憶。

當我熟記了單詞,讀音後,我再聽時,原本自動過濾的單詞,又開始像填空一樣,一個一個的被我填補了回來,而那些不熟悉的單詞也回到了腦海中,語意也連貫了,整個感覺都好了,很開心。

反思發現,當我不斷一遍又一遍逃避去解決我的問題時,雖然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聽,但是,沒有重點,沒有進步,依然聽不明白。反倒是當我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後,我很快就聽懂了。

通過這個親身的經歷,我總結出了幾點:

1:當遇到問題時,不能逃避,逃避了,問題還在哪裡,還會阻礙你前進的路。

2:出現問題後,問題不會自己消失,也不是拖的時間久了就可以得到解決,拖延時間只是不斷的增加問題出現後的煩惱。

3:面對問題時,不開心時正常的,但是,當問題在慢慢的解決後,那種開心是長久的,而且會升起一股自信。

就像你每天走一條路,遇到了一塊特大的石頭,你本來有能力把它推開,讓你自己順暢通過的。但是,為了省時間,省去煩惱,花時間去繞。最後發現,繞的路也不容易走,而且耗費更長的時間,徒增更多的煩惱。當你反過頭來去移開那個石頭時,你會猛然發現,這個石頭看似很大,實則很輕,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而且當你移開後,心情好了,走路也順暢了。

遇到問題,先承受那份解決問題之前的不愉快,然後勇敢的迎難而上,一鼓作氣,把問題解決了。其實,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是最省時間的,而且解決後,讓人心理很輕松。反而是那些逃避問題,忽視問題,把問題推給別人這種方法都太費時,而且問題占據內心的一個空間,讓自己一直處於不愉快的狀態。

當你開始有了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後,你內心會升起一股自信,推動你繼續勇敢。成長就是從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開始的。

雖然,自己從很多的這種細節中去反思,去感悟,並告訴自己,遇到問題,要先冷靜,但是,完全做到還是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就像之前的文章講述的,來自一些細節中的感悟,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皮毛之悟,雖然感悟到了,但是沒有化為行動,或者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行為。只有不斷的在這種細節上碰壁,警醒,然後再碰壁,警醒,最終就做到了完全的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如果上述實例是自己意識到後,比較輕松的就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生活上遇到的小事,才是對我最大的考驗。

3

生活中,「隨便」是我慣用的口頭禪。這個隨便,常常讓我非常的不開心。比如,別人問咱倆去吃什麼,我會隨口說隨便,於是,去吃了對方喜歡吃的菜,而讓自己不開心。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例子,常常在事情做完後,讓我悔恨,真想抽自己幾個嘴巴,讓自己在別人問問題的那一刻,不動腦筋,不敢做主,不敢表達自己的意願,最終讓自己內心不痛快。

生活中,我是個十足的吃貨。去吃好吃的,花錢時一點都不心疼。但是,讓我買衣服,我總會覺得捨不得。這讓老公非常的生氣。因為每次他讓我買,一方面我是捨不得,另外,我不喜歡逛街,也不喜歡逛淘寶,看著電腦屏幕,眼睛就會發酸,無法堅持。於是,我就偷懶,他說歸說,說完我就忘了。一旦出門,我沒有合適的衣服,老公就開始生氣,嚴厲的責備我。

沒辦法,他只好自己去淘寶幫我挑衣服。他問我,你喜歡什麼樣的,我仍然是隨便,你看著好就行。他問我你喜歡什麼顏色,我就會說隨便什麼顏色都行。他問我什麼,我都說隨便。於是,老公按照他的眼光,他的喜好買回來。讓我試穿後,我發現老公很喜歡,但我不喜歡,於是又把衣服退掉。

幾次三番之後,老公終於怒了,每次問題你都說隨便,跟你買回來你又不喜歡。那你倒是好好想想啊。

他沖我發火,我也生氣,那我也不知道嘛。於是,他要求我,以後問你,就先思考一下,給個相對准確的答案,不要每次都讓我做無用功。要麼以後自己去挑選,哪怕不合適,買回來再退也行,自己做主。

於是,我開始冷靜的思考,我是這樣的嗎?為什麼別人問我的時候,我總會隨口說「隨便」,無數次的隨便的經歷,讓自己非常的不痛苦,為什麼我還是改不了呢?

