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吹笛人可以和眼鏡蛇共舞,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小夥伴們是不好特別好奇印度當地人吹起笛子後,那種看似特別兇猛的眼鏡蛇居然會隨著吹笛者的音樂而幡然起舞,那麼科普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為什麼印度人為什麼非要選擇吹笛子而不是敲大鼓,或者彈鋼琴來讓蛇跟著他們起舞呢?
原來眼鏡蛇的劇毒可以說得上是致命的,所以會採取拔牙的手段讓它們失去攻擊性,但可能天性使然吧,即使拔掉牙齒,眼鏡蛇的攻擊手段還是會去咬人,即使在沒有牙齒的情況下依然如此。在印度人眼裡,蛇的形象相當於中國的龍,被咬之後只要挺過去,就會自認為這一生都會一帆風順的度過,在中國人的思想可以被稱之為渡劫吧,不愧是被稱為開掛的民族,想法就是很奇葩,渡劫還有這么渡劫的也是沒誰了,對此,小夥伴們了解其中吹笛玄機了么?
2. 眼鏡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為啥印度人還吹笛逗蛇
說起印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街頭吹笛逗蛇的賣藝人。眾所周知,眼鏡蛇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動物,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是很多印度人卻選擇與蛇共舞,甚至會將蛇放在嘴中,這種賣藝謀生的手段在我們眼中看起來未免太過於危險。有的人說,這些蛇都是事先被拔除了毒牙的蛇,不會對賣藝人造成威脅。
吹笛逗蛇也是很多迫於無奈之舉。設想,如果印度人每個人都有一份能夠維持自己生計的工作,那麼還會有誰願意在街頭巷尾做這么危險的活動來賺錢呢?一個國家的國情都體現在老百姓的身上,正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並不富裕,才會導致印度人民的生活比較拮據,才會有各種各樣謀生手段的出現。
3. 為什麼蛇會隨著笛子聲而跳舞
在印度耍蛇人耍蛇的場面里,耍蛇人會一邊吹笛子一邊扭動身體,蛇沒有外耳,它聽不到笛聲,它也是高度近視眼,它只是看見有比它大的多的東西在動,它認為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就警惕地隨著耍蛇人的扭動來移動,以免自己留下空隙使敵人有機可乘,在人們看來那就是跳舞。
4. 為什麼印度人很會抓蛇
因為印度人要謀生。就是說印度人抓蛇是因為印度人要吹笛子舞蛇。
印度恐怖的耍蛇者
尤其在印度,蛇類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視蛇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被稱為「努拉盤布」,即「善蛇」。
印度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還有蛇節。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儀式,許多印度教徒會在蛇節那天給蛇神獻上雞蛋和牛奶作為供品。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統統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里「囤積」。吃過晚飯後,他們就會來到廟宇里,爭先恐後徒手捉起一條蛇或數條蛇,步出廟宇外開始盡情狂歡,與蛇共舞。他們幾乎人人手上都揣著一條蛇,有的人將蛇抱在懷里,不停地親吻著;有的人將蛇纏繞在身上,大搖大擺地邁著方步,像是藉以炫耀自己的膽大無比;有許多年輕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還有一些小孩子,只穿著短褲,赤裸著的身體上倒掛著八九條紅綠斑紋相間的小蛇……盡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
蛇船競賽
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種有關蛇的吉慶活動--蛇船競賽,猶如我國端午節的龍舟競賽。競賽點岸邊椰樹蔥郁高大,銅鑼、鼓聲、號子聲此起彼落,一艘艘蛇形船在進行著角逐。這便是喀拉拉邦河蘭慕拉、乾帕庫蘭、科塔雅地區傳統的歐南節蛇船競賽的盛況。賽船的船頭是一個生動的蛇頭,吐著紅色的長舌,60米長,高昂水面14米的蛇頭吐舌翹起。蛇船競賽在當地被看作是每個村莊的大事,因此都選拔強手參賽。參賽選手身穿白色衣褲纏白頭巾,手持短劃槳,每艘船上還點綴著或紅或黃的傘。競賽時,選手們整齊地分坐於船的兩邊,按船上歌手短促高昂、節奏鮮明的號子奮力劃槳。剎那時,上百艘蛇船競逐,水花四濺,號子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如若勝利,全村人都要為他們慶功。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3%,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千百年來,印度一直活躍著一群耍蛇人。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幾個大小不一的籃子,一根笛子便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家當。大多數人對蛇寧可敬而遠之,而印度蛇人則把它們看做朋友。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形成自然環境讓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與毒蛇為友。讓一般人望而卻步的眼鏡蛇、蟒蛇在他們的指揮下,無不俯首聽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們也會用草葯迅速解毒。耍蛇行業也是一種「眼球經濟」,在現代文明和科技的沖擊下,古老的印度耍蛇業如今已呈現衰敗的跡象。
