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印度有熱帶季風氣候
【表現:夏季高溫多雨,冬季高溫少雨.
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中國的熱帶季風沒有這個原因)】
❷ 形成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原因
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旱季,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向南移動,該地受東北信風和由亞洲內陸地區吹向海洋的並在低緯度地區偏轉而形成的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的結果。
雨季,因夏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向北移動,該地受到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和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陸地季風共同作用的結果。
(2)為什麼印度是熱帶季風擴展閱讀:
熱帶季風氣候特點: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雲南的西雙版納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擋冷空氣南侵,所以冬半年氣溫相對較高。
2、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在乾燥的東北季風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氣溫是全年最涼爽的時刻,一般平均濕度比較常落在50~75%之間,此為干涼旱季。
夏半年,隨著太陽已經開始直射北半球加溫,是一年中最熱的半年,在西南季風來臨後,容易生成種種滯留鋒,常有海洋生成的熱帶氣旋來襲,以及午後熱對流產生的雷陣雨,雨量明顯增多且不時有暴雨的出現,此時的平均濕度一般落在75~100%之間,令人覺得潮濕燠熱難耐,此為濕熱雨季。
3、季風顯著,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
4、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
印度半島與中南半島是本氣候的典型區域,也是主要區域。但兩者間的季節起訖時間有所不同:
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
中南半島通常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4或5月為最熱月,最高溫一般在38-40℃之間。雨季期間多對流雨及台風雨,常電閃雷鳴,暴雨成災,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❸ 印度氣候形成原因
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海洋上吹來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降水,降水集中在567這幾個月.冬季,是東北季風.形成的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和風帶,氣壓帶的季節性移動.風向是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
❹ 印度是屬於哪種氣候類型印度的特色有哪些呢
印度是屬於哪種氣候類型?
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全年以高溫為主,降水明顯分為干雨兩季: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冬季半年在16℃以上。
2、干雨季明顯,雨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大。 此時,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風主要是從西南部的印度洋吹來的。
4. 選民多
每個選民的手指上都有一個特殊的墨水標記,以保證一個人一票。 印度一直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中國的選民不能直接選舉國家元首)。
5、芒果產量豐富
印度芒果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芒果生產國,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芒果消費市場。 對於許多人來說,在炎熱的夏日看到樹上的巨大芒果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正式稱芒果為印度的國果。
❺ 印度盛行什麼季風 印度氣候的簡介
1、印度氣候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每年6月—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2、印度全境炎熱,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❻ 為什麼印度大部分都是熱帶季風氣候但是卻以熱帶草原帶為主呢
印度半島熱帶季風氣候又為何是熱帶草原帶?
摘於劉德生主編《世界自然地理》:
印度半島熱帶季雨林和熱帶雨林佔有廣大面積,其分布與降水量有密切關系,西高止山西側、東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和阿薩姆地區,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為熱帶雨林,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為1000--2000mm,樹木為了減少熱季的蒸發,形成乾季落葉,德干高原內部,印度半島北部,年降水量500--1000mm多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爾沙漠及其周圍地區雨量很少,為荒漠半荒漠。
中學地理教材將印度全部劃為熱帶季風氣候。不說明印度全部地區都是熱帶季雨林,在有些地區,呈現熱帶草原氣候的某些特點,尤其在高原腹地;在印度西北部,再往北就是荒漠氣候,所以還有過渡。草原與季雨林的區別主要在於年降水量的大小。降水多了,就可能發育季雨林;少了,就發育草原;當然,人類的干預也會很有影響。如果地圖能細分細化,可能會將印度劃出3個甚至更多的氣候亞帶來。中學很多地圖都是概化過的,只能用於分析主流、整體、大部分情況。
眾所周知,印度半島及中南半島北部的氣候類型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的影響而形成。但該處的自然帶卻不是我們平時說的與熱帶季風氣候相對應的熱帶季雨林帶(也可稱熱帶雨林帶),而是絕大部分形成了熱帶草原帶。究其原因應該是受地形和山脈阻擋作用的影響。印度半島南部為德干高原,東西兩側分別是東高止山脈和西高止山脈,而中南半島東西兩側也有山脈阻擋,所以高原地形及山脈阻擋使其內部降水相對較少,而自然帶形成了熱帶草原帶。
德干高原地處低緯,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除東西兩側雨量較豐富外,高原內部高溫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呈現出一派熱帶草原的景觀。熱季印度各地氣溫可高達40℃,德干高原可高達49~50℃。年降水量自東至西遞增,由1,000毫米以下增至3,000毫米以上。在高原的河谷盆地中,年降水量僅450毫米,成為半乾燥的荊棘草原。 原因在於:高原東緣是東高止山脈,西緣是西高止山脈,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的深入影響,在東西兩側降下豐富的地形雨;高原中部有北回歸線穿過,受到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雲雨而降水。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運動,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也會隨著變動,因此,此地在夏季時,由於東北信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至此,會帶來豐富的降水。
印度氣候絕大多數為熱帶季風,西北部少數地區為熱帶沙漠。 通常情況下熱帶季風的自然帶是熱帶季雨林,其氣候特徵是終年高溫多雨,一年可分為旱雨兩季。但印度半島卻有特殊性,他的氣候一年分為涼熱雨三季(印度獨有): 雨季6-9月,南半球東南季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南季風,掠過濕熱的印度洋,給本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涼季10-12月,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季風,天氣涼爽。
熱季3-5月,由於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是印度半島氣溫迅速上升
正是由於印度的氣候特點特殊,使得它的自然帶也變化(水分不足,沒有形成熱帶季雨林的條件),形成熱帶草原自然帶。
❼ 印度氣候成因
印度北部山區屬於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氣溫低。
印度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年降水量豐富,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印度終年高溫與印度緯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比較大有關系。印度的雨季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控制,降水量豐富。旱季受東北季風和東北信風控制,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比較少。
❽ 印度盛行什麼季風
季風是由於大陸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熱和冷卻程度不同,在大陸和海洋之間大范圍的、風向隨季節有規律改變的風。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質不同,熱力反映的差異。由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周期的大范圍的冬夏季節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
其中熱帶季風主要分布在北緯10°到北回歸線附近的南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如印度半島大部;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沿海等地。這里熱帶季風顯著,一年中風向的季節變化明顯。特點是在熱帶大陸氣團(Tc)控制時,降水稀少,稱為旱季。而當赤道海洋氣團(E)控制時,降水豐沛,稱為雨季。
印度就主要盛行熱帶季風,因此每年6月—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盛行西南季風,即赤道海洋氣團,為雨季;10月—次年5月,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盛行東北季風,即熱帶大陸氣團,為旱季。