當我不斷的反思發現,一句隨便的背後,包含著自己很多內心的問題。比如,不願意動腦筋思考,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做主,不敢承擔責任,不敢接受做主後可能面臨別人負面的評價。這讓我成為一個低能兒。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介紹, 無法承擔責任的人,屬於心理上有缺陷,原因在於無法承擔自己的責任,逃避責任,把自己的責任歸咎於別人,從而讓別人去承擔,來逃避內心面對問題的那份痛苦。

在我買衣服的這個例子中,每次說隨便的背後,是因為我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不願意承擔責任。假如買回來的不合適,那麼退掉,退掉又得花運費,這些都因為是老公做的主,就讓他承擔,而我避免承擔這個問題的責任。

在以後的生活中,當我慢慢的去改正時,我發現,自己做主,雖然最終的結果可能不好,比如,我建議去吃什麼菜,結果並不是很好,也許別人會評價我挑飯店的能力和點菜的能力差。但我願意麵對,願意承受別人評價時那份內心的不愉快。願意相信,我會在這個不斷遇到問題的道路上,通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來讓自己不斷的成長,最終會把一直做不好的事情做好。

當不斷的堅持這樣做時,我發現我獲得了足夠的勇氣,我開始有了自信,開始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始學會和別人商量了,感受到自己做主後的那份輕松,也感受到了內心開始有一種力量在不斷的變強大,更感受到了一份成熟後的坦然。

所以,真正的成長,真正的自由,就是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然後,勇敢的迎上去,努力解決問題讓自己成長,最終做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成為一個自由,幸福的人。

㈥ 清華教授指出:華佗不是中國人,而是印度人!還拿出三大證據,都是什麼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醫,同時也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執行麻醉手術的人,有意思的是曾經的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華佗是印度人,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陳寅恪曾經寫下一本《寒柳堂集》的散文集,裡面有一篇標題為《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的散文,在文章中,陳寅恪依然採用了文言文的體制,並指出,華佗並非中國人,而是印度人,同時還拿出了三個證據,就讓我們來看下吧!

而在河南許昌以及河南周口的沈丘槐店鎮都專門你有了華佗的墓碑,還建立了華佗寺廟,記載了華佗的生平事跡,但是沒有任何的史料表明,他和印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雖然陳寅恪的觀點不無道理,但是華佗自然應該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原人士的,不過陳寅恪先生的這一種看法,在分析古文明文化差異的時候,還是十分有貢獻和價值的。

㈦ 獨行西藏:印度頭上的二踢腳和邊境旁的手術

「差不多了吧?」藏族小醫生有些不忍。

「沒關系的,切大點,深點。」我堅持道。

小醫生再次拿起刀,我又將紗布咬入口中。

——※※※※※※——

提示:本文部分內容或會引起不適,勿謂言之不預也。


前篇回顧

轉入通往阿里札達縣的X705縣道,目睹從未見過的天地之景,確信這是中國最奇瑰壯麗的公路。


01 札達之最

晚上9點,到達被土林包圍著的札達縣縣城,此時的中國最西端,天還是亮的。

提起札達縣的名字,絕大多數國人都會覺得陌生。這是因為地處中國版圖最西端偏南角落的札達太偏僻了,交通不便,人口極少,毫無影響力。

札達是中國人口最少的縣,常住人口僅8千多人,佔地面積卻有2萬多平方公里。如何形象地理解札達的人口密度?可以這么比較:札達縣的人口僅相當於內地一個普通鄉鎮,面積卻接近台灣的八成,兩者的人口密度相差2500倍。

人口如此稀少(0.25人/平方公里)當然基於地理環境。人們常說,藏西阿里的地質風貌舉世無雙,最著名的是阿里三圍,即「雪山圍繞的普蘭」、「岩石圍繞的札達、「湖泊圍繞的日土」。普蘭縣即前篇神山聖湖所在地,日土縣是去年中印對峙的地方,札達縣為岩石所環繞,其惡劣的生存環境可想而知。