這一有千百年歷史的文化藝術在1972年後成為非法活動。印度政府為了禁止蛇皮貿易,1972年後嚴厲打擊街頭耍蛇藝人。印度政府意識到一門千年藝術即將失傳。為了保護耍蛇人,政府即將推出」耍蛇人培訓「計劃。參加過政府培訓的耍蛇藝人將正式成為國家動物園的馴獸師,被冠以「爬行動物專家」的頭銜。耍蛇人將向來動物園參觀的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趣聞和叢林生活。此外,政府將建立「耍蛇人專線「,為市民捕捉入侵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眼鏡王蛇
印度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最著名和最致命的蛇類。例如,眼鏡王蛇,以其可怕的習性和危險的毒液而聞名;網紋蟒,體長可達十餘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蛇類。這兩種蛇如今非常罕見,僅存於印度少數地區,人類很少能在野外遇到。另有259種蛇類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約有50種為毒蛇,有些非常危險。盡管許多人對印度蛇類的致命危險感到憂心忡忡,但它們自己也是生態系統中高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期待你的滿意啊~~
5. 印度人用笛子就可以控制蛇起舞,難道蛇真的能聽懂音樂嗎
其實之所以印度的人能夠通過一根笛子來讓蛇起舞,並不是什麼神話傳說,而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而且說其實蛇根本聽不懂你在吹什麼音樂的,他們之所以能夠根據當地印度人的笛子而起舞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笛子吹出來的音樂有一種特別的聲波。
而且這項工作也是分的有危險的,因為我們知道畢竟你們面對的蛇,不是普普通通的蛇,而是具有劇毒的眼鏡蛇。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你還沒有掌握這個技巧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會被眼鏡蛇咬到,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很有可能因為這個而命喪黃泉,在印度,這些都不是先例,都有很多的人因為這樣而死亡。
6. 印度耍蛇人訓練眼鏡蛇有什麼秘訣嗎
印度耍蛇人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曾經在印度火爆一時,他們身上常常帶著一個籮筐、一個笛子。每到一個表演的地方,就會將籮筐擺在前面,拿出笛子一陣吹,劇毒無比的眼鏡蛇就慢悠悠地從竹簍里探出腦袋和身體,緊接著跟隨笛子的聲音節拍翩翩起舞。
第三,長久的訓練。除了秘葯之外,還要長久地訓練配合,讓眼鏡蛇被感受到來自地面、空氣中那微弱的震動感,熟悉笛子的振動頻率。也就是形成條件反射後,就能登台演出了。
在表演時,只要耍蛇人發出特殊的信號,在竹簍里的蛇就會慢慢爬出來,隨後跟著笛聲逐漸起舞。這並不是真正的跳舞,而是隨著笛子產生的空氣振動搖擺。這就是所謂的耍蛇絕技,就和我們的川劇變臉一樣,秘密都在那頂帽子里,只是你不知道真相而已。
7. 為什麼印度人能用吹笛子控制眼鏡蛇
因為蛇是瞎子它只會用身體感受到震動眼鏡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他們能夠產生大量的毒液,以其它蛇為食。他們一般白天出來覓食,也會襲擊人類,並且沒有任何攻擊前的挑釁。與別的蛇不同的是,它們會用棍棒和樹枝搭窩。印度人常常會用眼鏡蛇來做表演,當笛聲響起時他們就會跳起舞,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耳朵,而是被笛子的運動所迷惑,做出時刻准備反擊的樣子,其實,他們並不是在真正的跳舞。原理和它一樣
8. 蛇為什麼喜歡聽笛聲
在印度等西南亞地區,賣藝人用笛聲指揮蛇跳舞,一條巨大的眼鏡蛇隨著耍蛇人悠揚的笛聲,豎起上半身來,伸直了脖子翩翩起舞。 人們通過觀察研究眼鏡蛇等蛇類的感官發現,蛇的視覺很差,但對震動卻極為敏感。蛇的鼻子連著一種特殊的器官,因此,蛇的嗅覺也極為靈敏,蛇的舌頭呈分叉狀,就是靠舌頭的快速伸縮,把氣味從鼻腔送入這特殊器官內來感覺的。所以,蛇的鼻子對震動的感覺極為敏銳。但是蛇的耳朵卻早已經退化了,完全沒有外耳,內側的中耳也只有一根骨頭,因而蛇完全沒有聽覺。 既然蛇沒有聽覺,為什麼還能隨著笛聲起舞呢?其實耍蛇人在吹笛子的同時,腳也在隨著節拍而拍踏地面。隨著藝人的腳踏節拍的震動,使對震動極為敏感的蛇隨著節拍而起舞,這就是說,耍蛇人吹笛子只是一種掩人耳目的假動作,而腳踏節拍才是指揮蛇起舞的真正信號! 有些動物之所以能進行特技表演是訓獸員平時訓練動物時,與動物間達成某種默契,比如,小狗做算術、鸚鵡會數數,就是訓獸員用眼神或聲音給動物以暗示而訓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