註:阿里三圍另有含義,見下篇。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札達的一側是喜馬拉雅山脈,另一側阿伊拉日居是岡底斯山脈的支脈,中間則是以札達土林為代表的乾涸的土地,只有在冰川融化的雪水沖刷出的河谷里,才能進行規模很有限的農耕畜牧。

札達(也包括阿里全境)高海拔、極乾燥、全年刮大風、平均氣溫0度。這種生存環境下,不僅是內地來的漢人吃不消。在札達我曾問過一位本地藏人,他們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誰說我們就適應了?」對方嘆道,「幾個月一滴雨都沒有,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熱得要命。難受的時候就是頭痛,睡不著覺。」

「那怎麼辦呢?」我問。

「怎麼辦,吃去痛片唄!」這位中年漢子翻著眼睛冷冷地答道。

還以為只有我們這種人用去痛片,真想不到藏人也用。怪不得去痛片在西藏葯店裡可以隨便買,而內地很多葯店因為去痛片太便宜,早就不賣了。

註:頭部悶痛是最常見的高原反應症狀,很多遊客進藏前都會帶上氧氣罐、紅景天、西洋參之類的以應對。以筆者的經驗,兩毛錢一粒的去痛片最有效。別的不僅多花錢,佔地方,效果還來得慢。


02 達摩克利斯之二踢腳

到達札達縣城,我打開地圖軟體後被嚇了一跳:「怎麼搞的?我在印度?前面是新德里?」當時的截圖如下:

這是大地圖下的顯示模式與誤差造成的,但這張地圖也說明了札達縣特別的地理位置以及與印度、巴基斯坦的關系。

札達是中國距印度首都新德里最近的縣,直線距離僅300多公里。雖然離得近,卻也沒有更便捷的交通方式——中間橫著喜馬拉雅山脈呢。中印邊界札達這一段也有幾處爭議區,卻未曾發生過嚴重沖突,這是因為僅有的幾處隘口一年也只有個把月能通行,還要經過大片的無人區,雙方軍人都無法駐扎對峙。前文介紹過, 歷史 上阿里與印度之間的主要通道,在旁邊的普蘭縣。而去年爆發中印沖突的日土縣,兩國都有公路直達邊境。

在札達,更能感受到印度人的壓力。喜馬拉雅山脈這一段有六七千米高,三百公里外的新德里呢?海拔216米。這么說吧,你在札達邊境的山上點個大號二踢腳,就能射到印度總統府院子里。這種廉價二踢腳咱們有的是,A-300的火箭炮了解一下?最大射程290公里(400公里以上射程的更大號的二踢腳咱都有,290也是刻意寫的,其實是300),准確性能打旗桿。如果架在山頭,算上海拔高度加成,340公里外的總統府旗桿……真奇怪,難道不是應該打碉堡么?為什麼咱們對外宣傳火箭炮能打旗桿?有意思哦。

當然,愛好和平是自古以來的,一般而言咱們不會在札達土林中埋二踢腳破壞自然環境。不過你若是印度人,就算是鄰居聲稱不會威脅你,你能不能安穩睡覺?

就好比你家是小河邊的一棟平房,緊挨著的鄰居卻是十層大house,你晚上在院子里鋪席子睡覺,看到鄰居家那個壯漢在十樓陽台上抽煙喝茶抖腿,壯漢的腿毛甚長,肌肉甚壯,還笑嘻嘻地看著你。什麼感受?人家在樓上無意中丟個煙頭就能讓你晚上睡不安生。

1962年中印之戰,為什麼印度舉國哀鳴,新德里人紛紛外逃?

將心比心就知道什麼是寢食難安,什麼叫做達摩克利斯之二踢腳。 首都又不能搬走,真個是愁人。


03 給自己來一刀?

再次強調,本節及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

縣城的街道寬敞齊整,比我想像的要大點,畢竟這個縣的一半人口都住在縣城裡。天色漸暗,店鋪多已關門,穿過這清冷寧靜的小縣城,我在一處政府辦公樓外的圍牆前停下車。四下無人。

打開後備箱,將行李雜碎歸攏到一邊,我鑽進車里,關上車門。拿出爐灶准備點火,再將前日在吉隆縣買的和自己帶的紗布、膠帶、酒精、碘伏、魚石脂等等擺開,之後掏出那把一直隨身攜帶的當年在俄羅斯買的鋒利的匕首,脫下褲子……我准備給自己動刀了。

對此需要做點解釋。數日來,一直為臀部上的膿腫所困擾。這塊因為長期駕車久坐造成的感染,在皮下很深的地方,長期不能潰口。不得不繼續駕車,膿腫被壓迫愈發嚴重,以至於痛不可忍。我很清楚,如果再不處理發展成血液感染,能不能活著離開西藏都是個問題。

當務之急是引流。也就是將皮膚切開,排出膿液。切開並不麻煩,來一刀就行。因此我考慮著給自己來一這么刀。唯一麻煩的是,那地方我自己看不見,必須憑感覺一刀捅准,捅錯位置的話……要知道,附近重要東西挺多的……

是不是在瞎扯?真不是,老毛病了,年輕時候懶得跑醫院,我就在衛生間里自己干過不止一次,搞得滿地是……反正挺嚇人的。

為什麼不到醫院動手術?上回在吉隆縣去過醫院(見《 問道·49 道 別 在蒼茫孤寂的世界屋脊 》),卻發現偌大個醫院竟然空無一人,也讓我對當地的醫療水平深表疑慮。本地藏人告訴我,他們從不去縣醫院,看病就到拉薩,最差也是日喀則。這意味著當地人去醫院,來回一趟少則兩三天天,多則一個星期。

我相信能處理好自己,只是車里太狹窄,但我總不能光著屁股蹲在馬路旁邊干,讓人看見會認為我要練葵花寶典。於是准備點燃爐子,燒匕首消毒。臨到最還是猶豫了,我有用於皮膚消毒的酒精、碘伏,卻沒有術後用的抗生素和軟膏,萬一動完刀子後感染,在這種地方麻煩可就大了。

揉揉患處,我估計那地方已經像一顆快爛掉的軟軟的黑布林了,摸著鋒利的刀刃思前想後,我還是提起褲子,准備先去醫院看看,實在不行再給自己捅刀子吧。


04 動手術

果不其然,縣城醫院面積不小,樓房也挺新,內科、外科、急診等一應俱全,還有棟住院部。就是沒有任何人出入,若不是值班室里亮著燈,醫院一絲人氣都沒有。這兒的醫院叫衛生服務中心,之前去過的吉隆縣也是這樣,我猜測是診療水平達不到醫院標準的緣故。

值班室里有人,一位年輕的女護士,和一位更年輕的男醫生,兩位都是藏人,普通話很好。護士顯得挺干練,小醫生卻是一臉青澀的模樣。我說明來意,小醫生有些猶豫,他說老師們都下班了,明天上午再來更合適些。

他說的老師是援藏醫生。藏區的醫療水平落後,各個醫院和服務中心都有內地援藏的輪崗醫生駐守,這些醫生除了看病,也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在牆上我看到一張表格,寫著醫生們的聯系方式。

除了拉薩、林芝等少數地方,西藏大多數地區的生存環境較差,尤其是打小生長在平原地區的內地人,如果長期在高海拔環境下生活,對 健康 傷害極大。我不知道援藏醫師們輪崗一次要多少年,但我理解他們真不容易。捫心自問,如果讓我來阿里這種地方支教,敢么?

我對小醫生說,就是個小手術,割兩刀很簡單的,再說我明天早上就離開,等不及了。小醫生答應了我的請求,將我帶到換葯室,讓我躺在床上,脫下褲子。

我看看兩米開外敞開的窗戶,沒吭聲,乖乖地寬衣解帶。窗外是院子,那邊是一盞燈都不亮的住院部。在這種地方也不用擔心被人窺視,再說咱是個大男人有啥在意的?

藏族醫生對我的那隻碩大成熟的黑布林表示由衷地贊嘆,摸了摸,捏了捏,問我能不能挺得住。我滿懷豪情地說不怕。因為已經腫大,這種引流手術不能打麻葯,或者說打了麻葯也沒什麼用,患者只能硬抗。

小醫生開始做手術准備,我就從容地跟他聊天。小夥子是日喀則人,二十多歲,學醫於西藏醫學院,也就是位於拉薩的西藏大學醫學院。這所學校應該是西藏唯一一所本科醫學院。聽到這我也放心了點,外科不比內科,還是西醫讓人放心些,若是中醫、藏醫出身,我會提起褲子跑掉的。

這位挺帥氣的藏族小伙兒挺謙虛地說,平日里都是援藏老師動手術,這邊也只能做小手術,他都是幫忙,跟著學。我說沒關系的,來吧。說完偷偷將一塊紗布塞入嘴裡,用牙死死咬住。這么多年來飽受蹂躪的我知道將遭遇什麼。

小醫生的動作很輕柔,手法卻有些生疏,輕挑慢點總是不到位,還很關切地問我感覺如何。終於我悶哼一聲,抽出口中紗佈道:「再來,弄開些。」

「差不多了吧?」小醫生有些不忍。

「沒關系的,切大點,深點,不然不幹凈。」我堅持道。

小醫生再次拿起刀,我又將紗布咬入口中。

我又鼓勵勸說了幾次,甚至指導對方應該如何切口(看不見但我感覺得到),這小夥子還是太溫柔了,始終不肯下猛手,寧可慢慢幫我擠壓排膿。無奈,只能很不盡興地結束了手術。之後我提上褲子,對這位藏族小伙兒深表感謝。

引流手術必須到位才能利於膿液排出,我這種重度膿腫,術後還應該埋入紗條,不然膿未排完,傷口再次癒合,手術就白做了。小醫生還是經驗不足,我的感覺他做的切口太小,也埋不進紗條。

離開這冷冷清清卻讓我撿回半條命的衛生服務站時,天已經黑了。十點多,出了一身汗已是疲憊不堪的我,駕車找了個安靜的街道,磨磨蹭蹭地燉了鍋午餐肉玉米湯,慢慢吃完,爬入車中,沉沉睡去。

8月2日,出行第23天,本日早上7:30從日喀則的仲巴縣帕羊鎮出發,進阿里,過聖湖瑪旁雍錯,觀鬼湖拉昂錯,途經神山岡仁波齊,穿扎達土林,晚上9:30到達札達縣城動手術。自駕約14小時,全程550公里。

今天精神狀態很糟,精力、智力、體力大幅度衰退,還好,扛過來了。



後記

中國 歷史 上,死於癤癰膿腫的名人不勝枚舉。有了現代醫學,這些以前因為感染而造成極高致死率的疾病,如今不過就是個簡單的門診小手術而已。在此,特別感謝國家為藏區高規格建設的衛生服務中心,藏醫院培養的本民族醫學生,以及援藏老師們的傳幫帶,正是這些人力物力的投入,才拯救了我和無數藏民、遊客。

筆者自小體質較差,也不止一次在長途旅行中患病,總是因為自己拖延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本次雖然在札達及時動了手術,卻留下很大的隱患,半年後在另一次獨行中再次復發,而且更加嚴重。趕回家後我乖乖住院動手術,在病床上躺了兩個月,幾乎是在醫院里過的春節,個中痛苦煎熬,一言難盡。

屁股的破事兒,到此結束。與之後的災難相比,這病痛和手術真不算啥,自稱撿了半條命也是誇張些。

問道之旅的破事兒,多去了。

㈧ 人口高達14億、經濟也不發達的印度,為何能夠實現免費醫療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人口接近14億、即將超過中國的印度地區,確實實現了免費醫療。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印度人,無論是億萬富翁還是乞丐,只有擁有印度國籍,理論上都有機會享受到印度的免費醫療,他們在生病的時候,按照國家規定,可以到公立的醫院享受免費的診治,免費的手術和免費的床位。

印度人

其實,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醫療,歸根結底還是由經濟決定的。印度雖然在法律上規定了全民免費醫療的體系,但是,限於並不發達的經濟和高達14億之巨的人口,印度的免費醫療,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據統計,印度每年新生兒夭折率高達22%,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本可以通過醫療避免的。

每天都有無數印度人,因為無法獲得醫療或醫療事故死亡。在最為關鍵的錢方面,經濟本就不發達的印度,醫療衛生投入甚至低於GDP的1%,如此投入和經濟,印度的免費醫療效果可想而知。

㈨ 印度醫療全民免費嗎

印度人醫療並不是真正的全民免費,而是「部分醫葯免費」

從1950年起,印度就開始建立公立醫療體系,建立公立醫療體系的宗旨是「讓窮人也能看得起病」。因此,印度還特地頒布法律,由國家統一制定衛生計劃,公辦醫院提供衛生服務。

當時,印度的醫院體系以公立醫院為主,私立醫院極少。而且由於不同地區的管理不同,各地之間的醫療質量參差不齊。

到20世紀80年代,印度的醫療保健開始向農村覆蓋。保健站、初級保健中心和社區保健中心免費給窮人看病,同時,城市公立醫院體系也逐漸成熟。

但到20世紀90年代,由於前期過於盲目樂觀,公立醫院開始入不敷出了。這促使印度的醫療體系進入私有化階段,私立小型診所越來越多,越發展越好,慢慢地,大型私立醫院占據了主導地位,公立醫院式微。

在這一趨勢下,印度政府提供大量的補貼給私立醫院,用於適度減免平民的醫療費用,私立醫院的醫療資源也越來越好。

進入21世紀後,印度政府開始通過稅收籌資,開展公共衛生服務保健,實行部分醫葯免費制度。目前,印度人看病不是真正的免費,而是「部分醫葯免費」,例如部分基本葯品的費用、部分小病的治療費。

印度人看病的現狀

1、公立、私立醫院醫療差距大

隨著印度醫療體系進入私有化階段,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最明顯的一點是,在政府的鼓勵下,私立醫院不斷發展,匯集了頂尖的醫生和設備。

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私立醫療的發展,但對絕大多數百姓來說,去私立醫院看病變得越來越困難。與公立醫院相比,私立醫院的看病費用更貴,70%的醫療費用需要自費,這對掙扎在溫飽水平線的平民來說,是難以承擔之痛。

2、醫療投入不足

印度每年在公共醫療上投入經費很多,從印度整體的經濟水平來看,這個數字似乎還不錯,但實際上僅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2%。

此外,這筆醫療支出只把20%的資金給公立醫院,剩餘的80%都給了私立醫院。由於絕大多數印度百姓只能去公立醫院看病,因此他們無法享受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服務。而公立醫院的投入少,醫療資源有限,加上人口眾多,排長龍、缺醫生、病床少等現象已經見慣不怪。

印度公立醫院的醫生一天工作8小時,要給100多個病人看病,相當於每個病人只能花5分鍾。有數據估算,印度約有6300萬糖尿病患者和250萬癌症患者,但很多人沒有被確診。印度的嬰兒死亡率是中國的3倍,需要進行手術的心臟病患者中,只有5%的人有幸接受治療。還有更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更別談治療。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去做手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對伊朗發射什麼 瀏覽:270
為什麼二戰後印度那麼強大 瀏覽:527
義大利的熊貓怎麼樣 瀏覽:83
我不會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16
北京粵運中國多少金牌 瀏覽:978
印度為什麼突然加大檢測 瀏覽:747
義大利女排28號叫什麼名字 瀏覽:502
越南青檸怎麼做 瀏覽:541
中國和英國簽了多少大單 瀏覽:377
中國的海洋島在哪裡 瀏覽:141
中國的遺跡是什麼 瀏覽:27
伊朗人為什麼有人扎頭巾 瀏覽:258
在中國賣日本小商品在哪裡進貨 瀏覽:576
寂寞的中國人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39
印度煎餅放什麼調料 瀏覽:648
如何將人民幣轉到越南 瀏覽:91
伊朗為什麼會發洪水 瀏覽:677
你會怎麼做綜藝中國 瀏覽:293
如何強起來的中國 瀏覽:281
印度鵝糞叫什麼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